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安装有该散热装置全向照明装置和改型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456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装置、安装有该散热装置全向照明装置和改型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全向照明装置的散热装置、一种安装有该散热装置的全向照明装置以及一种改型灯。
背景技术
随着照明技术的发展,全向照明装置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全向照明装置在通常意义上是指可以在大面积范围内进行照明、并且具有均匀光分布的照明装置,现有技术中的全向照明装置的光扩散角度(配光角)已经可以达到320度。特别是在美国市场上,很多照明装置为了满足“能量之星”的标准而必须被设计为节能型的照明装置。现阶段的研发目标是,使全向照明装置既能完全满足“能量之星”的标准,并且具有低材料清单(BOM)、制造成本低廉。已知的全方向照明装置例如:具有复杂的散热结构,并且大量LED以全包围的形式布置在照明装置的表面上;或者具有复眼形式设置的LED阵列;或者具有远程荧光灯壳;或者具有导光结构;也或者具有安装在灯壳内的反光结构。上述类型的全方向照明装置虽然基本能达到预期的照明效果,但是制造成本或材料成本相当昂贵。对于全向照明装置来说,另一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能提高全向照明装置的亮度,并且以合理的方式利用散热装置对照明装置中的例如由光源产生的热能进行散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全向照明装置的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特点,并且可以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根据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包括基台和至少一对从基台的两侧延伸出的支撑臂,基台上设置有第一区域,一对支撑臂上设置有彼此相对的第二区域,第一和第二区域用于安置热源,其中第二区域分别朝向第一区域倾斜。散热装置的支撑臂从基台的两侧延伸出,特别是在垂直于基台的方向上延伸出,从而形成一种支撑结构。灯壳和这种散热装置安装在一起可以构成全向照明装置,在此情况下,这种支撑结构可以有利地支撑灯壳。热源例如可以安装在支撑臂上和基台上,并且直接以热接触的方式将热源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装置,由此实现散热。根据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具有支撑和散热的双重作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基台包括水平的第一顶面、平行于第一顶面的底面以及连接第一顶面和底面的倾斜面,其中第一顶面的面积小于底面的面积。由此形成的基台的纵截面为正梯形,这种基台可以提供多个平面、例如第一顶面和位于第一顶面两侧的倾斜面作为散热装置的功能面。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倾斜面和第一顶面之间的第一夹角a位于30° -40°的范围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第一区域位于第一顶面的中央。这样有利于将热源居中地安置在基台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支撑臂构造相同并且具有弧形轮廓。这样设计的支撑臂具有较高的通用性,特别适合于支撑通常设计为球形的全向照明装置的灯壳或构成这种照明装置的一部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第二区域分别位于支撑臂的内表面的远离基台的端部部段上。也就是说,用于安置热源的第二区域分别位于两个支撑臂的末端,彼此相对地布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第二区域由连接成锐角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构成。优选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连接边缘与水平面之间的第二夹角3位于70° -75。的范围中。这样设计使得第二区域朝向第一区域倾斜,特别是用于安置热源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也分别朝向第一区域倾斜。在例如将可以作为热源的光源安置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上时,可以使光源发出的光线在空间中覆盖尽可能大的范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提出,内表面、第一顶面和倾斜面至少部分地设计为反光面。通过将散热装置的多个面设计为反光面,可以有利于提高安装有这种散热装置的全向照明装置的光效率以及全方位照明的效果。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一种具有上述类型的散热装置的全向照明装置来实现,其包括多个作为热源的光源,还包括所述散热装置和支撑在散热装置上的灯壳,散热装置和灯壳限定出用于容纳光源的腔体。根据本发明的全方向照明装置成本低廉、散热性能良好,并且可以以节能的方式在较大的照明区域内均匀高效地照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在纵截面中,散热装置的至少一对支撑臂的外表面具有相应于灯壳的轮廓。由此可以提高全向照明装置的美观性,并且可以简化装配过程。优选地,灯壳具有球形轮廓。通过球形的灯壳可以获得均匀的光分布,并且进而获得全向照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灯壳开设有用于形状配合地支撑在散热装置上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开口中央,并且和第一开口垂直贯通。通过在球形的灯壳上开设彼此贯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可以将灯壳安装在散热装置上并且和散热装置形成完整封闭的全向照明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第一开口夹持支撑臂。由于支撑臂的部分区域可以通过第一开口伸入灯壳内部,因此灯壳借助于第一开口在水平方向上夹持支撑臂,同时支撑臂也借助于第一开口在垂直方向上支撑灯壳。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第二开口具有用于分别抵压在散热装置的倾斜面上的两个平坦端面,端面分别位于第一开口的两侧。在垂直于第一开口的方向上,散热装置的两个倾斜面分别借助于第二开口的两个端面支撑灯壳。优选地,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中分别安装2-6个光源。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改型灯,这种改型灯是将LED芯片用作光源的根据本发明的全向照明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改型灯具有节能高效的优点。


附图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发明。这些附解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图中示出: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散热装置的正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全向照明装置的灯壳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全向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图。散热装置100包括基台I和至少一对从基台I的两侧延伸出的支撑臂2。在基台I上的第一区域5中可以安置一部分用作热源的光源U,在支撑臂2上的第二区域6中可以安置另一部分用作热源的光源
11。光源11发出的热量可以直接传递给基台I以及支撑臂2,由此利用散热装置自身的散热特性对光源11进行散热。由图1可以识别出,基台I优选地设计为具有正梯形截面,也就是说,基台I包括水平的第一顶面Al、平行于第一顶面Al的底面A2以及连接第一顶面Al和底面A2的倾斜面A3,其中第一顶面Al的面积小于底面A2的面积。两个倾斜面A3同时对称地位于支撑臂2所在区域的两侧。倾斜面A3和第一顶面Al之间的第一夹角a位于30° -40°的范围中。结合图2中示出的散热装置100的正视图可以看出,为了使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散热装置100的照明装置获得均匀的光分布效果,特别地将第一顶面Al的中央区域设定为第一区域5,并且将支撑臂2的内表面7的远离基台I的端部部段设定为第二区域6。第二区域6由连接成锐角的第一侧面8和第二侧面9构成,第一侧面8和第二侧面9的连接边缘与水平面之间的第二夹角0位于70° -75。的范围中。由此为光源11提供了足够的安置位置,并且使安置在这两个侧面上的光源11发出的光线可以覆盖不同的照明区域。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两个支撑臂2构造相同,并且具有弧形轮廓。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内表面7、外表面10的宽度和第一顶面Al的宽度相等。此外,可以将内表面7、第一顶面Al和倾斜面A3至少部分地设计为反光面。由此可以使根据本发明的散热装置至少部分地具有反射功能。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全向照明装置的灯壳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灯壳12优选地设计为球形,以便实现全向照明的效果。为了将灯壳12可以简单地安装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散热装置100上,特别地在灯壳12上开设有用于形状配合地支撑在散热装置100上的第一开口 13和第二开口 14,第二开口 14位于第一开口 13中央,并且和第一开口 13垂直贯通。为了使灯壳12和散热装置100组装形成封闭的整体,第二开口 14具有用于分别抵压在散热装置100的倾斜面A3上的两个平坦端面15,这两个端面15分别位于第一开口 13的两侧。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全向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具有弧形外表面10的支撑臂2部分地由第一开口 13伸入灯壳12中,并且被第一开口 13形状配合地夹持。此夕卜,支撑臂2的顶面设计为水平面,借助于该水平面可以相应地支撑第一开口 13的水平边缘部段。在垂直于支撑臂2的方向上,两个倾斜面A3分别借助于抵压在其上的端面15为灯壳12提供支撑力。通过第一开口 13的夹持作用、端面15的支撑作用,可以将灯壳12固定地保持在散热装置100上,由此简单地构成根据本发明的全向照明装置。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参考标号1基台2支撑臂5第一区域6第二区域7支撑臂的内表面8第一侧面9第二侧面10 支撑臂的外表面11 光源/热源12 灯壳13 第一开口14 第二开口15 端面100 散热装置Al 第一顶面A2 底面A3 倾斜面a第一夹角P第二夹角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全向照明装置的散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I)和至少一对从所述基台(I)的两侧延伸出的支撑臂(2),所述基台(I)上设置有第一区域(5),所述一对支撑臂(2)上设置有彼此相对的第二区域(6),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5,6)用于安置热源,其中所述第二区域(6)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区域(5)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I)包括水平的第一顶面(Al)、平行于所述第一顶面(Al)的底面(A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顶面(Al)和所述底面(A2)的倾斜面(A3),其中所述第一顶面(Al)的面积小于所述底面(A2)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A3)和所述第一顶面(Al)之间的第一夹角a位于30° -40°的范围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5)位于所述第一顶面(Al)的中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2)构造相同并且具有弧形轮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6)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臂(2)的内表面(7)的远离所述基台(I)的端部部段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6)由连接成锐角的第一侧面(8)和第二侧面(9)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8)和第二侧面(9)的连接边缘与水平面之间的第二夹角P位于70° -75。的范围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7)、第一顶面(Al)和倾斜面(A3)至少部分地设计为反光面。
10.一种全向照明装置,包括多个作为热源的光源(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100)和支撑在所述散热装置(100)上的灯壳(12),所述散热装置(100)和所述灯壳(12)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光源(11)的腔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向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纵截面中,所述散热装置(100)的至少一对支撑臂(2)的外表面(10)具有相应于所述灯壳(12)的轮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向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2)具有球形轮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全向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2)开设有用于形状配合地支撑在所述散热装置(100)上的第一开口(13)和第二开口(14),所述第二开口(14)位于所述第一开口(13)中央,并且和所述第一开口(13)垂直贯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全向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13)夹持所述支撑臂⑵。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全向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14)具有用于分别抵压在所述散热装置(100)的倾斜面(A3)上的两个平坦端面(15),所述端面(1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开口(13)的两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全向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5,6)中分别安装2-6个所述光源(11)。
17.—种改型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全向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光源(11)设计为LED芯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全向照明装置的散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1)和至少一对从基台(1)的两侧延伸出的支撑臂(2),基台(1)上设置有第一区域(5),一对支撑臂(2)上设置有彼此相对的第二区域(6),第一和第二区域(5,6)用于安置热源,其中第二区域(6)分别朝向第一区域(5)倾斜。根据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特点,并且可以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安装有该散热装置的全向照明装置以及一种改型灯。
文档编号F21V29/00GK103196117SQ20121000648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卢卡·勃丁, 迪尔克·布赫豪斯尔, 张奇辉 申请人: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