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566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果生成重启提示信息。
[0037]在这样的实施形态中,可以有这样的特征:上述定影装置还包括:供电部,用于给加热源供电,加热源与规定电压相对应,在电源提供的实际电压下被启动,其中,当得到计数值小于计数阈值的判断结果时,供电部停止向加热源供电,在等待时间后供电部恢复向加热源供电,使得加热源被重新启动。
[0038]在这样的实施形态中,可以有这样的特征:指定时间为1.5秒,预定采样频率为10Hz,预定启动时间为1.5秒,等待时间小于2分钟,非通纸区勾配温度阈值是基于当加热源在85%?90%的规定电压下被启动时定影辊的非通纸区勾配温度进行设定的,通纸区勾配温度阈值是基于在110%的规定电压下发生卷纸的定影辊的通纸区勾配温度,或者在85%的规定电压下未发生卷纸的定影辊的通纸区勾配温度进行设定的。
[003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设置在由电源供电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并且与显示装置通信连接的定影装置中的具有通纸区和非通纸区且内置了加热源的定影辊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定影辊状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在通纸区和非通纸区设定通纸区温度传感器和非通纸区温度传感器;分别采用通纸区温度传感器和非通纸区温度传感器采集通纸区的温度作为通纸区温度和非通纸区的温度作为非通纸区温度;分别采用通纸区勾配温度计算部和非通纸区勾配温度计算部计算通纸区温度在指定时间内表面温度的升高值作为通纸区勾配温度和计算非通纸区温度在指定时间内表面温度的升高值作为非通纸区勾配温度;采用参数存储部至少存储被预先设定的非通纸区勾配温度阈值和通纸区勾配温度阈值;采用判断部判断非通纸区勾配温度是否大于非通纸区勾配温度阈值,当判断出非通纸区勾配温度不大于通纸区勾配温度阈值时,判断为电源的电压过低,并继续采用判断部对通纸区勾配温度是否大于通纸区勾配温度阈值进行至少一次判断并得到判断结果;采用信息生成部基于判断结果生成因电源的电压过低需要用户重启图像形成装置的重启提示信息;采用信息发送部将该重启提示信息发送至显示装置。
[0040]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如下步骤:采用采样控制部控制通纸区温度传感器根据预定采样频率采集通纸区温度,在预定启动时间后采用通纸区勾配温度计算部基于预定采样频率对通纸区勾配温度进行多次计算,当判断为电源的电压过低后,采用判断部继续对通纸区勾配温度是否大于通纸区勾配温度阈值进行多次判断,同时将通纸区勾配温度连续不小于通纸区勾配温度阈值的次数作为计数值并判断该计数值是否不小于计数阈值,当得到计数值不小于计数阈值的判断结果时,采用信息生成部根据该判断结果生成重启提示信肩、O
[0041]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当得到计数值小于计数阈值的判断结果时,采用供电部停止向加热源供电,在等待时间后采用供电部恢复向加热源供电,使得加热源被重新启动。
[0042]作为第二种实施形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影装置,其中,该定影装置为上面的定影装置。
[0043]作为第三种实施形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置在由电源供电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并且与显示装置通信连接的定影装置,具有一个内置了加热源而被加热的定影辊,该定影辊包括位于中间部位的通纸区和位于两个端部的非通纸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通纸区温度传感器,用于把通纸区的温度作为通纸区温度进行检测;非通纸区温度传感器,用于把非通纸区的温度作为非通纸区温度进行检测;通纸区勾配温度计算部,在加热源被启动过程中把通纸区温度在指定时间内表面温度的升高值作为通纸区勾配温度进行计算;非通纸区勾配温度计算部,在加热源被启动过程中把非通纸区温度在指定时间内表面温度的升高值作为非通纸区勾配温度进行计算;差异计算部,在加热源被启动过程中把通纸区勾配温度和对应的非通纸区勾配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勾配温度差值进行计算;参数存储部,至少存储被预先设定的非通纸区勾配温度阈值和勾配温度差值阈值;判断部,判断非通纸区勾配温度是否大于非通纸区勾配温度阈值,当判断出非通纸区勾配温度不大于通纸区勾配温度阈值时,判断为电源的电压过低,并继续对勾配温度差值是否大于勾配温度差值阈值进行至少一次判断并得到判断结果;信息生成部,基于判断结果生成因电源的电压过低需要用户重启图像形成装置的重启提示信息;以及信息发送部,用于将该重启提示信息发送至显示装置。
[0044]在这样的实施形态中,可以有这样的特征:上面的定影装置,还包括:采样控制部,在加热源被启动后控制通纸区温度传感器和非通纸区温度传感器根据预定采样频率分别采集通纸区温度和非通纸区温度,其中,参数存储部还存储计数阈值,通纸区勾配温度计算部和非通纸区勾配温度计算部在预定启动时间后分别基于预定采样频率对通纸区勾配温度和非通纸区勾配温度进行多次计算,差异计算部基于预定采样频率对勾配温度差值进行多次计算,当判断为电源的电压过低后,判断部继续对勾配温度差值是否大于勾配温度差值阈值进行多次判断,同时将勾配温度差值连续不小于勾配温度差值阈值的次数作为计数值并判断该计数值是否不小于计数阈值,当得到计数值不小于计数阈值的判断结果时,信息生成部根据该判断结果生成重启提示信息。
[0045]在这样的实施形态中,可以有这样的特征:上面的定影装置,还包括:供电部,用于给加热源供电,加热源与规定电压相对应,在电源提供的实际电压下被启动,其中,当得到计数值小于计数阈值的判断结果时,供电部停止向加热源供电,在等待时间后供电部恢复向加热源供电,使得加热源被重新启动。
[0046]在这样的实施形态中,可以有这样的特征:在上面的定影装置中,指定时间为1.5秒,预定采样频率为10Hz,预定启动时间为1.5秒,等待时间小于2分钟,非通纸区勾配温度阈值是基于当加热源在85%?90%的规定电压下被启动时定影辊的非通纸区勾配温度进行设定的,勾配温度差值阈值是基于在110%的规定电压下发生卷纸的定影辊的勾配温度差值,或者在85%的规定电压下未发生卷纸的定影辊的勾配温度差值进行设定的。
[004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设置在由电源供电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并且与显示装置通信连接的定影装置中的具有通纸区和非通纸区且内置了加热源的定影辊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的定影辊状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在通纸区和非通纸区设定通纸区温度传感器和非通纸区温度传感器;分别采用通纸区温度传感器和非通纸区温度传感器采集通纸区的温度作为通纸区温度和非通纸区的温度作为非通纸区温度;分别采用通纸区勾配温度计算部和非通纸区勾配温度计算部计算通纸区温度在指定时间内表面温度的升高值作为通纸区勾配温度和计算非通纸区温度在指定时间内表面温度的升高值作为非通纸区勾配温度,采用差异计算部根据通纸区勾配温度和对应的非通纸区勾配温度计算出勾配温度差值,采用参数存储部至少存储被预先设定的非通纸区勾配温度阈值和勾配温度差值阈值;采用判断部判断非通纸区勾配温度是否大于非通纸区勾配温度阈值,当判断出非通纸区勾配温度不大于通纸区勾配温度阈值时,判断为电源的电压过低,并继续采用判断部对勾配温度差值是否大于勾配温度差值阈值进行至少一次判断并得到判断结果;采用信息生成部基于判断结果生成因电源的电压过低需要用户重启图像形成装置的重启提示信息;采用信息发送部将该重启提示信息发送至显示装置。
[0048]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采用采样控制部控制通纸区温度传感器和非通纸区温度传感器分别根据预定采样频率采集通纸区温度和非通纸区温度,在预定启动时间后分别采用通纸区勾配温度计算部和非通纸区勾配温度计算部基于预定采样频率对通纸区勾配温度和非通纸区勾配温度进行多次计算,采用差异计算部对勾配温度差值进行多次计算,当判断为电源的电压过低后,,采用判断部继续对勾配温度差值是否大于勾配温度差值阈值进行多次判断,同时将通纸区勾配温度连续不小于勾配温度差值阈值的次数作为计数值并判断该计数值是否不小于计数阈值,当得到计数值不小于计数阈值的判断结果时,采用信息生成部根据该判断结果生成重启提示信息。
[0049]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当得到计数值小于计数阈值的判断结果时,采用供电部停止向加热源供电,在等待时间后采用供电部恢复向加热源供电,使得加热源被重新启动。
[0050]作为第四种实施形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影装置,其中,该定影装置为第三种实施形态的定影装置。
[0051]实施例一
[005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框图。
[005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I用于把形成在记录媒介物上的色粉像固定为图像,包括供纸盒10、输送单元2、曝光单元3、图像处理单元4、定影装置5、显示装置7、堆积架8、通信部6、电源26以及控制上述各个装置的运行的主控制部9等。
[0054]供纸盒10用于盛放待进行图像形成的记录媒介物,例如纸张或胶片等。
[0055]输送单元2用于在上位装置和下位装置之间输送记录媒介物I。
[0056]曝光单元3用于接收图中未显示的上位装置发送过来的图像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光信号后发送至图像处理单元4。
[0057]通信部6负责上位装置和下位装置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如,通信部6将曝光单元3发送而来的光信号传输给图像处理单元4。
[0058]图像处理单元4位于曝光单元3的下方,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使色彩粉在记录媒介物上形成色粉像。图像处理单元4包括感光鼓、色粉盒以及转印辊。色粉盒用于储存色彩粉。感光鼓用于根据光信号在其表面形成对应的静电潜影,并根据静电潜影使色彩粉在其表面形成对应的影像。转印辊与感光鼓对向设置,用于将感光鼓上的影像转印到记录媒介物上形成色粉像。
[0059]电源26用于给图像形成装置I供电。
[0060]显示装置7用于向用户显示与图像形成有关的各种信息,比如重启提示信息、维修提/[目息等/[目息。
[0061]定影装置5位于图像处理单元4的下游侧,通过加热以及加压方式把形成在记录媒介物上的色粉像固定在该记录媒介物上,从而完成一次图像形成。
[006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定影装置的框图。
[0063]如图2所示,实施例一的定影装置5包括定影辊29、加热源11、加压辊16、供电部12、通纸区温度传感器17、非通纸区温度传感器18、通纸区勾配温度计算部19、非通纸区勾配温度计算部20、参数存储部21、判断部22、暂存部24、信息生成部23、信息发送部27、采样控制部33、以及用于控制上述各个部分工作的定影控制部28等。
[006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通纸区和非通纸区在定影辊上的位置示意图。
[0065]如图3所示,定影辊29用于把记录媒介物30上的色粉像热固定为图像,包括位于该定影辊29中间部位的通纸区31和位于定影辊29的两个端部的非通纸区32。由于定影辊29采用长尺寸辊,其轴向长度大于记录媒介物30的宽度,记录媒介物30只与定影辊29的一部分相接触,因此可根据记录媒介物是否与定影辊29表面相接触将定影辊29的表面分为通纸区31和非通纸区32。与诸如纸张之类的记录媒介物相接触的区域为通纸区31,不与记录媒介物相接触的区域为非通纸区32。
[0066]加热源11是卤素灯,内置在定影棍29中,通电后能够发热,用于给定影棍29加热。不同规格的加热源11具有不同的规定电压。当加热源11在自己的规定电压下被启动时,定影辊29表面的升温速度正常,能够顺利达到待机状态,准备进行图像形成。该规定电压一般为200V?240V。
[0067]供电部12与加热源11相连,用于给加热源11供电。当图像形成装置I的电源26被开启时或者当处于待机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I被唤醒时,供电部12向加热源11供电,力口热源11启动并开始预热过程。然而,在电力基础设施不完备的偏远地区或者电力供给不足的地区,电线线路中的电压可能达不到需要水平,从而可能导致供电部12为加热源11提供的实际电压低于加热源11的规定电压。在加热源11被启动时,若实际电压低于规定电压,如为170V?200V时,加热源11虽然能够启动,但是定影辊29的升温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时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