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指示灯的组件和指示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146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关于指示灯的组件和指示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关于指示灯的一组件和指示灯,例如安装在自动机械系统、生产线、停车场和危险区域的指示灯组件和指示灯,用于在一信号的基础上指示例如一材料的短缺、工件卡住、停车场的停满状态、一危险状态等各种状态。
背景技术
作为传统的指示灯,例如已知指示灯包括许多在相互的顶上堆叠的许多组件。组件具有一圆筒形壳体和沿着壳体的一轴线延伸的一板状接线端。用它们的相应接线端相互接触、用于建立电连接,使诸相应组件堆叠,然后一长的固定螺栓延伸通过这些组件,用于相互固定这些相应组件(例如参见JP-A-282605和JP-A-2000-82846)。
不幸地,传统的指示灯具有下列缺点。当长的固定螺栓穿过这些组件、装配这些组件时,还没有相互连接的这些堆叠的组件必需用手保持在适当位置。这导致了花费时间和劳力的一麻烦的装配步骤。
作为另一些传统的指示灯,已知一组合体包括一组件,该组件具有一圆柱形壳体和在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和在其一端处弯曲的一直线形接线端。指示灯被设置成相互转动堆叠关系中的诸相应组件的诸壳体,从而在它们之间建立连接,同时将它们的直线形接线端以一交叉方式接触(例如参见USPNo.5952915)。
但是,因为相互连接的成对组件的成对的直线形接线端为点接触,所以这类传统的指示器有不稳定的电连接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关于指示灯的一组件和指示灯,它们能节省用于安装组件的劳力和保证组件之间的可靠的电连接。
按照用于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关于指示灯的一可堆叠的组件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的一圆筒形壳体;一对分别设置在壳体的第一和第二端部的连接结构,以及它们各自通过诸壳体的相互转动建立与一相应组件的一壳体的一相应端部的连接;一电连接部分延伸在壳体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之间,用于在相互对应的组件之间建立电连接,其中电连接部分至少包括作为其一部分的一板件,其中电连接件的第一和第二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接线端部分,各接线端与一相应组件的一相应接线端部分建立连接,以及其中第一和第二接线端部分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板件处和包括一接触部分,该接触部分能够与一相应组件的一相应接线端部分弹性地建立直线的或面对面的接触。
按照该实施例,当组装指示灯时,通过将相应组件的一壳体堆叠在一组件的壳体上和然后相互相对转动诸壳体,能够易于将该组件和一相应组件相互连接。
附图简述

图1A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第一实施例的指示灯的拆开的正视图,图1B代表装配好的指示灯的正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信号器组件的带局部剖面的正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信号器组件的有局部剖面的和部分拆开的正视图;图4是该信号器组件的一子组件的一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5A-5B是示出图1所示的信号器组件的一被连接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5A表示了沿图5B中的线5A-5A截取的一剖视图,而图5B表示了沿图5A中的线5B-5B截取的一剖视图;图6A-6B是示出相互连接诸相应组件的第一和第二接线端部分的顺序步骤的局部剖视图和示出了沿图5B中的线VI-VI截取的一剖视图,图6A示出了诸组件相互连接之前的一状态,而图6B示出了被连接的诸组件;图7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第二实施例的一信号器组件的一子组件的一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图7中示出的一信号器组件的被连接的主要部分的一剖视图;图9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第三实施例的一信号器组件的一子组件的一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10A-10B是示出图9中所示的信号器组件的一被连接状态的剖视图,图10A示出了沿着图10B中的线10A-10A截取的一剖视图,而图10B示出了沿着图10A中的线10B-10B截取的一剖视图;图11是示出其中在图10B中所示的一第一接线端部分与一相应组件的一第二接线端部分连接的一状态的一局部剖视图和示出了沿着图10B中的线XI-XI截取的一剖视图;图12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第四实施例的一信号器组件的带局部剖视的正视图;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信号器组件的带局部剖视的拆开的正视图;图14A-14B是示出图12中所示的信号器组件的一连接状态的剖视图,图14A是沿着图14B的线14A-14A截取的剖视图,而图14B示出了沿着图14A中的线14B-14B截取的剖视图;图15A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接线端的一示例性的修改的立体图,图15B示出了沿着图15A中的线15B-15B截取的剖视图;以及图16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信号器组件的信号装置的一示例性修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叙述按照本发明的一第一实施例的指示灯和关于指示灯的组件。图1是涉及如何装配诸该组件的说明。
指示灯1包括设置在指示灯1的顶上的一罩子2和多个、例如6个组件3a、3b、3c、5、6、7,这些组件沿着一堆叠方向S是可连接地相互堆叠在顶上和相互锁定。诸组件3a、3b、3c、5、6、7基本被形成为一圆柱体和轴线对齐地相互连接。
具体地,组件3a、3b、3c是指示器组件,它们各自适合于发光,用于指示信号和具有相同的结构。组件5是一蜂鸣器组件,适于输出一声音信号。组件6是对外部的一输出组件,它输出对应于来自指示灯1安装在其上的一设备主体9(在图中仅示出了它的一部分)的一信号的一信号,从而一外部设备(未示出)可以使用该输出信号。组件7是设置在指示灯1的一基部附近的一基底组件。组件7在其一端处设置有一固定件8,该固定件用于将指示灯固定于设备主体9。
用举一例的方式在组件3b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说明,其中组件3b与相应组件3a和3c的每一个相连接。
参阅图2和3,组件3b具有一圆筒形壳体11。组件3b还包括诸如LED(发光二极管)的许多、例如8个光源12,它们能发光;如被壳体11所保持的支承诸光源12的一电路板13等;以及多个电连接部分14(在图2和3中示出了它们的两个),用于在组件3b和相应的组件3a和3c的每一个之间的电连接。这些光源12、电路板13和电连接部分14基本容纳在壳体11内。
按照该实施例,电连接部分14包括作为一第一部分的一板件15和作为一第二部分的一导线16,第一和第二部分被设计成可相互连接。板件15和导线16被设置呈成对关系,以致形成(例如)六对。板件15由例如一导体的一金属板形成和被装配至电路板13。导线16由例如一导体的一金属件形成和被壳体保持住。
壳体11由对光透明的玻璃壳形成,从而起到一信号指示表面的作用。玻璃壳可以设置一透镜部分(未示出),作为用于散射光线的散射装置。
现在参阅图2,相对于它的一轴线方向U,壳体11的一第一端部1 8具有形在它的一外圆周上的一第一装配部分18a和形成一环形台阶的一连接表面18b。壳体11的一第二端部19具有形成在它的一内圆周上的一第二装配部分19a,和形成一环形台阶的一连接表面19b。该组件3b的第一装配部分18a和相应的组件3a的一第二装配部分19a进行配合。这指示器或组件3b的第二装配部分19a和相应的组件3c的一相应的第一装配部分18a进行配合。该对相应的组件3b、3c具有它们的相互抵靠的相应的连接表面19b、18b,从而它们的壳体11相对于轴线方向U相互对齐,用于引导这两壳体之间的相对转动。
壳体11的第一和第二端部18、19分别形成有一啮合凸起20和一啮合凹槽21,它们构成一对连接结构,用于通过两壳体之间的相对转动连接相应组件3a、3c的壳体11的各自的相应的端部19、18。
该组件3b的啮合凸起20设置在第一装配部分18a处,从而与组件3a的相应的啮合凹槽21啮合。另方面,该组件3b的啮合凹槽21设置在第二装配部分19a处,从而与组件3c的相应的啮合凸起20相啮合。
啮合凹槽21包括作为一引导部分的一引导凹槽21b,该引导凹槽具有在其一端处的一敞开入口21a并沿着轴线方向U延伸;以及包括作为一锁定部分的一锁定凹槽21c,该锁定凹槽从引导凹槽21b的另一端沿着一圆周方向V延伸,用于锁定配对组件的啮合凸起20。配对组件的啮合凸起20通过入口21a进入、沿轴向U被引导凹槽21b引导,然后被锁定凹槽21c周向引导进入与锁定凹槽21c的一周向边锁定,从而组件3b、3c的壳体相互锁定,以防止沿其轴向相互脱开。
参阅图2和3,用于支承电路板13的一环形凸缘22形成在壳体11的第一端部分18的一内圆周上。环形凸缘22形成有许多凸起23(图中仅示出了其中的一个)。延伸穿过电路板13的一固定螺钉25拧入形成在凸起23中的一螺纹孔(未示出),从而将电路板13固定于环形凸缘22。
电路板13的形状基本像一个盘。电路板13上装有作为通过光线发射一信号的信号发生装置的上述诸光源12;多个电元件(未示出);以及电连接部分14的板件15。电路板13、光源12、上述电元件和板件15相互电连接。
在电路板13的一内侧圆周上,作为光源12的多个、例如8个LED基本以有规律的间距周向设置。当沿着壳体11的轴向U观察时,各LED朝着壳体11的中心定向,从而发自各LED的光线通过壳体11的中央、透过相对侧上的玻璃壳的一面对部分,然后进入周围空间。
参阅图3,电路板13、光源12、电连接部分14的板件15、电元件等构成一子组件26,从而在一装配步骤中集体装入壳体11内。子组件26和导线16从其第一端18插入壳体11和装配在其中。
如图2所示,电连接部分14设置在壳体11的内圆周的附近。当沿着从壳体11的轴线方向U观察时,许多电连接部分14以有规律的间距沿圆周方向V设置。诸电连接部分14所处的位置不阻挡从各光源沿着壳体11的径向方向R1、R2发射的光束。
电连接部分14包括沿着壳体的轴向相互电连接和相互邻接的板件15和导线16。电连接部分14延伸在壳体11的第一和第二端部18、19之间。分别对应于壳体11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分18、19放置电连接部分14的第一和第二端28、29。电连接部分14的第一和第二端28、29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接线端部分31、32,用于与相应组件3a、3c的各自的、相应的接线端部分32、31连接。
电连接部分14的板件15较导线16靠近电连接部分14的第一端28。参阅图3,板件15相对于壳体11的轴向U包括一端15e、另一端15f和一中间部分15g。板件15的一端15e具有上述的第一接线端部分31,而板件15的另一端15f具有用于与导线16连接的一第一内接线端部分71。另方面,导线16的一端具有一第二内接线端部分72,用于与板件15的第一内接线端71连接。导线16的另一端具有上述的第二接线端部分32。
参阅图4,板件15的中间部分15g具有作为被电路板13保持住的一部分的一U形板部分33。U形板部分33具有一对弹性板43、44,该对弹性板分别为在相应的一端被一连接部分45互连的悬臂的诸板簧部分。板件15的中间部分15g具有一对凸起38,该对凸起为从U形板部分33的弹性板43延伸的定位啮合部分;以及具有从U形板部分33的弹性板43延伸的、用作为与电路板13的一连接部分的一突出导入端39。
板件15的一端15e具有从U形板部分33的弹性板43的一端弯曲延伸的一延伸部分34;以及从延伸部分34进一步延伸的一第一弹性舌簧35。板件15的另一端15f具有从U形板部分33的弹性板44延伸的一第二弹性舌簧36。板件15的这些部分33、35、36、38、39、34整体形成为一个零件。
第一弹性舌簧35从延伸部分34的一侧以向后弯曲的方式延伸,从而面对延伸部分34。第一弹性舌簧35具有由延伸部分34的侧部所形成的一近端35a,从而基本沿着壳体11的周向V从近端35a延伸。第一弹性舌簧35起到一悬臂板簧件的作用和具有从其一中间位置朝其一自由端延伸的第一接线端部分31。即,第一接线端部分31由一板件形成的第一弹性舌簧35的一部分构成。如图5A和5B所示,第一接线端部分31包括一接触部分42a,该接触部分能够与相应组件3a的相应导线16的第二接线端部分32的一接触部分42b弹性地建立线接触。
第一弹性舌簧35被设置成该板簧部分的一平面基本与壳体11的径向R1、R2垂直相交。从而,第一弹性舌簧35适于基本沿着壳体11的径向R1、R2弹性偏转,因此能够沿着径向R1、R2弹性偏置第一接线端部分31。
参阅图6A和6B,当相应的组件3a的壳体11以其轴向堆叠在组件3b的壳体11上和相对组件3b的壳体11转动时,相应组件3a的第二接线端部分32加压组件3b的第一弹性舌簧35、使其偏转,同时从组件3b的第一弹性舌簧35的近端35a朝其自由端(沿着箭头M2)移动。第一弹性舌簧35的沿径向R1的一偏转力能够可靠性建立在相应组件3b和3a的相应的第一接线端部分31和第二接线端部分32之间的电连接。这状态保持相应接线端部分31、32的各自接触部分42a、42b为线接触。
返回到图4,U形板部分33形成了在其成对的弹性板43、44之间的一插入部分64,以便用于接纳电路板13的外边缘63。利用其中夹住电路板13的被插入的外边缘63的成对的弹性板43、44,电路板13牢固地保持住U形板部分33。
电路板13包括被构造成接纳U形板部分33的连接部分45的和朝外圆周敞开的一矩形凹槽62;用作为用于保持板件15的一保持部分的上述外边缘63;一对定位槽65,用作为用于相对壳体11的径向R2和周向V定位板件15的定位部分;以及通过焊接与板件15的导入端39电连接的一连接部分66。
诸定位槽65从凹槽62沿径向R2延伸。利用装配在诸定位槽65中的板件15的诸凸起38,板件15相对电路板13定位,从而防止相对电路板13沿周向V和径向R2移位。并且,由于施加于板件15上的一外力通过诸凸起38由电路板13承受,从而防止了导入端39和连接部分66(见图6)之间的焊接部分66a受到一外力。
第二弹性舌簧36从U形板部分33的弹性板44的一端向后弯曲,面对弹性板44。第二弹性舌簧36具有在弹性板44的端部处的一近端36a,从而从近端36a基本沿着壳体11的径向R1延伸。第二弹性舌簧36由板件形成,起到一悬臂板簧部分的作用。第二弹簧舌簧36具有从其一中间位置朝其自由端延伸的第一内接线端部分71。第二弹性舌簧36被设置成板簧部分的一平面基本与壳体11的轴向U基本垂直相交,从而适于基本沿着壳体11的轴向U弹性偏压第一内接线端部分71和导线16的一端75。
返回到图3,导线16包括沿着壳体11的轴向U笔直延伸和被壳体11保持住的一主体73。主体73形成有在其一端77处垂直主体延伸的一弯曲延伸段78。由该弯曲延伸段78形成第二内接线端部分72。由主体73的另一端或导线16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接线端部分32。
可以使用弯曲的导线16以低成本形成电连接部分14的一部分。由导线16的弯曲延伸段形成的第二内接线端部分72与板件15的第二弹性舌簧36的第一内接线端部分71垂直接触,从而实现了可靠的电连接。
参阅图2,导线16由设置在壳体11的内圆周上的作为一保持部分的一保持孔80保持住。保持孔80是沿着壳体11的轴向笔直延伸的一通孔,容纳主体73的大部分。
参阅图5A和5B,第二内接线端部分72沿着壳体11的周向延伸,同时在壳体11的第一端部分18处从保持孔80的一开口露出。另方面,第二接线端部分32沿着壳体11的轴向延伸,同时在壳体11的第二端部分19处从保持孔80的一开口露出。
用于相对壳体11的轴向U接受第二内接线端部分72的一接线端座81在壳体11的第一端部分18处形成在保持孔80的开口的一圆周内。装配在壳体11内的子组件26的第二弹性舌簧36的第一内接线端部分71依靠着这样被接线端座81接受的导线16的第二内接线端部分72偏压,从而该偏压力在第一和第二内接线端部分71、72之间可以建立一可靠的电连接。
按照该实施例,可以按这样一方式进行指示灯的一装配步骤,也就是将组件3b的壳体11与相应组件3a、3c的任一个的壳体11成堆叠关系和相互相对转动,从而通过上述连接结构在组件3a、3b、3c之间易于实行连接,而不要用现有技术所使用的长的固定螺钉。这减少了在装配指示灯1中所需要的劳动力。此外,包含在电连接部分14中的板件15的第一接线端部分31和导线16的相应的第二接线端部分32产生相互线接触,从而保证它们之间的电连接。
返回到图3,电连接部分14由多个可互连的单独零件或较佳地两个这样的零件构成。这导致了组件3b的安装灵活度的增加,以致易于装配组件3b。此外,两零件结构避免了增加用于装配该组件的劳动力。
通过采用其中在壳体11中装配事先由电路板13和板件15构成的子组件的方法,进一步加快了组件3b的安装步骤。更较佳的是子组件26包括信号发生装置。
参阅图4,电连接部分14的板件15带有作为被保持部分的、从U形板部分33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弹性舌簧35、36,从而板件15能够获得一实用的、简化的结构。
参阅图5A和5B,在第二弹性舌簧36处设置第一内接线端部分71,从而第一和第二内接线端部分71、72能够在组件3b内弹性地建立一可靠的电连接。
在第二弹性舌簧36能够基本沿着壳体11的轴线方向U弹性偏压第一内接线端部分71、同时子组件26基本沿着其轴向U插入壳体11内、装配于壳体11的第一端部18的场合,子组件26能够被装配在壳体11内,同时在被偏压的第一和第二内接线端部分71、72之间建立电连接。
虽然通过焊接互连导入端39和连接部分66,但是,如果U形板部分33的弹力保证这两部分的接触则可以省去焊接步骤。
其次,将参照图7和8叙述本发明的一第二实施例。应注意下列叙述集中于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以致与以上相同的部分分别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以及省去了对这些相同部分的叙述。将以相同的方式叙述以下所讨论的其它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采用包括图7和8所示的一板件150的一电连接部分140,代替第一实施例的包括板件15的电连接部分14(参见图4)。
板件150在以下几方面与第一实施例的板件15(见图4)基本不同。尤其,板件150的延伸部分34从U形板部分33的弹性板43的侧部弯曲延伸,而第一弹性舌簧35从延伸部分34、基本沿着壳体11的周向弯曲延伸。板部分150的导入端39从延伸部分34沿着壳体11的轴向U突出,以致被装配入由电路板13中的一通孔所形成的连接部分66中和被焊接到该通孔中的一导电件。U形板部分33的连接部分45被装配入电路板13的外侧圆周处的凹槽62内,从而起到用于相对于周向V将板件150定位在电路板13上的一啮合部分的作用。
其次,将参照图9至11叙述本发明的一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采用包括图9中所示的一板件151的一电连接部分141,代替第一实施例的包括板件15的电连接部分14(见图4)。
电路板13具有作为用于保持穿过其插入的板件151的一保持部分的一通孔68。通孔68具有形成一矩形主要部分的一第一部分68a,以及沿着周向V从第一部分68a延伸的一槽形第二部分68b。
板件151包括一端15e、另一端15f和相对壳体11的轴向U在这些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15g。板件151具有一主板部分84,当该板件装配在通孔68的第一部分68a中时由电路板13保持该主板部分,以及该主板部分沿着壳体11的轴向U延伸。主板部分84的中间部分形成在电路板13上的一被保持部分。板件151的一端15e具有从主板部分84的一侧弯曲延伸的第一弹性舌簧35。板件151的另一端15f具有从主板部分84的一端向后弯曲延伸的第二弹性舌簧36。板件151还包括从主板部分84的一侧弯曲延伸的作为被保持部分的一延伸段85,该延伸段朝向第二弹性舌簧36向后弯曲和邻接第二弹性舌簧36的一侧。延伸段85的一中间部分装配在通孔68的第二部分68b中,这样起到一被保持部分的作用。虽然在图中没有画出,板件151可以使用示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导入端39。
藉助主板部分84的台阶84a、85a和与电路板13中的通孔的周向边配合的板件151的延伸段85,板件151相对于一轴向U定位在电路板13上。主板部分84的中间部分和延伸段85低靠着通孔68的诸周向边,从而相对于壳体11的周向V和径向R1、R2将板件151定位在电路板13上。
在这实施例中,同样,第一弹性舌簧35包括第一接线端部分31,而第二弹性舌簧36包括第一内接线端部分71。
第一弹性舌簧35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弹性舌簧在于弹性舌簧是从由主板部分84的一侧形成的它的近端35a弯曲延伸的和第一接线端部分31形成有一凹槽86。
凹槽86适合于在多处接触第二接线端部分32。这保证了在第一接线端部分31和第二接线端部分32之间的更可靠的电连接。如图11所示,例如,凹槽86与导线16在周向相互分开的两处线接触。
返回到图9,第二弹性舌簧36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弹性舌簧在于下列几点。具体地,第二弹性舌簧36具有由主板部分84的一端形成的近端36a,这样在近端36a处向后弯曲、基本沿着轴向U延伸。此外,第二弹性舌簧36设置成它的一平面基本垂直相交于壳体11的周向,从而适于基本沿着壳体11的周向V弹性偏压第一内接线端部分71。如图10A和10B所示,第一和第二内接线端部分71、72在相互被偏压抵靠着的情况下为线接触。导线16的第二内接线端部分72被如此设置,以致在壳体11的径向延伸。这提供了在第一和第二内接线端部分71、72之间的一足够的接触长度,同时使诸接线端部分很少阻挡来自光源12的光线。
延伸段85具有沿着壳体11的轴向U延伸的一边缘部分85b。在延伸段85的边缘部分85b和第二弹性舌簧36之间形成其中夹紧组件3b的导线16的第二内接线端部分72的一夹紧部分87。这提供了被偏压的导线16的可靠的和稳定的定位和在延伸段85和第二内接线端部分72之间的电连接。其结果,保证了板件151与导线16的电连接。而且,由于板件151沿着壳体11的周向V夹紧导线16,因此板件151和电路板13可以受到导线所施加在壳体11的轴向V上的较少的力。
其次,将参照图12至14B叙述本发明的一第四实施例,如图12和13所示,第四实施例采用由一板件组成的一电连接部分142,代替第一实施例的由板件15和导线16(见图2)组合而形成的电连接部分14。第四实施例的壳体11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壳体在于壳体11设置有在其第一端部分18处的向内的环形凸缘90,该凸缘设置有在它们的诸内侧圆周内有许多螺纹孔的凸起23a,从而通过将诸固定螺钉25从壳体的第二端部19进入和拧入诸凸起内,可以将电路板13固定。
电连接部分142包括第一和第二接线端部分31a、32a,代替上述第一和第二接线端部分31、32(见图2)。第一和第二接线端部分31a、32a分别具有上述接触部分42a、42b(见图10A)。电连接部分142是带有接线端部分31a、32a的一单个导电板件。
板件的电连接部分142具有沿着壳体11的轴向U延伸的和被壳体11保持的一主体94。第一接线端部分31a设置在由基本从主体94的一端95垂直延伸的一板件部分形成的一延伸部分97处。组件3b的第一接线端部分31a与环形凸缘90的一外侧表面91平齐。第二接线端部分32a设置在从主体94的另一端96延伸的一山形板件部分的一弹性舌簧98处。电连接部分142包括导入端39,用于与在电路板13中的通孔所形成的连接部分66连接;以及一凸起99,它作为从主体94的另一端96延伸的一啮合部分和适于与壳体11的保持孔80相啮合。主体94设置成主体94的一平面与壳体的径向R1、R2垂直相交。
参见图14A和14B,第一接线端部分31a设置在环形凸缘90的一凹槽92内。邻接凹槽92的环形凸缘90的外侧表面91相对于壳体的周向V基本与第一接线端部分31a平齐。
设置有第二接线端部分32a的弹性舌簧98起到从主体94悬臂的一板簧部分的作用。弹性舌簧98能够依靠着相应组件3b的相应的第一接线端部分31a沿着壳体31的轴向U偏置组件3a的第二接线端部分32a。
在相应组件3a、3b是堆叠状态的情况下,具有第二接线端部分32a的弹性舌簧98被偏转某一数量。所产生的某一数量的弹性力将第二接线端部分32a偏压于放置在环形凸缘90上的第一接线端部分31a,从而将山形第二接线端部分的顶部处的接触部分42b与第一接线端部分31a的接触部分42a进行线接触。
按照如以上所述的第二至第四实施例,通过相互转动诸组件的壳体11能够易于相互连接诸组件,从而相应成对的相应组件3a、3b、3c的相应第一和第二接线端部分31、31a、32、32a能够进行线接触,用于在相应组件3a、3b、3c之间的可靠电连接。
第二和第三实施例提供了通过将电连接部分140、141分成为多个零件增加装配灵活性的优点和通过采用子组件26方便安装步骤的优点。
参阅图15A和15B,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弹性舌簧35可以通过形成至少一个或例如三个加强肋100进行加强,该加强肋沿着弹性舌簧的长度延伸和从第一接线端部分31的接触部分朝相对侧突出。可以将肋100施加于第一实施例的其它弹性舌簧或第二至第四实施例的弹性舌簧。
可以将图11所示的凹槽86施加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接线端部分31或第四实施例的第一接线端部分31a。
可以将第一至第四实施例设置成相应的接触部分42a、42b进行面对面的接触。
如图16所示,除了光源12之外,一信号发生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一反射表面113,作为用于将来自光源12的光线反射至周边区域的反射装置;以及用于支承反射表面113的一支承件114。如图1中所示的蜂鸣器101作为声音发生装置,用于通过声音发信号,代替光源12;以及用于驱动蜂鸣器101的一电路(未示出)。在这例子中,壳体11形成有一孔1 02,用于将蜂鸣器101的声音传播至外部。
图1中所示的组件6、7还采用按照上述任一个实施例的壳体11和电连接部分14、142。例如,对外部的输出组件6具有一接口117,用于对外部输出,接口117允许对应于来自安装指示灯1的设备主体9的一信号的一输出信号被输出到一外部设备、例如包括设备主体9的一生产线的一中央控制单元。对外部的输出组件6具有固定于壳体11、暴露于外部、例如引出输出信号的一连接件118。
本发明不局限于在上述指示灯1中所包含的组件的数量和类型。所要求的是至少包含一个指示组件3b。
虽然已具体地用其诸特定实施例叙述了本发明,完全理解了以上说明的本技术领域的那些熟练人员可以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采用等同的结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和等效物确定。
本申请是基于2003年2月21日递交到日本专利局的JP-A-2003-45041,该申请内容结合在此供参考。
权利要求
1.关于指示灯的一可堆叠的组件,它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18,19)的一圆筒形壳体(11);分别设置在壳体(11)的第一和第二端部(18,19)处的一对连接结构(20,21),它们各自通过诸壳体的相对转动与一相应组件(3a、3b、3c、5、6、7)的一壳体(11)的一相应端部(18,19)建立连接;以及在壳体(11)的第一和第二端部(18,19)之间延伸的一电连接部分(14,140,141,142),用于在互相对应的组件(3a、3b、3c、5、6、7)之间建立电连接,其中电连接部分(14,140,141,142)至少包括作为其一部分的一板件(15,150,151,142),其中电连接部分(14,140,141,142)的第一和第二端(28,29)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接线端部分(31,31a;32,32a),各接线端部分与一相应组件(3a、3b、3c、5、6、7)的一相应接线端部分(31,31a;32,32a)建立连接,以及其中第一和第二接线端部分(31,31a;32,32a)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板件(15,150,151,142)和包括一接触部分(42a,42b),该接触部分能够与一相应组件(3a、3b、3c、5、6、7)的一相应接线端部分(31,31a;32,32a)弹性地建立直线的或面对面的接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于指示灯的一组件,其特征在于电连接部分(14,140,141,142)包括可互连的第一和第二件(15,150,151;16)。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关于指示灯的一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件(15,150,151)具有在其一端(15e)处的第一接线端部分(31,31a),以及在其另一端(15f)处的一第一内接线端部分(71),以及其中第二件(16)具有在其一端(75)处的、用于与第一件(15,150,151)的第一接线端部分(31,31a)连接的一第二内接线端部分(72),以及在其另一端(76)处的第二接线端部分(32,32a)。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关于指示灯的一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壳体(11)保持的一电路板(13),其中第一件(15,150,151)包括装配于电路板(13)的一板簧部分(33,35,36),以及其中第二件(16)包括由壳体(11)保持的一导线(16)。
5.按照权利要求2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关于指示灯的一组件,其特征在于提供包括第一件(15,150,151)和电路板(13)的一子组件(26)。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关于指示灯的一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件(15,150,151)包括由电路板(13)所保持的一被保持部分(33);从被保持部分(33)延伸的、和包括第一接线端部分(31,31a)的一第一弹簧舌簧(35);以及从被保持部分(33)延伸的、和包括一第一内接线端部分(71)的一第二弹性舌簧(36)。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关于指示灯的一组件,其特征在于被保持部分(33)包括形成一插入部分(64)的一U形板部分(33),该插入部分能够接纳电路板(13)的一外边缘(63)。
8.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关于指示灯的一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舌簧(35)能够基本沿着壳体(11)的径向(R1,R2)弹性偏置第一接线端部分(31,31a)。
9.按照权利要求6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关于指示灯的一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弹性舌簧(36)能够基本沿着壳体(11)的一轴线(U)弹性偏置第一内接线端部分(71)。
10.按照权利要求4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关于指示灯的一组件,其特征在于导线(16)包括沿着壳体11的一轴向(U)延伸的和被壳体(11)保持的一主体(73),其中主体(73)设置有在其一端(77)处的一弯曲延伸部分(78),该弯曲延伸部分(78)设置有第二内接线端部分(72),以及其中主体(73)设置有在其另一端(76)处的第二接线端部分(32)。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于指示灯的一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1)的第一端部分(18)处设置一朝内的环形凸缘(90),以及其中电连接部分(14,140,141,142)包括由一导电件(142)形成的一电连接部分(142)。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关于指示灯的一组件,其特征在于板件(142)包括沿着壳体(11)的一轴向(U)延伸的和被壳体11所保持的一主体(94),以及基本从主体(94)的一端(95)与其相垂直延伸的一延伸部分(97)和该延伸部分与环形凸缘(90)的一表面(91)平齐,以及其中第一接线端部分(31a)设置在延伸部分(97)处。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关于指示灯的一组件,其特征在于板件(142)包括从主体(94)的另一端(96)延伸的、成一山形的一弹性舌簧(98),其中弹性舌簧(98)设置有第二接线端部分(32a),以及其中弹性舌簧(98)能够沿着壳体(11)的轴向(U)、将第二接线端部分(32a)弹性偏压在一相应组件(3a、3b、3c、5、6、7)的一相应第一接线端部分(31a)上。
14.包括按照权利要求1至13的任一项所述的多个组件的指示灯。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指示灯,其特征在于多个组件(3a、3b、3c、5、6、7)包括具有用于发光的装置(12)的至少一组件(3a、3b、3c),以及具有用于固定指示灯(1)的一固定件(8)的一基底组件(7)。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指示灯,其特征在于多个组件(3a、3b、3c、5、6、7)包括具有用于发声的装置的一组件(6)。
17.按照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指示灯,其特征在于,多个组件(3a、3b、3c、5、6、7)包括具有用于对外部输出的一接口(117)的一组件(7)。
全文摘要
关于指示灯的一组件(3a、3b、3c、5、6、7)包括一圆筒形壳体(11)。壳体(11)的诸相对端部(18,19)各自通过诸壳体的相对转动与一相应组件(3a、3b、3c、5、6、7)的一壳体(11)的一相应端部(19,18)连接。在壳体(11)的诸相对端部(18,19)之间延伸的一电连接部分(14,140,141,142)在相应组件(3a、3b、3c、5、6、7)之间建立相互的电连接。电连接部分(14,140,141,142)至少包括为其一部分的一板件(15,150,151,142)。电连接部分(14,140,141,142)的第一和第二端(28,29)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接线端部分(31,31a;32,32a)。第一和第二接线端部分(31,31a;32,32a)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板件(15,150,151,142)处和包括能够与一相应组件(3a、3b、3c、5、6、7)的一相应接线端部分(31,31a;32,32a)弹性地建立直线的或面对面的接触的一接触部分(42,42b)。
文档编号F21Y101/00GK1523265SQ20041000684
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1日
发明者黑 太博, 黑瀬太博, 次田学 申请人:株式会社派特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