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54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给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面板并不具有自发光特性,因而,为达到显示效果需要背光模组给 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一显示光源。背光模组区分为直下式背光模组与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 而图1是习知一种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习知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 100包括一金属灯罩110、一发光二极管光源120、用于支撑液晶显示面板的一框架140、一 导光板150、一反射片160以及多个光学膜片170,其中发光二极管光源120包括印制电路 板122(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以及电性连接至印制电路板122且沿一直线排列的 多个发光二极管124。习知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100的组装方法是先将发光二极管光源120放置于金属 灯罩Iio内,之后再贴上胶带180及胶带190。接着,藉由胶带190及螺丝将框架140固定 于金属灯罩110上。然后,藉由胶带180将反射片160黏附于金属灯罩110上,并藉由胶带 180黏附导光板150,其中导光板150的入光面152是伸入金属灯罩110内。之后,将光学 膜片170组装于导光板150上。承上述,习知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100需藉由螺丝将框架140锁附于金属灯罩110 上,所以组装较为麻烦,且会产生螺丝对位不准的问题,导致不良率增加。此外,当需要重工 (即重新组装)时,需先取出导光板150并松开螺丝,所以会耗费较多的时间。另外,习知技 术需额外使用导电胶带连贴于金属灯罩110与一金属背板,以达到进电放电防护的效果。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组装容易且重工容易的背光模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容易且重工容易的背光模组。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强化胶带、光源组件及导光板。强化胶带弯折形成一罩体以 及从罩体底部延伸而出的支撑部,其中罩体具有一开口。光源组件黏贴于罩体且位于罩体 内。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与入光面相邻的一底面及出光面,部分底面与支撑部相对,且入 光面位于开口处。所述背光模组使用时,可直接藉由罩体直接黏贴于其他构件上,组装方便。而且在 需要重工时,只需首先撕下强化胶带即可,无需进行螺丝松脱,且无需拆下导光板。因此,本 发明的背光模组具有组装容易且重工容易的优点。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 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习知一 图2是本发明
种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示意图。 图3A至图3D是图2之背光模组的组装流程图。 图4A至图4B是将光源组件及强化胶带组装成一模组的流程图<
极管光源 极管100 侧边入光式·肾光模组
110:金属灯罩120 发光二
122 印制电路板124 发光二
140 框架导光板150 导光板
152 入光面160 反射片
170 光学膜片180 胶带
190 胶带
200 背光模组
10 强化胶带
12 罩体13通孑L
14 支撑部16开口
20 光源组件22基板
220 连接端24光源
30 导光板31入光面
32 底面33出光面
34 黏合层35反射片
36 光学膜片37薪合层
40 框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 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背光模组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 详细说明如后。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示意图。参阅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 背光模组200包括强化胶带10、光源组件20及导光板30。强化胶带10弯折形成一罩体12以及从罩体12底部延伸而出的支撑部14,其中罩 体12具有一开口 16。光源组件20黏贴于罩体12且位于罩体12内。导光板30具有一入 光面31及与入光面31相邻的一底面32及出光面33,部分底面32与支撑部14相对,且入 光面31位于开口 16处。出光面33与底面32相对。强化胶带10须有足够的强度以支撑光源组件20及部分支撑导光板30。优选的, 强化胶带10还可具有良好的散热性,以利于及时散发光源组件20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本 实施例中,强化胶带10可采用铝质胶带。在图2中的光源组件20包括基板22以及配置于基板22上的至少一光源24。在 本实施例中,光源24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且光源24的数量可为多个。这些光源24是沿一直线排列,且此直线是平行导光板30的入光面31。光源24 的出光方向是朝向导光板30的入光面31。此外,部分基板22延伸至导光板30的底面32 下方且黏贴于支撑部14上,导光板30的底面32透过一黏合层34而黏贴于基板22。基板 22例如是一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其包括连接端220。此连接端220 可以是连接至印制电路板的一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0相 应地,罩体12形成有通孔13,以使连接端220能穿过通孔13。如此,光源24可通过连接端 220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以达成对光源24的控制。上述光源组件20亦可采用其他常用的光源,例如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另外,还可以采用LED加光导棒的设计,即将一颗或多颗LED设 置于光导棒两端从而藉由光导棒将LED发出的光转化成线光源。为提升导光板30的光利用率,其底面32上可进一步设置有一反射片35,且部分反 射片35黏贴于支撑部14。如此反射片35被支撑部14所支撑,可防止其从导光板30上脱 落。为提升导光板30的出光均勻性及出光辉度,出光面33上进一步可设置有至少一光学 膜片36。光学膜片36可为扩散片及增光片等。此外,背光模组200可进一步包括一用于放 置液晶显示面板的框架40。罩体12的顶部黏贴于框架40。导光板30的部分出光面33通 过一黏合层37黏贴于框架40。以下将配合图式说明本实施例之背光模组200的组装步骤,但此组装步骤仅为举 例之用,本发明并不限定背光模组200的组装步骤。图3A至图3D是图2之背光模组的组 装流程图,而图4A至图4B是将光源组件及强化胶带组装成一模组的流程图。请先参阅图 3A,背光模组200的组装步骤例如是先将黏合层37贴于框架40,并插入反射片35。接着,如图3B所示,插入导光板30,并藉由黏合层37使框架40与导光板30相黏
口 O之后,如图3C所示,将强化胶带10及光源组件20所组成的模组贴附于反射片35、 框架40及导光板30。所述模组的形成方式如图4A与图4B所示,即先将黏合层34形成于 基板22,接着将强化胶带10沿着光源组件20弯折形成罩体12及支撑部14。然后,如图3D所示,将光学膜片36配置于导光板30上。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00藉由强化胶带20来取代习知技术之金属灯罩,如此不仅 可节省成本还可省去在金属灯罩上贴胶带的步骤。所以,本实施例之背光模组200具有组 装容易的优点。此外,本实施例之背光模组200不需使用螺丝锁附框架40,所以可进一步节 省组装时间。另外,当需进行重工时,只需撕下强化胶带10,待重工完成后再将强化胶带10 贴回即可。由于重工步骤简单,且无须松脱螺丝,所以本实施例之背光模组200具有易于重 工的优点。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金属背板结合至背光模组200时,可直接藉由强化胶带10 黏贴至金属背板,以达到静电放电防护的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 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 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 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 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背光模组,包含一强化胶带,弯折形成一罩体以及从该罩体底部延伸而出的一支撑部,其中该罩体具有一开口;一光源组件,黏贴于该罩体,且位于该罩体内;以及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与该入光面相邻的一底面,部分该底面与该支撑部相对,且该入光面位于该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光源组件包括黏贴于该罩体底部 的一基板以及配置于该基板的至少一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部分该基板延伸至该导光板的该底 面下方且黏贴于该支撑部上,而该导光板的该底面透过一黏合层而黏贴于该基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包括连接端,该罩体形成有通 孔,该连接端穿过该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于该导光板的该底 面的一反射片,且部分该反射片黏贴于该支撑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强化胶带为铝质胶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放置液晶显示面板 的一框架,部分该框架黏贴于该罩体顶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框架更透过一黏合层而黏贴于该 导光板的一出光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一出 光面上的至少一光学膜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强化胶带、光源组件及导光板。强化胶带弯折形成一罩体以及从罩体底部延伸而出的支撑部,其中罩体具有一开口。光源组件黏贴于罩体且位于罩体内。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及与入光面相邻的一底面及出光面,部分底面与支撑部相对,且入光面位于开口处。所述背光模组组装时,可直接藉由罩体直接黏贴于其他构件上,组装方便。而且在需要重工时,只需撕下强化胶带即可,无需进行螺丝锁固,易于重工。
文档编号F21Y101/02GK101922648SQ20091014648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9日
发明者许文铭, 谢敏生, 黄冠富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