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76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灯,尤其是一种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电灯中如钨丝灯因其发光效率低,能耗大正被各种荧光灯等气体放电灯替代,而荧光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中使用的有害物质汞会造成环境污染,而公知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一般应用于图象的平面显示,而不是应用在照明领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荧光灯等含有汞这种有害物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克服有害物质汞造成的环境污染。该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不仅发光效率高,而且不使用汞这种有害物质。并能在高的频率下工作和有较长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外壳中,有机发光二极管、低压引线、电压转换器、高压引线和灯头顺序电连接,外部供电的交流或直流的高压电源经灯头通过高压引线连接到电压转换器,电压转换器将交流或直流的高压电源转换成低压直流电(一般为3至9伏)经低压引线供有机发光二极管工作。
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灯泡泡壳的形状,可以是梨形的,也可以是球形的、蘑菇形的、橄榄形的、烛形的、椭圆形的和锥形的。这样可以方便的使用于各种场合。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管腔可以是真空的管腔,也可以是充有氮气或充有惰性气体的管腔。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透明导电层,第一有机层、第二有机层、第三有机层、第四有机层、第五有机层、第六有机层、第七有机层、第八有机层、第九有机层、第十有机层、第十一有机层和导电层不受潮湿空气的影响而缩短寿命。因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有玻璃外壳,可以用一个灯泡的芯柱使玻璃外壳封闭形成管腔,芯柱的引线即为低压引线,并和外界能有电的连接,芯柱的排气管可用于把管腔抽去空气和充填氮气或充填惰性气体。当然也可以在导电层外覆盖一层树脂来保护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透明导电层、第一有机层、第二有机层、第三有机层、第四有机层、第五有机层、第六有机层、第七有机层、第八有机层、第九有机层、第十有机层、第十一有机层和导电层不受潮湿空气的侵袭。
有机发光二极管是由玻璃外壳、透明导电层、第一有机层和导电层依次构成。第一有机层起作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的作用,在玻璃外壳内面上先用公知的方法,覆盖一层有高逸出功材料的透明导电层,一般由铟、锡氧化物组成,使其与低压直流电低压引线正极连接。第一有机层可以是用小分子技术,即把小分子有机材料用真空蒸发法沉积在透明导电层上,形成半导体有机膜,即第一有机层也可以是用高分子技术即旋转涂布法、喷涂法或流挂涂布法涂布第一有机层;也可以是把小分子材料组装到高分子的主链中采用高分子的旋转涂布法、喷涂法或流挂涂布法制造半导体有机膜即第一有机层。导电层可以用真空蒸发法在第一有机层二形成一个用低逸出功材料制成的金属或化合物导电层如金属铝层或金属镁层,也可以是银镁层或锂、铝的化合物层。低压直流电的负极由低压引线连接到有机发光二极管上的导电层上。低压直流电使空穴和电子注入第一有机层的两边,并使空穴、电子在第一有机层内移动,当空穴与电子复合时激发第一有机层中的发光分子,将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经过透明导电层和玻璃外壳发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也可以是由玻璃外壳、透明导电层、第二有机层、第三有机层和导电层依次构成。第二有机层起作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的作用;第三有机层起作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的作用。第二有机层和地三有机层的制造方法和第一有机层的制造方法类似。当低压直流电正极加至透明导电层,负极加至导电层时,与透明导电层逸出功相近的第二有机层注入并输送空穴,与导电层逸出功相近的第三有机层注入并输送电子。空穴和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的结合面运动,直至出现反向运动的空穴和电子,空穴和电子在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的边界产生更多的空穴——电子复合来激发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中的发光分子发光获得较高效率。
有机发光二极管也可以是由玻璃外壳、透明导电层、第四有机层、第五有机层、第六有机层和导电层依次构成。第四有机层起作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的作用,第五有机层起作发光层的作用,第六有机层起作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的作用。第四有机层、第五有机层、第六有机层的制造方法和第一有机层的制造方法类似。当低压直流电正极加至透明导电层,负极加至导电层时,第四有机层注入并输送空穴,第六有机层注入并输送电子。空穴和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第五有机层运动,空穴和电子在第五有机层中复合而更有效地激发第五有机层中的发光分子而获得更高发光效率。作为地五有机层的发光材料可以是萤光系统的,其寿命较长;也可以是磷光系统的,其发光效率较高。
有机发光二极管也可以是由玻璃外壳、透明导电层、第七有机层、第八有机层、第五有机层、第九有机层、第十有机层和导电层依次构成。第七有机层、第八有机层、第九有机层、第十有机层的制造方法和第一有机层的制造方法类似。这时第七有机层作为空穴注入层,与其相邻的第八有机层作为空穴传输层,中间的第五有机层仍为发光层,其后的第九有机层为电子传输层,紧靠其后的第十有机层为电子注入层。第七有机层即空穴注入层与透明导电层应有相近的即高的逸出功,有良好的空穴注入效率,也应是尽量透明的,元素周期表中的V族元素如氮的有机化合物有较佳的空穴传导能力。为便于制造希望其有一定的耐温性。作为空穴传输层的第八有机层也是氮的有机化合物,同样要求有高的逸出功,一定的耐温性,并尽可能的透光。作为电子传输层的第九有机层和作为电子注入层的第十有机层是使用元素周期表中有优秀电子传导能力的III族元素,如以铝元素为中心的有机化合物。它有高的电子注入效率,高的电子传导能力,并有一定的耐温性。第五有机层即发光层也可以用这种电子传输材料作为主体材料或作为其他发光分子的激发源。第五有机层即发光层的材料也可以是一种空穴传输材料。当低压直流电正极加至透明导电层,负极加至导电层时,作为阳极的透明导电层使第七有机层向第八有机层注入空穴,空穴在电场的作用下在第八有机层即空穴传输层内移动直至进入第五有机层即发光层。而连接直流电负极作为阴极的导电层使第十有机层即电子注入层向第九有机层注入电子。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在第九有机层即电子传输层内移动,直至进入第五有机层,空穴和电子在第五有机层即发光层内复合更有效地激发其中的发光分子发光,会有更高的发光效率。
有机发光二极管也可以是由玻璃外壳、透明导电层、第七有机层、第八有机层、第五有机层、第十一有机层、第九有机层、第十有机层和导电层依次构成。这时,第五有机层即发光层使用的是上述的空穴传输材料发光层。紧邻其后的第十一有机层是作为一个空穴阻挡层。以使空穴尽可能久的滞留在第五有机层中与电子复合更多地激发其中的发光分子发光,以获得更进一步高的发光效率。第十一有机层的制造方法和第一有机层的制造方法类似。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玻璃外壳是透明的,也可以是有颜色的、磨砂的和在外表面涂覆了颜色的,适用于各种场合使用。
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的外壳上有至少一个槽孔,以供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电压转换器散热,因为热量也会影响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电压转换器的寿命。
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的灯头可以是螺口的,也可以是插口的,这样使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可以方便的应用于各种场合并替代原来的各种灯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有机发光二极管制成具有灯泡泡壳的形状,在外壳中与低压引线、电压转换器、高压引线和灯头组成一种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这种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不仅发光效率高而且不使用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汞,并能在高的频率下工作和有较长的寿命。这种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不但能用于照明,还可以用于广告、装饰等领域。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A”部分第一个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3是
图1中“A”部分第二个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4是
图1中“A”部分第三个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5是
图1中“A”部分第四个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6是
图1中“A”部分第五个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中1.有机发光二极管,1-1.玻璃外壳,1-2.透明导电层,1-3.第一有机层、1-4.导电层,1-5.第二有机层,1-6.第三有机层,1-7第四有机层,1-8.第五有机层,1-9.第六有机层,1-10.第七有机层,1-11.第八有机层,1-12.第九有机层,1-13.第十有机层,1-14.第十一有机层,2.管腔,3.3a.低压引线,4.电压转换器,5.5a.高压引线,6.灯头,7.槽孔,8.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在外壳(8)中,具有灯泡泡壳形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1)、低压引线(3)(3a)、电压转换器(4)、高压引线(5)(5a)、灯头(6)顺序电连接;外部供电的高压电源如220伏交流电经电压转换器(4)转换成低压直流电(3至9伏),使有机发光二极管(1)工作,点亮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在外壳(8)上开有散热的槽孔(7),供有机发光二极管(1)和电压转换器(4)散热。有机发光二极管(1)的管腔(2)可以是真空的管腔,也可以是充有氮气或充有惰性气体的管腔;也可以用树脂来覆盖在导电层(1-4)外(图中未画出),使有机发光二极管免受潮湿空气侵袭;灯头(6)可以是螺口的,也可以是插口的,方便用户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1)的形状,可以是图(1)所示梨形的,也可以是球形的、蘑菇形的、橄榄形的、烛形的、椭圆形的和锥形的(图中未画出)。有机发光二极管(1)的玻璃外壳(1-1)是透明的,也可以是有颜色的、磨砂的和在外表面涂覆了颜色的。
在图2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灯泡泡壳形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1)是由玻璃外壳(1-1)、透明导电层(1-2)、第一有机层(1-3)和导电层(1-4)依次构成。电压转换器(4)提供的低压直流电(3至9伏)由低压引线(3)(3a)电连接至有机发光二极管(1),其中正极连接透明导电层(1-2),负极连接导电层(1-4),使有机发光二极管(1)工作,点亮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
在图3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灯泡泡壳形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1)是由玻璃外壳(1-1)、透明导电层(1-2)、第二有机层(1-5)、第三有机层(1-6)、导电层(1-4)依次构成。
在图4所示的第三个实施例中,灯泡泡壳形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1)是由玻璃外壳(1-1)、透明导电层(1-2)、第四有机层(1-7)、第五有机层(1-8)、第六有机层(1-9)、导电层(1-4)依次构成。
在图5所示的第四个实施例中,灯泡泡壳形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1)是由玻璃外壳(1-1)、透明导电层(1-2)、第七有机层(1-10)、第八有机层(1-11)、第五有机层(1-8)、第九有机层(1-12)、第十有机层(1-13)、导电层(1-4)依次构成。第七有机层(1-10)为空穴注入层,第八有机层(1-11)为空穴传输层,第五有机层(1-8)为发光层,第九有机层(1-12)为电子传输层,第十有机层(1-13)为电子注入层,各种有机层的材料种类繁多,如Kodak、出光、Toyo Ink以及Chisso公司都有众多产品。
在图6所示的第五个实施例中,灯泡泡壳形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1)是由玻璃外壳(1-1)、透明导电层(1-2)、第七有机层(1-10)、第八有机层(1-11)、第五有机层(1-8)、第十一有机层(1-14)、第九有机层(1-12)、第十有机层(1-13)、导电层(1-4)依次构成。第七有机层(1-10)为空穴注入层,第八有机层(1-11)为空穴传输层,第五有机层(1-8)为发光层,第十一有机层(1-14)为空穴阻挡层,第九有机层(1-12)为电子传输层,第十有机层(1-13)为电子注入层。
权利要求1.一种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在外壳中有机发光二极管、低压引线、电压转换器、高压引线和灯头顺序电连接,其特征是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灯泡泡壳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形状可以是梨形的,也可以是球形的、蘑菇形的、橄榄形的、烛形的、椭圆形的和锥形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管腔可以是真空的管腔,也可以是充有氮气的管腔或充有惰性气体的管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是由玻璃外壳、透明导电层、第一有机层和导电层依次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是由玻璃外壳、透明导电层、第二有机层、第三有机层和导电层依次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是由玻璃外壳、透明导电层、第四有机层、第五有机层、第六有机层和导电层依次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是由玻璃外壳、透明导电层、第七有机层、第八有机层、第五有机层、第九有机层、第十有机层和导电层依次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是由玻璃外壳、透明导电层、第七有机层、第八有机层、第五有机层、第十一有机层、第九有机层、第十有机层和导电层依次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是玻璃外壳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有颜色的、磨砂的和表面涂覆了颜色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是外壳上有至少一个槽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将有机发光二极管制成具有灯泡泡壳的形状,在外壳中与低压引线、电压转换器、高压引线和灯头电连接,组成一种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这种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不仅发光效率高而且不使用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汞,并能在高的频率下工作和有较长的寿命,这种灯泡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灯不但能用于照明,还可以用于广告、装饰等领域。
文档编号F21S6/00GK2713286SQ20042002055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日
发明者涂一波 申请人:涂一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