图像形成设备,用于控制该设备的控制方法和温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625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设备,用于控制该设备的控制方法和温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基本上涉及依据电子照相排版术形成图象的图象形成设备,例如复印机、传真机和印字机,尤其涉及存在着用于电子照相排版术中的显影剂定影的热源的图象形成设备,以及一种用于控制图象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
这项发明还进一步包括一个用来控制物体温度的温度控制单元,例如用于激光印字机中的定影部件,它将被一个与交流(AC)电源线相连的加热器加热,以便使物体的温度保持在一个预定的温度范围内。这项发明还包括一种使用了温度控制部件的图象形成设备。


图1显示了一般的图象形成设备的第一个例子。根据图1,191是定影部件,195是温度监测部件,197是初始化操作必要性检测部件,198是最高温度驱动指令部件,196是温度控制部件,199是驱动控制部件。定影装置191用于激光打印机(按照电子照相排版术形成图象的图象形成设备)中记录媒体(记录纸)上的显影剂定影。定影部件191有一个包括象卤灯那样的热源193的热滚筒192,和一个将记录媒体压在热滚筒192上的压力滚筒194。温度检测设备195,例如由热敏电阻制成,用来检测热滚筒的表面温度。图象形成设备的电源接通之后,在完成了清除堵塞了的纸、改变消耗品或做其它事情的图象形成设备的表面的开关操作以后,当来自外部设备(例如计算机)的用于支持打印数据的复位信号被接收到时,预定的初始化操作肯定会执行。初始化操作必要性检测部件198决定是否进行初始化操作。在需要进行初始化操作的情况下,定影装置191工作在最高温度模式。在最高温度模式下,多种温度的最高温度被设置为热滚筒192的目标温度,初始化操作开始之后,热源193立即开始工作,热滚筒192被旋转以加热压力滚筒194。最高温度驱动指令部件198为最高温度模式向温度控制部件196和驱动控制部件199提供指令。温度控制部件196控制定影部件191以使来自温度检测设备195的被检测温度等于设备设的目标温度。驱动控制装置199执行定影部件置191的驱动控制。
初始化操作是执行为记录媒体(记录纸)上的调色剂的热定影作准备的操作。通过初始化操作,热源193被激活,同时热滚筒193被旋转,这样定影部件191得到加热。也就是说,压力滚筒194在一定温度下被加热以便获得最小定影系数(fixing factor)定影系数表示了显影剂(调色剂)被固定在记录纸上的程度。
在初始化操作中,多种温度的最高温度被设置成目标温度,以减少打印操作开始所需的等待时间。
如图2所示,在被检测温度低于100℃(步骤S53)的情况下,最高温度180℃被选为目标温度。目标温度基于被检测温度是否低于40℃被进一步控制。另一方面,当被检测温度等于或高于100℃时,将在连续打印中被设定的温度170℃被设置为目标温度。
在初始化操作已经完成之后,目标温度根据记录媒体(记录纸)的条件从众多温度中选出。当一张厚记录纸(超过70g/m2)被用作记录媒体时,固形部件191的目标温度被设置成高温。当一张薄记录纸(不足70g/m2)被用作记录媒体时,定影部件191被设置成低温。
在记录媒体从热滚筒192和压力滚筒194之间通过之后,热滚筒192以预定的时间被保持在将在打印操作中设定的温度上,目的是使下一张记录纸上的调色剂定影。热滚筒192在打印操作中设置的温度下旋转一段预定的时间,这种模式叫作等待模式。由于等待模式的存在,定影部件191的温度并不降低,这样重新启动定影部件191的时间减少了,并且可以防止单位时间内执行打印操作次数的减少。
在一段预定的时间内没有印字指令的情况下,定影部件191被控制为准备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预定温度(而不是将在印字操作中设置的温度)被设置为目标温度。一般来说,在定影部件191被控制在准备模式的状态下,印字指令由外部装置提供。
当印字机接收到印字指令时,如下的印字起动过程被激活来为印字操作作准备。
在印字起动过程中,定影部件191的温度控制开始运行,一个光学系统被激活,一个在光敏鼓旋转时进行操作的处理部件(用于进行电子照相排版术)的初始化操作开始进行。经过一段处理装置化费的初始化操作所需的时间之后,可以肯定光学系统被激活了。在这之后,当定影部件191的被检测温度达到了预定温度时,印字操作开始。
现在我们参照图8A、8B、9和10给出通常图象形成设备的第二个样例描述。
图8A显示了根据一般图象形成设备的第二实例的一台印字机。
参照图8A,印字机291有一个温度检测设备83,一个加热器控制器84,一个电源提供设备85,一个交互控制部件86,一个机械控制器87和机械装置88。印字机291还有一个加热器81和一个加热器驱动电路82。加热器81被包含在用于记录纸上调色剂定影的定影部件。当来自温度检测设备83的检测温度输出低于最低设定温度时,加热器控制器84通过控制线⑦向加热器控制器84提供一个通信号。当来自温度检测设备83的检测温度输出等于或高于最高设定温度时,加热器控制器84通过控制线⑦向加热器控制器提供一个关信号。接收到通信号的加热器驱动电路82通过电源线⑥向加热器81提供一个交流(AC)电压。如图8B所示,加热器驱动电路82有一个驱动部件92和一个电源热敏电阻器93。
图9给出了说明加热器81的控制的时序图。加热器81的消耗功率是1100瓦特,印字机中其它设备消耗的总功率是100瓦特。加热器81被控制在150℃±2℃。当加热器控制信号是低电平“L”时,加热器驱动电路82打开加热器81。当加热器控制信号是高电平“H”时,加热器驱动电路82关闭加热器81。在此加热器81的控制过程中,当检测温度等于或高于152℃时,加热器81被关闭。另外,当检测温度低于148℃时,加热器81被打开。一般情况下,加热器81的开状态持续几秒钟,而加热器81的关闭状态持续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加热器81被激活(见图9A点)的详细状态在图10中给出。
通常,尽管为了得到高定影系数,定影部件应该控制在高的温度,但为了防止记录纸卷曲或形成皱纹应该设置一低的温度作为定影部件的目标温度。
传统图象形成设备的第一个实例有如下缺点。
(a)随着印字操作重复次数的增加,记录纸的正卷曲程度增大了。正卷曲说明了记录纸围绕热滚筒48卷曲,以使记录纸的被打印面在里面的状态,如图36B所示。当压力滚筒47的温度增高时,记录纸的正向卷曲程度加大了,如图36A所示。
(b)在电源打开之后,定影部件置还设有立即被充分加热的情况下,含有湿度的记录纸的反卷曲程度很大。反向卷曲说明了记录纸围绕在压力滚筒47卷曲,以使记录纸的印字面向外的状态。当压力滚筒47的温度降低时,记录纸的反向卷曲程度加大,如图36A所示。
在双面印字设备中,当图象被印在有很大反向卷曲的记录纸的第二面时,很难把记录纸与光敏鼓分离,这样便会发生纸张阻塞。
(c)即使定影部件被控制在所需的温度,预定的初始化操作也要进行。这样,预热的时间就增加了。
(d)定影部件被控制的温度可能太高,初始化操作进行的时间可能太长。这样,印字机的温度就增加了。
(e)在进行初始化操作和印字起动处理的过程中,光敏鼓在不停地空转。这样,光敏鼓可能在印字操作以外的处理和操作中性能恶化。
(f)既然光敏鼓在进行印字起动处理时不停地空转,首次印字时间不可能减少。
记录纸的卷曲情况(正向卷曲和反向卷曲)如下。
记录纸的正向和反向卷曲依赖于热滚筒和压力滚筒的温度,记录纸的类型(厚度,包含在其中的纤维质,材料等)和记录纸的状态(湿度含量)。
图3给出了在开始于电源启动(冷启动操作)的重复印字操作情况下,压力滚筒的温度变化实例。在这个例子中,印字机的电源打开后进行初始化操作。在这之后,印字指令在一段预定的时间内不被接收,以使定影部件进入准备方式。在这个例子中,一组五个印字指令在五分钟的间隔中被重复接收五次(在准备方式下)。根据五个印字指令中的每一条,将字符印在一张尺寸为A4大小的记录纸上的印字操作以30秒的间隔重复执行。印字操作一页页地被重复执行。每次接收到一页的打印操作都要进行打印起动处理。
如图3所示,在初始化操作执行后的一小段时间,定影部件保持在相对低温的状态,定影部件被控制在准备模式。这样,压力滚筒的温度几乎不增加。在定影部件被控制在准备模式一段预定的时间后,印字操作根据打印指令起动。进行印字起动处理的时间相对长一些。这样,在开始印字操作之后,压力滚筒的温度迅速提高。印字操作间断性地重复进行,压力滚筒的温度增高以达到饱和温度。饱和温度依赖于穿过热滚筒和压力滚筒之间的记录纸。在A4尺寸的记录纸水平地通过热滚筒和压力滚筒的情况下,饱和温度大约是130℃。
记录纸的反向卷曲如下产生。
通常,在印字操作被间断地重复执行的情况下,压力滚筒的温度如图3所示提高。定影装置的定影系数依赖于热滚筒和压力滚筒的温度。热滚筒的温度根据即使压力滚筒的温度低也能获得需要的定影系数的条件决定。这样,热滚筒可以在压力滚筒处于加热状态的条件下被控制在预定的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当印字操作在热滚筒不考虑压力滚筒的温度被控制在预定温度的情况下被重复执行时,定影系数随着压力滚筒的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在压力滚筒的温度处于饱和温度范围(例如,115℃)的情况下,定影部件有必要和足够的定影系数。然而,记录纸的正向卷曲可能超过允许的程度,而且/或者记录纸可能很容易变皱。
记录纸的正向卷曲是下列原因引起的。
(a)压力滚筒温度的过程增加;和/或(b)在印字起动处理过程中热滚筒温度的过调量。
压力滚筒的温度如下过度增加(上面的(a)项)。
在一般的印字操作中,只有从压力滚筒和热滚筒带走热量的记录纸自由地被热滚筒加热。
记录纸通过定影部件的时间少于印字起动处理和印字操作所需的总时间。如图4所示,在记录纸通过定影部件以后,被控制在预定温度的热滚筒开始旋转。这样,在这种情况下,压力滚筒被热滚筒自由也加热。
图4给出了定位部件的加热器的开关操作的时序图。
在已经把定影部件控制在准备状态的印字机接收到印字指令1的情况下,光敏鼓和光学系统被激活为印字操作作好准备。经过t1时间后,可以肯定光敏鼓和光学系统已经被激活了。于是印字机向主机返回一个VR信号。从主机接收到VR信号开始再经过t2时间,主机向印字机传送印字数据。印字机接到印字指令1后,定影部件在印字操作中应该被控制的温度设定为目标温度,使定影部件为印字操作作好准备。当提供给印字机的印字数据暂停时,印字机在定影部件被控制为在印字操作中设置的温度的条件下等待下一条印字指令一段预定的时间t4。当印字机接收到下一条印字指令2时,印字机向主机发送VR信号。当主机接收到VR信号时,主机开始从t2时间向印字机传送印字数据。在传统的印字机中,如上所述,当提供给印字机的印字数据暂停时,定位部件被控制在印字操作中设置的温度t4时间。在预定的t4时间内没有印字指令的情况下,光敏鼓、光学系统和定影部件被控制在准备状态。
在传统的控制系统中,即使印字操作中止,定影部件仍被控制在印字操中设置的温度。结果,压力滚筒被过度加热。
更进一步,在印字机的电源打开之后,常规的预热操作总会执行,而并不考虑定影部件是否已经被预热过了。在定影部件是冷的(冷启动操作)情况下,定影部件不容易预热到预定的温度。在电源由于某种原因被复位之后,用处于接通状态的电源;执行印字机盖的开一断操作以除掉阻塞的纸张和/或改变消耗物,经过印字机从主机例如计算机接收到复位信号以后,定影部件的预定预热操作被执行。在这些情况下,定影部件被过度预热了。
热滚筒的温度过调如下发生(上面的(b)项)。
假设印字操作连续重复进行(连续印字情况),为定影部件设定一个目标温度以使定影部件的温度保持在印字操作中控制的预定温度。另外,当印字指令被印字机接收时,目标温度被改变为预定温度。这样,如图5、6、7所示,当一张记录纸在印字操作开始后进入定影部件时,热滚筒温度的过调就会发生,这样热滚筒的控制温度超过了在连续印字情况下设置的温度。这样,第一张记录纸的显影剂(调色剂)被定影部件定影在过调温度下。在印字操作被连续重复的情况下,记录纸供给定影部件的时间间隔很短,这样每张记录纸上的显影剂(调色剂)没有过度地定影(熔合了)。
在印字操作间断进行的情况下,热滚筒的温度在每次印字开始的时候都过调。热滚筒温度过调的例子显示在图5,6,7。
进一步讲,在印字操作间断进行的情况下,记录纸通过定影部件的时间很长。结果,由于热滚筒温度的过调,压力滚筒被过度加热了。这样,在印字操作间断进行的情况下,记录纸上的显影剂被过分定影了(熔合了),这样记录纸严重的正向卷曲发生了。
上述现象被总结在图29所示的表中。
记录纸的反向卷曲如下发生。
印字机的电源接通之后,定影部件的初始化操作立即进行以使热滚筒和压力滚筒预热。
经过一段预定的等待时间之后,定影部件被控制在准备模式。为印字模式的开始作好准备。
参照图3中显示的压力滚筒的温度变化,在初始化操作中,压力滚筒几乎不被加热。印字操作开始之后,虽然压力滚筒的温度升高到30℃,压力滚筒仍不能被充分预热。这时,记录纸上的显影剂主要由于热滚筒的温度而定影。
通常情况下,记录纸被放入纸盒之后,可能会在纸盒中停留几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记录纸可能会吸收潮气。在打开电源之后立即使用吸潮了的记录纸进行印字操作,印字纸会发生象印字面的反面在里面这样的卷曲。由于记录纸的反向卷曲,印字质量恶化了。
发生反向卷曲的单面印字纸的处理是比较麻烦的。在进行双面印字的情况下,当在第一面印字中已经发生反向卷曲的记录纸上进行第二面印字时,从光敏鼓上分离记录纸是很困难的。结果,记录纸可能被阻塞。
研究的结果表明,问题的原因是当受潮了的记录纸通过温度较低的压力滚筒时,大量记录纸的反向卷曲发生了。也就是说,在虽然压力滚筒被控制在获得预定的定影系数的温度的情况下,它被控制的温度仍低于预定温度,记录纸的反向卷曲就发生了。
这样,为了避免反向卷曲,压力滚筒一定要被预热到高于获得预定的定影系数的温度。虽然压力滚筒是象上面所描述的那样被热滚筒自由加热,但是在电源打开之后,压力滚筒的温度并不能立即达到足以防止记录纸的反向卷曲的温度。
上述现象被归纳在图30所示的表中。
上面的缺点(c)和(d)是由如下原因造成的。
为了预热冷的定影部件而执行初始化操作。在执行印字机盖的开/关操作的情况下,以及在来自主机(如计算机)的复位信号被接收到的情况下,初始化操作被执行。在这些情况下,既然定影部件是热的,那么预热操作的时间就太长了。
在上述情况下,预热操作中热滚筒的目标温度太高了。也就意味着,定影部件用了长时间被加热到高温。结果,印字机内部的温度上升了。而且,热滚筒温度的过调会引起印字机内部温度的上升。这样,印字机的部分热敏元件的损坏和贮存在三色版胶片中的调色剂中的热应力可能发生。为了避免操作麻烦,印字机中可提供一个冷却风扇。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价格就会提高。
另外,在记录纸完全通过定影部件之后,被控制在预定温度的热滚筒要旋转一段预定的时间。定影部件的控制是印字机温度升高的一个原因。
上述缺点(e)和(f)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在定影部件的热滚筒与光敏滚筒连锁的印字机中,长时间持续的初始化操作会引起光敏鼓损坏。
进一步讲,如图33A所示的传统印字机,每次印字操作开始,热滚筒都被旋转来预热压力滚筒。在压力滚筒已经被预热了的情况下,执行这种预热操作是不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次印字时间增加了。
此外,每次印字操作开始,同热滚筒连锁的光敏鼓为非印字目的而旋转。因此减低了光敏感的寿命。
在传统图象形成设备的第二个实例中会产生如下缺点。
在页式印字机中,加热器处于关闭状态情况下消耗的功率是加热器处于开状态情况下消耗的功率的1/20到1/10。也就是说,印字机消耗的功率几乎都取决于加热器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加热器的开关操作引起通过页式印字机中电源线电流的迅速变化。由于电流的迅速变化,电源提供的电压也发生了改变。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关于电源提供的电压变化标准并不令人满意。
页式印字机中的印字操作正在逐年地加速。这样就需要加热器被迅速地控制到目标温度。在电源的开操作和关操作中流过的电流趋于增大。由于这种趋势的存在,使关于电压变化的标准令人满意更加困难。
关于电压变化的标准指定了电源线的允许电压变化。当电源线的电压发生变化时,与电源线相连的照明设备可能会闪烁,与电源线相连的其它电气装置也可能由此受到影响。
关于电源线的电压变化,传统图象形成设备的第二个实例存在如下缺点。
在加热器的开操作及其关操作中,功耗变化很大,以至于流过交流(AC)电缆的电流变化很大。也就是说,交流电源线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由此产生了关于电压变化的标准不令人满意的情况。
为了使电压变化的标准令人满意,图9中所示的N和P周期电流的差异应该最小化。
如图8A和8B所示,加热器驱动电路82的电源线⑥连续地提供给功率热敏元件93。功率热敏元件93具有温度越高阻抗越低的特性。由于这种特性,当加热器81处于低温时,无法由加热器驱动电路82向加热器81提供大电流。加热器81是一个电阻器,在低温下具有低阻抗,高温下具有高阻抗。这样,在低温下,具有高阻抗的功率热敏器93限制了向加热器81提供的电流。在高温下,虽然功率热敏器93具有低阻抗,流过加热器81的电流被加热器81自身的高阻所限制。结果,流过加热器81的电流几乎是一个常量,而不必考虑加热器81的温度。另外,大量电流不是暂间提供给加热器81的。
在页式印字机的印字操作中,每当记录纸通过定影部件时,记录纸都从加热器81带走热量。虽然加热器81的中心部分是热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加热器81的表面温度已经有所下降。功率热敏器93与加热器81相比几乎不冷却。这样,当加热器81关闭之后再次打开时,电流在功率热敏器93的阻抗没有充分增加的情况下被提供给加热器81。但是,自从温度检测装置在加热器81的中心部分仍然温暖的情况下检测到加热器81的温度的下降,电流开始流过具有大阻抗的加热器81。结果,大量电流不通过加热器81。
另一方面,在页式印字机处于空闲状态的情况下,当加热器81被关闭时,加热器81的中心部分的温度和加热器81的表面温度同时降低了。这样,当加热器被再次打开时,加热器81被充分冷却但是功率热敏器93没有充分冷却的现象可能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电流流过加热器81。
另外,为了使电压变化的标准令人满意,在加热器81由关闭状态转换到打开状态时快速流过加热器81的电流应该受到限制。
图9中所示的F时期,在印字操作中与在空闲状态下有很大不同。这样就可能存在功率热敏器在F时期没有足够冷却的情况和功率热敏器没有充分冷却的情况。也就是说,有关电压变化的标准不能在印字操作中和空闲状态同时令人满意。
如果加热器81在短时间内被重复地打开和关闭,以致于电流在图9所示的N阶段周期性地提供给加热器81,那么在图9中所示的N和F阶段的电流量差异可能会减小。在仅仅N阶段被缩短的情况下,需要一段长时间来控制已经被冷却到目标温度的加热器81。结果,印字操作的开始被延迟了。
印字机的环境温度和操作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样就不能用一种单一的方式来有效地控制加热器81。由于温度的迅速变化,通过加热器81的记录纸厚度的变化,记录纸通过加热器81的时间的变化等等,加热器81被预热的速度和加热器81冷却下来的速度会有所变化。
在加热器81以常速被预热和冷却的情况下,在加热器81的实际温度超过了最高目标温度以及低于最低目标温度的情况下,加热器81将被关闭和打开。在这种情况下,记录纸被过度地加热和冷却。结果,记录纸会发生卷曲,调色剂不能被完全地固定在记录纸上。
相应地,本发明的总体目的是提供新颖,有用的图象形成设备,以及可以消除前面提到的以前的技术缺点的温度控制设备。
本发明的第一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台记录纸的正向卷曲小的图象形成设备。
本发明的第二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台吸潮了的印字纸的反向卷曲小的图象形成设备,这样就可以防止记录纸阻塞。
本发明的第三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台预热时间短的图象形成设备,这样印字操作可以迅速开始。
本发明的第四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台内部温度不过分升高的图象形成设备,这样可以节省功耗。
本发明的第五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台提高光敏鼓的寿命的图象形成设备。
本发明的第六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台首次印字时间短的图象形成设备,这样可以迅速完成第一次印字。
本发明的第七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台其中的电源线电压变化不会引起与电源线相连的照明设备闪烁而且也不会影响其它与电源线相连的电气产品的图象形成设备,这样关于电压变化的标准就会令人满意。
本发明的第八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台电压变化标准在印字操作中和空闲状态下都能令人满意的图象形成设备。
本发明的第九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台电压变化标准在不影响初始化操作的情况下令人满意的图象形成设备。
本发明的第十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台其定影装置不被过度预热和冷却,从而可以防止记录纸被卷曲,调色剂被完全固定在记录纸上的图象形成设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下面的图象形成设备达到一台图象形成设备,包括带有热源的定影部件,用来检测上述定影部件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决定上述的图象形成设备是否应进行初始化操作的初始化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基于当上述的初始化必要性检测方法检测到应该执行初始化操作时由上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从多种预定的初始化操作中选择一种初始化操作的初始化操选择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定影部件以使上述定影部件进行由上述初始化操作选择控制方式选择的初始化操作的控制装置;一台图象形成设备,包括带有装有热源的热滚筒和把记录纸压在上述热滚筒上的压力滚筒的定影部件,检测上述热滚筒的表面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决定是否应该进行初始化操作的初始化必要性检测装置;检测由终端设备提供的印字指令的印字指令检测装置;设备温度(A)高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设置的温度作为目标温度并输出—指令在初始化操作启动后立即激活所述热源,在检测到的温度达到了预定温度(C)之后,旋转所述热滚筒来预热所述压力滚筒。这种情况下所述初始化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确定初始化操作应该进行时,由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低于第一个温度;设置关于空闭状态的目标温度并在初始化操作完成后驱动上述定影部件,输出—指令的装置。这种情况下上述印字指令检测装置,在初始化操作完成之前还没有检测到印字指令,在初始化操作完成之后为印字操作输出指令的设置,这种情况下,上述印字指令检测装置在初始化操作完成之前已经检测到了印字指令;用来控制定影部件使被检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一致的温度控制装置,以及按照指令对所述定影部件驱动的驱动装置;一台图象形成设备,包括装有热源的热滚筒和把记录纸压在所述热滚筒上的压力滚筒的定影部件;检测该热滚筒表面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确定初始化操作是否应该进行的初始化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检测由外部设备提供的印字操作的印字指令检测装置,设置温度B低于温度A高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温度作为目标温度,并输出一指令,在初始化操作开始后立即激活上述热源并旋转上述热滚筒来预热上述压力滚筒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在上述初始化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确定初始化操作应该进行时,落在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之间的范围内,设置关于空闲状态的目标温度,并输出一指令,在初始化操作完成后驱动所述定影部件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印字指令检测方式在初始化操作完成前还没有检测到印字指令,为印字操作输出指令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字指令检测装置在初始化操作完成之前已检测到了印字指令;控制定影部件以使被检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一致的温度控制装置,以及根据指令驱动上述定影部件的驱动装置;一台图象形成设备,包括装有热源的热滚筒和将记录纸压在热滚筒上的压力滚筒的定影部件,检测该热滚筒的表面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用来决定初始化操作是否应该进行的初始化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用来检测由外部设备提供的印字指令的印字指令检测装置,设置装置,在印字指令的提供暂停和所述图象形成设备处于准备状态时应该设立严备温度作为目标温度,并在初始化操作开始后为激活上述热源立即输出指令,旋转上述热滚筒预热上述压力滚筒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温度检测方式在所述初始化必要性检测装置检测到初始化操作应该进行时检测到的温度高于第二温度,设置关于空闲状态的目标温度和为驱动上述定影部件输出指令,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印字指令检测装置在初始化操作完成前没有检测到印字指令,为印字操作输出指令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印字指令检测方式在初台化操作完成之前检测到了印字指令,控制定影部件以使被检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一致的温度控制装置,以及根据指令驱动上述定影部件一致的驱动装置;一台图象形成设备,包括装有热源的热滚筒和将记录纸压在该热滚筒上的压力滚筒的定影部件,用来检测该热滚筒的表面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用来控制定影部件使由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与目标温度相一致的温度控制装置,用来检测来自外部设备的印字指令的印字指令检测装置,用来检测记录纸是否通过了上述定影部件的纸张通过检测装置及用来通知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上述定影部件应该被控制在空闲状态的空闲状态设置装置,当上述纸张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记录纸通过上述定影部件时,在这种情况下印字指令检测装置在印字操作期间没有下一条印字操作指令;一台图象形成设备,包括装有热源的热滚筒和把记录纸压在该热滚筒上的压力滚筒的定影部件,用来检测该热滚筒表面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用来检测基于在初始化操作完成后或先前的印字操作完成后的空闲状态下接收到印字指令的印字操作应该开始的印字开始时间的印字开始检测装置,用于设置目标温度的设置装置。用来设置一温度低于当所述印字开始检测装置检测到印字开始时间时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设置的温度作为目标温度,以及用于控制定影部部件以使由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与由上述目标温度设置装置中设置的目标温度一致的温度控制装置;一图象形成设备,包括装有热源的热滚筒和将记录纸压在该热滚筒上的压力滚筒的定影部件,用来检测上述热滚筒的表面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基于在初始化操作完成后或前一印字机操作完成后,在空闲状态下接到印字指令时,用来检测印字操作应该开始的印字开始时间的印字开始检测装置,一用于设置目标温度的目标温度设定装置,以使定影部件的过调温度等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设置的温度,以及一温度控制装置,用来控制定影部件,以使从所说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同所说目标温度设定装置设定的温度一致;一台图象形成设备,包括装有热源的热滚筒和将记录纸压在该热滚筒上的压力滚筒的定影部件,用来检测上述热滚筒的表面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基于在初始化操作完成后或先前的印字操作完成后,在空闲状态下接收到印字指令时,检测印字操作应该开始的印字开始时间的印字开始检测装置,用来检测由外部设置提供的印字指令的印字指令检测装置,用于设置目标温度的设置装置,用来设置一温度低于在所述印字开始检测装置检测到印字开始时间时,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设置的温度作为目标温度,并立刻设置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当上述印字指令检测装置在印字操作期间检测到下一条印字指令时应该设置的温度作为目标温度,以及用来控制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装置以使由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与由上述目标温度设置装置设置的目标温度一致;一台图象形成设备,包括装有热源的热滚筒和将记录纸压在该热滚筒上的压力滚筒的定影部件,用来检测该热滚筒的表面温度度的温度检测装置,用来决定初始化操作是否应该进行的初始化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由外部设备提供的印字指令的印字指令检测装置,用于设置的目标温度设置装置,它设置一温度(A)高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设置的温度作为目标温度,此时,所述印字指令检测装置根据所述印字指令检测装置在初始化操作完成前检测到的印字指令,在印字操作期间检测下一条印字指令,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初始化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检测到初始化操作应该进行时,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用于控制定影部件以使由上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与由所述目标温度设置装置设置的温度一致的温度控制装置;以及一台图象形成设备,包括具有热源的定影部件,用于检测上述定影部件装置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用于交替地在打开期间向上述定影部件的热源提供电压和在关闭期间切断供给上述热源的电压以使由上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与目标温度一致的电源控制装置,以及在打开期间以低于人们能察觉到的范围的最小周期的周期重复地打开和关闭所说热源的电压的开—关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一些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温度控制设备达到的一个温度控制装置,根据所说物体被检测到的温度用交流(AC)电源相连的加热器加热,来控制物体的温度以使所说物体温度落在一个预定范围内,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根据检测到的该物体温度测定该物体的温度应该被升高还是降低的测定装置,用于在所述测定装置确定该物体的温度应该被升高时,将来自所述交流(AC)电源的交流(AC)电压提供给上述加热器以使所述物体的温度升高的温度增加控制装置,以及用于在所述测定装置确定该物体的温度应该被降低时,加给上述加热器一个人们一般无法察觉的频率的脉冲形重复通和断的交流电压以使上述物体温度降低的温度降低控制装置;一个温度控制装置,用与交流电源相连的加热器加热物体的温度,以使所说物体的温度处于预定温度范围内,所说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很多由所述加热器分割成的加热器基本单元,根据所述物体所检测的温度测定该物体的温度应该升高还是降低的测定装置,用来连接上述多种加热器基本单元。以使在所述测定装置测定该物体的温度应该增加时,所述加热器辐射大量热量使该物体的温度增加以及用来连接上述多种加热器基本单元以使在所述测定装置测定该物体温度应该降低时,所述加热器辐射大量热量,使该物体温度降低的连结转换装置;以及一个温度控制装置,根据所说物体检测出的温度,用与交流电源相连的加热器加热,以使所说物体的温度处于预定温度范围。所说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功率消耗元件,它与所述交流电源相连,与所述加热器并联,一个电流旁路装置,当预定的控制信号提供给旁路装置时,所述功率消耗单元向所述加热器提供交流电流,测定装置,它根据测定的所说物体的温度,决定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增加还是降低,温度增加控制装置,当所说测定装置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增加时,向上述电流旁路装置提供预定的控制信号以及温度降低控制装置,当所说测定装置测生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降低时,通过所说功率消耗单元向所述的加热器提供交流电流。
本发明的其它的目的,特点和优点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将变得更清楚。附图中,图1是说明传统的图象形成设备的第一个实例的方块图;图2是说明用来控制图象形成设备的定影部件的温度的传统控制流程图;图3是说明定影部件的压力滚筒的温度变化图;图4是说明定影部件的开关控制的时序图;图5是说明在间歇进行的印字操作中固定装置的传统温度控制图(第一种情况);图6是说明在间断执行的印字操作中定影部件的传统温度控制图(第二种情况);图7是说明在连续执行的印字操作中定影部件的传统温度控制图;图8A是说明传统图象形成设备的第二个实例的方块图;图8B是说明包括在图8A中所示的图象形成设备中的加热器驱动电路的方块图;图9是说明图8A中所示的图象形成设备中的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的时序图;图10是说明在图8A所示的图象形成设备中向定影部件的加热器提供的交流电压的波形的波形图;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的方块图;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的方块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的方块图;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的方块图;图1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的方块图;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的方块图;图17是说明在有关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设备中进行的控制操作的第一个实例的流程图;图18是说明在有关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设备中进行的控制操作的第二个实例的流程图;图19是说明在有关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设备中进行的控制操作的第三个实例的流程图;图20是说明在有关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设备中进行的控制操作的第四个实例的流程图;图2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七个方面的方块图;图22是说明本发明的第八个方面的方块图;图23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九个方面的方块图;图2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个方面的方块图;图2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一个方面的方块图;图2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二个方面的方块图;图2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印字机的图;图28是说明印字机中印字机芯的结构的方块图;图29是一张说明发生记录纸的正向卷曲和定影部件的温度之间关系的表;图30是一张说明发生记录纸的反向卷曲和定影部件的温度之间的关系的表;
图31是说明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印字机的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方块图;图32是说明印字机中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的流程图;图33A是说明在定影部件开始被预热的情况下的传统温度控制的图;图33B是说明在定影部件开始被预热的情况下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印字机的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图;图34是说明在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印字机中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的时序图;图35是说明依照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印字机的起动操作过程的时序图;图36A是说明压力滚筒的温度与定影能力之间的关系图;图36B是说明发生记录纸的正向卷曲图;图36C是说明发生记录纸的反向卷曲的图;图37是说明压力滚筒的温度变化的图;图38是说明在依照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印字机中间断地进行印字操作时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图(第一种情况);图39是说明在依照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印字机中间断地进行印字操作时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图(第二种情况);图40是说明在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印字机中连续地进行印字操作时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图;图41A是说明依照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印字机的方块图;图41B是说明包含在图41A所示的印字机中的波形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块图41C是说明提供给图41B所示的波形控制装置的时钟信号C的波形图;图42是说明提供给定影部件的加热器的加热器控制信号、时钟信号和交流电压的例子的波形图;图43是说明提供给定影部件的加热器的加热器控制信号、时钟信号和交流电压的其它例子的波形图;图44是说明在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印字机中提供给定影部件的加热器的加热器控制信号、时钟信号C和交流电压的波形图;图45是说明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印字机的方块图;图46是说明依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印字机的方块图;图47是说明在依照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印字机中提供给定影部件的加热器控制信号、时钟信号C和交流电压;图48A是说明温度取样率的图;图48B是说明定影部件的温度变化和时钟信号C之间关系的表;图48C是说明时钟信号C波形的波形图;图49是说明会使人感到不舒服的矩形电压变化特性图;图50是说明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器的第一个实例的电路图;图51是说明在图50所示的温度控制器中第一个温度检测电路和第二个温度检测电路的操作图;图52是说明由图50所示的温度控制器执行的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图;图53是说明作用于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器的第二个实例的电路图;图54是说明作用于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器的第三个实例的电路图;图55是说明由图54所示的温度控制器执行的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图;图56是说明由图54所示的温度控制器控制的交流电压波形的波形图;图57是说明作用于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器的第四个实例的电路图;图58是说明由图57所示的温度控制器执行的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图;图59是说明来自于包含在图57所示的温度控制器中的第一高频振荡电路的脉冲信号输出波形的波形图;图60是说明来自于包含在图57所示的温度控制器中的第二高频振荡电路的脉冲信号输出波形的波形图;图61是说明用于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器的第五个实例的方块图;图62是说明由图61所示的温度控制器控制的定影温度的变化图;图63是说明用于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器的第六个实例的电路图;图64是说明由图63所示的温度控制器控制的定影温度的变化图;图65是说明用于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器的第七个实例的电路图;图66是说明用于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器的第八个实例的电路图;图67是说明用于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器的第九个实例的电路图;图68是说明在图67所示的温度控制器中不同信号的波形的波形图;图69是说明由图67所示的温度控制器执行的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图;图70是说明由图67所示的温度控制器控制的交流电压波形的波形图;图71是说明以与图67所示的温度控制器相同的控制提供给加热器的交流电压的温度控制器的另一个实例的方块图;图72是说明在图71所示的温度控制器中不同信号的波形的波形图;图73是说明用于定影部件装置的温度控制器的第十个实例的波形图;图74是说明在图73所示的温度控制器中不同信号的波形的波形图;图75是说明由图73所示的温度控制器执行的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图;图76是说明由图73所示的温度控制器控制的交流电压波形的波形图;图77是说明用于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器的第十一个实例的电路图;图78是说明用于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器的第十二个实例的电路图;图79是说明用于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器的第十三个实例的电路图;图80是说明由图79所示的温度控制器执行的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图;图81是说明用于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器的第十四个实例的电路图;图82是说明由图81所示的温度控制器控制的定影温度的变化图;图83是说明用于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器的第十五个实施例的电路图;图84是说明由图83所示的温度控制器中所用的每个隔离板的结构图;图85是说明了包括在图83所示的温度控制器中马达驱动电路;图86是说明由图83所示的温度控制器执行的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图。
现在对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加以说明。
图11给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参阅图11,一个图象形成装置包括一个定影部件10有一个热源,一个温度检测部件5,一个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部件17,一个初始操作选择控制部件18和一个印字操作控制部件16。温度检测部件5检测定影部件的温度。初始操作必需性检测部件17确定是否应该实行初始操作。例如,在图象形成装置的电源接通后,在图象形成装置的电源接通状态下对装置的盖的开—和—闭操作以取出堵塞纸张和/或改变易耗品和在接收到来自主机,如计算机单元的为提供印字数据而发出的复位信号以后,初始操作就应该执行。当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部件17确定初始操作应该执行时,初始操作选择控制部件18根据来自温度检测部件5的检测温度,从许多初始操作中选择一个初始操作并输出一个指令以执行所选初始操作。印字操作控制部件16控制定影部件10和其它部件(未画出)使按初始操作选择控制部件18发出的指令执行所选初始操作。
初始操作是对定影部件10的预热以得到在印字操作中显影剂(Toner)的热定影。例如,在定影部件10中的一个热滚筒在作为初始操作的活动状态中是同一个加热器一起转动的。
例如,定影部件10有一个包含热源的热滚筒,压力滚筒将记录纸压在加热器滚筒上。
图象形成装置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操作上与图17说明的步骤一致。
参考图17,在S1步,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部件确定初始操作应该执行。然后在S2步,温度检测部件5检测定影部件10的温度。在此以后,初始操作选择控制部件18根据探测温度,从许多初始操作中选择一个初始操作,并输出一个指令以执行所选初始操作。在S3步中,根据初始操作选择控制部件18的指令印字操作控制部件16控制定影部件10。
例如,作为初始操作的选择操作,初始操作选择控制部件18可以为定影部件10从许多目标温度中为定影部件10选择一个目标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当初始操作应该执行时如果定影部件10的温度低,初始操作选择控制部件16就选择一个高的目标温度。相反,当初始操作应该执行时如果定影部件10的温度高,就选择一个低的目标温度。结果,定影部件10的预热操作时间就能减少,定影部件10能够有效地加热。
此外,由于预热时间的减少,在装置中有一个光敏鼓连锁在定影部件上,光敏鼓在初始操作中旋转的时间减少了。结果,光敏鼓不会在初始操作中无用地旋转。这样,光敏鼓的寿命能够延长。
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图12中,那些与图11中相同的部件给出了同样的参考号数。
参阅图12,初始操作选择部件18有一个目标温度设立部件20,印字操作控制部件16有一个温度控制部件19。当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部件17确定初始操作应该执行时,目标温度设定部件20设定定影部件应该被控制的目标温度,这个目标温度以温度检测部件5的检测温度为根据。温度控制部件20控制定影部件10的温度,以使检测温度达到由目标温度设定部件20设定的目标温度。
当检测温度低时,记录纸可能发生反卷曲。在这种情况下,由目标温度设定部件20设定的目标温度高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正常设定的温度。结果,实际温度迅速地达到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正常设定的目标温度,相反,当检测温度高时,记录纸可能发生正向卷曲,在这种情况下,目标温度低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正常设定的温度。结果定影部件10的温度能防止被初始操作过度地减低。
这样,压力滚筒能被初始操作有效地加热。不必在每次印字操作开始时转动热滚筒以加热压力滚筒。结果,形成第一次印字所需要第一次印字时间能够缩短。
图13说明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参考图13,图象形成装置包括一个定影部件11,一个温度检测部件15,初始操作必性检测部件17,一个印字指令检测部件22,一个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和印字操作控制部件16。印字操作控制部件16有一个温度控制部件21和一个驱动控制部件24。定影部件11有一热滚筒12包括一个热源13和一个将记录纸压向热滚筒12的压力滚筒14。温度检测部件15检测热滚筒12的表面温度。印字指令检测部件22检测从外部设备,例如计算机来的印字指令。当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部件17确定初始操作应该执行和当检测温度低于预定温度1时,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根据目标温度,设定温度A高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设定的温度。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在初始操作开始后立即输出指令启动热源13,并旋转热滚筒12以使压滚轴在探测温度达到温度C后被加热。要是在初始操作完成以前那里没有接到印字指令,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输出在初始操作完成后定影部件11应控制在空闲状态下的温度,并输出一个指令以驱动定影部件11的热滚筒12。
另外,要是在初始操作完成以前接到一个印字指令,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在初始操作完成以后输出一个起动印字操作的指令。温度控制部件21控制定影部件11的热源13使检测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上。驱动控制部件24对定影部件11实现驱动控制。
温度C低于温度A。预测温度1和温度A和C取决于定影部件11的特征和性能。这些温度是实验方法决定的。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图象形成装置的操作与图18所说明的过程一样。
参考图18,在S11步,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部件17确定初始操作应该执行。然后,在S12步,温度检测部件15检测定影部件11上的热滚筒12的表面温度。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根据温度检测元件15的检测温度实现下述步骤。
在S13步,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确定检测温度是否低于温度1。温度1接近于室温,它大大低于定影部件10应被控制在备用状态下的温度。温度1根据图象形成装置的性能确定,例如,调整在40℃。
当检测温度低于温度1时,过程处理步骤S14。在S14步中,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提供驱动控制部件一个指令以实现初始操作。在这时,高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设定到的温度的温度A被设定作为目标温度。
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在检测温度达到温度C后向驱动控制部件24提供指令启动热源13并回转定影部件11的热滚筒,这样,压力滚轴14得到加热。
由于检测温度低于温度1,热滚筒12是在检测温度达到温度C后转动的。因此,压力滚筒14能有效地预热。温度低于温度A,温度设定在例如120℃。
在S15步中,确定表面温度(检测温度)达到温度1,程序进入S16步,然后初始操作完成。结果,图象形成装置被进入印字操作能执行的状态。
在S17步中,在初始操作完成以前印字指令检测部件22检测到来自主机的印字指令的情况下,在S19步中一个起动印字操作的指令从目标温度/驱动部件23供给驱动控制部件24。另一方面,在S17步中,在初始操作完成以前印字指令检测部件22没有检测到一个印字指令的情况下,则在S18步中,一个指令控制定影部件11在空闭状态。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控制压力滚筒的温度不太低,因此记录纸反向卷曲是能够防止的。
当印字指令检测部件22在初始操作完成以前没有检测到印字指令,则目标温度/驱动元件23设定一个与空闲状态相当的目标温度并输出一个驱动指令。当接到第一个印字指令时,目标温度/驱动部件23设定温度A作为目标温度并输出一个指令进行印字操作。
当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元件17确定初始操作应该执行和当检测温度低于预定温度2且预定温度2高于预定温度1时,则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设定一个温度B低于上述温度A作为目标温度。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在初始操作起动后立即输出指令启动热源13并转动热滚筒12以使压力滚筒加热。在初始操作完成前接到印字指令的情况下,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的初始操作完成后输出指令启动印字操作。
这种情况的详细操作见图19。
参考图19,在S31步中,当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部件17确定初始操作应该执行时,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根据由温度检测部件15检测的定影部件11的热滚筒12的表面温度进行如下的操作。
在S33步中,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确定检测温度是否落入预定温度1和2之间的范围内。
预定温度2充分高于室温,但低于备用温度。预定温度2取决于图象形成装置的特性,例如设定在100℃。
当检测温度被确定落在上述范围中时,在S34步中,目标温度/驱动指令元件23在初始操作起动后设定温度B作为目标温度。温度B是热滚筒12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得到控制的温度。由于定影部件11已充分预热,热滚筒12在热源13起用后立即开始转动。
当检测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在S35步中),在S36步中,确定初始操作完成和图象形成装置在印字操作能执行的状态中。
在S37步中,在初始操作完成以前印字指令检测部件22检测到一个印字指令时,过程进入S39步。在S39步中,印字操作被执行。另一方面,如印字指令没有被检测到,则图象形成装置控制在空闲状态。
按照目标温度/驱动部件23的如上操作,热滚筒不会过度升温,所以记录纸防止了卷曲(正向卷曲),图象形成装置免于消耗电源的浪费。
另外,当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部件17确定初始操作应该执行且当检测出的温度高于预定温度2时,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根据目标温度设定一个在备用状态中应得到控制的备用温度。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在初始操作开始后立即输出指令启动热源13并转动热滚筒12这样压力滚筒得到预热。在初始操作完成以前没有接到印字指令的情况下,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设置一个与空闲状态相应的目标温度并输出一个驱动指令。另一方面,在初始操作完成以前接到一个印字指令的情况下,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在初始操作完成后输出一个指令起动印字操作。
这时的详细操作见图20。
参考图20,在S41步中,在确定初始操作应该执行后和在S42步中检测了定影部件11的温度后,在S43步中,确定在S42步中得到的检测温度是否高于预定温度2。
当检测温度高于预定温度2时,处理进入S44步。在S44步中,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23设定应该在空闲状态下设定的备用温度并给驱动控制部件24一个指令以旋转热滚筒12加热压力滚筒14。在S45步,当确定检测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初始操作完成,图象形成装置进入印字操作可执行的状态。
由于上述过程,压力滚筒14不会过热,所以记录纸避免了卷曲(正向卷曲),图象形成装置能避免能源的浪费。
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参阅图14,图象形成装置包括定影部件11,温度控制部件21,印字指令检测部件22,一纸检测部件25和一个空闲状态设定部件2。定影元件11,温度控制部件21和印字指令探测部件22有与图13所示的同样结构。纸检测部件25检测记录纸是否通过定影部件11。空闲状态设定元件27在纸检测部件25检测到记录纸已经通过定影部件11而没有接到下一个印字指令的情况下向温度控制部件27输出一个指令设定空闲状态。
按照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印字操作过程中没有接到下一个印字指令的情况下,当记录纸已经通过定影部件11,定影部件11是设定在空闲状态下。这样,压力滚筒是不会过热的,所以记录纸避免了卷曲(正向卷曲),图象形成装置避免了消耗性能源的浪费。
图15表明本发明的第五方面。
参阅图15,图象形成装置包括定影部件11,温度检测部件15,一个温度控制部件28,一个印字开始检测部件29和一个目标温度设定部件30。定影部件11和温度检测部件有与图13表示的同样的结构。在初始操作完成或前一个印字操作完成以后的空闲状态中,当接到一个印字指令时,印字开始检测部件29确定印字操作应该开始。当印字操作开始时,目标温度设定部件30设定一温度,它低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设定的温度并作为目标温度。温度控制部件28控制热源13使检测温度保持在由目标温度设定元件30设定的目标温度上。
按照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图象形成装置中,当印字操作开始时,温度低于在连续印字中应该设定的温度(温度B),温度设在目标温度上。这样,即使热滚筒12发生温度过调,过调中的最高温度也相对地是低的。这样,记录纸避免了卷曲(正向卷曲)。
目标温度设定部件30可以设定一个目标温度使过量温度等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控制的温度。
这种情况下,定影系数可避免消耗和超量,因此最佳定影系数能够获得。
图16显示本发明的第六方面。
参考图16,图象形成装置包括定影部件11,温度检测部件15,印字指令检测部件22,印字开始检测部件29和一个目标温度设定部件31。定影部件11,温度检测部件15,印字指令检测部件22和印字开始检测部件29有与图13和15所示的相同结构。当印字操作开始时,目标温度设定部件31设定低于在连续印字过程中应该设定的温度作为目标温度。当在印字操作中接到下一个印字指令时,目标温度设定部件31立即设定一个目标温度,这个温度是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设定的温度。温度控制部件28控制热源13使探测温度保持在由目标温度设定部件31设定的目标温度上。
按照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图象形成装置中,当印字操作开始时,温度低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设定的温度被设定作为目标温度。另外,在印字操作中接到下一个印字指令时,在连续操作中应该设定的温度立即被设定为目标温度。这样,发生在印字操作开始时的最大过调温度相对地是低的。结果,记录纸避免了在印字操作开始时的卷曲(正向卷曲)。另外,在连续印字操作中,设定一个相对较高的温度作为目标温度。这样,记录纸的反卷曲和定影出错也能防止。
此外,当确定初始操作应该执行时有这种情况热滚筒12的表面温度(探测温度)低于预定温度1。在初始操作完成前,根据接到的前一个印字指令而进行的印字操作中接到下一个印字指令的情况下,目标温度设定部件31设定温度A作为目标温度高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设定的目标温度。
这种情况下,即使在确定初始操作应该执行时探测的压力滚筒14的温度是低的。通过设定一个高的温度作为目标温度压力滚筒也能充分地加热。这样,记录纸的反向卷曲就能避免。
图21说明本发明的第七方面。
参考图21,图象形成装置包括定影部件10,温度检测部件5,电压供应控制部件35和第一周期控制部件36。定影部件5有一个热源。温度检测部件5检测定影元件10的温度。电压供应控制部件35根据温度检测部件5检测的温度控制电压是否供给定影部件10的热源以使检测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上。在按照电压供应控制部件35将电压施加于热源的同时,在预定周期(称为第一通—和—断周期)上第一周期控制元件36重复地接合和断开施加在热源上的电压。第一通和断周期少于人们能接受的范围内的最小值人们能接受的范围内的最小周期是例如,40毫秒(msec)。在大约110毫秒(相当于约8.8赫)的通—和—断周期中灯是闪烁的,人们通常有很不舒服的感觉。相应地增加或减少约110毫秒的通—和—断周期时间,不舒服的感觉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少。
按照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图象形成装置中,施加在定影部件热源上的电压在第一通—和—断周期上是重复地接通和断开,人们并不觉察它。这样,即便在第一通—和—断周期中与定影部件的热源共用电源的照明设备闪烁,人们并不感到不舒服。另外,与定影部件的热源共用电源的电气设备的性能不会下降。
电压供应控制部件35供给的电压不仅可以是AC(交流电),而且可以是DC(直流电)。
图22说明本发明的第八方面。
参考图22,图象形成装置包括与图21所示同样的定影部件10,温度检测部件5和电压供应控制件35。按照发明的第八方面图象形成装置还包括一个第二周期控制部件37。在电压供应控制部件35供给定影部件10的热源电压期间,第二周期控制部件37重复地在预定周期(称为第二通—和—断周期)中接通和断开电压以使定影部件10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第二通—和—断周期落在人们通常感到轻微不舒服的范围内,这个范围包括在人们能觉察到的范围内。
人们通常能觉察到周期长于40毫秒的照明设备的闪烁。当照明设备在比110毫秒足够长的周期上闪烁时,人们感到轻微的不舒服。这样,在加在定影部件10的热源上的电压在第二通—和—断周期上重复地接通和断开的情况下,即使与定影部件10的热源共用电源的照明设备在第二通—和—断周期中闪烁,人们不舒服的感觉通常是轻微的。另外上,与定影部件的热源共用电源的电气设备的性能不会下降。
图23说明本发明的第九方面。
参考图23,图象形成装置包括与图21和22所示的同样的定影部件10,温度检测部件5和电压供应控制部件。按照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图象形成装置还包括第一周期控制部件36,第二周期控制部件37,选择部件38和一个操作状态检测部件39。操作状态检测部件39检测图象形成装置是否在 印字操作被执行(称为印字状态)状态或处在空闲状态中。当操作状态检测部件39检测到图象形成装置处在印字状态中时,选择元件38选择第一周期控制部件36。在这种情况下,在电压供应控制部件35给定影部件10的热源供应电压期间,第一周期控制部件36重复地接通和断开在第一通—和—断周期中加在热源上的电压。另一方面,当操作状态检测部件39检测到图象形成装置是在空闲状态,则选择部件38选择第二周期控制元件37。在这种情况下,在电压供应控制部件35向定影部件10的热源供应电压期间,第二周期控制部件37重复地接通和断开在第二通—和—断中加在热源上的电压。
当图象形成装置在印字状态时,加在定影部件10的热源上的电压在第一通—和—断周期中重复地接通和断开,周期时间小于人们通常能够觉察的范围中的最小周期。也就是说,在印字状态下,施加于定影部件10的热源的电压在相对地较短的周期中重复地接通和断开的。
当图象形成装置在空闲状态时,加在定影部件10的热源上的电压在比人们通常感到最不舒服的周期更长的第二通—和—断周期中重复地接通和断开的。也就是说,在空闲状态,施加于定影部件10的热源的电压在相对地较长的周期中重复地接通和断开的。
图24说明本发明的第十方面。
参考图24,图象形成装置包括与图21所示的样式相同定影部件10,温度检测部件5,电压供应控制部件35和第一循环控制部件36。按照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图象形成装置还包括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部件17和一个开关部件40。当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部件17确定初始操作应该执行时,开关元件40执行开关操作以使电压供应控制部件35与定影部件10的热源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电压供应控制部件根据检测温度控制电压是否加到定影部件10的热源上去。这样,电压时时加在热源上。在电压加在热源期间,定影部件10的温度能快速地达到目标温度。
另一方面,当检测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开关元件40执行开关操作以使电压供应控制部件35与第一周期控制部件36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在电压供应控制部件35向定影部件10的热源供压期间,电压在第一通—和—断周期中重复地接通和断开。
图25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
参考图25,图象形成装置包括定影部件10,温度探测部件5和电压供应控制部件35。按照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图象形成装置还包括一个停控部件41。在定影部件10的温度(检测温度)超出预定温度的情况时,在电压供应控制部件35不该给定影部件10的热源加电压期间,加在热源上的电压在停控部件41重复地接通和断开一次或数次以后完全关闭。
按照对加在定影部件10的热源上的电压的上述控制,定影部件上的温度是从预定温度慢慢下降的。
图26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
参考图26,图象形成装置包括定影部件10,温度检测部件5和电压供应控制部件35。按照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图象形成装置还包括一个温度变化检测部件42和一个电压供应率控制部件43。当温度变化检测部件42确定检测温度上升速度超过了预定速度时,电压供应率控制部件43降低加在定影部件的热源上电压的速率。另一方面,当温度变化检测部件42确定检测温度上升的速度低于预定的速度时,电压供应率控制部件43增加定影部件10的热源上电压的速率。电压施加在热源上的速率是一个循环周期中电压实际施加于热源的时间速率,在循环周期中施加在热源上的电压时接时断。
按照上述控制加在定影部件10的热源上的电压,在检测温度慢慢地上升的情况下,加在热源上电压的速率是增加的。这样,记录纸由于温度太低避免了卷曲(反向卷曲)。另外,显影剂(墨粉Toner)避免了在记录纸上的不完全定影。
现在给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
图27展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印字机。印字机按照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印制图象。
参考图27,印字机有一个盛纸匣141,一个拣取滚轴142,一个记录滚轴143,一个输送滚轴44,一个光敏鼓45,一个定影部件46,一个推出滚轴49,一个处理盒子50,光学系统51和电源部件52。记录纸放在盛纸匣141中。拣拾滚筒142从盛纸匣141中一张一张地拾起。记录滚轴143记录每一张由拣取滚轴142送进的记录纸并将它送到处理盒子50。墨粉图象由光敏鼓45形成和保持。传送滚轴44用于将光敏鼓上形成的墨粉图象传送到记录纸上去。定影部件46有一个热滚筒48和一个压力滚筒47,在记录纸上热定影墨粉图象。推出滚轴49推送上已定影色剂图象的记录纸。处理盒子50包括光敏鼓45和传送滚轴46,完成电子照相制版术使墨粉图象形成在记录纸上。光学系统51投射一光束按照光敏鼓45上的图象数据调制,以使光敏鼓45上形成一个静电潜影(执行曝光处理)。
当印字机接到一印字指令时,光学系统51、处理盒子50和定影部件46都被启动。当为印字操作做了预定的准备时,拾取滚轴142从盛纸匣141中拾起一张记录纸。从盛纸匣141拾出的记录纸送过通道140。那就是说,记录纸被送到光敏鼓45和输送滚轴44之间的输送位置上而墨粉图象则从光敏鼓45输送到记录纸上。记录纸随后经过定影部件送到推出滚轴49并被推出印字机盖。
图28展示了印字机机芯53的结构。参考图28,印字机机芯53有一机械系统54和机械系统控制器55。机械系统54包括定影部件46,输送系统73用于从光敏鼓45到记录纸的墨粉图象输送,光学系统51和进纸系统75用于记录纸的进给。
机械系统控制器55包括各种传感器57,用于控制光学系统51的光学系统控制元件58,用于控制马达以使光敏鼓45和各种滚轴都旋转起来的一个马达控制部件59和和用于控制定影部件46的温度的一个定影温度控制元件60。
机械系统控制器55接收的印字控制信号包括一个印字指令和作为印字数据的视频信号。机械系统控制器55根据印字控制信号和视频信号控制机械系统54,因此为印字操作作准备和印字操作是重复地进行的。
图31展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印字机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
参考图31,定影部件46有一热滚筒48,其中安装有一个卤素灯70,压力滚筒47将记录纸压向热滚筒48,和一个交流驱动器62用于驱动卤素灯70。定影部件46装有一个温度传感器71(例如,一个热敏电阻)用于检测热滚筒48的表面温度。控制系统包括一个由CPU中央处理器和程序组成的控制部件60。作为模拟数据的温度传感器71的输出信号由数模转换器61转换成数字数据。一个操作/显示部件63由用户使用来输入信息和给用户显示信息。接口64控制控制系统和主机65的连接。
热滚筒48是一个铝制圆筒。压力滚筒47由橡胶制成。
控制元件60(CPU和程序)包括的功能部件有印字顺序控制部件65,温度比较部件68,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部件69,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66,加热器通/断控制部件67,印字开始检测部件76,印字指令检测部件77,纸张通过检测部件78和空闲状态设定部件79。印字顺序控制部件65控制印字操作。温度比较部件68将由温度传感器71检测的温度与目标温度作比较。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部件66确定初始操作是否应该执行。紧接着电源组件52接通,紧接着印字机盖开/合操作的执行以便在电源52接通状态下取出堵塞的纸张和/或改变消耗品以及紧接着印字机从主机56接到复位信号,则初始操作应该执行。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66根据由温度比较部件68获得的指令和比较结果选择一个目标温度。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66还输出驱动指令。加热器通/断控制部件67接通和断开交流驱动器62上的交流电压。交流驱动器62根据由加热器通/断控制部件67控制的交流电压驱动作为热滚筒48的热源的卤素灯70。当在初始操作完成后或印字操作完成后的空闲状态接到一个印字指令时,印字操作开始。印字开始检测部件76确定印字操作应该开始。印字指令检测部件77检测是否接到印字指令。纸张通过检测部件78检测记录纸是否通过定影部件46。当纸张通过检测部件78在印字操作期间还没有收到下一个印字指令的情况下检测到记录纸已经通过定影部件46时,则空闲设定部件79在空闲状态下设定一个目标温度并把它供给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66。
现在,参考图32到图40给出定影部件46的温度控制说明。
图32表示出温度控制的步骤。参考图32,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部件69在S50步检测印字机盖的开/关操作,在S51步检测电源接通,或在S52步检测从主机56例如计算机单元或字处理单元接收到复位信号。在这以后,在S53步,温度比较部件68将由温度传感器71探测的热滚筒48的表面温度与100℃的参考温度作比较,并确定检测温度是不是等于或低于参考温度100℃。参考温度100℃相当于前面提到的预定温度2。
如果检测温度等于或低于参考温度(100℃),在S54步中,温度比较部件68将热滚筒48的表面温度与参考温度40℃相比较。参考温度40℃相当于前面提到的预定温度1。当在S54步中确定热滚筒48的表面温度等于或大大高于参考温度40℃时,程序进入S55步。
在S55步中,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66将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设定的温度B(例如,170℃)设定为目标温度。然后目标温度/驱动指令元件66驱动卤素灯71。
在S56步中,预热橡胶做的压力滚筒47,热滚筒48是转着的。由于热滚筒48的转动,压滚筒也转动。
在热滚筒48转了11秒以后(S57步),加热器通/断控制元件67控制交流驱动器62使加在卤素灯70上的交流电压重复地接通和断开。结果,热滚筒48的表面温度达到目标温度170℃。
当在S58步中确定热滚筒48的表面温度达到目标温度170℃时,印字机的控制系统的在S59步中输出一个印字准备就绪信号。
温度控制方式与上面说明的S55到S59步相一致被给出在图33B(2)。从电源接通时(此时初始操作应该执行)超过40秒钟后,印字准备就绪信号从控制系统输出。
回到图32,当在S60步中确定在初始操作完成以前接到印字指令和印字数据时,程序进行到S61步。另一方面,在S60步中,确定没有印字指令,程序进入S81步。
按图34给出的定时图表中的时序接收印字指令和印字数据。在接到第一个印字指令超过时间t1后,印字机控制系统响应印字指令将VR(视频同步要求)信号返回到主机56。另外,在VR信号供给主机56时超过时间t2后,印字数据从主机56输出。印字操作开始执行与VR信号的出现同步。
回到图32,在S60步,当印字指令检测部件确定收到了印字指令,在S61步保持目标温度170℃的状态。印字顺序控制部件65在S62步执行印字操作。
随后在S63,当确定在印字操作期间接到了下一个印字指令时,处理回到S61步。印字操作是在连续印字操作中设定的温度(170℃)设定为目标温度的状态下执行的。
另一方面,在S54步,温度比较部件68确定热滚筒48的表面温度等于或低于参考温度40℃(预定温度1),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66在S64步中设定180℃作为目标温度。随后加热器通/断控制元件67控制交流驱动器62使卤素灯70打开。
温度180℃相当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设定的温度A,而高于上述的温度B。
在S65步,当温度比较部件68确定定影部元件46的温度等于或高于基准温度120℃时,处理进入S66步。在S66步中,定影部件46的热滚筒48是转动的。参考温度120℃相当于上述的温度C。
在这种情况下,在热滚筒48表面温度达到120℃后,热滚筒48开始转动。这样,压力滚筒47能被热滚筒48有效地预热。
如果在S67步中确定热滚筒48旋转80秒钟,这是确定热滚筒48是否已经达到目标温度180℃。当热滚筒48表面温度已经达到目标温度180℃时,印字机控制系统在S69步中输出印字准备就绪信号。
温度控制方式与图33B(1)中S65步到S69步相一致。那就是,从接通电源到输出印字准备就绪信号的过程约占120秒钟。
回到图32,在S70步中,当确定在初始操作完成以前从主机56接到了印字指令和印字数据时,处理进入S71步。在S71步,温度180℃保持作为设定的目标温度,印字操作在S72中执行。
另一方面,在S70步中,当确定在初始操作完成以前没有接到印字指令,则处理进入70-2和74步。这样,在初始操作完成后,温度140℃被设定为目标温度以使印字机处于空闲状态。
在这以后,如果在步S75中,接收到印字指令和印字数据,处理回到步S71。在步S71中,目标温度从140℃变成180℃。此温度高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设定的温度。
此外,在S73步确定在印字操作正执行期间下一个印字指令和印字数据被接到,则处理回到S71步。在S72步中,温度180℃被设定为目标温度。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表面温度较低(等于或低于40℃),高于在印字操作中设定的温度(170℃和160℃)的温度180℃被设定为目标温度。所以,压力滚轴47能被热滚筒48充分地预热。这样,记录纸防止了卷曲(反向卷曲)。
另一方面,在S53步中,确定热滚筒48的表面温度等于或大大高于100℃,则处理进入S76步。在S76步中,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66设定在空闲状态应该设定的温度140℃作为目标温度。加热器通/断控制部件67随后控制交流驱动器62使卤素灯70打开。
在S77步中,定影部件46的热滚筒48被转动以使压滚轴47预热。
在S78步中,当确定热滚筒48已经转了11秒钟,和在S79中确定热滚筒48的表面温度达到目标温度(140℃)时,印字机控制系统输出印字准备就绪信号。
温度控制方式与图33B所示S76到S80步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从打开电源到输出印字准备就绪信号的过程占据约15秒钟。
在S60步中,印字指令检测部件可能检测到在初始操作完成以前没有接到印字指令。另外,印字指令检测部件77可能在S63和S73步中检测到在印字操作期间下一个印字指令没有被检测。在这些情况下,当纸张检测部件78检测到记录纸已经通过定影部件46时,处理进入S81步。在S81步,空闲设定部件79设定印字机在空闲状态。
正如图34所示,在通常情况下,在印字数据完全传送时起经过t4秒钟以后,印字机被设定在空闲状态。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在印字数据完全传送时起经t3秒以后,印字机设定在空闲状态。在空闲状态中,目标温度改变到备用状态(空闲状态)应该设定的温度140℃,卤素灯(热源)关闭。
那就是说,从在接到印字指令后输出VR信号时起到完成印字数据的接收后t3秒,被规定为印字操作时期。
在S82步中,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66设定温度140℃作为目标温度。
在S80步中,在印字机输出印字准备就绪信号以后,或在S82中温度140℃被设定为目标温度以后,在S83步中确定是否接到了印字指令和印字数据。当印字指令和印字数据收到时,印字开始检测部件76检测印字操作开始。
这以后,在S84步中目标温度/驱动指令部件66设定温度160℃作为目标温度。根据设定在160℃的目标温度加热的热滚筒48的过量温度的最大值可能是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设定的约170℃。
在S85步中,印字操作开始。
印字操作开始见图35。参考图35,当在空闲状态接到印字指令时,光敏鼓45和定影部件46的热滚筒48开始旋转。
在印字操作开始时,光敏鼓45和热滚筒48的转动持续约8.5秒(不是11秒)。在8.5秒的前5秒,处理部件50被初始化,且光学系统被起动。在8.5秒中3.5秒的第二阶段,压力滚筒47被预热到加定温度。
在通常情况下,从接到印字指令时起经8.5秒后,一张记录纸从盛纸匣拣出。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紧接着处理部件50初始化和光学系统被启动(约5秒)后,记录纸立即从盛纸匣中拣出。这样,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次印字时间短于常规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初始操作中,压力滚筒是按照例如,S64到S75步充分预热的。这样,在印字操作开始时,为预热压滚轴47热滚筒48空间的时间能够减少。
在S86步中,当印字指令检测部件77检测到在印字操作期间接到了下一个印字指令时,控制系统确定需要连续印字操作。这样,处理进入S61步。于是目标温度设在170℃,S61步后的各步接连执行。
另一方面,在S86步中,当确定在印字操作期间下一个印字指令没有接到时,处理超越至S8步,印字机保持在空闲状态。
温度控制方式与图33B(3)S78到S80所示一致。
正如上述,在初始操作期间接到印字数据的情况下,目标温度(例如,170℃或180℃)为初始操作而设定,在连续印字操作中保持不变。这样,色粉图象能以高的定影系数(fixing factor)定影在记录纸上。
现在对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印字机的实验结果给予说明。
图36A表示压力滚筒47的温度和定影能力之间的关系,图36B和36C表示记录纸卷曲(正向卷曲和反向卷曲)的状态。
参考图36A,当电源打开起经5秒钟时,印字操作开始。尺寸A4的记录纸在30秒中通过定影部件46。每张记录纸从它的纵边导入定影部件46。在上述条件下,在压力滚筒47的温度是变化的如图36A所示。
在图36A中,一条细线指示常规情况下温度的变化,粗线则指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温度变化。
定影出错(1),记录纸大量反向卷曲(2)和记录纸大量正向卷曲(3)是因压力滚筒47的温度原因产生的。在电源刚刚接通时压力滚筒47温度低的情况下,定影出错(1)和记录纸大量反向卷曲(2)就可能发生。在重复执行的印字操作中压力滚筒47温度高的情况下,记录纸大量正向卷曲就可能发生。于是,为避免这些问题,在印字操作开始和反复执行期间控制压力滚筒47的温度在图36A所示的稳定区域内。
在常规情况中,在印字操作开始时,压力滚筒没有充分加热。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印字操作中,热滚筒48因长时间转动使压力滚筒47快速预热。然而,压力滚筒47不能充分加热到避免记录纸反卷曲的温度。结果,记录纸的质量可能下降,记录纸可能在印字操作中堵塞。
再有,在印字操作反复执行的同时,压力滚筒48的温度在上升。这样,记录纸大量正向卷曲可能发生。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压力滚筒在初始操作中是充分预热的。尽管在印字操作开始前压力滚筒的温度稍有下降,然而在印字操作开始时,压力滚筒47得到短时间的预热。因此,记录纸大量反向卷曲能够减少。
本发明实施例中温度的变化由温度传感器71检测(热滚筒46的表面温度)如图38,39和40所示。在常规例子中检测温度的相应变化如图5,6和7所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情况下,在印字操作开始时选择一个低的温度作为目标温度。这样,温度过量得到抑制。结果,记录纸大量正向卷曲可免于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得到如下效果。
在初始操作中,如果热滚筒48的表面温度较低,则目标温度相对地设高以使热滚筒48充分受热。另一方面,在初始操作中,如果热滚筒48的表面温度是高的,则目标温度相对地设低以使热滚筒48不致过热。
另外,在热滚筒48的表面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后,热滚筒48的表面温度是低的情况中,热滚筒开始转动(见图32中65和66步)。那就是说,在热滚筒48充分加热后,热滚轴48是转动的。以使压力滚筒47有效地加热。在热滚筒48的表面温度高于预定温度的情况下,目标温度设定一相对较低的温度,热滚筒48立即开始旋转。在热滚筒48转了预定时间后,初始操作完成。
在印字操作期间,没有接到下一个印字指令的情况下,当记录纸已经通过定影部件46时,定影部件41的目标温度改为相对较低的温度。所以,压力滚筒47是不会过度预热的。
在印字操作开始时,目标温度设定一比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设定的温度更低的温度。即使热滚筒48的温度过调,最高温度也低于常规情况。所以,记录纸大量正向卷曲能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目标温度设定在使过调温度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对热滚轴48适合的范围内。这样,墨粉图象能以最佳定影系数定影在记录纸上。
例如,如图33B(1),(2)和(3)所示,根据定影部件46的检测温度从许多初始操作型式中选择一个初始操作型式。在一种初始操作型式中,相对较高的温度被设定为目标温度,热滚筒转动时间长。在另一种初始操作型式中,相对较低的温度被设定为目标温度,热滚筒转动时间短。这样,避免了初始操作过度延长。
另外,由于初始操作并不过度延长,光敏鼓空闲时间减少了。再有,没有必要在每次印字操作开始时转动带有光敏鼓的压力滚筒48。光敏鼓的寿命能得到改善,快速印字时间能减少。
现在参考图41A到43提供说明。
按照第二实施例印字机91如图41A所示。参考图41A,印字机91有一定影部件80,一个温度传感器83,一个加热器控制器84,一个波形控制器89。印字机91还有一个电源部件85,一个中频控制器86,一个机械控制器87。
定影部件80有一加热器81(热源)和加热器驱动电路82。温度传感器83检测定影部件80的温度。加热器控制器84根据检测温度,对用于驱动加热器81的交流电压实行通—和—断控制。使检测温度控制在目标温度上。在通—和—断控制中,接通时期交流电压是加在加热器81上的以及关闭时期交流电压是不加在加热器81上的,这都由加热器控制器84来确定。在接通时期中,波形控制器84向加热器驱动电路82提供控制信号在通—和—断时期小于人们能觉察到的范围内最小值时,重复接通和断开施加在加热器81上的交流电压。电源部件85通过加热器驱动电路82给加热器81加上交流电压并向中频控制器86,机械控制器87和加热器控制器84供应直流电压。
举例说波形控制器89由一个或门90形成,见图41B。或门90输出加热器控制器84的控制信号⑦和图41C所示的时钟信号C的一个逻辑和信号。
在人们能觉察的范围内的最小循环周期是约40毫秒。在人们不能觉察的范围内的通—和—断循环周期小于40毫秒。
从电源部件85输出的交流电压波形见图42(a)。交流电压通—和—断循环周期是20毫秒,不能被人觉察。从加热器控制器84来的控制信号⑦的波形见图42(b)。控制信号高电平(H)时期相当于上述关闭时期。控制信号低电平(L)时期相当于上述导通—时期。时钟信号C如图42(C)所示有40毫秒周期(B)和20毫秒低周期(A)。这样,波形控制器89的输出信号①(控制信号⑦和时钟信号C的逻辑和)与图42(d)所示波形相同。加热器驱动电路82根据波形控制器86的输出信号①和电源部件85供给的交流电压产生一驱动电压如图42(e)所示。驱动电压加在加热器81上。在驱动电压接通阶段N中,交流电压在一个周期上重复接通和断开。交流电压可能在半个周期上处在接通状态而在一个周期上处在断开状态这样交替地发生。交流电压重复地接通和断开的通—和—断周期等于或少于40毫秒。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印字机操作如下。
当温度传感器83检测的温度低于最低目标温度时,加热器控制器84给波形控制器89提供代表导通时期的低电平控制信号。当温度传感器83检测的温度等于或高于最高目标温度时,加热器控制器84输出代表断开时期的高电平控制信号。
波形控制器89给加热器驱动电路82输出控制信号⑦和时钟信号C的逻辑和信号。当从波形控制器89输出的信号①为低电平(L)时,交流电压供给加热器81作为驱动电压⑥。另一方面,当从波形控制器89输出的信号①为高电平(H)时,交流电压并不供给加热器81。
时钟信号C的低时期(A)和周期(B)是变化的。在图42中,时钟信号C的低时间(A)设定在20毫秒而时钟信号C的周期(B)设定在40毫秒(见图42(C))。
根据时钟信号C,加在加热器81上的交流电压在一周期上是重复地接通和断开的。
在图43中,时钟信号C的低时期(A)设定在10毫秒,而时钟信号C的周期(B)设定在30毫秒。这样,交流电压在半个周期上处在通状态而在一个周期上处在断状态这样交替地发生。
在第二实施例中,加热器81并不加上100%比率(脉冲保持时间与间歇时间之比)的交流电压。由于交流电压在加热器上的实际加载率小于100%,所以在通导时期(N)和断开时期(F)通过加热器81的电流量之间的差能够减少。
在图42所示的例子中,交流电压实际加到加热器81的加载率是50%。在图43所示的例子中,交流电压实际加到加热器81的加载率是33.3%。在这两种情况中,交流电压重复地接通和断开的通—和—断周期小于40毫秒。这样,有关电源电压变化的标准是能够满意的。
现在,参阅图44,给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的印字机与图41A中所示有相同的结构。然而在第三实施例中的波形控制器不同于在第二实施例中的波形控制器89。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波形控制器89控制加热器驱动电路82。因此交流电压在通—时期的通—和—断周期上重复地接通和断开。在这种情况下,通—和—断周期是在人们通常感到轻微不舒服的范围内。这个范围包括在能被人们觉察的范围中。
在人们通常感到轻微不舒服的范围内的一个通—和—断周期是大于人们通常感到最不舒服的110毫秒(相当于8.8赫)。因此,更可取的是把通—和—断周期设置得尽可能地大。在这个实施例中,交流电压重复地接通和断开的通—和—断周期设定在2秒(2000毫秒)。然而,如果通—和—断周期太大,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就不能正常地工作。所以,通—和—断周期应该确定得使定影部件能正常地执行温度控制。
在第三实施例中,当印字机在一种预定状态例如空闲状态时,交流电压在如图9中所示的通—时期中的2秒周期上重复地接通和断开。例如,交流电压在通状态1800毫秒(相当于90个周期)而在断状态200毫秒(相当于10个周期)交替出现,如图44所示。
根据加在加热器81上的交流电压的上述控制,在交流电压供应控制中的通—时期N和断—时间F能变得更长。这有助于满足电源电压变化的标准要求。
现在,参考图45,给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说明。在图45中,那些与图41A所示相同的部件给出相同的参考号数。
参考图45,页式印字机95有同图41所示相同的定影部件80,温度传感器84,电源部件85,中频控制器86,机械控制器87和机械装置88。第四实施例的页式印字机有一波形控制器96不同于图41A所示的那种,以及有一操作状态测定部件97。
操作状态测定部件97根据机械控制器87来的信息确定页式印字机95是否在印字操作状态或在空闲状态。操作状态确定部件97输出一个指明是否在印字操作状态或空闲状态的操作状态信号②。
波形控制器96控制加热器驱动电路82,使交流电压供应控制中通—时期和断—时间按操作状态信号变化。
这样,在空闲状态和印字操作状态中,电源电压的变化的标准都能得到满足。
当操作状态测定部件97测出页式印字机95是在印字操作状态时,波形控制器与第二实施例中图41A所示波形控制器89的作用一样。那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加在加热器81上的交流电压是一个或半个周期在通状态,一个或半个周期在断状态这样在通时期中交替地出现。另一方面,当操作状态测定部件97测定页式印字机处在空闲状态时,波形控制器96同图44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的波形控制器作用一样。那就是说,加在加热器81上的交流电压在通—时期在等于或大于2秒的周期上重复地接通和断开。通状态的一个时期相当于交流电压的几个周期,而断状态的一个时期则相当于交流电压的许多周期,表示为几十。
现在,参考图46,给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说明。在图46中,那些与图41A所示的相同的部件给予同样的参考数字。
参考图46,页式印字机98有与图41A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具有相同的定影部件80,温度传感器83,加热器控制器84,电源部件85,中频控制器86,机械控制器87和机械装置88。页式印字机98还有一个波形控制器99具有不同于图41A所示的波形控制器的功能,和一个电源开启探测元件100。
当页式印字机的电源开启时,波形控制器99开始控制加热器驱动电路82,使交流电压不断地从电源部件85供给加热器81。当检测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波形控制器99改变功能以便以第二实施例中同样的方式控制加热器驱动电路82。那就是说,加在加热器81上的交流电压在通—时期在一个周期上是重复地接通和断开的。
当电源接通检测部件100检测到页式印字机98的电源是通的时,电源接通检测部件100输出一个电源接通检测信号④。当接到电源接通信号时,波形控制器99输出加热器控制信号①。在此信号下,低时期(A)(见图42和43)设定为0毫秒以使交流电压连续地供给加热器81。
在这以后,当检测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波形控制器99输出加热器控制信号①。在这信号下,低—时期(A)和周期(B)的设定和第二实施例中的方式一样。这就是说,交流电压一个或半个周期在通状态中,而一个或半个周期在断状态中这样交替出现如图42或43所示。
按第五实施例,定影部件80能从页式印字机98的电源接通时快速预热(冷却动)。另外,在定影部件80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后,连接电源部件85的电源线的电压的变化能减少。
现在,参考图47,给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说明。
第六实施例的页式印字机有一波形控制器101,该控制器的功能不同于图41A所示第二实施例中的波形控制器89的功能。
按照第六实施例页式印字机的波形控制器101的组成如图47(f)所示。那就是说,波形控制器101有一个与门102,输入来自加热器控制器84的如图47(b)所示控制信号⑦和如图47(c)所示时钟信号C。波形控制器101输出加热器控制信号①如图47(d)所示。加热器驱动电路82用加热器控制信号①控制,所以,如图47(e)所示变化的交流电压被加到加热器81上。
波形控制器101还有一功能,即测定来自温度传感器83的检测温度是否达到了预定温度。
当检测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加热器81的电源接通。断—时期于是开始。在断—时期中,交流电压(AC)并不是完全在断开状态。这就是说,在断开状态中,交流电压在短的时间间隔内接通和断开一次或数次。结果,定影部件80冷却到预定温度所用时间变得更长了。这样,在断—时期,当定影部件80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加热器驱动电路82的功率热敏电阻被充分地冷却以得到大的电阻。当交流电压在下一次开始被加到加热器电阻丝上时(下一次通—时期开始),大电流被阻挡流过加热器81。另外,通—时期(N)和断—时期(F)的总时期变得更长了。
这样,输电线路的电压变化能够减少。
现在,参考图48A,48B和48C,给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说明。
在第七实施例中,定影部件80的温度变化是时时被检测的。如根据被检测温度的变化确定定影部件80的温度过度升高,则在通—时期交流电加在加热器81上的密度被减小。另一方面,根据被检测温度的变化如果确定定影部件80的温度升高速率太低或下降,则在通状态中交流电加在加热器81上的密度被增大。
在这个实施例中,波形控制器有一个功能即从温度传感器监视检测温度和检测在预定时间间隔中的温度变化,以及一个选择通—和—断周期和通状态时期的功能。
在通—时期(N),见图9,如果确定定影部件80的温度过度增高,则一个交流电压的通—和—断周期和通状态时期被选择以使在通状态下交流电压加在加热器81上的密度减小。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定影部件80的温度以太低的速率增高或降低,则另一个交流电压的通—和—断周期,和通状态的另一个时期被选择,使在通状态中交流电压加在加热器上的密度增大。
另外,图9所示在断—时期(F)中,上述电源控制可能以定影部件的温度降低的速率执行。
按照第七实施例,通—时期(N)和断—时期(F)的总时期能延长。这样,加于加热器81上的交流电压的电平能够慢慢地变化。
在第七实施例中,加热器81的温度变化是在图48A所示的200毫秒的间隔上检测的。相应于检测温度变化(t℃)的时钟信号从四个时钟信号中选择,与图48B表中所示的规则相一致。
在通状态下交流电压加于加热器81的密度由时钟信号C的占空比A/B定义,这里A是通状态时期(低时段),而B是图48C所示通—和—断周期。
另外,按照供给加热器81的电源的上述控制,定影部件是不会过热和过冷的。这样,记录纸避免了卷曲,墨粉图象避免了定影在记录纸上。
正如上述,在图象形成装置诸如激光印字机和复印机中,图象是根据电子照相排版术的方法形成在记录纸上的,加在定影部件加热器上的交流电压根据加热器检测出温度重复地接通和断开的。在这种情况下,图象形成装置的电源部件与之连接的电源线路中电压是变化的。如果电压变化很大,共用电源线路的照明设备可能闪烁,其它共用电源线路的电子元件的工作可能恶化。
在连结照明设备的电源线路上的电压在矩形波中变化的情况下,实验得知人们通常有不舒服的感觉与图49所示特性相一致。在图49中,坐标轴代表电压振幅的变化△V(相当于照明设备亮与暗的差异),横坐标轴代表一分钟内电压变化的次数(相当于照明设备闪烁的次数)。在电压变化的振幅和电压变化的次数包括在如图49所示曲线以下的区域的情况下,人们通常对照明设备的闪烁不会有不舒服感觉。另一方面,在电压变化的振幅和电压变化的次数包含在图49所示曲线Q的上面区域内的情况下,人们通常对照明设备的闪烁有不舒服的感觉。在图49所示的这条特性曲线中,如果电压变化的次数超过“C”,人们就不能觉察电压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电压变化照明设备的闪烁就不被人们所觉察。这样,人们对任何电压振幅的变化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电压变化的次数数字“C”相当于33赫(周期约30毫秒)。当电压变化次数的数字是“D”时,人们通常有最不舒服的感觉。电压变化次数“D”相当于8.8赫。
根据以上的特性曲线,在电压变化次数是“B”和电压变化振幅是“△B”的情况下,如果电压变化的振幅从“△B”减小到“△A”,人们的不舒服感觉能被消除。另外,电压变化次数是“A”和电压变化振幅是“△A”的情况下,如果电压变化次数从“A”减小到“B”,则人们的不舒服感觉能够消除。
根据第二实施例到第七实施例印字机中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是根据图49所示的上述特性曲线执行的。
此外,加到定影部件(一被加热的物体)上温度控制器的其它例子,将在下文说明。
所形成的作为定影部件的第一例温度控制器示于图50中,温度控制器符合前面已经叙述过的加热控制器84,波形控制器89和加热器驱动电路82的部分形式。
参考图50,温度控制器具有开关电路501,温度传感器(如热敏电阻),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高频振荡电路530,“或”电路540及“与”电路550。直流电源E供给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和高频振荡电路530。电容C连于AC电源线之间。
开关电路501接在为定影部件的加热器500供电的一条电源线上,开关电路501由4个2极管D1,D2,D3和D4及晶体管Tr1组成,当晶体管Tr1导通或截止时,由AC电源线供给加热器500的AC电压就被接通和关断。
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具有比较器511,反相器电路512和电阻R1到R4。温度传感器502和电阻R1的组合电阻值,取决于定影部件的温度。对应于组合电阻值的检测信号提供给比较器511的一反相输入端(-)。取决于电阻器R2,R3和R4的参考电压提供给比较器511的非反相输入端(+),对应于控制的温度范围的下限参考电压取决于连到DC电源线(E)之间的电阻R2和R3。对应于控制温度范围的上限参考电压取决于连到比较器511的非反相输入端(+)和其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4。正如图51所示,当定影部件的温度增加及检测出的温度达到所控制的温度范围的上限时,比较器511(M1)的输出上升到高电平(H)。此后,即使检测出的温度低于所控制的温度的上限,比较器511(M1)的输出仍维持在高电平。当检测出的温度达到所控制的温度范围的下限时,比较器511(M1)的输出下降到低电平(L),比较器511的输出信号经反相器电路512提供给“或”电路540。
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具有比较器521,反相器电路522及电阻R5到R8。温度传感器502及电阻R5的组合电阻取决于定影部件的温度。对应于组合电阻的检测信号提供给比较器521的一反相输入端(-)。取决于电阻R6,R7和R8的参考电压提供给比较器521的非反相输入端,所控制的温度范围的下限取决于连结在DC电源线(E)之间的电阻R6和R7。对应于大于上限的最大温度(MAX)的参考电压取决于连结在比较器521的非反相输入端和它的输出端之间电阻R8。正如图51所示,当定影部件的温度增加且检测出的温度达到最大温度(MAX)时,比较器521(M2)的输出上升到高电平(H)。以后,即使检测出温度低于最大温度(MAX),比较器521(M2)的输出还是维持在高电平(H)。当检测出的温度达到所控制的温度范围的下限时,比较器521的输出下降到低电平(L)。比较器521的输出信号经反相器522提供给与门550。
高频振荡电路530有比较器531及电阻R9和R10,取决于电阻R9和R10的参考电压提供给比较器531的反相输入端(-)。比较器531的非反相输入端(+)由外部部件提供一三角波信号。结果,输入到非反相输入端的三角波信号被输入到反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电平双向限幅,以使比较器531输出一矩形脉冲信号。这输出信号(矩形脉冲信号)提供给“或”电路540。
具有上述结构的温度控制器以下面的方式控制定影部件(加热器500)的温度。
在印字操作中,直到检测出的温度(定影温度)达到所控制温度范围的上限为止,不管是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还是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都输出具有高电平(H)的检测信号。然后,具有高电平(H)的信号经“与”电路550提供给开关电路501(部分A)的晶体管Tr1,以使晶体管Tr1导通。因此加热器500连续接上AC电压。结果,在如图52所示的每个接通时期,定影温度(定影部件的温度)增加。
当定影温度增加且所检测的温度到达上限时,尽管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输出信号被维持在高电平(H),而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输出信号降到低电平。因此,来自高频振荡电路530的脉冲信号经“或”电路540和“与”电路550提供给开关电路501的晶体管Tr1。晶体管Tr1同脉冲信号同步重复地导通和截止。结果,在如图52中所示的每个关断期间,AC电压同脉冲信号同步间断地加给加热器500。在AC电压是间断性地加到加热器500的情况下,提供给加热器500的能量低于AC电压连续加到加热器的情况下提供给加热器的能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定影温度逐步下降,而当定影温度再次达到下限时,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输出信号上升为高电平(H),因此,具有高电平(H)的信号提供给开关电路501的晶体管Tr1。结果,AC电压连续地加到加热器500,以使定影温度再度增加。
在印字操作期间,在如上所述的接通期间和关断期间,加到加热器500上的AC电压的控制重复执行。结果,定影温度被控制,维持在下限和上限间的范围内。
从高频振荡器电路530输出的脉冲信号的频率高于对应于图49所示的电压变化次数“C”的33HZ。因此,即使加到加热器500上的AC电压,在断开状态同脉冲信号同步地重复接通和关闭。那些共用连到加热器500的电源线的照明设备的颤动,是不会被人们察觉的。
断开期间取决于从加热器500发射的能量。即,上面所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占空比是接通期间(高电平)同脉冲信号的一个周期的比)可被设置,以使定影温度按允许的特性降低,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可以(比方说)小于50%。而且,脉冲信号的占空比被设定,以使接通和断开的次数按预定时间(如1分钟)重复,且电压变化的幅度位于图49所示的曲线Q以下的区域。按照预定时间,重复接通和关断的次数被增加的情况下,占空比就下降,结果关断时期缩短。相反,按预定时间,重复接通和关断的次数降低的情况下,占空比就增加,结果,关断时期变长。
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受提供给高频振荡电路530的比较器531的参考电压电平的控制,即电阻R9和R10的电阻比的控制,结果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受到控制。
在未执行印字操作情况下,记录纸不经过定影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定影部件的热不经过记录纸辐射。因此,在关断期间,定影温度可能下降低(见图52),当定影温度增加且达到最大温度(MAX)时,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输出信号降为低电平(L),以使开关电路501的晶体管Tr1截止。因此提供给加热器500的电源被关断,定影温度降低。当定影温度到达低限时,上面所述的外于“接通状态”和“关断状态”的电源控制再度交替执行。
根据上面温度控制器,来自高频振荡电路530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被控制,该占空比影响关断期。结果,共用电源线的照明设备,能阻止基于重复给加热器500接通和关断电源而引起的闪烁。
用于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器的第二个例子示于图53。在上面所述的第一个例子中,当定影温度达到最大温度(MAX)时,通到加热器500的电源被强制关闭。另一方面,在第二例子中,当印字操作被完成时,提供给加热器500的电源被强制关闭。如果定影温度降低到下限,恢复正常电源控制。
参考图53,温度控制器有开关电路501,温度传感器502,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和同第一例子相同方式的高频振荡电路530。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输出信号提供给“或”电路540并经反相电路560提供给与门电路551。而且,印字信号(B)提供给“与”电路551。当执行印字操作时,印字信号具有高电压(H);当印字操作不执行时,印字信号为低电平(L)。“与”电路551的输出信号和高频振荡电路530的脉冲信号分别提供给“与”电路552。“与”电路552的输出信号提供给或电路541。
在印字操作中(印字信号具有高电平(H)),具有高电平(H)的检测信号从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经或电路541提供给开关电路501的晶体管Tr1直到定影温度达到上限结果,AC电压被连续加到加热器500(接通期间)。另外,当定影温度达到上限时,来自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下降为低电平(L)。结果,来自高频振荡器电路530的脉冲信号经与电路552和或电路541提供给晶体管Tr1。AC电压同脉冲信号同步(关断期间)且间断地加到加热器500。
另一方面,在印字操作未执行的情况下(印字信号具有低电平(L)),当定影温度达到上限时,从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检测出的信号在印字信号为低电平(L)状态下成低电平,以使开关电路501的晶体管Tr1导通。因此,在关断期间,提供给加热器500的电源被强使切断,这以后,当定影温度达到下限时,来自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上升为高电平(H),且AC电压持续地加到加热器500。
根据温度控制器的第二个例子,在印字操作完成及无记录纸提供给定影部件的状态下,供给加热器的电源在关断期被强使切断。因此,无记录纸提供给定影部件时,定影部件的温度可防止过份增加。
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器的第三例子示于图54,温度控制器控制给加热器500的电源,以使AC电压在关断期间少量加到加热器100。
参考图54,温度控制器具有同第一例子相同方式的开关电路501,温度传感器502,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和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温度控制器还有开关控制电路570。开关控制电路570为开关电路501的晶体管Tr1执行驱动控制。
开关控制电路570具有放大器571,晶体管Tr2到Tr6及电阻R11到R19。来自外部设备的同市电频率(电源AC电压频率)同步的全波整流信号提供给放大器571的输入端,直流电压(E)被加到开关控制电路570,晶体管Tr2受放大器571的输出控制。
来自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和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提供给“与”电路583。此外,来自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经反相器电路581提供给“与”电路582,而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直接提供给“与”电路582,“与”电路582的输出信号经电阻R14提供给开关控制电路570的晶体管Tr6,以使晶体管Tr6用“与”电路582的输出信号来控制导通和截止。“与”电路583的输出信号经电阻R16提供给开关控制电路570的晶体管Tr5,以使晶体管Tr5用“与”电路583的输出信号来控制导通和截止。
由DC电源线(E)经开关控制电路570中2条通路向开关电路501的晶体管Tr1提供控制电流,第一通路从DC电源线(E)经晶体管Tr4和电阻R18到晶体管Tr1,第二通路从DC电源线(E)经晶体管Tr2,Tr3和电阻R19到晶体管Tr1。
在定影温度从下限增加到上限的情况下,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和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均被保持在高电平(H),由于“与”电路583的输出信号,使晶体管Tr5处于导通状态。结果,晶体管Tr4在导通状态,由直流电源(E)经晶体管Tr4和电阻R18向开关电路501的晶体管Tr1提供控制电流。在这种情况下,电阻R18的阻值和其它电路常数被确定,以使控制电流量足以使晶体管Tr1导通。因此,AC电压经晶体管Tr1持续地提供给加热器500,以使在图55所示的接通期间定影温度增加。
当定影温度增加到上限时,来自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成为低电平(L)。此时,“与”电路583的输出信号成低电平(L),而“与”电路582的输出信号成高电平(H)。由于“与”电路582的输出信号,晶体管Tr6呈导通状态。结果,晶体管Tr2呈导通状态,由DC电源线(E)经晶体管Tr2,Tr3和电阻R19给开关电路501的晶体管Tr1提供控制电流。在这种情况下,用电阻R19的阻值及其它电路常数调正控制电流量,以使加到加热器500的AC电压的幅度如图56所示被降低,加到加热器500的AC电压的幅度被降低,以使定影温度在图55所示的关断期中降低。
在无记录纸提供给定影单元(印字操作的终止后)的情况下,虽然加到加热器500上AC电压的幅度下降,定影温度可能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当定影温度达到最大温度(MAX)时,来自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成为低电平(L)。结果,“与”电路582和583的输出信号成为低电平(L),控制电流不提供给开关电路501的晶体管Tr1。在这种情况,加到加热器500的AC电压强使关断,所以定影温度从最大温度(MAX)降到图55所示的下限。
根据上面所述的电源控制,加到加热器500上的AC电压的变化,在导通时期变成关断时期以及相反由关断变成导通的情况下将被下降。因此,因照明设备同加热器500共用AC电源线而引起照明设备的闪烁得以改进。而且,加到加热器500的AC电压迫使在关断时期被切断的情况下,关断时期变得更长。结果,预定时间中接通时期和关断时期的重复次数减少。因照明设备同加热器500共用AC电源线而引起照明设备的闪烁的不舒服感觉得以改进(见图49所示特性)。
图57显示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器的第4个例子。在此温度控制器中,在接通期间和关断期间,加到加热器500的AC电压用具有不同占空比的脉冲信号调制。
参考图57,该温度控制器具有同第一例子相同方式的开关电路501,温度传感器502,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20和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30。温度控制器还有第一高频振荡器电路530A,和第二高频振荡器电路530B。
第一高频振荡器电路530A有第一比较器531A和电阻器R20及R21,第一高频振荡器电路530A输出第一脉冲信号,在接通期间调制AC电压。第一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用与第一例子相同的方式,基于提供给第一比较器531A的参考电压(第一导通参考电平)和三角波信号而设定,导通参考电平取决于电阻R20和R21的阻值比。第一脉冲信号具有例如如图59所示的等于或大于20KHz的频率。第一脉冲的占空比大于50%(高电平期间大于低电平的时期)。
第二高频振荡器电路530B具有第二比较器531B和电阻R22及R23。第二高频振荡器电路530B输出第二脉冲信号,用于在关断时期调制AC电压。第二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用与上面所述的第一高频振荡电路相同的方式,基于提供给第二比较器531B的参考电压(一个关断参考电平)和三角波信号而被设立。关断参考电平取决于电阻R22和R23的阻值比。关断参考电平高于接通参考电平,所以,第二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小于第一脉冲的占空比,第二脉冲信号具有例如如图60所示的等于或大于20KHz的频率。第二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小于50%(高电平的时间小于低电平时间)。
来自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被输入到“与”电路587并经反相器电路585输入到“与”电路586。来自第一高频振荡器电路530A的第一脉冲信号提供给“与”电路587。来自第二高频振荡器电路530B的第二脉冲信号提供给“与”电路586。“与”电路586和587的输出信号输入到“或”电路540。而“或”电路540的输出信号输入到“与”电路550。来自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提供给“与”电路550。“与”电路550的输出信号,作为控制信号,提供给开关电路501的晶体管Tr1。
当定影温度降低到下限时,来自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在来自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保持在高电平(H)的情况下,升为高电平(H)。结果,第一高频振荡电路530A的第一脉冲信号,作为一控制信号经过“与”电路587、“或”电路540和“与”电路550提供给开关电路501的晶体管Tr1。晶体管Tr1同第一脉冲信号同步重复地导通和截止,结果,用第一脉冲信号调制的AC电压加到加热器500。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第一脉冲信号具有的占空比大于50%(见图59),定影温度如图58所示在接通期内上升。
当定影温度达到上限时,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变成低电平(L)。结果,第二高频振荡电路530B的第二脉冲信号作为控制信号经“或”电路540和“与”电路550提供给开关电路501的晶体管Tr1。晶体管Tr1同第二脉冲信号同步重复地导通和截止。结果,用第二脉冲信号调制的AC电压加到加热器500。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第二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小于50%(见图60)。定影温度如图58所示在关断状态从上限温度向下降。
在无记录纸提供给定影部件的情况下(在印字操作终止后),定影温度可能在关断期间从上限温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当定影温度达到最大温度(MAX)时,第二温度检测电路的检测信号成为低电平(L)。结果,提供给开关电路501的晶体管Tr1的控制信号成为低电平(L)。结果,晶体管Tr1截止,给加热器500的电源就断开。因此,定影温度如图58所示从最大温度(MAX)下降。
在如上所述的温度控制器中,接通期和关断期通过调节第一脉冲信号和第二脉冲信号的占空比而得以调正。结果,对预定时间重复接通期、和关断期的次数处于图49所示的曲线Q的区域中。
图61显示了温度控制器的第5个例子。在该例子中,提供给加热器500的电流基于检测出的温度而被连续控制。
参考图61,连到定影部件的加热器500的AC电源线,以同第一例子相同方式,装有电容C和开关电路501。检测出的温度信号提供给差分放大器590的非反相输入端(+)。所检测出的温度信号具有的电平对应于温度传感器502(热敏电阻)和电阻R24的组合电阻。参考电压供给电路经电阻R25连到直流电源线。来自参考电压供给电路的参考电压Vref提供给差分放大器590的一个反相输入端,差分放大器590输出一控制信号,具有的电平对应于参考电压Vref及所检测出温度信号的电平之差。控制信号提供给开关电路51的晶体管Tr1。
参考电压Vref是根据定影部件应控制的温度而设定。
根据上面所述的温度控制器,当检测出的温度增加时,温度传感器502的电阻下降,结果检测出温度信号的电平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从差分放大器590提供给开关电路501的晶体管Tr1的控制信号的电平下降。因此,提供给加热器500的电流量被晶体管Tr1控制,其结果电流量减少。结果,定影温度被减少。另一方面,当检测出温度降低时,温度传感器502的电阻增加,结果,检测出温度信号的电平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从差分放大器590提供给开关电路51的晶体管Tr1的控制信号的电平增加。因此,提供给加热器500的电流的总量被晶体管Tr1控制,其结果电流量增加。因此,定影温度就增加。
根据对加热器500供电控制,定影温度在包括目标温度的温度范围内逐渐变化,此目标温度对应于图62所示的参考电压。
由于提供给定影部件的加热器500的电流的逐步变化,同加热器500共享电源线的照明设备的闪烁得以改善。
图63显示了温度控制的第6例子,在该例子中,根据检测出的温度脉冲宽度的调制应用到提供加热器500的AC电压上,以使提供给加热器500的AC电压被连续地控制。
参考图63,温度控制器有同第5例中相同的开关电路501,温度传感器502,差分放大器590,输出参考电压Vref的参考电压供给电路及电阻R24和R25。温度控制器还具有比较器591。
差分放大器590输出信号,具有对应于同第5例子相同的检测温度电平。差分放大器590的输出信号,作为参考提供给比较器591的反相输入端(-)。比较器591的非反相输入端(+)由外部部件提供三角波信号。比较器591的输出脉冲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取决于参考电压及三角波信号。比较器591的输出脉冲信号,作为一控制信号供给开关电路501的晶体管Tr1。晶体管Tr1同步于控制信号(脉冲信号)重复地导通和截止。
当定影温度下降时,比较器591的参考电平(差分放大器590的输出信号的电平)就下降。结果,从比较器591输出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就增加。由脉冲信号控制的AC电压加到加热器500,加热器500的总热量就增加。因此,定影温度就增加。
当定影温度增加时,比较器591的参考电平就增加。结果,比较器591的输出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就降低。由脉冲信号控制的AC电压加到加热器500,加热器500的总热量就降低。因此,定影温度就降低。
根据第6例子,同第5例子相同方式,定影温度被控制,以便在包含目标温度的温度范围内逐步变化,目标温度对应于图64所示的参考电压Vref。因此,同加热500共用电源线的照明设备的闪烁得以改进。
图65显示了温度控制器的第7个例子。
在第6例子中,当印字机(图象形成装置)的电源接通时(冷启动)因加热器500在室温(最小温度)。所以,印字机处于冷启动,用于控制加到加热器500的AC电压的控制信号(比较器591的输出信号)具有最大脉冲宽度。在印字机冷启动时,用最大脉冲宽度的控制信号控制加热器500的电源时,电流迅速流到加热器500。为了防止电流迅速到加热器500,在此第7例子中,用来控制加到加热500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当印字机的电源接通时,从最小值逐步增加。
参考图65,温度控制器具有同第6例子相同方式的开关电路501,温度传感器502,差分放大器590,比较器591,参考电压供给电路(Vref)及电阻R24,R25,温度控制器还具有参考电平控制电路600。
参考电平控制电路600有电阻R26,R21及R28,电容C2及二极管D5。在印字机冷启动时,参考电平控制电路600控制提供给比较器591的反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平,结果参考电午从最大电平逐步下降。
当印字机在冷启动接通DC电源时,DC电压(E)(最大电压)作为参考电压经电容器C2和二极管D5提供给比较591的反相输入端(-)。然后,电容器C2被充电的同时,提供给比较器591的反相输入端(-)电压电平逐步下降,结果,从比较器591输出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逐步的从最小值增加。当电容C2被充满电时,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达到一个值,此值由参考电压和三角波信号间关系而定,而参考电压取决于检测出的温度,然后,由比较器591提供给开关电路501的晶体管Tr1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随检测出温度而变化。结果,定影温度在包含有如图64的目标温度的温度范围内逐步变化。
根据温度控制器的第7例子,在冷起动时,流经加热器500的电流量并不迅速变化。因此,在印字机电源接通时,AC电源线的电压不致迅速变化。
图66显示了温度控制器的第8个例子。
在第5个例子的情况下(见图61),当印字机的电源接通时(在印字机的冷启动)时,因为加热器500处于室温(最小温度),最大量的电流流到加热器500。为了防止在冷启动时最大电流量流到加热器中。在第8个例中流经加热器500的电流量被控制,以致电流量从最小值逐步增加。
参考图66,温度控制器同第5例的方式相同(见图61)有开关电路501,温度传感器502,差分放大器590,参考电压供电路(Vref)和电阻R24及R25温度控制器还有参考电平控制电路600。参考电平控制电路600有电阻R26,R27及R28,电容C2及二极管D5,同第7例的方式相同(见图65)。参考电平控制电路600控制提供给差分放大器590的反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电平,结果参考电压的电平在印字机冷启动时从最大值逐步地下降。
当印字机的电源被接通时(冷起动)且DC电源(E)被接通,此具有最大电平的DC电压作为参考电压经电容C2和二极管D5提供给差分放大器590的反相输入端(-)。然后,在电容C2被充电的同时,参考电压的电平逐渐降低,最后参考电压的电平达到一同参考电压供给电路的电压Vref相对应的电平。在这种情况下,由差分放大器590提供给,开关电路501的晶体管Tr1的控制信号的电平逐步增加,结果,由晶体管Tr1控制并流经加热器500的电流量,在冷启动时从最小值逐步增加。
在电容C2完全充电后,差分放大器590的反相输入端(-)正常地具有对应于参考电压Vref的电压。因此,对应于检测出的温度的电流量流到加热器500。结果,定影温度被控制,以致如图62所示,在包含目标温度范围内逐步变化。
根据第8例,在冷启动时,流经加热器500的电流量逐步增加,结果流经加热器500的电流量不迅速增加。因此,阻止AC电源的电压在冷启动时变化。
图67显示了第9例温度控制器,在该例如中,在接通期中加到加热器500上的AC电压被控制,结果流到加热器500的AC电流一个周期接一个周期地重复接通和关断。
参考图67,温度控制器具有温度检测电路510,该检测电路同例一中(见图50)的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具有相同的结构。它输出一检测信号,当检测温度从下限到上限增加时,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为高电平(H)。另一方面,当检测温度从上限到下限降低时,检测信号为低电平(L)。反相器电路611,触发器612及反相器电路612形成一除法电路。该除法电路中有一时钟信号(部分A),这信号电平同步于提供给加热器500的AC电压重复翻转,如图68所示,除法电路形成一时钟信号(部分B),这信号电平每个AC电压周期翻转一次(见图68)。除法电路的时钟信号及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提供给“与”电路614。“与”电路614的输出信号,作为一控制信号提供给连到加热器500的AC电源线中双向可控硅503的控制端,双向可控硅503按过零点方法接通和关闭。
当检测温度达到下限时,来自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上升为高电平(H)(接通期间)。在这种状态,时钟信号(部分B)作为一控制信号从触发器612往“与”电路614到双向可控硅503的控制端被提供,这控制信号电平,每一AC电平周期翻转。结果,双向可控硅503按一个AC电压周期,重复地导通和截止。因此,如图70所示,按一个周期,AC电压重复接通和关闭地加到加热器500。
当如上控制的AC电压加到加热器500时,定影温度在如图69所示的“接通期间”从下限向上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加到加热器500上AC电压被接通和关断的频率接近于人们能感觉的最大值(相当于图49所示的“C”),因此,即使由于加上对定影部件的温度控制,在AC电源线上发生电压变化,人们并未因照明设共用AC电源线引起照明设备闪烁而产生不舒适感。
当定影温度增加而到达上限时,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成为低电平(L)(关断期间)。结果,双向可控硅503的控制端保持在低电平(L),以使双向可控硅503,在关断状态。因此,给加热器500的AC电压被关闭,定影温度如图69所示,在关断期中从上限向下限降低。
根据第9例,定影温度在如图69所示的上限和下限温度之间范围内重复地增加和下降。
上面所述的AC电源控制能通过图71所示的控制电路获得。
在该控制电路中,触发器615和反相器电路616加到图67所示的控制电路中。如图72所示,提供给双向可控硅503的控制时钟信号(部分B)根据时钟信号(部分A)产生,时钟信号(部分A)是市电频率的AC电压的全波整流波形。控制时仲信号与图68所示波形相同。
第10个温度控制器的例子示于图73,在本例中,加到加热器500的电源被控制,以使提供给加热器500的AC电源被切断的期间大于在关断状态AC电源提供给加热器500的期间。
参考图73,温度控制器具有同第一例相同的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及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此外,在同加热器500相连的AC电源线上有双向可控硅503,以使提供给加热器500的AC电源由于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操作而被控制。在本例中,双向可控硅也按过零点方式接通和关闭。
温度控制器还有一反相器电路621,触发器622和623,反相器电路624和625,“与”电路626,“或”电路627和“与”电路628,这些电路形成为双向可控硅503产生控制信号的部件,时钟信号(部分A)在如图74所示的每个AC电压(一输入电压)的过零点上为高电平(H),它经“与”电路621提供给触发器电路622和623的时钟端,触发器622输出一脉冲信号(部分B),该信号交替地在AC电压的半个周期为导通状态,而在AC电压的一个周期为截止状态,该脉冲信号作为控制信号,经“或”电路627和“与”电路628提供给双向可控硅503的控制端。“或”电路627由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控制,而“与”电路628由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控制。
当定影温度从上限降低达到下限时,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上升为高电平(H),而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保持在高电平(H)(在接通期间)。结果,双向可控硅503的控制端维持在高电平,以使双向可控硅503在导通状态。因此,AC交流电压连续地加到加热器500。
如上所述,AC电压连续加到加热器500结果,定影温度如图75所示,在接通期间从下限上升到上限,当定影温度上升而到达上限时,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保持在高电平(H),而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降为低电平(L)(在关断期间)。结果,脉冲信号作为控制信号从触发器622经“或”电路627和“与”电路628提供给双向可控硅503的控制端,该脉冲信号如上所述交替地在AC电压的半个周期为导通状态,而在AC电压的一个周期为截止状态,根据此控制信号,双向可控硅503重复地导通和截止。结果,交替地在半个周期处于接通状态,在一个周期处于关断状态的AC电压被加到加热器500。
在这种情况下,在关断期间,AC电压不提供给加热器500的时间大于AC电压提供给加热器500的时间。因此,定影温度如图75所示在关断期间逐步从上限下降,当定影温度达到下限时,在导通期间电源控制如上面已描述的那样开始进行。然后,每次定影温度达到一上限和下限,对加热器500的电源控制是从接通期间的方式转换成关断期间的方式,或者相反。
而且,例如在记录纸没有提供给定影部件的(印字操作终止)情况下,当定影温度从上限进一步增加到最大温度(MAX)时,尽管给加热器的电源被控制在关断期间,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上升为高电平(H)。结果,双向可控硅503的控制端被保持在低电平(L),使双向可控硅503在断开状态。因此,提供给加热器500的AC电压被切断,以使定影温度迅速下降。
图77所示是第11例温度控制器,在该列中,定影部件的加热器元件,分成2个加热器元件。加热器元件(线圈)的连结方式可随检测出的温度而改变。
参考图77,加热器500分成第一线圈500A和第二级圈500B。第一线圈500A和第二线圈500B均接AC电源线。第一双向可控硅504提供一路径,通过该路径AC电压串行地提供给第一线圈500A和第二线圈500B,第二双向可控硅505提供的路径中AC,电压提供给第二线圈500B,第3双向可控硅506提供的路径中,AC电压提供给第一线圈500A。
温度控制器实现对第一线圈500A,第2线图500B的温度控制,温度控制器同第一例子的方式相同,具有温度传感器502,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第2温度检测电路520。该温度控制器还有反相器电路631及“与”电路632和633。“与”电路632和633受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控制,来自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作为一控制信号,经反相器电路631和“与”电路632提供给第一双向可控硅504的控制端。来自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作为一控制信号经“与”电路633亦提供给第二双向可控硅505和第三双向可控硅506的控制端。
当定影温度从上限下降达到下限时,来自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保持在高电平(H),而来自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上升到高电平(H)。结果,第二双向可控硅505和第三双向可控硅506被控制在导通状态。因此,第一线圈500A和第二线圈500B并联地接上AC电压。在这种情况下,加热器500辐射额定的热量,结果,定影温度从下限温度上升。
当定影温度增加且到达上限时,来自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保持在高电平(H),而来自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上升到高电平(H)。结果,第二双向可控硅505和第三双向可控硅506被控制在导通状态。因此,第一线圈500A和第二线圈500B并联地接上AC电压。在这种情况下,加热器500辐射额定的热量,结果,定影温度从下降温度上升。
当定影温度增加且到达上限时,来自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被保持在高电平(H),而来自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下降为低电平(L)。结果,第二双向可控硅505和第三双向可控硅506被截止,而第一双向可控硅504被接通。因此,AC电压串联地提供给第一线卷500A和第二线卷500B。在这种情况下,加热器500辐射的热量仅是规定热量的四分之一。所以定影温度从上限逐步下降。
根据对加热器500的电源控制,定影温度被保持在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中,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定影温度在加热器500辐射的额定热量的四分之一热量的条件下下降,定影单元下降的温度梯度小于AC电压完全切断的情况下的温度梯度。因此,从上限到下限下降温度所需的周期更长,以使各个双向可控硅以长的间隔导通和截止。结果,即使提供给加热器500的AC电压,经双向可控硅重复地接通和关断,人们并没有因为照明设备共用AC电源线(见图49),有关于照明闪烁的不舒适感觉。
AC电压接通和断开的间隔可以被调正,基于加热器被分成的线圈数,各个线圈的容量等,在一定范围内(见图49)人们没有关于共享AC电源线的照明设备闪烁的不舒服感觉。
如果定影温度进一步从上限向最大温度(MAX)增加,即使加热器500辐射总量只有额定值的四分之一的热量。来自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下降为低电平(L)。结果,所有双向可控硅504,505和506被控制成截止状态,以使提供给加热器500的AC电压关断。因此,定影温度迅速降低。
图78显示了第12例温度控制器,在该例中,一个电阻串行地连到加热器,以降低加到加热器上的电压。
参考图78,在AC线路中,有加热器500,第一双向可控硅503和电阻R30。第二双向可控硅507同电阻R30并联相接,当第二双向可控硅507在导通状态,来自AC电源的电流绕过电阻R30提供给加热器500,温度控制器有同第一例相同方式的(见图50)温度传感器502、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和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作为控制信号提供给第二双向可控硅507的控制端,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作为一个控制信号,提供给第一双向可控硅503的控制端。
当定影温度从上限下降达到下降时,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保持在高电平(H),而第1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上升为高电平(H)。结果,第一双向可控硅503保持在导通状态而第二双向可控硅507导通。在这种状态下,来自AC电源的电流绕过电阻R30提供给加热器500。因此,加热器辐射额定的热量,以使定影温度从下限增加。
当定影温度增加到达上限时,来自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保持在高电平(H),来自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降为低电平(L)。结果,第一双向可控硅503保持在导通状态,第二双向可控硅507被控制成截止状态。AC电源的电流经电阻R30提供给加热器。在这种情况下,AC电源的部分能量消耗在电阻R30上(作为辐射热),以使加热器500仅辐射少于额定后的热量。因此,定影温度逐步从上限下降。
根据如上所述对加热器的电源控制,定影温度被控制在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温度范围中。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加热器500辐射热的总量少于规定的热量情况下,定影温度被下降,定影温度下降的温度梯度小于ACJ民压完全断开时情况。因此,定影温度从上限到下限下降的周期更长,以使第二双向可控硅507被重复接通和断开的间隔时间更长。结果,即使加到加热500的AC电压由如上所述第二双向可控硅507导通和截止所控制,人们没有因照明设备共用AC电源线(见图49)形成照明设备闪烁的不舒服感。
第二双向可控硅导通和截止的间隔,基于电阻R30的阻值而被调正,在此调正范围中,人们没有因照明设备共用AC电源(见图49)引起照明设备闪烁的不舒服感觉。
此外,如果定影温度还是进一步从上限增加并达到最大温度(MAX),即使经电阻R30给加热器提供电流。来自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下降到低电平(L)。结果,第一双向可控硅503被控制成截止状态,提供给加热器500的AC电压被切断。因此,定影温度被迅速降低。
图79显示了温度控制器的第13个例子。在此例子中,AC电压持续地加到定影部件的加热器,根据检测出的温度用冷却风扇冷却。
参考图79,AC电流经双向可控硅503提供给加热器500、温度控制器具有同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温度传感器502,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及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见图50)。温度控制器还具有冷却加热器500用的冷却风扇700及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有反相器电路63,晶体管Tr10及DC电源,驱动电路根据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检测的信号,对冷却风扇实现驱动控制。此外,由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作为一控制信号提供给双向可控硅503的控制端。
当定影温度下降且到达下限时,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保持在高电平(H),而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上升为高电平(H)。结果,晶体管Tr10被控制为截止状态,以使冷却扇停止。这样,加热器500经双向可控硅503接通AC电流,以使定影温度在图80所示的停止期间从下限向上限增加。
当定影温度增加且达到上限时,来自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降为低电平(L)。结果,晶体管Tr10被控制成导通状态。以使冷却风扇被驱动。定影部件的加热器500用冷却风扇700的风冷却,在图80所示的工作期间定影温度被逐步下降。
正如上面所述的那样,加热器500持续地接有AC电流,而冷却风扇700按照检测出的温度接通和关闭,以使定影温度被控制在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中。
此外,如果定影温度仍然从上限再增加而达到最大温度(MAX),即使冷却电扇700被驱动,从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来的检测信号下降到低电平。因此,双向可控硅503被控制成截止状态。结果,提供给加热器500的电流被切断,定影温度从最大温度迅速下降。
根据第13例,由于AC电流持续地提供给加热器500。因此,同加热器500共用AC电源的照明设备不受影响。
图81显示了第14例温度控制器,在该例中为冷却加热器的冷却风扇的旋转根据检测出的温度连续地被控制。
参考图81,在印字机的电源处于接通的状态下,AC电流提供给加热器500,温度控制器具有用来冷却加热器500的冷却电扇700和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按照来自温度传感器502的检测信号实现对冷却电扇700的驱动控制,驱动控制电路由放大器650,参考电源Vref,DC电源E,晶体管Tr20和电阻R41,R42及R43组成,驱动控制电路给冷却风扇700一驱动信号Vo,该信号电平取决于温度传感器502的检测信号的电平。
当输入到放大器650的检测信号的电平随检测温度增加而减少时,提供给冷却风扇700的驱动信号Vo的电平就增加。当输入到放大器650的检测信号的电平随检测温度降低而增加时,驱动信号Vo的电平减少,根据驱动电路的这种特性,定影温度被控制,以致保持在同参考电压Vref相应的包括目标温度在内的范围内见图82。
图73显示了第15例温度控制器。在该例中,有一个控制从冷却风扇提供到加热器风量的装置。
参考图73,AC电流从AC电源线经双向可控硅503加到定影部件的加热器500,温度控制器具有同第一例(见图50)相同方式的温度传感器502,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和二温度检测电路520。温度控制器还具有冷却加热器500的冷却风扇700,及控制提供给加热器500风量的风控制装置。
风控制装置具有一固定隔离板741和一可动隔离板742。这些隔离板741和742置于冷却风扇700和加热器500之间。隔离板741和742都有很多孔形成在它们上面,其排列陈列如图84所示。固定隔离板741面向加热器500且被固定住。可动隔离板742面向冷却风扇700,同固定隔离板平行安放。马达驱动电路720根据检测出的温度实现对马达730的驱动控制。
马达驱动电路720,如图85所示有晶体管Q1,Q2和Q3,电容器,电阻器R50及DC电源E,马达驱动电路720驱动马达730,以使马达730根据提供给晶体管Q3的控制信号(部分B信号)的电平(高电平或低电平)所确定的方向旋转。来自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作为一控制信号提供给晶体管Q3,马达73旋转,直到电容完全充电为止。
当定影温度下降且达到下限时,来自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上升为高电平(H),马达驱动电路720驱动马达730,以使马达730以对应于检测信号的高电平(H)的方向旋转。结果,可移动隔离板742以平行于固定隔离板741方向移动,可移动隔离板742在固定板741和可动板742的孔彼此不重迭的位置时被停止。结果,加热器500通过这些隔离板741和742同冷却风扇700的风隔开。因此,AC电流被连续的提供给加热器500辐射热量温度在如图86所示关闭孔期间(closing-holes period)增加。
当定影温度增加并达到上限时,来自第一温度检测电路510的检测信号降为低电平(L)。马达驱动电路729反向驱动马达730,以使可移动隔离板742向反移动。可移动隔离板742在固定隔离板741和可动隔离板742的孔彼此重迭位置时被停止。结果,来自冷却风扇700的风分别经过隔离板741和742的孔提供给加热器500。因此,定影温度在图86所示打开孔期间(opening-holes-period)逐步下降。
如果定影温度仍然进一步从上限增加且达到最大温度(MAX)时,尽管冷却风扇700的风分别经隔离板741和742的孔提供给加热器500,第二温度检测电路520的检测信号降为低电平(L)。此时双向可控硅503截止。结果,给加热器500的AC电流切断,以使定影温度从最大温度(MAX)迅速下降。
在上面第14和15例中,因为AC电流持续从AC电源线提供给加热器500,共用AC电源线的照明设备同第13例一样不受影响。
按照第一例到第15例的温度控制器用于电子照相制板形式的印字机和拷贝机的定影部件温度控制,而且,这温度控制器亦可以用于为了控制温度,执行AC电源接通—关闭操作的机器中。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申请发明的范围内,可作变化和修改。
权利要求
1.一个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一个具有热源的定影部件;温度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说定影部件的温度;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用来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中执行初始操作;初始化操作选择控制装置,当所说的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检测出需要执行初始操作时,根据所说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从很多预定初始操作中,选择一个初始操作;及控制装置,用来控制所说的定影部件,以便所说的定影部件执行由所说初始操作选择控制装置选择的初始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象形成装置,其中所说的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具有目标温度设定装置,以根据由所说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设定目标温度,其中所说的控制装置,具有温度控制装置,以控制所说的定影装置的温度,以使由所说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
3.一个图象形成装置,包括一定影部件,具有装有热源的热滚筒及对着所说的热滚筒,压住记录纸的压力滚筒;温度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说热滚筒的表面温度;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以测定是否需要执行初始操作;打印指令检测装置,用来检测由外部部件提供的打印指令;设置装置,设定一温度(A)高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设定的温度作为目标温度,并输出一指令在初始操作起动后,立即激活所说的热源和在检测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C)之后,旋转所说的加热滚筒,去加热所说的压力滚筒,在这种情况下,当所说的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检测出应该执行初始操作时,由所说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出那里的温度是低于第一温度;目标温度设置装置,相应于空间状态设置目标温度,并在初始操作完成后,驱动所说的定影部件输出一指令,在这种情况下,所说的印字指令检测装置,在初始操作完成之前,还没有检测出印字指令;打印指令输出,在完成初始操作之后,为印字操作输出一指令,在那里所说的印字指令检测装置在初始操作完成之前已检测出了印字指令;温度控制装置,用来控制定影部件,以使检测出的温度同目标温度一致;及驱动装置,用于按照指令驱动所说的定影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图象形成装置,还包括用来设立温度(A)作为目标温度的装置,该装置还为印字操作输出一指令,在这种情况下,所说的印字指令检测装置,在完成初始操作之前,检测第一个印字指令。
5.一个图象形成装置,包括一个定影部件,它具有装有热源的热滚筒及,对着所说的热滚筒压住记录纸的压力滚筒;温度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说的热滚筒的表面温度;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以测定是否需要执行初始操作;印字指令检测装置,用来检测由外部设备提供的印字指令;一个温度设定装置,设定一温度(B)低于温度(A),高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设定的温度作为目标温度,并输出一指令,在初始操作起动后,立即激活所说的热源和旋转所说的加热滚筒,去加热所说的压力滚筒,在这种情况下,当所说的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测出初始化操作应该执行时,所说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落在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范围之间。一个目标温度输出装置,用来设置对应于空闲状态的目标温度,并在输出一指令,为了在初始操作完成后,驱动所说的定影部件,在这种情况下,所说的打印指令检测装置,在初始操作被完成之前,还没有检测出打印指令;一个指令输出装置,用于在所说的印字指令检测装置在初始操作完成之前已经检测出印字指令的情况下输出印字指令;温度控制装置,用来控制定影部件,以使检测出的温度同目标温度一致;及驱动装置,用于按照指令驱动所说的定影部件。
6.一个图象形成装置,包括一个定影部件,具有装有热源的热滚筒及对着所说的热滚筒压住记录纸的压力滚筒;温度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说热滚筒的表面温度;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以测定是否需要执行初始操作;打印指令检测装置,用来检测由外部设备提供的印字指令;温度设定装置,用来设定备用温度作为目标温度,当提供的印字指令暂停,且所说图象形成装置为备用状态时,应该设定备用温度,而且输出一指令,在初始操作开始后,立即激活所说的热源和旋转所说的加热滚筒,去加热所说的压力滚筒;在这种情况下,当所说的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检测出应该执行初始操作时,所说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温度高于第二温度;目标温度设置装置,用来设置对应于空闲状态的目标温度,并输出一指令以驱动所说的定影部件,在这种情况下,所说的印字指令检测装置,在初始操作完成之前,还没有检测出印字指令;用了输出印字操作指令的装置,该装置在所说的印字指令检测装置 在初始操作完成之前已检测出一印字指令的情况下输出印字指令;温度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定影部件,以使检测出的温度同目标温度一致;及驱动装置,用于按照指令驱动所说的定影部件。
7.一个图象形成装置,包括一个定影部件,具有装有热源的热滚筒及对着所说的热滚筒压住记录纸的压力滚筒;温度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说热滚筒的表面温度;温度控制装置,用来控制定影部件,以使由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温度同目标温度一致;印字指令检测装置,用来检测由外部部件提供的印字指令;过纸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是否记录纸通过所说的定影部件;及空间状态设定装置,用来通知所说的温度控制装置,当所说过纸检测装置检测记录纸通过所说定影部件,在这种情况下,所说印字指令检测装置,在印字操作期间还没有下一个印字指令,所说的定影部件应控制在空闲状态。
8.一个图象形成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定具有装有热源的热滚筒及对着所说的热滚筒压住记录纸的压力滚筒;温度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说热滚筒的表面温度;印字开始检测装置,用来检测印字起动时间,在初始操作被完成以后或在前面印字操作被完成之后,根据在空间状态接收的印字指令,开始印字操作;目标温度设定装置,当所说的印字开始检测装置检测印字开始时间时,设定一温度,它低于在连续印定操作中应当设定的温度作为目标温度;温度控制装置,用来控制定影装置,以使由所说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同由所说目标温度设定装置所设定的目标温度一致。
9.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包括一个定影部件,它具有装有热源的热滚筒及对着所说的热滚筒压住记录纸的压力滚筒;温度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说热滚筒的表面温度;印字开始检测装置,用来检测印字起动时间,在初始操作被完成以后或在前面印字操作完成以后,根据在空间状态接收的印字指令,开始印字操作;目标温度设置装置,用来设定目标温度,以使定影部件的过调温度等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当设定的温度;及温度控制装置,用来控制定型部件,以使由所说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同目标温度设定装置设定的目标温度相一致。
10.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它具有装有热源的热滚筒及对着所说的热滚筒压住记录纸的压力滚筒;温度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说热滚筒的表面温度;打印开始检测装置,用来检测印字起动时间,在初始操作被完成以后或在前面印字操作完成之后,根据在空间状态接收的印字指令,开始印字操作;印字指令检测装置,用来检测从外部部件提供的印字指令;目标温度设定装置,当所说的印字开始检测装置检测印字起动时间时,设定温度低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被设定的温度作为目标温度。并且,当所说印字指令检测装置,在印字操作期间检测下一个印字指令时,立即设定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设定的温度,作为目标温度;温度控制装置,用来控制定影装置温度,以使由所说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同由所说目标温度设立装置设立的目标温度一致。
11.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具有装有热源的热滚筒及对着所说的热滚筒压住记录纸的压力滚筒;温度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说热滚筒的表面温度;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用来测定是否需要执行初始操作;印字指令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来自外部设备的打印指令;目标温度设定装置,设定一温度(A),该温度高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当设置的温度作为目标温度;此时,所说印字指令检测装置,根据所述印字指令检测装置在初始操作完成以前检测到的印字指令,在印字操作期间检测下一条指令,在这种情况下,当所说的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检测出初始操作应该执行时,由温度检测装置所检测的温度是小于第一温度;及温度控制装置,用来控制定影部件,以使由所说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温度同由所说的温度设定装置设定的目标温度一致。
12.一种控制图象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在该装置中具有装有热源的定影部件在记录纸上定影显影剂图象,所说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检测初始操作应被执行;(b)检测所说的定影部件的温度;(c)根据在所说步(b)中检测的温度,从大量初始操作中选择一初始操作,以使所说的定影部件执行在所说的步(c)中选择的初始操作。
13.一种控制图象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在该装置中一定影部件提供了具有热源的热滚筒及一个对着热滚筒 压住记录纸的压力滚筒,在记录纸上定影显影剂图象,所说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检测初始操作应被执行;(b)检测所说的定影部件的温度;(c)测定是否在步(b)中检温出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d)对所说热源设定目标温度,设定温度(A)高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设定的温度,并在初始操作起动以后,立即激活所说的热源,并且,在所说的步(b)中检测到的温度达到温度(c)时,旋转所说的热滚筒,加热所说的压力滚筒,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说的步(c)中,检测出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在所检测出的温度达到预测定的温度的情况下,(e)完成初始操作,以使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处在印字操作能被实现的状态;(f)测定在初始操作完成之前,是否接收到印字指令;(g)根据所说步(f)中的确定,在初始操作完成之前没有接收到印字指令,在初始操作完成以后,使所说图象装置处于空间状态;及(h)根据所说步(f)中的确定,在初始操作完成之前接收到印字指令,在初始操作完成之后,使初始操作开始。
14.一种控制图象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在该装置中一定影部件提供了具有热源的热滚筒及一个对着热滚筒压住记录纸的压力滚筒,在记录纸上定影显影剂图像,所说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检测初始操作应被执行;(b)检测所说的定影部件的温度;(c)测定是否在步(b)中检测的温度是否落在第一温度和比第一温度更高的第二温度之间的范围内;(d)设定一温度B作为所说定影部件的所说热源的目标温度,它处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设定的温度和一温度A之间,此温度A高于在连续印字操作中应该设定的温度,并且旋转所说热滚筒,去预热所说的压力滚筒,这种在步(c)中确定的情况下,在步(b)中检测的温度落在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之间;在所说的步(b)检测的温度达到预测定的温度的情况下,(e)完成初始操作,以使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处在印字操作能被执行的状态中;(f)测定在初始操作被完成之前,是否接收到印字指令;(g)根据所说步(f)中的确定,在初始操作完成之前,没有接收到印字指令,立即使所说的图象形成设备处于空间状态;及(h)根据所说步(f)中的确定,在初始操作完成之前接收到印字指令,在初始操作完成之后,使初始操作开始。
15.一种控制图象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在该装置中,一个定影部件提供了具有热源的热滚筒及一个对着热滚筒压住记录纸的压力滚筒,在记录纸上定影显影剂图象,所说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检测初始操作应被执行;(b)检测所说的定影部件的温度;(c)测定是否在所说步(b)中检测的温度高于第二温度;(d)设定一个在备用状态应该设备的温度作为所说定影部件的所说热源的目标温度,并旋转所说的热滚筒去预热所说的压力滚筒,根据步(c)所确定的情况,在步(b)检测的温度高于第二温度,落在第一温度之间的范围中;所说的(b)检测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情况下,(e)完成初始操作,以使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处在印字操作能被执行的状态中;(f)测定在初始操作被完成之前,是否接收到印字指令;(g)根据所说步(f)中的确定,在初始操作完成之前,没有接收到印字指令,立即使所说的图象形成设备处于空间状态;及(h)根据所说步(f)中的确定,在初始操作完成之前,接收到印字指令,在初始操作完成之后,使初始操作开始。
16.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包括具有热源的定影装置;温度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说定影部件的温度;供电控制装置,交替地在接通时期为所说的定影部件的热源提供电压,在断开时期切断所说热源的电压,以使由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同目标温度一致;及接通—断开控制装置,用来重复地对所说热源上的电压接通和断开。在接通时期,其周期小于某一不为人们察觉的最小周期范围。
17.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包括具有热源的定影装置;温度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说定影部件的温度;供电控制装置,交替地在接通时期为所说的定影部件的热源提供电压,在断开时期切断所说热源的电压,以使由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同目标温度一致;及接通—断开控制装置,用来重复地接通和断开所说热源上的电压,在接通时期,其周期处于人们通常有轻微不舒适感觉的周期范围内,此时,所说图象形成装置是在预定状态,如空间状态。
18.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包括具有热源的定影装置;温度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说定影部件的温度;供电控制装置,交替地在接通时期为所说的定影部件的热源提供电压,在断开时期切断所说热源的电压,以使由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同目标温度一致;操作测定装置,用来测定是否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是在空间状态,还是在执行印字操作的印字操作状态;第一接通—断开控制装置,用来重复地对所说热源上的电压接通和断开,其周期在接通状态小于人们不能察觉的最小周期范围;第二接通—断开控制装置,用来重复地对所说热源上的电压接通和断开在接通时期,其周期处在人们通常有轻微不舒适感周期范围内,此时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在预测定状态时,如像空间状态;及开关控制装置,当所说操作测定装置测定所说图像形成装置在印字操作状态时,激活所说的第一接通—断开控制装置,而当所说操作测定装置测定所说图像形成装置在空间状态时激活所说第二接通—断开控制装置。
19.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包括具有热源的定影装置;温度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说的定影部件的温度;供电控制装置,交替地在接通时期为所说的定影部件的热源提供电压,在断开时期切断所说的热源电压,以使由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同目标温度一致;接通—断开装置,用来重复地对所说的热源上的电压接通和断开,在接通时期其周期处在小于人们不有察觉的最小周期范围;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用来测定是否应该执行初始操作;及开关控制装置,当所说的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装置测出应该执行初始操作时,禁止接通—断开控制装置,而在所说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出温度达到预定温度以后,激活所说的接通—断开控制装置。
20.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包括具有热源的定影装置;温度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说的定影部件的温度;供电控制装置,交替地在接通时期为所说的定影部件的热源提供电源,在断开时期切断所说的热源的电压,以使由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同目标温度一致;及切断控制装置,在断开时期内,一次或几次对所说热源上的电压接通和断开。
2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具有热源的定影装置;温度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说的定影部件的温度;供电控制装置,交替地在接通时期为所说的定影部件的热源提供电压,在断开时期切断所说的热源的电压,以使由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同目标温度一致;温度变化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说的温度检测装置以预定时间检测的温度的变化;及供电率控制装置,根据所说的温度变化检测装置得到的结果,检测出温度是在以超过预定速度增加时,用降低速率的电压供给所说热源,根据所说的温度变化检测装置得到的结果,检测出温度是在以小于预定速度增加时,用增加速率的电压供给所说热源。
22.一种温度控制装置,为控制物体的温度、用连到AC电源的加热器,根据检测出的所说的物体温度加热物体,以使所说物体的温度处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所说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测定装置,根据检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确定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增加还是降低;温度增加控制装置,用AC供电的AC电压供给加热器,当所说测定装置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增加时,使所说物体的温度增加;温度减低控制装置,用来供给所说加热器一脉冲形式的AC电压,此电压按某一频率重复接通和断开,当所说测定装置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降低时,使物体的温度降低。上述的频率通常不被人们所察觉。
23.按照权利要求22中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说的温度增加控制装置,具有供给所说加热器一脉冲形式的AC电压的装置,这电压以通常不被人们所察觉的频率受控制,重复接通和断开。脉冲形式AC电压的占空比大于由所说温度降低控制装置所用脉冲形式AC电压的占空比。
24.一种温度控制装置,为控制物体的温度,用连有AC电源的加热器,根据检测出的所说物体的温度加热物体,以使所说物体的温度处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所说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测定装置,根据检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确定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增加还是降低;温度增加控制,用具有第一电平的AC电压加到所说加热器上,当所说测定装置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增加时,用所说物体的温度增加;及温度降低控制装置,用具有第二电平的AC电压加到所说加热器上,第二电平电压低于第一电平电压,当所说测定装置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降低时,使所说物体的温度降低。
25.一种温度控制装置,为控制物体的温度,用连有AC电源的加热器,根据检测出的所说物体的温度加热物体,以使所说物体的温度处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所说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用来控制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压,以使从所说加热器辐射出的热量按照检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而连续地变化。
26.按照权利要求25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说控制装置具有控制提供给所说加热器AC电流量的装置,以使AC电流量按照检测出的所说物体的温度而连续地变化。检测出的所说物体的温度而连续地变化。
27.按照权利要求25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说的控制装置包括电压施加装置,用来给所说加热器一脉冲形式的AC电压,此电压按某一频率重复接通和断开,该频率通常不被人们所察觉;以及调正装置,用来调正脉冲形式AC电压的占空比,以使占空比根据检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而连续变化。
28.一种温度控制装置,为控制物体的温度,用连有AC电源的加热器根据检测出的所说物体的温度加热物体,以使所说物体的温度处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所说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测定装置,根据检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确定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增加还是降低;温度增加控制装置,当所说测定装置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增加时,用预定周期数,以预定间隔接通应该加到所说加热器上的AC电压;温度降低控制装置,当所说的测定装置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降低时,用于完全切断应该加到所说加热器上的AC电压。
29.一种温度控制装置,为了控制物体的温度,用连有AC电源的加热器根据检测出的所说物体的温度加热物体,以使所说物体的温度处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所说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测定装置,根据检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确定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增加还是减低;温度增加控制装置,把AC电压供给加热器,当所说测定装置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增加时,使所说物体的温度增加;及温度降低控制装置,当所说测定装置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降低时,用于切断加到所说加热器上的AC电压,此电压以预定的周期数,以预定的间隔施加到加热器上。
30.一种温度控制装置,为了控制物体的温度,用连到AC电源的加热器根据检测出的所说物体的温度加热物体,以使所说物体的温度处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所说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大量加热器元件,所说的加热器由这些元件所构成;测定装置,根据检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确定所说物体的温度是应当增加还是降低;连接开关装置,用于连接所说的大量加热器元件,当所说测定装置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应当增加时,以使所说加热器辐射热的总量使所说物体的温度增加,以及用于连接所说大量加热器元件,当所说测定装置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降低时,以使所说加热器辐射热的总量使所说物体的温度降低。
31.一种温度控制装置,为了控制物体的温度,用连有AC电源的加热器根据检测出的所说物体的温度加热物体,以使所说物体的温度处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所说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一功率损耗元件,连到所说AC电源,以便并联到所说的加热器上电流旁路装置,当预定的控制信号加到所说的电流旁路装置时,给所说的加热旁路功率损耗元件提供AC电流;测定装置,根据测定的所说物体的温度,确定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增加还是降低;温度增加控制装置,当所说测定装置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增加时,把预定控制信号供给所说电流旁通装置;及温度降低控制装置,当所说测定装置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应当降低时,把AC电流经所说功率损耗元件供到加热器。
32.按照权利要求22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初始温度增加控制装置,用来控制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流量,以使从所说加热器辐射出的热量,从所说AC电源接通起,逐步增加。
33.按照权利要求24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初始温度增加控制装置,用来控制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流量,以使从所说加热器辐射出的热量,从所说AC电源接通起逐步增加。
34.按照权利要求25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初始温度增加控制装置,用来控制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流量,以使从所说加热器辐射出的热量,从所说AC电源接通起逐步增加。
35.按照权利要求28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初始温度增加控制装置,用来控制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流量,以使从所说加热器辐射出的热量,从所说AC电源接通起逐步增加。
36.按照权利要求29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初始温度增加控制装置,用来控制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流量,以使从所说加热器辐射出的热量,从所说AC电源接通起逐步增加。
37.按照权利要求30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初始温度增加控制装置,用来控制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流量,以使从所说加热器辐射出的热量,从所说AC电源接通起逐步增加。
38.按照权利要求31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初始温度增加控制装置,用来控制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流量,以使从所说加热器辐射出的热量,从所说AC电源接通起逐步增加。
39.一种温度控制装置,为了控制物体的温度,用连到AC电源的加热器,根据检测出的所说物体的温度加热物体,以使所说物体的温度处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所说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测定装置,根据检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确定所说物体的温度是应该增加还是降低;为冷却所说加热器的冷却风扇;温度增加控制装置,用来控制所说的冷却风扇,当测定装置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增加时,就增加所说物体的温度;温度降低控制装置,用来控制所说的冷却风扇,当测定装置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降低时,就降低所说物体的温度。
40.按照权利要求39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说的温度增加控制装置具有为停止所说冷却风扇的装置。
41.一种温度控制装置,为了控制物体的温度,用连有AC电源的加热器,根据检测出的所说物体的温度加热物体,以使所说物体的温度处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所说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为冷却所说加热器的冷却风扇;及冷却控制装置,根据检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连续控制由冷却风扇提供给加热器的风量。
42.一种温度控制装置,为了控制物体的温度,用连有AC电源的加热器,根据检测出的所说物体的温度加热物体,以使所说物体的温度处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所说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测定装置,根据测定的所说物体的温度,确定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增加还是降低;为了冷却所说加热器的冷却风扇;风量控制机构,用来控制由冷却风扇提供给加热器的风量;温度增加控制装置,用来控制所说的风量控制机构,当所说测定装置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增加时,就增加所说物体的温度;温度降低控制装置,用来控制所说的冷却风扇,当测定装置测出所说物体的温度应该降低时,就降低所说物体的温度。
43.按照权利要求22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最高温度检测装置,以检测所检测的温度达到最高温度,此最高温度高于温度范围的上限;及一个强制切断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压的装置。
44.按照权利要求24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最高温度检测装置,以检测所检测出的温度达到最高温度,此最高温度高于温度范围的上限;及一个强使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压切断的装置。
45.按照权利要求25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最高温度检测装置,以检测所检测出的温度达到最高温度,此最高温度高于温度范围的上限;及一个强使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压切断的装置。
46.按照权利要求28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最高温度检测装置,以检测所检测出的温度达到最高温度,此最高温度高于温度范围的上限;及一个强使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压切断的装置。
47.按照权利要求29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最高温度检测装置,以检测所检测出的温度达到最高温度,此最高温度高于温度范围的上限;及一个强使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压切断的装置。
48.按照权利要求30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最高温度检测装置,以检测所检测出的温度达到最高温度,此最高温度高于温度范围的上限;及一个强使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压加断的装置。
49.按照权利要求31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最高温度检测装置,以检测所检测出的温度达到最高温度,此最高温度高于温度范围的上限;及一个强使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压切断的装置。
50.按照权利要求22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最高温度检测装置,以检测所检测出的温度达到最高温度,此最高温度高于温度范围的上限;及一个强使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压切断的装置。
51.按照权利要求39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最高温度检测装置,以检测所检测出的温度达到最高温度,此最高温度高于温度范围的上限;及一个强使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压切断的装置。
52.按照权利要求41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最高温度检测装置,以检测所检测出的温度达到最高温度,此最高温度高于温度范围的上限;及一个强使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压切断的装置。
53.按照权利要求42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最高温度检测装置,以检测所检测出的温度达到最高温度,此最高温度高于温度范围的上限;及一个强使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压切断的装置。
54.按照权利要求22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说的加热器是图象形成装置中定影部件的热源。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电子照相制版术,形成在记录纸上形成图象。
55.按照权利要求24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说的加热器是图象形成装置中定影部件的热源,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56.按照权利要求25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说的加热器是图象形成装置中定影部件的热源,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57.按照权利要求28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说的加热器是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部件的热源,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58.按照权利要求29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说的加热器是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部件的热源,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59.按照权利要求30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说的加热器是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部件的热源,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60.按照权利要求31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说的加热器是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部件的热源,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61.按照权利要求39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说的加热器是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部件的热源,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62.按照权利要求41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说的加热器是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部件的热源,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63.按照权利要求42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说的加热器是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部件的热源,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64.按照权利要求54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强使应该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压切断的装置,在根据电子照相制版术的图像形成操作未执行的情况下,强行切断AC电压。
65.一种温度控制装置,用来控制定影部件的温度,根据检测出所说定影部件的温度,由连到AC电源上的加热器加热定影部件,以使所说定影部件的温度处在预定温度范围之内;所说的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提供的定影部件根据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图象,所说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强使应该提供给所说加热器的AC电压切断的装置。在根据电子照相制版术的图象形成操作未执行的情况下,强行切断AC电压。
66.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在该装置中,按照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调色剂图象,用定影部件给调色剂图象加热,以使调色剂图象定影到记录纸上,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54的温度控制装置。
6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该装置中,按照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调色剂图象,用定影部件给调色剂图象加热,以使调色剂图象定影到记录纸上,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55的温度控制装置。
6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该装置中,按照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调色剂图象,用定影部件给调色剂图象加热,以使调色剂图象定影到记录纸上,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56的温度控制装置。
6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该装置中,按照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调色剂图象,用定影部件给调色剂图象加热,以使调色剂图象定影到记录纸上,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57的温度控制装置。
7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该装置中,按照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调色剂图象,用定影部件给调色剂图象加热,以使调色剂图象定影到记录纸上,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58的温度控制装置。
7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该装置中,按照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调色剂图象,用定影部件给调色剂图象加热,以使调色剂图象定影到记录纸上,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59的温度控制装置。
7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该装置中,按照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调色剂图象,用定影部件给调色剂图象加热,以使调色剂图象定影到记录纸上,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0的温度控制装置。
7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该装置中,按照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调色剂图象,用定影部件给调色剂图象加热,以使调色剂图象定影到记录纸上,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1的温度控制装置。
7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该装置中,按照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调色剂图象,用定影部件给调色剂图象加热,以使调色剂图象定影到记录纸上,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2的温度控制装置。
7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该装置中,按照电子照相制版术,在记录纸上形成调色板图象,用定影部件给调色剂图象加热,以使调色剂图象定影到记录纸上,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3的温度控制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具有热源的定影部件;温度检测部件,用来检测定影部件的温度;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部件,用来确定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是否需要执行初始操作;初始操作选择控制部件,当初始操作必要性检测部件检测出初始操作应该执行时,根据温度检测部件检测的温度,从很多预定的初始操作中选择一个初始操作。还包括一个控制部件,用来控制定影部件,以使定影部件执行由初始操作选择控制单元选择的初始操作。
文档编号G03G15/20GK1157943SQ9610062
公开日1997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9日
发明者広濑和则, 松矢隆史, 小室昭宏, 林田信行, 岛田一男, 中村桂祐, 山内丰, 牟田登贵男, 高松屋嘉宏, 中村光男 申请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