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体及其连接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414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框架体及其连接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框架体及其连接元件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体及其连接元件,详而言之,涉及一种可设置一片体 的框架体及其连接元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导光装置能利用折射及/或反射将直射及漫射的阳光导至位于天花板的反 射物,以均勻地照亮一房间内部,且减少令人不适的眩光。而且,在白天使用该现有导 光装置可节省照明设备所用的能量。然而,该现有导光装置具有如下缺点,如果天花板 没有反射物,阳光无法被导向至远离窗户的空间位置。亦即,被导入该房间的阳光会落 在窗户附近的地板上或是天花板。因此,照明效果不佳。[0003]为改善上述缺点,导光膜便因应而生。该导光膜为一膜片,且其表面上具有多 个微结构,当阳光通过该导光膜时,所述微结构改变该阳光的行进方向,以达到所需的 出光角度,使得该阳光接近水平地被导入该房间内。在实际使用时,该导光膜通常被贴 附于窗户的玻璃上。然而,当热涨冷缩时,由于该导光膜被限制于玻璃上,因此使得所 述微结构会略微变形而降低导光的效果。[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且具有进步性的框架体及其连接元件,以解决上述 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导光装置中,通常被贴附于窗户的玻璃 上的导光膜,在受到热涨冷缩时,其微结构会略微变形而降低导光的效果。[0006]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框架体,其包括多个中空杆件及多个连接元件。每一连 接元件包括一主体部、至少一延伸部及一承座。该延伸部位于该主体部的一端,该延伸 部用以连接该中空杆件。该承座连接该主体部,该承座具有一凸出结构,用以供一片体 的透孔套设于其上。[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上述结构中,由于片体并非贴附于该透光板上, 因此该片体在受到热涨冷缩时可自由伸缩而不会因被限制住而变形。


[0008]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框架体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0009]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框架体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0010]图3a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框架体中连接元件的俯视示意图;[0011]图3b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框架体的中间连接元件的俯视示意图;[0012]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中片体置放于框架体的示意图;[0013]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件的示意图;[0014]图6为显示本实用新型中置放另一透光板于框架体的示意图;及图7为显示本实用新型中框架体置于二透光板间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框架体 2中空杆件 3连接元件 3a中间连接元件 4透光板 5片体 6 限位件 7另一透光板 21内侧壁 22容置空间 31主体部 32延伸部 33承座 34凸出结构 51透孔 61穿孔321第一表面322第二表面323第三表面 341支撑部 342挡止部3211第一突起结构 3221第二突起结构 3231第三突起结构具体实施方式
[0041]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框架体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显示了本 实用新型框架体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a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体中连接 元件的俯视示意图。该框架体1包括多个中空杆件2及多个连接元件3。该中空杆件2 具有一内侧壁21,该内侧壁21围绕以定义出一容置空间22。[0042]每一连接元件3包括一主体部31、至少一延伸部32及一承座33。该延伸部32 位于该主体部31的一端,该延伸部32用以连接该中空杆件2。该承座33连接该主体部 31,该承座33具有一凸出结构34,用以供一片体5(图5)的透孔51套设于其上。较佳 地,该连接元件3的材料为塑料,且该中空杆件2的材料为金属。[0043]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元件3的延伸部32具有至少三个表面,每一表面具有多 个突起结构。如图2及图3a所示,该延伸部32具有一第一表面321、一第二表面322及 一第三表面323。该第一表面321与该第二表面322相对,该第三表面323位于该第一表面321及该第二表面322之间。该第一表面321具有多个第一突起结构3211,该第二 表面322具有多个第二突起结构3221,且该第三表面323具有多个第三突起结构3231。 此外,所述第一突起结构3211排列成至少二排,且所述第二突起结构3221排列成至少二 排。所述第一突起结构3211,所述第二突起结构3221及所述第三突起结构3231以侧视 方向看呈三角形外观,且其尖端朝向该主体部31。[0044]组装时,该延伸部32用以插入该中空杆件2的容置空间内,使所述突起结构 (第一突起结构3211、第二突起结构3221及第三突起结构3231)抵住该中空杆件2的内 侧壁21,同时该中空杆件2的端部顶抵该主体部31。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延伸部32也 可为圆形柱体或矩形柱体,且其所对应的中空杆件2亦为柱状。[0045]在本实施例中,该延伸部32的数目为二个,所述延伸部32分别位于该主体部31 的二端,且其大致呈90度。亦即,所述延伸部32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如此,该连接 元件3位于该框架体1的四个角落。[0046]较佳地,如果该框架体1的一侧边需要加长时,则需要加设一中间连接元件 3a(图2及图3b)以水平连接二个中空杆件2。该中间连接元件3a与位于角落的该连接 元件3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该中间连接元件3a的所述延伸部32分别位于该主体部 31的二端,且其大致为平行。[0047]参考图1、2及3a,在本实施例中,该凸出结构34为一支撑柱,且该支撑柱包括 一支撑部341及一挡止部342。该挡止部342位于该支撑部341的顶端,且该挡止部342 的直径大于该支撑部341的直径。[0048]参考图4,将该框架体1置放于一透光板4 (例如玻璃)上,再提供一片体5,其 具有多个透孔51,且所述透孔51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凸出结构34。接着,将该片体5的 透孔51套设于所述凸出结构34上。较佳地,该透孔51的直径大于该挡止部342直径的 1.05倍,因此该片体5与所述凸出结构34的支撑部341并非紧配。亦即,该片体5可在 水平方向(图中χ轴及y轴所形成的平面)做些许位移。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由于 该挡止部342的直径大于该支撑部341的直径,所以只要该片体5的透孔51可以穿过该 挡止部342即可,并不限定该透孔51的直径一定要大于该挡止部342。[0049]在本实施例中,该片体5为一导光膜,其可透光且表面具有多个微结构(图中未 示),当光线通过该片体5时,所述微结构可以改变该光线的行进方向。通过所述微结构 的特殊设计,可以将该光线导向所需的位置与角度。[0050]参考图5,提供多个限位件6。该限位件6具有一穿孔61,该穿孔61套设于该 承座33的该凸出结构34,用以限制该片体5的位移。在本实施例中,该穿孔61的直径 大致等于该挡止部342的直径,该限位件6卡固于该挡止部342上,或者该限位件6可穿 过该挡止部342,请参考图6,利用该限位件6的穿孔61穿过该支撑柱的挡止部342,而 套设于该支撑柱的支撑部341,用以限制该片体5于垂直方向(图中ζ轴方向)的位移。 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由于该挡止部342可受挤压而稍微变形,故只要该限位件6的穿 孔61可以穿过该挡止部342即可,并不限定该穿孔61的直径一定要大于该挡止部342。[0051]参考图6,提供另一透光板7 (例如玻璃)。参考图7,将该透光板7置放于该 框架体1上,所述透光板4、7的位置相对应以夹设框架体1的所述中空杆件2及所述连 接元件3、3a。较佳地,可再利用封胶(图中未示)将所述透光板4、7四边之间隙密封住,以固接所述透光板4、7,且使得该框架体1内为一封闭空间。[0052]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片体5为套设或悬挂于所述凸出结构34上。由于该片体5 与所述凸出结构34的支撑部341间具有裕度,且该片体5并非贴附于该透光板4、7上, 因此该片体5受热涨冷缩时可自由伸缩而不会因被限制住而变形。[0053]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 型。因此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及变化仍不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框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中空杆件;及多个连接元件,每一连接元件包括一主体部;至少一延伸部,位于该主体部的一端,该延伸部连接该中空杆件;及一承座,连接该主体部,该承座具有一供一片体的透孔套设于其上的凸出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体,其特征在于,该凸出结构为一支撑柱,且该支撑柱包括一支撑部;及一挡止部,位于该支撑部的顶端,该挡止部的直径大于该支撑部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体,其特征在于,该片体的透孔直径大于该挡止部直径的 1.05 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体,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元件更包括一限位件,该限位件 具有一穿孔,且该穿孔的直径大致等于该挡止部的直径,利用该限位件的穿孔穿过该支 撑柱的挡止部,而套设于该支撑柱的支撑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体,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元件更包括一限位件,该限位件 具有一穿孔,该限位件的穿孔套设于该凸出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体,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元件的延伸部具有至少三个表 面,每一表面具有多个突起结构,该延伸部插入该中空杆件的一容置空间,使所述突起 结构抵住该中空杆件的内侧壁,该内侧壁定义出该容置空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体,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 及一第三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相对,该第三表面位于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 面之间,该第一表面具有多个第一突起结构,该第二表面具有多个第二突起结构,且该 第三表面具有多个第三突起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结构为排列成至少二排, 且所述第二突起结构为排列成至少二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连接元件的该延伸部的数目为 二个,所述延伸部分别位于该主体部的二端,且其大致呈90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连接元件的该延伸部的数目 为二个,所述延伸部分别位于该主体部的二端,且其大致为平行。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体,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至少二透光板,夹设所述中空 杆件及所述连接元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体及其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包括一主体部、至少一延伸部及一承座。该延伸部位于该主体部的一端。该承座连接该主体部,该承座具有一凸出结构,用以供一片体的透孔套设于其上。由此,该片体在热涨冷缩时可自由伸缩而不会因被限制住而变形。
文档编号F21V21/00GK201811169SQ20102052506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9日
发明者林启文, 林欣勇, 苏盈彰 申请人: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