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72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器,特别是一种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源并改善散热效果的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耗电量较低、色域宽以及产品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发光二极管已应用于多种技术领域,其中作为一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即为重要应用之一。然而,发光二极管的散热一直为业界极需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的背光模块是将发光二极管灯条利用螺丝或螺栓等锁固组件固定在一散热组件上,通过将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能传导至散热组件,以有效降低发光二极管的温度。然而,发光二极管灯条可能在工作时因温度升高而膨胀弯曲,使得发光二极管灯条以及散热组件之间仅在锁固组件所锁合的位置上形成接触,导致散热效率降低。此外,灯条的基板需预留锁固位置,导致电路配置较为复杂且基板面积较大而增加制造成本。另外,发光二极管灯条锁固在散热组件上再组装至液晶显示器,这样将增加零组件数量以及组装步骤,还导致成本无法有效降低。综上所述,如何将发光二极管灯条平贴在散热组件以及减少零组件数目便是目前极需努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器,其是将发光二极管模块焊接或熔接在液晶显示器的背板的内侧表面,使发光二极管模块能够平贴在背板。背板作为一散热组件,使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能可传导至背板而消散。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器无需额外设置散热组件即可降低发光二极管温度的效果,更进而减少零组件的数量。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源装置是用于提供一液晶显示器的一背光源。光源装置包括一背板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块。背板包括一底板以及多个连接在底板边缘的侧板。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一基板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相对的第二表面,且基板以第二表面朝向底板焊接或熔接在底板的内侧表面。发光二极管则设置在基板的第一表面。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一光源装置、一前框架以及一面板模块。光源装置包括一背板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块。背板包括一底板以及多个连接在底板边缘的侧板。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一基板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相对的第二表面,且基板以第二表面朝向底板焊接或熔接在底板的内侧表面。发光二极管则设置在基板的第一表面。前框架与背板组成一框体,且框体具有一容置空间。面板模块则设置在容置空间以及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一出光侧。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详加说明,应当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图1为一立体图,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源装置;图2为一剖面图,显示图1的实施例沿AA线的剖面结构;图3为一剖面图,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剖面结构;图4为一剖面图,显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剖面结构;图5为一剖面图,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结构;其中,10光源装置11 背板111 底板112 侧板113 凹槽12发光二极管模块121 基板1211 第一表面1212 第二表面122发光二极管123接合区13导光组件14扩散片20前框架[0029]21 开孔22容置空间30面板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光源装置是用于提供一液晶显示器的一背光源。请参考图1以及图 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光源装置10包括一背板11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块12。 背板11是由一底板111以及多个侧板112所组成,其中侧板112是连接在底板111的边缘。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背板11可为一体成型或由多个工件组合而成。发光二极管模块 12则包括一基板121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122。基板121具有一第一表面1211以及一相对的第二表面1212,且基板121是以第二表面1212朝向底板111的方式设置在底板111 的内侧表面。发光二极管122则设置在基板121的第一表面1211。可以理解的是,发光二极管模块12包括一电路层(图中未示出),所述电路层设置在基板121的第一表面1211。 将发光二极管122与电路层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122即可经由电路层取得外部电源并接受控制以提供一直下式背光源。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模块12是以焊接的方式连接至底板111的内侧表
4面。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发光二极管模块12的基板121的材质可为金属材料,较佳者,基板121的材质可为高导热材料,例如铝、铜等。而背板11的材质可为镀锌钢板、贴皮钢板、 烤漆钢板或以上的组合,此时利用镭射焊接或点焊等焊接技术即可在基板121以及背板11 的底板111之间形成接合区123,如图2所示。接合区123可为连续的焊道,使发光二极管模块12可平贴在背板11的底板111上。或者,接合区123可为间距较为密集的焊点,使发光二极管模块12的基板121在累积高温时不至于因膨胀而弯曲。需注意的是,焊接是指材料本身熔融而彼此接合,或者也可利用一焊接材料将发光二极管模块12的基板121与背板 11的底板111接合在一起。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模块12还能够以熔接的方式连接至底板111的内侧表面。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发光二极管模块12的基板121的第二表面1212 与背板11的底板111之间产生熔融的现象而彼此接合,形成一接合区123。与现有的利用胶体接合二者的方式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熔接方式具有较佳的接合强度,且可避免接合区123因高温度劣化而分离。依据前述结构,发光二极管122所产生的热能可经由接合区 123及/或其它基板121与背板11的接触区域传导至背板11后消散至空气中或其它导热媒体。因此,背板11可作为发光二极管122的散热组件。此外,背板11还可承载液晶显示器所需的功能组件。请参考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背板11可具有一凹槽113。发光二极管模块12可设置在背板11的凹槽113再进行焊接。依据此结构,发光二极管模块12的基板121以及背板11的底板111之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导热速率以进一步改善发光二极管122 的散热效果。请参考图2至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光源装置还包括一导光组件 13,其设置在发光二极管模块12的一出光侧。导光组件13可将发光二极管模块12所发出的光源较有效率地导引至液晶显示器的面板模块,以提升出光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光源装置还可以包括一扩散片14,其也设置在发光二极管模块12的出光侧。扩散片14可使发光二极管模块12所发出的光源较为均勻。较佳者,扩散片14是设置在导光组件13的出光侧。请参考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一光源装置10、一前框架20以及一面板模块30。光源装置10用于提供一背光源,其详细结构已如前所述,在此不再赘述。前框架20具有一开孔21,且与光源装置10的背板11组成一框体。此框体具有一容置空间22,用于容纳液晶显示器工作所需的功能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前框架20可为一体成型或由多个工件组合而成。面板模块30设置在框体的容置空间22内,且设置在发光二极管模块12的出光侧。发光二极管模块12所发出的光线照亮并穿透面板模块30,让使用者可经由前框架20的开孔21观看面板模块30所呈现影像。需注意的是,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其它工作所需的功能组件,例如面板驱动组件、电源管理、控制器等,此为现有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可包括一外观件,其包覆在前框架20以及背板11的外侧。外观件一般为塑料材料。或者,在一个实施例中,透过适当的设计,前框架20以及背板 11可直接作为液晶显示器的外观件。这样可进一步减少零组件数量,且有较佳的散热效果。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器将发光二极管模块直接焊接或熔接在液晶显示器的背板的内侧表面,使发光二极管模块能够平贴在背板。可视为一散热组件的背板使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能可传导至背板而消散。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器无需额外设置散热组件即可降低发光二极管温度的效果,还进而减少零组件的数量并简化组装步骤。此外,利用焊接或熔接技术接合发光二极管模块以及背板可尽量避免占用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基板表面积,因此发光二极管模块可使用面积较小的基板且电路布局较为简单。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光源装置,其是用于提供一液晶显示器的一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包括一背板,所述背板包括一底板以及多个侧板,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边缘;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其包括一基板,所述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基板以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底板焊接或熔接在所述底板的内侧表面;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还包括一电路层,所述电路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基板的材质为金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背板具有一凹槽,且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设置在所述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背板为一体成型或由多个工件组合而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基板以及所述背板是以一焊接材料焊接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基板以及所述背板是以点焊或连续焊道焊接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光组件以及一扩散片,设置在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一出光侧。
9.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光源装置,其用于提供一背光源,所述光源装置包括 一背板,所述背板包括一底板以及多个侧板,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边缘;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其包括一基板,所述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基板以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底板焊接或熔接在所述底板的内侧表面;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一前框架,其与所述背板组成一框体,所述框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一面板模块,所述面板模块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以及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一出光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前框架与所述背板为一体成型或由多个工件组合而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基板以及所述背板是以一焊接材料焊接在一起。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基板以及所述背板是以点焊或连续焊道焊接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源装置,包括一背板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块。背板包括一底板以及多个连接在底板边缘的侧板。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一基板以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相对的第二表面,且基板以第二表面朝向底板焊接或熔接在底板的内侧表面。发光二极管则设置在基板的第一表面。由于背板可分散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能,因此前述的光源装置不需额外设置散热组件。同时还揭露一种包括上述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器。
文档编号F21V17/00GK202195374SQ20112033807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
发明者林权一, 陈翠敏 申请人:苏州州巧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