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542992阅读:来源:国知局
可将源极S与漏极D直接设置于通道层12上,并与通道层12接触。
[0077] 此外,背光模块B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1相对于对向基板S2的另一侧,并发出 光线,使光线自薄膜晶体管基板1的基板S1通过显示层以再由对向基板S2射出。值得注 意的是,在此实施例中,显示层L为液晶层,故搭配背光模块B,若显示层L为有机发光层,贝U 不需搭配背光模块B。
[0078] 综上所述,因依据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薄膜晶体管基板的第一绝缘 层具有一第一子层及一第二子层,且第一子层与第二子层依序设置于薄膜晶体管的漏极 上。其中,第一子层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开口,第二子层于第一开口上具有第二宽度的第二 开口,而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可形成第一通孔,且第二宽度可大于第一宽度。另外,薄膜晶 体管基板的像素电极层设置于第二绝缘层上,并填入第一通孔而连接漏极。借此,与现有相 较,通过第一子层及第二子层依序设置于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上,使得一段时间之后的薄膜 晶体管的效能仍然可维持稳定,进而不会影响到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0079] 另外,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形成的第一通孔与平坦 化层的第二通孔在薄膜晶体管基板的基板上的投影为相互重叠,且重叠处的面积可介于4 至49平方微米之间。借此,与现有于较大通孔内刻蚀另一通孔的技术而言,第一通孔与第 二通孔的重叠处的面积可较现有技术的通孔面积小,而且不会有于大通孔内对位另一通孔 的对位问题。另外,也由于重叠处的面积较现有技术的通孔面积小,故于扫描线上设置黑色 矩阵层时,其相对的覆盖宽度也可W较现有小,故也可提高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像素开 口率。
[0080]W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 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中。
【主权项】
1.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包括: 一薄膜晶体管基板,包括: 一基板; 一薄膜晶体管,设置于该基板上,并具有一漏极; 一第一绝缘层,具有一第一子层及一第二子层依序设置于该漏极上,该第一子层具有 一第一宽度的一第一开口,该第二子层于该第一开口上具有一第二宽度的一第二开口,该 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形成一第一通孔,且该第二宽度大于该第一宽度; 一平坦化层,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上 一第二绝缘层,设置于该平坦化层上;及 一像素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绝缘层上,并填入该第一通孔而连接该漏极; 一对向基板,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相对设置;以及 一显示层,设置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与该对向基板之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子层的材料为氮化硅或氧化铝。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子层的厚度介于100埃至2000 埃之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平坦化层于该漏极之上具有一第二 通孔,该第一通孔与该第二通孔部分重叠而形成一重叠处,且该重叠处的面积小于该第一 通孔的面积。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像素电极层还填入该重叠处而连接 该漏极,且该重叠处的尺寸介于2至8微米之间。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子层的材料为氧化硅。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子层的一侧的边缘与该第二子 层的同一侧的边缘的距离介于〇. 1至〇. 5微米之间。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通道层的材料为氧化物半导体。
9.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重叠处的面积与该第一通孔的面积 比例介于0. 14~0.78之间。
10.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薄膜晶体管更具有一扫描线,该扫 描线具有一凹部,该凹部与该重叠处对应设置。
11.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重叠处具有一第一侧壁,填入该重 叠处的该像素电极层的其中一部分位于该第一侧壁,且与该平坦化层直接接触。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重叠处更具有一第二侧壁,填入该 重叠处的该第二绝缘层的其中一部分位于该第二侧壁,且与该平坦化层直接接触。
13. -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括: 一薄膜晶体管基板,具有一基板、一薄膜晶体管、一第一绝缘层、一平坦化层、一第二绝 缘层及一像素电极层,该薄膜晶体管设置于该基板上,并具有一漏极,该第一绝缘层具有一 第一子层及一第二子层依序设置于该漏极上,该第一子层具有一第一宽度的一第一开口, 该第二子层于该第一开口上具有一第二宽度的一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形成 一第一通孔,且该第二宽度大于该第一宽度,该平坦化层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上,该第二绝 缘层设置于该平坦化层上,该像素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绝缘层上,并填入该第一通孔而连 接该漏极; 一对向基板,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相对设置; 一显示层,设置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与该对向基板之间;以及 一背光模块,设置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相对于该对向基板的另一侧。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子层的材料为氮化硅或氧化 错。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子层的厚度介于100埃至 2000埃之间。
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平坦化层于该漏极之上具有一第 二通孔,该第一通孔与该第二通孔部分重叠而形成一重叠处,且该重叠处的面积小于该第 一通孔的面积。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像素电极层更填入该重叠处而连 接该漏极,且该重叠处的尺寸介于2至8微米之间。
18.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子层的一侧的边缘与该第二 子层的同一侧的边缘的距离介于〇. 1至〇. 5微米之间。
19.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重叠处具有一第一侧壁,填入该重 叠处的该像素电极层的其中一部分位于该第一侧壁,且与该平坦化层直接接触。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重叠处更具有一第二侧壁,填入该 重叠处的该第二绝缘层的其中一部分位于该第二侧壁,且与该平坦化层直接接触。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基板、一对向基板以及一显示层。薄膜晶体管基板的一薄膜晶体管设置具有一漏极。一第一绝缘层具有一第一子层及一第二子层依序设置于漏极上,第一子层具有一第一宽度的一第一开口,第二子层于第一开口上具有一第二宽度的一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形成一第一通孔,且第二宽度大于第一宽度。一平坦化层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上。一第二绝缘层设置于平坦化层上。一像素电极层设置于第二绝缘层上,并填入第一通孔而连接漏极。对向基板与薄膜晶体管基板相对设置。显示层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不仅具有稳定的薄膜晶体管效能,也具有稳定的显示品质。
【IPC分类】G09F9-33, G02F1-1362, H01L27-12, G02F1-1368, G02F1-136
【公开号】CN104865761
【申请号】CN201410064232
【发明人】李冠锋, 王惠洁
【申请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4年2月25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