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管用连接器、带连接器的放电管以及面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14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放电管用连接器、带连接器的放电管以及面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构成放电管的玻璃管端部的放电管用连接器、具有该放电管用连接器的带连接器的放电管以及面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放电管(冷阴极荧光放电管或CCFL)用于例如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或手机等的显示装置的液晶背光光源。如图26所示,众所周知的放电管(20)具有玻璃管(21)、一对金属制的电极(24)、金属制的引线(リ一ド)(22)以及荧光体层(25),玻璃管(21)形成收容氩等的放电用气体以及水银的封闭空间(23);一对金属制的电极(24)形成杯状且设置在封闭空间(23)内;金属制的引线(22)的一端与电极(24)连接且另一端从玻璃管(21)的端部(21a)向外部导出;荧光体层(25)包在玻璃管(21)的内面并且接受通过电极(24)放电而产生的紫外线照射、进行发光。虽然没有图示,但在上述的显示装置中,在液晶面板的背面具有保持或夹持玻璃管(21)的树脂制的保持架,利用保持架将放电管(20)与导光板邻接设置。利用焊锡将配线连接在玻璃管(21)的两端部(21a)的引线(22)上,从显示装置的电源装置向放电管(20)供电,可从背面侧向液晶面板照射光。
而以下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金属制的保持架(放电管保持部件),其具有板状的导电部、安装在导电部上的安装部、以及以从安装部的前端向垂直方向弯曲的方式形成且支撑放电管的引线的电极保持部。将放电管的引线与形成于电极保持部上的槽状的嵌合部嵌合,可通过导电部、安装部以及电极保持部向放电管供电。因此,可省略软焊作业、提高连接放电管和电源装置的操作性。但是,在将放电管的引线嵌合在电极保持部时,应力施加在引线上,在引线和玻璃管之间将产生破碎(裂缝),产生放电管内的放电用气体长时间泄漏的缓慢泄漏。专利文献1的电极保持部通过由具有弹性的金属形成的带体对嵌合部进行支撑,缓和将放电管的引线向嵌合部嵌合时的冲击,但是,通过由电极保持部直接支撑放电管的引线的专利文献1的保持架不能充分降低施加在引线上的应力,不能完全防止玻璃管的破碎。
专利文献2公开了嵌合在玻璃管的端部的金属制的连接器(盖子)和夹持连接器、将放电管保持在规定位置的金属制的保持架。将放电管的引线插通形成在连接器底部的孔部,固定连接器和引线。这样,通过将连接器嵌合在形成于上述的电极保持部上的槽状的嵌合部中,可通过连接器向放电管供电。但是,一旦将金属制的连接器嵌合在玻璃管的端部,使连接器的内周面和玻璃管的外周面紧贴,则点亮放电管时,连接器使玻璃管的端部的一部分冷却。因此,玻璃管内的水银集中到玻璃管的端部,放电管不能在长度方向放出均匀的光,放电管的使用寿命也降低。对此,本申请人考虑到以下的方法,即,在连接器上形成向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多个加强部(凸部),在连接器和玻璃管的端部之间形成间隙,通过间隙的隔热作用防止连接器对玻璃管的部分冷却。专利文献3与本发明的使用目的不同,其公开了具有一对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加强部的连接器(接头)。并且,专利文献3公开了利用金属制的保持架夹持固定在放电管的端部上的连接器,将电源电路与保持架连接、点亮放电管的光源装置。专利文献4公开了具有附着在玻璃管的端部的粘合剂、和通过粘合剂固定在玻璃管的端部且与引线电连接的金属制的连接器的光源装置。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329047号公报专利文献2实开昭64-48851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3-285231号公报专利文献4专利第3462306号公报但是,如上所述,在将放电管安装在保持架上时,一旦将设置在玻璃管的端部的连接器与电极保持部的嵌合部嵌合,则外力将施加在连接器上、有时会从玻璃管移动。尤其是,在连接器和玻璃管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下,连接器容易从玻璃管移动。这样,一旦连接器从玻璃管移动,则应力将施加在放电管的引线上,在玻璃管上容易产生裂缝。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抑制应力施加在放电管的引线上的放电管用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放电管。
本发明的放电管用连接器具有筒体(1)、从筒体(1)的一端(1a)向筒体(1)的轴方向外侧延伸的带状导出部(3)、以及从导出部(3)的前端(3a)起弯曲形成的突起部(4)。筒体(1)、导出部(3)以及突起部(4)由金属形成,突起部(4)具有通孔或切口部(13)。在将筒体(1)安装在构成放电管(20)的玻璃管(21)的端部(21a)时,从玻璃管(21)的端部(21a)伸出的引线(22)设置在突起部(4)的通孔或切口部(13)内。形成带状、具有弹性的导出部(3)以及突起部(4)在受到来自筒体(1)的应力时容易变形。因此,在筒体(1)上产生应力时,通过导出部(3)缓和从筒体(1)传递到引线(22)的应力,可防止在引线(22)和玻璃管(21)之间产生破碎。将放电管用连接器的筒体(1)安装在与电源装置连接的金属制的保持架上,可从电源装置通过筒体(1)、导出部(3)以及突起部(4)向放电管(20)的引线(22)供电,点亮放电管(20)。放电管(20)通过连接器被保持架支撑,但放电管(20)的引线(22)不被连接器或保持架支撑。并且,在将筒体(1)安装在保持架上时或在筒体(1)从放电管(20)移动时,施加在筒体(1)上的机械应力被导出部(3)缓和。因此,大的应力不传递到放电管(20)的引线(22)上。
在组装放电管和连接器时或在将放电管安装到显示装置上时,可以缓和从连接器施加在放电管的引线上的应力,防止在引线和玻璃管之间产生破碎,可得到可靠性高的放电管以及光源装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连接器的放电管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连接器的其他剖视图。
图4是图1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形成图1的连接器的板部件的俯视图。
图6是图1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突起部和引线的连接的工序图。
图8是保持架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将带连接器的放电管安装在保持架上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导出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突起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在导出部上具有突起的图1的带连接器的放电管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保持架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带连接器的放电管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4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图14的连接器的其他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图14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形成图14的连接器的板部件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图14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将图14的带连接器的放电管安装在保持架上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21是保持在保持架上的图14的带连接器的放电管的侧视图。
图22是表示在筒体上具有隆起部的图14的带连接器的放电管的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在加强部上具有开口部的图14的带连接器的放电管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在筒体上具有一对开口部的图14的带连接器的放电管的立体图。
图25是图24的剖视图。
图26是表示现有的放电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图1至图25就用于在显示装置的背光中使用的冷阴极荧光放电管的本发明的放电管用连接器、带连接器的放电管以及面光源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上述附图所示的放电管(20)与图26所示的放电管相同,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放电管用连接器具有筒体(1)、从筒体(1)的一端(1a)向筒体(1)的轴方向外侧延伸的带状导出部(3)以及从导出部(3)的前端(3a)起折弯形成的突起部(4)。筒体(1)、导出部(3)以及突起部(4)由磷青铜等弹性好的金属一体形成,并进行镀镍处理。也可以用铝或铝合金形成连接器(10)。如图2所示,在筒体(1)中,将玻璃管(21)保持在筒体(1)内的规定位置,同时,为了增加相对于变形的机械强度,具有向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多个半球形的加强部(凸部)(11),在将筒体(1)安装在玻璃管(21)的端部(21a)时,在筒体(1)和玻璃管(21)的端部(21a)之间形成间隙(1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在筒体(1)的周方向以及长度方向各形成三个加强部(11),共设置九个加强部(11),但加强部(11)的数量、大小以及形状可根据筒体(1)的大小等条件进行适当的变化。筒体(1)形成为具有接合缝部(17)的间断环形,在从规定的直径尺寸进行扩径、安装在玻璃管(21)上时,具有缩径弹力。因此,筒体(1)在将加强部(11)抵接在玻璃管(21)的外周面(21b)的状态下,保持在玻璃管(21)的端部(21a)上。向径方向内侧突出、与筒体(1)一体形成的阻挡部(16)设置在筒体(1)的一端(1a),在将筒体(1)安装在玻璃管(21)上时,玻璃管(21)的端部(21a)与阻挡部(16)抵接。
如图4所示,导出部(3)相对于筒体(1)和突起部(4)形成窄的宽度,具有向筒体(1)的轴方向延伸的带状的平面形状。因此,导出部(3)的垂直方向的剖面图小于其延伸方向、具有挠性,容易向其上面方向或下面方向弯曲。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出部(3)的厚度和突起部(4)一样与筒体(1)的厚度相同,但导出部(3)的宽度和长度可根据导出部(3)所要求的挠性程度适当地确定。如图1以及图4所示,突起部(4)具有圆形的通孔(13),该通孔(13)在筒体(1)的中心轴(C1)的延长线上具有中心轴(C2)且相对放电管(20)的引线(22)的剖面积具有大的直径。在将筒体(1)安装到玻璃管(21)的端部(21a)时,从玻璃管(21)的端部(21a)延伸的引线(22)设置在突起部(4)的通孔(13)内。通孔(13)的大小可考虑将放电管(20)的引线(22)插通突起部(5)的通孔(13)时的操作性、以及通过焊料(5)连接引线(22)和突起部(4)时的操作性来适当地确定。
形成带状、具有弹性以及挠性的导出部(3)以及突起部(4)由于受到外力容易变形,因此在筒体(1)从玻璃管(21)移动时,导出部(3)以及突起部(4)容易弯曲,可防止外力很强地施加在引线(22)上。其结果,可以防止玻璃管(21)发生破碎(裂缝)。并且,如果将向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多个加强部(11)形成在筒体(1)上、在筒体(1)与玻璃管(21)的端部(21a)之间形成间隙(12),则通过间隙(12)的隔热作用,可防止筒体(1)对玻璃管(21)的部分冷却,可抑制放电管(20)的特性变化。尤其是,如果将后述的带连接器的放电管(10、20)固定在保持架(30)上,则玻璃管(21)的热将通过保持架(30)传递到显示装置侧,但在本发明中,通过间隙(12)的隔热作用,可抑制从玻璃管(21)向保持架(30)的热传递,可防止玻璃管(21)的部分冷却。
如图5所示,在制造连接器(10)时,可通过冲压成型由金属板形成将导出部(3)、突起部(4)以及阻挡部(16)等一体形成的板部件(6)。然后,通过弯曲加工将板部件(6)弯曲成环形、形成筒体(1),使突起部(4)以及阻挡部(16)折弯、形成图6所示的连接器(10)。在将连接器(10)安装在放电管(20)上、组装带连接器的放电管(10、20)时,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将连接器(10)的筒体(1)安装在玻璃管(21)的端部(21a)上,将导出部(3)与放电管(20)的引线(22)平行设置,使引线(22)插通突起部(4)的通孔(13)内。此时,从筒体(1)的另一端(1c)插入放电管(20),直到玻璃管(21)的端部(21a)与阻挡部(16)抵接。阻挡部(16)在筒体(1)内进行放电管(20)的定位。
然后,利用焊锡等的焊料(5)将突起部(4)和引线(22)进行固定,将连接器(10)和放电管(20)的引线(22)进行电连接。如图7(c)以及图7(d)所示,至少将突起部(4)的通孔(13)和引线(22)的一部分浸渍在熔化后的焊料(5)中,并冷却附着在突起部(4)的通孔(13)的内部的焊料(5),由此可连接突起部(4)和引线(22)。以往用手工操作的软焊连接放电管(20)的引线(22)和配线,但在将筒体(1)安装到玻璃管(21)的端部(21a)后,如果将突起部(4)的通孔(13)和引线(22)浸渍在熔融的焊料(5)中、进行冷却,则可以连接引线(22)和连接器(10),因此,钎焊操作简单化,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在将带连接器的放电管(10、20)组装到显示装置上时,将金属制的保持架(30)在液晶面板的背面与导光板邻接设置。保持架(30)通过配线与显示装置的电源装置连接。如图8所示,保持架(30)具有基础部件(31)和以与基础部件(31)一体且相对于基础部件(31)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一对夹持部(32),基础部件(31)固定在无图示的显示装置上。如图9所示,带连接器的放电管(10、20)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对夹持部(32)之间。夹持部(32)具有夹持连接器(10)的筒体(1)的弯曲面,一旦按压筒体(1),则夹持部(32)向相互分离的方向移动,之后通过弹力进行复原,保持带连接器的放电管(10、20)。虽然没有图示,但连接器(10)是被安装在玻璃管(21)的端部(21a)上。通过保持架(30)的夹持部(32)夹持筒体(1),从显示装置的电源装置通过保持架(30)、筒体(1)、导出部(3)以及突起部(4)向放电管(20)的引线(22)供电,可以点亮放电管(20)。在通过保持架(30)夹持筒体(1)时,通过筒体(1)向引线(22)施加的外力被导出部(3)以及突起部(4)缓和,大的应力不传递到放电管(20)的玻璃管(21)上。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图1至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可进行变更。例如,如图10所示,也可以用多条带部件形成连接器(10)的导出部(3)。突起部(4)虽然从导出部(3)的前端(3a)向上方折弯形成,但不局限于折弯,突起部(4)也可以从导出部(3)的前端(3a)弯曲形成。并且,突起部(4)的通孔(13)不局限于圆形,也可以形成方形。如图11所示,也可以将突起部(4)的前端部形成切成Y字形或U字形的切口部。如图12所示,也可以在导出部(3)的一部分上形成折弯部(18)。虽然没有图示,但也可以在突起部(4)或突起部(4)和导出部(3)双方上都形成折弯部(18)。折弯部(18)可过自身的弹力进一步缓和向筒体(1)和突起部(4)之间传递的应力。并且,在点亮或熄灭放电管(20)时,玻璃管(21)由于热膨胀而延伸或收缩,而在放电管(20)的长度方向伸缩的折弯部(18)可吸收玻璃管(21)的延伸或收缩部分、并且减轻由于玻璃管(21)的延伸或收缩而施加在玻璃管(21)上的应力。如图13所示,与专利文献1的电极保持部同样,也可以在保持架(30)上形成从基础部件(31)向垂直方向折弯而形成的带体(33)。通过形成在带体(33)的前端部的支撑部(34)支撑连接器(10)的导出部(3)或突起部(4),可缓和连接时的冲击,并可连接连接器(10)和保持架(30)。可利用焊料固定支撑部(34)和连接器(10)的导出部(3)或突起部(4),将带连接器的放电管(10、20)固定在保持架(30)上。在图示的带连接器的放电管(10、20)中,突起部(4)以及引线(22)是在组装之前利用焊料(5)固定在显示装置上,但也可以在组装到显示装置上之后通过焊料(5)进行固定。
根据图1至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可通过保持架(30)以及连接器(10)向放电管(20)的电极(24)供电,可提高连接放电管(20)与电源装置的操作性。但是,填充在玻璃管(21)内的放电用气体在不点亮放电管(20)时为非导电体,而在点亮放电管(20)时成为导电体,因此,一旦与作为电介质的玻璃管(21)的外周面邻接地设置金属制的连接器等的导电体,则填充在玻璃管(21)内的放电用气体、玻璃管(21)以及筒体(1)之间将产生散杂电容(寄生容量)。在放电管(20)上、高达1000V的高压电施加在电极(24)上,在通过高频放电点亮放电管(20)时,产生与散杂电容成正比的漏电流。其结果,具有点亮放电管(20)的反演电路的功率利用系数降低的问题。
在点亮放电管时,在稍微离开电极的前端部的位置上产生等离子体(放电弧柱),但根据上述的专利文献4,由于连接器的开口的端部不从电极的前端部延伸,因此,可以防止在等离子体与连接器之间产生散杂电容。但是,专利文献4中所述的连接器由于插在玻璃管端部的连接器的轴方向长度比现有的连接器短,因此必须在玻璃管和连接器之间设置粘着剂、将连接器固定在玻璃管的端部。由于点亮放电管产生的加热或紫外线,由硅树脂形成的粘着剂有劣化的危险。并且,在经由粘着剂和玻璃管被连接器包围的放电管的电极部分上,在放电用气体、玻璃管、粘着剂以及连接器之间将产生散杂电容,不能充分地减少散杂电容。
以下根据图14至图25、就本发明的放电管用连接器、带连接器的放电管以及面光源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可以提供能够减少由于将金属制的连接器(10)安装在玻璃管(21)的端部(21a)上而产生的散杂电容的放电管用连接器(10)、带连接器的放电管(10、20)以及面光源装置(10、20、30)。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通过包围玻璃管(21)的端部(21a)的中空的筒体(1)以及连接部(2)形成,连接部(2)具有从筒体(1)的一端(1a)向筒体(1)的轴方向外侧延伸的带状导出部(3)以及从导出部(3)的前端(3a)起折弯或弯曲形成的突起部(4)。如图15所示,筒体(1)具有向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多个半球形的加强部(11),在将筒体(1)安装到玻璃管(21)的端部(21a)上时,加强部(11)的顶部接触玻璃管(21)的外周面(21b)、被相互固定。而且,在没有设置加强部(11)的筒体(1)的内周面(1b)与玻璃管(21)的端部(21a)之间形成间隙(12)。
如图15至图1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体(1)的周方向形成四个加强部(11)并且在长度方向形成三个加强部(11),总共设置十二个加强部(11)。在将筒体(1)安装在玻璃管(21)的端部(21a)上时,筒体(1)和玻璃管(21)通过加强部(11)而分离,在筒体(1)和玻璃管(21)之间形成由间隙(12)产生的空洞(空气层)。
散杂电容的大小与设置在放电用气体和筒体(1)之间的电介质的电容率成正比,与放电用气体和筒体(1)的分离距离成反比。在现有的连接器中,在放电用气体与连接器之间设置由电容率为3.7~10.0左右的玻璃管与电容率为3.5~5.0左右的硅树脂形成的粘合剂,但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中,由于在放电用气体与连接器之间与玻璃管(21)邻接地形成电容率为1.0左右的空气层,同时,通过加强部(11)将筒体(1)和玻璃管(21)分离,因此,与现有的方法相比可进一步抑制因将连接器(10)安装在放电管(20)上而产生的散杂电容。筒体(1)与玻璃管(21)的分离距离虽然可根据点亮放电管(20)的反演电路所要求的功率利用系数适当地确定,但随着增大筒体(1)的内周面与玻璃管(21)的外周面(21b)的分离距离,产生在放电用气体、玻璃管(21)以及筒体(1)之间的散杂电容降低,可以提高功率利用系数。
连接器(10)具有在筒体(1)上形成为圆形的多个开口部(14),开口部(14)将玻璃管(21)的外周面(21b)向外部露出。开口部(14)在加强部(11)和加强部(11)之间扩散形成,防止筒体(1)的机械强度部分地明显降低。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体(1)的相对的各侧面形成七个开口部(14)、在底面形成三个开口部(14),总共设置十七个开口部(14),但根据筒体(1)的大小以及强度等条件可适当改变开口部(14)的数量、大小以及形状。产生在放电用气体、玻璃管(21)以及筒体(1)之间的散杂电容与同玻璃管(21)相对的筒体(1)的表面积成正比,与玻璃管(21)和筒体(1)的距离成反比。通过在筒体(1)上形成多个开口部(14),可以降低筒体(1)相对于玻璃管(21)的对置面积,因此,可以降低散杂电容。并且,通过随着朝向玻璃管(21)的中央将筒体(1)的开口部(14)的总面积扩大或以更深地形成加强部(11)的方式扩大筒体(1)和玻璃管(21)的分离距离,即使使筒体(1)从电极(24)朝向玻璃管(21)的中央延伸,也可以通过多个开口部(14)抑制散杂电容的增加。因此,无需象现有的连接器那样利用粘合剂固定玻璃管和连接器,通过在轴方向具有足够长度的筒体(1),可切实地将连接器(10)插入固定在玻璃管(21)的端部(21a)。
如图14所示,筒体(1)具有通过玻璃管(21)包围电极(24)的电极包围部(7)和从电极包围部(7)朝向玻璃管(21)的中央延伸的延伸包围部(8)。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开口部(14)扩散形成在整个筒体(1)上,但开口部(14)至少形成在电极包围部(7)和延伸包围部(8)上。通过在电极包围部(7)和从电极包围部(7)朝向玻璃管(21)的中央延伸的延伸包围部(8)上形成多个开口部(14),可以有效地降低因在电极(24)的前端部(24a)形成的等离子体而产生的散杂电容。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中,通过开口部(14)和加强部(11)的几何效果,可大幅度地减少由于将连接器(10)安装在放电管(20)上而产生的散杂电容。
如图18所示,在制造连接器(10)时,通过冲压成型由金属板形成将连接部(2)、阻挡部(16)、加强部(11)以及开口部(14)等一体形成的板部件(6)。然后,通过弯曲加工将板部件(6)弯曲成环形、形成筒体(1),使突起部(4)以及阻挡部(16)折弯或弯曲、形成图19所示的连接器(10)。在将连接器(10)安装在放电管(20)上、组装带连接器的放电管(10、20)时,将连接器(10)的筒体(1)安装在玻璃管(21)的端部(21a),利用焊锡等焊料(5)固定连接部(2)的突起部(4)和引线(22),将连接器(10)与放电管(20)的引线(22)进行电连接。
在通过带连接器的放电管(10、20)组装面光源装置(10、20、30)时,在构成无图示的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的背面、与导光板邻接地设置金属制的保持架(30)。如图20所示,面光源装置(10、20、30)具有放电管(20)、安装在放电管(20)的玻璃管(21)的端部(21a)的连接器(10)、以及保持连接器(10)、将放电管(20)保持在规定位置的保持架(30)。保持架(30)由与连接器(10)相同的导电性高的金属形成,通过配线与显示装置的电源装置连接。保持架(30)与筒体(1)相同、形成为具有接合缝部(35)的间断环形,在从规定的直径尺寸进行扩径、安装连接器(10)的筒体(1)时,具有缩径弹性。保持架(30)具有基础部件(31)和与基础部件(31)一体形成的一对夹持部(32),基础部件(31)固定在无图示的显示装置上。夹持部(32)具有夹持连接器(10)的筒体(1)的弯曲面,一旦按压筒体(1),则夹持部(32)向相互分离的方向移动,之后通过弹力进行复原,保持带连接器的放电管(10、20)。
如图20以及图21所示,保持架(30)在保持连接器(10)时,具有与形成在筒体(1)上的开口部(14)的至少一部分匹配的开放孔(37)。在通过保持架(30)保持连接器(10)时,与筒体(1)的开口部(14)匹配的开放孔(37)将由筒体(1)包住的玻璃管(21)向外部开放,因此,筒体(1)的开口部(14)不被保持架(30)封住,可以通过放电用气体、玻璃管(21)以及保持架(30)防止产生散杂电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保持架(30)上形成为长方形的一对开放孔(37),可使形成在筒体(1)的各侧面的七个开口部(14)开放、露在外部。
虽然没有图示,但是连接器(10)是在玻璃管(21)的两端部(21a)安装一对。通过保持架(30)的夹持部(32)保持筒体(1),将保持架(30)和连接器(10)进行电连接,并从显示装置的电源装置通过保持架(30)、筒体(1)以及连接部(2)向放电管(20)的引线(22)供电,由此可以点亮放电管(20)。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图14至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可进行变更。例如,如图22的连接器(40)所示,也可以在筒体(1)上形成向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多个隆起部(凹部)(15)来代替开口部(14)。隆起部(15)是筒体(1)的一部分向外部弯曲、形成半球形,在将筒体(1)安装到玻璃管(21)的端部(21a)上时,形成隆起部(15)的筒体(1)的一部分与玻璃管(21)的距离分开得很大。因此,与开口部(14)相同,可以减少由连接器(40)产生的散杂电容。一旦将开口部(14)设置在筒体(1)上,则在制造连接器(10)时将产生由开口部(14)形成的金属板的残渣,但通过形成不具有通孔的隆起部(15)来代替开口部(14),可以不形成残渣地形成连接器(40)。并且,通过形成多个隆起部(15),可以增加筒体(1)的机械强度。虽然没有图示,但在通过保持架(30)保持连接器(40)时,通过隆起部(15)保持架(30)与连接器(40)分离,在保持架(30)与连接器(40)之间也形成间隙。因此,即使在保持架(30)上不形成开放孔(37),也可以通过放电用气体、玻璃管(21)以及保持架(30)防止产生散杂电容。但也可以在通过保持架(30)保持连接器(40)时,使隆起部(15)与保持架(30)的开放孔(37)匹配,使隆起部(15)从开放孔(37)向外部开放。筒体(1)的隆起部(15)不会与保持架(30)抵接、形成阻碍,可通过保持架(30)容易地且切实地保持连接器(40)。加强部(11)以及隆起部(15)并不局限于半球形,也可在筒体(1)的纵向形成线形或在周方向连续地形成环形。
如图23的连接器(50)所示,也可以在加强部(11)的顶部形成开口部(14)。通过在与玻璃管(21)的外周面(21b)接触的加强部(11)的顶部形成开口部(14),可进一步减少筒体(1)相对于玻璃管(21)的对置面积,可进一步降低散杂电容。如图24的连接器(60)所示,也可以将电极包围部(7)和延伸包围部(8)共同的开口部(14)形成在筒体(1)上。连接器(60)的筒体(1)具有一对开口部(14),其相对于上述连接器(10)比较大且形成为长方形。如图25所示,通过连接器(60)的开口部(14),电极(24)和稍微离开电极(24)的前端部(24a)的玻璃管(21)的封闭空间(23)的一部分从连接器(60)开放。虽然没有图示,筒体(1)的开口部(14)也可以沿着筒体(1)的边部或角部形成切口形。并且,也可以在与电极(24)的前端部(24a)邻接的筒体(1)的另一端(1c)形成比形成有连接部(2)的筒体(1)的一端(1a)更多的开口部(14)。可以进一步降低与电极(24)的前端部(24a)邻接产生的散杂电容。而且,也可以利用网眼状的金属形成筒体(1),大幅度地降低筒体(1)相对于玻璃管(21)的对置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放电用连接器、带连接器的放电管以及面光源装置,通过降低将金属制的连接器(10)安装到放电管(20)的端部时产生的散杂电容,可以防止由漏电流造成的功率利用系数的降低,可降低放电管(20)的耗电量。
本发明可良好地用于例如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等的光源装置所使用的冷阴极荧光放电管。
权利要求
1.一种放电管用连接器,具有筒体、从该筒体的一端向该筒体的轴方向外侧延伸的带状导出部、以及从该导出部的前端起弯曲形成的突起部,所述筒体、导出部以及突起部由金属形成,所述突起部具有通孔或切口部,在将所述筒体安装在构成放电管的玻璃管的端部时,从所述玻璃管的端部延伸的引线设置在所述突起部的通孔或切口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出部上形成折弯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上形成向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多个加强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的一端形成向所述筒体的径方向内侧突出且与所述放电管抵接的阻挡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上形成多个开口部或向径方向外侧突出的隆起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电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具有通过所述玻璃管包围所述电极的电极包围部、和从该电极包围部向着所述玻璃管的中央延伸的延伸包围部,在所述电极包围部和延伸包围部上形成多个开口部或隆起部。
7.一种带连接器的放电管,具有放电管和安装在该放电管上的金属制的连接器,放电管具有形成收容放电用气体的封闭空间的玻璃管、设置在所述封闭空间内的一对金属制的电极、以及一端与所述电极连接且另一端从所述玻璃管的端部向外部导出的金属制的引线,所述连接器具有筒体、从该筒体的一端向该筒体的轴方向外侧延伸的带状的导出部、以及从该导出部的前端起弯曲形成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具有通孔或切口部,在将所述筒体安装在所述玻璃管的端部时,所述引线设置在所述突起部的通孔或切口部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连接器的放电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出部上形成折弯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连接器的放电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上形成多个开口部或向径方向外侧突出的隆起部。
10.一种面光源装置,具有放电管、安装在该放电管的端部上的金属制的连接器、以及保持该连接器并将放电管保持在规定位置上的金属制的保持架,所述放电管具有在内部形成封闭空间的玻璃管、设置在该玻璃管的封闭空间内的两端部的一对金属制的电极、以及分别与该电极连接且向所述玻璃管的外侧导出的一对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具有包围所述玻璃管的端部的金属制的筒体、从该筒体的一端向该筒体的轴方向外侧延伸的带状的导出部、以及从该导出部的前端起弯曲形成且与所述引线电连接的突起部,在所述筒体上形成多个开口部或向径方向外侧突出的隆起部,在将所述连接器保持在所述保持架上时,在所述保持架上形成与所述筒体的开口部或隆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匹配的开放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制的放电管用连接器,其能够缓和从放电管用连接器传递到引线上的应力,防止在引线和玻璃管之间发生破碎。该放电管用连接器具有筒体(1)、从筒体(1)的一端(1a)向筒体(1)的轴方向外侧延伸的带状导出部(3)、以及从导出部(3)的前端(3a)起弯曲形成的突起部(4),在将筒体(1)安装在构成放电管(20)的玻璃管(21)的端部(21a)上时,从玻璃管(21)的端部(21a)延伸的引线(22)设置在突起部(4)的通孔或切口部(13)内。形成带状、具有弹性的导出部(3)以及突起部(4)在受到来自筒体(1)的应力时容易变形,通过导出部(3)缓和从筒体(1)传递到引线(22)的应力。
文档编号H01J5/50GK101030688SQ20071000177
公开日2007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日
发明者森裕一, 田仲晋作 申请人: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