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缠绕感光膜的卷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825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缠绕感光膜的卷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筒,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缠绕感光膜的卷筒。利用该卷筒,具有一预定宽度的感光膜可以适当的压力缠绕在卷筒件的两侧凸缘件之间,从而大量的膜可以卷绕在卷筒件的外周面上。
通常,用于制造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的感光膜,是通过将一定厚度的感光树脂组合物施加到聚酯薄膜上、以预定的温度烘干、并在其上再层压一层聚乙烯薄膜等步骤加工而成的。这里,感光树脂组合物包括作为粘合载体的聚合物粘合剂和具有至少一个烯属不饱和基团的端基的化合物,即,与作为主要组分的光引发剂和溶剂相混合的光可聚合单体。
加工感光膜的装置如

图1所示。在图1中,该装置包括—感光树脂供应区段1,该区段1制造构成感光层的感光树脂组合物,并按照需要的量供应感光树脂组合物;一用于供应作为基层的聚酯薄膜的聚酯薄膜供应区段2,来自感光树脂供应区段1的感光树脂组合物被施加在这里的聚酯薄膜上;一用于烘干施加在感光膜6基层上的感光树脂组合物的烘干区段3;一聚乙烯薄膜供应区段4,该区段4将作为感光膜6表层的聚乙烯薄膜层压在感光膜6的感光层上,该感光膜6的感光层这时已经被烘干区段3烘干;以及一缠绕区段7,用于缠绕具有基层、表层和夹在其中的感光层的感光膜6。
在缠绕区段7缠绕的感光膜6包括感光层6a、设置在感光层6a一侧的基层6b和设置在感光层6a另一侧的表层6c。然后,如图2所示,以一预定宽度和长度切断感光膜6,然后将其缠绕在圆柱形芯轴8上。
此时,感光层6a具有15~50的厚度,基层6b具有15~25的厚度,表层6c具有20~40的厚度。
感光膜6分为曝光死区可以被碱液洗去的碱性显影型和曝光死区可以被有机溶剂洗去的溶剂显影型。对于碱性显影型的感光膜,通过将表层6c从感光膜6上剥离、以感光层6a能够接触到板的方式加热并压感光层6a同时确保基层6b仍然覆盖在感光层6a上、在基层6b上放置具有预定图案的掩膜和以紫外线照射感光膜6等步骤,得到预定电路图案。
然而,上述将感光层6a、基层6b和表层6c彼此叠加而构成的感光膜6具有一种半固态状态。因此,如果在向芯轴上缠绕的过程中,对感光膜6施加一个很大的张力,那么施加到感光层6a的力可能会导致感光树脂变形,这种变形可以使所缠绕的感光膜6的两边熔合,称为“熔边现象”,由此使感光膜6无法再被使用。相反,如果在向芯轴上缠绕的过程中,对感光膜6施加一较小的张力,则一些已经缠绕在芯轴上的感光膜6常会偏离最初的缠绕位置,从而感光膜6的缠绕形状发生变化,称为“脱卷现象”,导致感光膜6不能再被使用于其它工序。
此外,如果感光膜6不是标准尺寸(即300~500mm宽,100~200mm长),换句话说,当感光膜6具有窄于300mm的宽度和长于300mm的长度时,缠绕在芯轴上的感光膜每一层所受到的压力反比例于每一层的直径和宽度而正比例于每一层的缠绕张力,所以上述“熔边现象”和“脱卷现象”发生地相当频繁。
也就是,当感光膜的长度增加或感光膜的宽度减小时,就得向被缠绕的感光膜施加较大的张力以保持感光膜的缠绕形状。然而,当施加到感光膜上的张力变大时,施加到感光层上的压力增加,以致于半固态感光树脂会更严重地变形。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缠绕感光膜的卷筒,该卷筒不但可以稳定感光膜的缠绕形状,而且即使当具有较窄宽度和较长长度的感光膜被缠绕时,仍可以减小由施加到被缠绕的感光膜的张力而引起的感光层变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缠绕感光膜的卷筒,该卷筒能够被容易地运输或存放。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缠绕感光膜的卷筒,该卷筒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抵抗缠绕其上的感光膜的缠绕张力,并且通过该卷筒还可以检测所缠绕感光膜的数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缠绕感光膜的卷筒,包括一用于缠绕感光膜的柱面卷筒件,感光膜以一定的张力缠绕在该卷筒件的外周面上;以及可拆分地安装到所述卷筒件两侧的凸缘件,该对凸缘件的内表面彼此相对设置,该内表面紧靠缠绕在该卷筒件上的感光膜的两边。
该卷筒件包括柱面内卷筒和与该内卷筒相隔一定距离的外卷筒,该外卷筒被多个肋条固定到该内卷筒的外表面上。
每一凸缘件包括设置在该凸缘件内表面上并且可以分别插入到内、外卷筒的两端的安装突起。
此外,凸缘件设置有窗口以便能够检测所缠绕感光膜的数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将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及其它特点和优点显而易见,附图中图1是用于加工感光膜的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感光膜的缠绕形状的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缠绕感光膜的卷筒的部件分解图4是图3所示的缠绕卷筒的装配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缠绕感光膜的卷筒的部件分解图;图6是图5所示的缠绕卷筒的装配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缠绕感光膜的卷筒的部件分解图;图8是图7所示的缠绕卷筒的装配图;图9是图8所示缠绕卷筒的侧视图。
下文,参考附图将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3和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在图中,标号10表示一可用于缠绕感光膜F的卷筒件。卷筒件10包括一柱面内卷筒12和以一预定距离设置在内卷筒12外的外卷筒14。
多个肋条16辐射状地伸出在内卷筒12的外表面和外卷筒14的内表面之间。内卷筒12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固定突起部12a。
最好,每一肋条16的宽度设置成小于外卷筒14的宽度。
此外,一对凸缘件20和30彼此相对地安装在卷筒件10的两侧,该对凸缘件靠紧在所缠绕感光膜F的两边,以便恒定地维持感光膜F的宽度。
每一凸缘件20和30各自在其中心设置有与内卷筒12的内周面相对应的中空部22和32。
在每一凸缘件20和30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突起24a和24b,以及第二安装突起34a和34b。内卷筒12的两端部可分别插入在安装突起24a和34a上,而安装突起24b和34b插入到外卷筒14的内周面中。每一中空部22和32在其预定部位分别设置有供固定突起部12a插入的固定孔22a和32a,由此阻止凸缘件20和30的转动。
卷筒件10及凸缘件20和30由合成树脂制成。
此外,卷筒件10的宽度可根据感光膜F的宽度调整,凸缘件20和30的直径也可根据被缠绕的感光膜F的数量调整。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缠绕卷筒中,具有预定宽度和长度的感光膜F可以绕卷筒件10的外周面缠绕。
因此,绕卷筒件10的外周面缠绕具有宽度小于300mm和长度大于300mm的感光膜成为可能。当然,具有宽于300mm宽度和100~200mm的长度的感光膜也能够容易地缠绕在卷筒件10上。
当具有预定长度的感光膜F被缠绕到卷筒件10的外周面上后,凸缘件20和30被安装到卷筒件10的两侧。
也就是,当使用者强行把设置在凸缘件20和30上的耦合突起24a、24b、34a和34b插入到内卷筒12和外卷筒14上后,凸缘件20和30将保持在固定状态。在该状态中,如果使用者将内卷筒12的固定突起部12a固定到设置在凸缘件20和30的中空部22和32的固定孔22a和32a中后,凸缘件20和30就会被可靠地安装到卷筒件10的两侧。
通过将彼此相对并且可靠地安装到卷筒件10两侧的凸缘件20和30的内表面,靠紧到缠绕在卷筒件10上的感光膜F的两边,就可以确保感光膜F的缠绕宽度保持不变,由此可增加被缠绕感光膜F的数量。
由于感光膜F的宽度被凸缘件20和30保持不变,防止了由施加到感光膜F的缠绕张力引起的感光膜F的形变或熔边现象。
图5和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这一实施例中,卷筒件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卷筒件10的结构相同,并且安装在卷筒件两侧的凸缘件20和30在其内表面设置有多个辐射状伸出的接触肋条26和36,用以与所绕感光膜F的两边紧密接触。
接触肋条26和36不仅可与所绕感光膜F的两边紧密接触,还可防止凸缘件20和30变形。
此外,凸缘件20和30在其外表面设置有多个辐射伸出的并分别定位在安装突起24a和24b之间,以及安装突起34a和34b之间的支撑肋条28和38,该安装突起设置在凸缘件20和30的内表面上。
根据这一实施例,设置在凸缘件20和30内表面上的接触肋条26和36的外表面,与缠绕在卷筒件外周面上的感光膜F的两边紧密接触,从而确保感光膜F的宽度保持不变,由此保证了感光膜F的稳定缠绕形状。
此外,由于多个支撑肋条28和38形成在凸缘件20和30的外表面上,感光膜F能够抵抗所受到的压力,所以能够防止感光膜F的变形。
图7到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这一实施例中,卷筒件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卷筒件10的结构相同,并且安装到卷筒件两侧的凸缘件20和30上设置有多个设置在接触肋条26和36之间的窗口40和42,这样不仅能够检测所绕感光膜F的数量,而且由感光膜F产生的挥发性物质还可弥散到大气中去。
此外,凸缘件20和30在其外表面设置有多个伸出的支撑肋条28、38、44和46。最好,支撑肋条44和46设置在接触肋条26和36的后部。
使用者可用肉眼观测到所绕感光膜F数量的窗口40和42,能够通过切割凸缘件20和30获得。此外,还可以在窗口40和42内附设透明玻璃或丙烯酸树脂。
根据本实施例,多个支撑肋条28、38、44和46在凸缘件20和30的外表面上伸出,所以能够防止因所施加的压力而引起的感光膜F的变形。特别的是,由于多个窗口40和42设置在凸缘件20和30内,使用者可以用肉眼检测所绕感光膜F的数量,因此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缠绕卷筒。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具有适当宽度和长度的感光膜绕卷筒件的外周面缠绕,以及具有多个接触肋条的与所绕感光膜两边靠紧的一对凸缘件,安装到卷筒件的两侧,所以便可以适当张力将感光膜缠绕到卷筒上。此外,由于凸缘件可以保持感光膜的宽度不变,因此可以防止感光膜的边缘部分变形。而且卷筒件特别易于携带或存放。
同时,由于凸缘件具有多个窗口,便可用肉眼检测所绕感光膜的数量,并由此可很方便地使用缠绕卷筒。此外,卷筒和凸缘还可以被多次重复使用。
虽然在附图和说明书中以特定形式公开了本发明典型的较佳实施例,它们仅仅是用于一般的描述目的而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包含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缠绕感光膜的卷筒,所述缠绕卷筒包括一用于缠绕感光膜的柱面卷筒件,感光膜以一定的张力缠绕在该卷筒件的外周面上;一对可拆分地安装到所述卷筒件两侧的凸缘件,该对凸缘件的内表面彼此相对设置,该内表面紧靠缠绕在该卷筒件上的感光膜的两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卷筒,其中,该卷筒件包括柱面内卷筒和与该内卷筒相隔一定距离的外卷筒,该外卷筒被多个肋条固定到该内卷筒的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缠绕卷筒,其中,该肋条从该内卷筒的外表面辐射伸出到该外卷筒的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缠绕卷筒,其中,该内卷筒上设置有一固定突起部,该二凸缘件在其内表面设置有该固定突起部可以插入的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卷筒,其中,每一凸缘件包括设置在该凸缘件中部并且可以分别插入到内、外卷筒的两端的安装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卷筒,其中,每一凸缘件在其内表面设置有多个突出的接触肋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卷筒,其中,每一凸缘件在其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突出的支撑肋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卷筒,其中,每一凸缘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检测卷绕在该卷筒件上的感光膜数量的窗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缠绕卷筒,其中,每一凸缘件具有多个彼此等距离间隔开的窗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缠绕卷筒,其中,在该窗口内设置有透明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缠绕卷筒,其中,该透明材料包括玻璃。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缠绕卷筒,其中,该透明材料包括丙烯酸树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卷筒,其中,缠绕在该卷筒件上的感光膜的宽度小于300mm。
全文摘要
这里公开了一种用于缠绕感光膜(6)的卷筒,可使膜的缠绕形状稳定和减少由缠绕张力引起的感光层变形。缠绕卷筒易于携带和存放,并且具有足够的强度抵抗缠绕感光膜的缠绕张力。使用者可以检测缠绕感光膜的数量。卷筒具有可以预定张力绕其外周面缠绕感光膜的柱面卷筒件(10),和可拆分地安装到卷筒件两侧的凸缘件(20,30)。凸缘件(20,30)具有彼此相对设置并靠紧到缠绕的感光膜两边的内表面。利用该卷筒,便可以适当张力把感光膜缠绕到卷筒件(10)上。由于感光膜(6)的宽度保持不变,因此防止了感光膜(6)的边缘部分变形。该卷筒件(10)易于携带或存放。由于凸缘件(20,30)具有多个窗口(40,42),因此可用肉眼检测缠绕感光膜(6)的数量,因此该卷筒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G03B27/58GK1253709SQ97194973
公开日2000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30日
发明者黄在永, 崔羽, 李炳逸, 朴基振, 崔铉硕, 罗昶薰 申请人:可隆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