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0699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自行车上的车铃,属于自行车用的零部件。
目前,经常所用的机械式的自行车铃主要由铃盖、旋转盘、撞击锤、齿轮、弹簧、手柄、底座等构成,通过手柄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旋转盘转动,位于其上的撞击锤撞击铃盖中向内凹进部分的撞击点发出声响。这种自行车铃虽然结构简单,能够发出警示的声响,但声感不均匀连贯,且在加工铃盖上凹进的撞击点的过程中易变形,外形不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行车铃,其结构简单,外形美观,铃声清脆连贯。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行车铃主要由铃盖、旋转盘、撞击锤、传动齿轮、弹簧、手柄及底座构成,铃盖与底座密封安装,旋转盘、撞击锤、传动齿轮及弹簧安装于铃盖内部,手柄位于铃盖外侧,撞击锤安装于旋转盘上,旋转盘下部所带的齿轮与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弹簧与手柄位于铃盖内的一端安装在一起,手柄内端带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齿条,其中所述的旋转盘上安装有对称的三个撞击锤,铃盖上带有向内凹进的孔壁,孔壁与铃盖侧壁之间带有倾角,上、下两端或左右两端与铃盖侧壁之间带有通口,向内凹进的孔壁为与撞击锤接触的撞击点。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行车铃的底座的上端带有护围,底座上的护围与铃盖的外边缘密封安装,可有效地防尘及防潮、防生锈。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行车铃在应用时,与现有的自行车铃使用相同通过螺栓及与之配合的螺母将自行车铃的底座固定安装于自行车的车把上。当需要响铃时,通过手扳动自行车铃的手柄即可实现。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行车铃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所发出的铃声清脆连贯。由于是三个撞击锤连续撞击自行车铃内侧的撞击点,且撞击点处带有孔隙,因此声音清脆连贯,警示效果更强。
2.外形美观,使用寿命长。在加工过程中铃盖上的撞击点是用机器冲透进去的带有通口的孔壁,因此铃盖不易变形铃盖的下部与底座配合的边缘由底座的护围密封遮盖,因此灰尘、雨水不易进入自行车铃内部,自行车铃内部不易污染、生锈,使自行车铃的使用寿命较长。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行车铃主要用于自行车、三轮车、儿童车等脚蹬车上,也可用于其它地方。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行车铃的结构图。
图2是
图1中底座内的零部件的结构图。
图3是
图1的剖视图。
图4是
图1的零部件分解图。
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行车铃的结构及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
图1、2、3所示的自行车铃,主要由铃盖2、旋转盘4、撞击锤5、传动齿轮6、弹簧7、手柄8及底座9构成,底座9的上端带有护围13,铃盖2与底座9压紧密封安装,底座9的护围13密封于铃盖2下部的外边缘,以防止灰尘及雨水浸入自行车铃内,旋转盘4、撞击锤5、传动齿轮6及弹簧7位于铃盖2与底座9构成的铃体内,手柄8的一端位于铃盖2的外侧。构成自行车铃的零部件如图4所示,底座9上带有主轴12,手柄8位于自行车铃的内端及旋转盘4安装于主轴12上,手柄8内端与传动齿轮6啮合,旋转盘4上对称安装有三个撞击锤5,旋转盘4下端所带的齿轮14与传动齿轮6相啮合,弹簧7安装于手柄8的内端上。铃盖2与撞击锤对应的侧壁上通过冲压工序向内冲有一个孔壁15,孔壁15的上、下两端与铃盖2侧壁间带有间隙,形成上、下两个通口,孔壁15构成撞击点铃盖2通过内部的铆钉圈3与铆钉1配合将铃盖2固定于底座9的主轴12上,从而使铃盖2与底座9压紧密封固定。在应用时,通过螺栓11与螺母10配合拧紧将底座9的下部固定安装于自行车车把上,其使用与现有的自行车铃的使用是相同的。这种自行车铃声音清脆连贯,可有效地防尘、防生锈,延长了自行车铃的使用寿命,为新一代的自行车铃。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铃,主要由铃盖、旋转盘、撞击锤、传动齿轮、弹簧、手柄及底座构成,铃盖与底座密封安装,旋转盘、撞击锤、传动齿轮及弹簧安装于铃盖内部,手柄位于铃盖外侧,撞击锤安装于旋转盘上,旋转盘下部所带的齿轮与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弹簧与手柄位于铃盖内的一端安装在一起,手柄内端带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齿条,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盘上安装有对称的三个撞击锤,铃盖上带有向内凹进的孔壁,孔壁与铃盖侧壁之间带有倾角,孔壁上、下两端或左右两端与铃盖侧壁之间带有通口,向内凹进的孔壁为与撞击锤接触的撞击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铃,其特征还在于底座的上端带有护围,底座上的护围与铃盖的外边缘密封安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自行车上的车铃,属于自行车用的零部件。该产品主要由铃盖、旋转盘、撞击锤、传动齿轮、弹簧、手柄及底座构成,手柄位于铃盖外侧,撞击锤安装于旋转盘上,旋转盘下部所带的齿轮通过传动齿轮与手柄内端带有的齿条相啮合,其中所述的旋转盘上安装有对称的三个撞击锤,铃盖上带有向内凹进的孔壁,孔壁为与撞击锤接触的撞击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所发出的铃声清脆连贯外形美观,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G10K1/071GK2346034SQ9824820
公开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3日
发明者蔡卫民 申请人:蔡卫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