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接收单元及处理盒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34594阅读:来源:国知局
100。当两者分离时,驱动单元500则沿Xl方向反向移动,动力接收单元100则与驱动单元500完成分离。
[0036]结合上述三种方向,如图5所示,由于动力接收单元100和驱动单元500两者间的结构互为刚性,在接触啮合的过程中,驱动单元500从Xl方向或从Yl方向朝动力接收单元100接近啮合时,且驱动单元500的驱动柱510都有一定的机率与动力接收单元100上的啮合部110或凸起111发生结构碰撞或结构干涉(虚线位置),然后通过相互啮合,即驱动单元500的驱动柱510抵住啮合部110的凸起111,两者才能传递驱动力至处理盒C中。
[0037]实施例一
[0038]如图6所示,为处理盒C中的动力接收单元100的结构示意图。动力接收单元包括啮合部110、连接部120、传递部150。
[0039]连接部120基本由弹性材料构成,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弹簧。
[0040]啮合部110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啮合部110由至少一对凸起111或由非圆截面的内凹孔113构成,啮合部110可通过焊接、胶粘、卡扣、紧配等方式安装至连接部120。
[0041]实施例二
[0042]如图7所示,为处理盒C中的动力接收单元200的结构示意图。动力接收单元200包括啮合部210、连接部220、传递部250。
[0043]连接部220至少由一对弹性材料构成,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个弹簧组合而成;啮合部210位于连接部220的一端且沿连接部220的轴线向外凸出,啮合部210至少包括一对凸起211。更为具体的,所述凸起211为位于弹簧一端的线圈折弯而成。
[0044]实施例三
[0045]如图8所示,为处理盒C中的动力接收单元300的结构示意图。动力接收单元300包括啮合部310、连接部320、传递部(未示出,可参考实施例一、二中的传递部150、250)。
[0046]连接部320和啮合部310至少由一个弹簧构成,啮合部310位于连接部320的一端且沿连接部320的轴线向外凸出,啮合部310至少包括一对凸起(310a、310b),该一对凸起中的第一凸起310a至少由弹簧线圈经过三次折弯形成,而第二凸起至少由弹簧线圈经过一次折弯形成。所述第一凸起310a和第二凸起310b相对于连接部320的轴线对称设置。
[0047]在上述的实施例一、二、三中,连接部(120、220、320)的一部分至少弹性材料构成,为达到最佳效果,上述实施例优选为使用弹簧,由于弹簧具有一定的工作转矩(即可沿自身的轴线进行扭曲)。这里,为保证驱动单元500更为稳定地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处理盒C中而不会使弹簧在传递旋转动力的过程中发生自身的扭转。同时,弹簧自身的最小工作转矩(值)应等于或大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单元500的工作转矩(值)。如小型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单元的工作转矩为5kgf.cm左右,而大型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单元的工作转矩为1kgf.cm左右。因此,综合上述,在设计弹簧时需考虑其弹簧的抗扭曲强度值应等于或大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单元500的工作转矩值。
[0048]另外,为保证其弹簧的结构强度,弹簧的线圈截面应为非正圆结构,其弹簧的线圈截面可以是矩形或椭圆形结构,如图6至图8中的线圈截面(125、225、325)。
[0049]另外,根据弹簧自身的结构特性,所使用的弹簧应具有一定的轴向弹性量和可朝任意方向上进行弯曲。
[0050]同时,在上述的实施例一、二、三中,连接部可通过焊接、胶粘、卡扣、紧配等方式安装至传递部,传递部表面设置有传递动力的齿轮。
[0051]在上述的实施例一、二、三中,动力接收单元(100、200、300)同样可安装至感光单元、显影单元、送粉单元、搅拌单元等动力机构中。
[0052](发明的效果)
[0053]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的动力接收单元,使处理盒的动力接收单元与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单元在相互接触啮合时避免或减缓两者间的结构刚性接触,使动力接收单元或驱动单元不易因结构干涉或碰撞而引起结构磨损或断裂,即可延长动力接收单元或驱动单元的结构强度寿命,从而延长处理盒或电子成像装置的使用寿命。
[005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功能的动力接收单元的处理盒,使处理盒中的动力接收单元能与电子成像装置上的驱动单元相互接触啮合后平稳地传送动力,稳定其处理盒在参与显影过程中的显影质量。
[0055]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还涵盖根据本发明的思想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所做的各种变形。
【主权项】
1.一种动力接收单元,用于与电子成像装置上的一个驱动单元相啮合并接受来自驱动单元的动力,包括啮合部、连接部、传递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部和连接部中至少一个由弹性材料构成,所述弹性材料的自身最小工作转矩或弹性材料自身的抗扭曲强度应等于或大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单元的工作转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由弹性材料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部和连接部均由弹性材料构成。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至少由一对弹性材料构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至少由一对弹簧构成,所述啮合部至少包括一对凸起,所述一对凸起由位于所述一对弹簧一端的线圈折弯而成。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部和连接部由至少一个弹簧构成,所述啮合部至少包括一对凸起即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一对凸起中的第一凸起至少由所述弹簧的线圈经过三次折弯形成,而第二凸起至少由弹簧线圈经过一次折弯形成。7.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任一动力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为弹簧。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动力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线圈截面为非正圆形。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线圈截面为非正圆形。10.一种处理盒,可够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中具有所述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种动力接收单元。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接收单元及处理盒。与电子成像装置上的一个驱动单元相啮合,包括啮合部、连接部、传递部,啮合部和连接部中至少一个由弹性材料构成,所述弹性材料的自身最小工作转矩应或弹性材料自身的抗扭曲强度等于或大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驱动单元的工作转矩。动力接收单元是沿显影单元的轴向方向设置在处理盒的一端,当处理盒的动力接收单元与电子成像装置上的驱动单元相互接触啮合时,其两者间结构不再互为刚性,接触时则大大减少产生结构干涉或碰撞,使动力接收单元在与驱动单元接触时避免或减缓碰撞力度,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结构之间的相互冲击强度。
【IPC分类】G03G21/18, G03G15/00
【公开号】CN104950613
【申请号】CN201410122613
【发明人】丁戈明, 曾丽坤
【申请人】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3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