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97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通过部件个数的减少而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作业性的提高。该车辆用前照灯在灯具外框(4)的内部配置灯具单元(8),该灯具外框(4)由至少在一侧具有开口的灯具壳体(2)和覆盖灯具壳体的开口的灯罩(3)构成,该车辆用前照灯具有:托架(13),其对灯具单元进行保持;以及光轴调整机构(17),其将托架和灯具壳体连结,对灯具单元的光轴的朝向进行调整,在灯具壳体上设置连结支撑部(6),在托架上,朝向大致前后方向的基座面部(14)和枢轴支点部(16)一体地形成,其中,该枢轴支点部(16)可自由转动地与连结支撑部连结,作为光轴调整时的转动支点。
【专利说明】车辆用前照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前照灯。详细地说,涉及关于具有光轴调整机构的车辆用前照灯的【技术领域】,其中,该光量调整机构具有枢轴支点部。
[000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 - 222603号公报
【背景技术】
[0003]对于车辆用前照灯,例如存在下述结构,即,在由灯罩和灯具壳体构成的灯具外框的内部,配置具有光源等的灯具单元。
[0004]对于车辆用前照灯,存在下述结构,即,配置有用于进行光轴的朝向的初始调整的校准机构、以及对与车载物的重量相对应而变化的光轴的朝向进行调整的校平机构等光轴调整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的图3 )。
[0005]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车辆用前照灯中,设置有校准机构和校平机构。例如,校准机构具有成为转动支点的枢轴(支点轴)、以及用于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进行光轴调整的可旋转的2个校准螺栓,枢轴和2个校准螺栓均与保持灯具单元的托架连结。
[0006]对于枢轴,其轴向的一端部与灯具壳体连结,其轴向的另一端部以可转动的状态与托架连结。
[0007]对于校准螺栓,其轴向的一端部以可自由旋转且不能向轴向移动的状态,支撑在灯具壳体上,其轴向的另一端部与安装在托架上的螺母螺合。
[0008]如果使一个校准螺栓旋转,则螺母被向前后方向输送,以将枢轴和另一个校准螺栓连结而成的线为支点,使托架和灯具单元一体地转动,进行上下方向的光轴调整(校准调整)。另外,如果使另一个校准螺栓旋转,则螺母被向前后方向输送,以将枢轴和一个校准螺栓连结而成的线为支点,使托架和灯具单元一体地转动,进行左右方向的光轴调整(校准调整)。
[0009]如上述所示,灯具单元以及托架一体地以枢轴为支点向上下方向或者左右方向转动。因此,枢轴在校准调整时作为托架以及灯具单元的转动支点起作用。
[0010]但是,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车辆用前照灯中,保持灯具单元的托架、作为转动支点起作用的枢轴、以及作为校准调整的操作部起作用的校准螺栓均由不同的部件构成。
[0011]因此,存在下述问题,S卩,部件个数多,并且将各部件与其他部件进行组装的作业多,制造成本高,并且导致作业性的降低。

【发明内容】

[0012]因此,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课题是,克服上述问题,通过部件个数的减少而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作业性的提高。
[0013]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车辆用前照灯在灯具外框的内部配置灯具单元,该灯具外框由在至少一侧具有开口的灯具壳体和覆盖所述灯具壳体的所述开口的灯罩构成,在该车辆用前照灯中具有:托架,其保持所述灯具单元;以及光轴调整机构,其将所述托架和所述灯具壳体连结,对所述灯具单元的光轴的朝向进行调整,在所述灯具壳体上设置有连结支撑部,在所述托架上,一体地形成朝向大致前后方向的基座面部、和枢轴支点部,其中,该枢轴支点部可自由转动地与所述连结支撑部连结,作为光轴调整时的转动支点。
[0014]因此,在车辆用前照灯中,托架的枢轴支点部与连结支撑部连结,使托架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灯具壳体上。
[0015]发明的效果
[0016]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在灯具外框的内部配置灯具单元,该灯具外框由在至少一侧具有开口的灯具壳体和覆盖所述灯具壳体的所述开口的灯罩构成,该车辆用前照灯的特征在于,具有:托架,其保持所述灯具单元;以及光轴调整机构,其将所述托架和所述灯具壳体连结,对所述灯具单元的光轴的朝向进行调整,在所述灯具壳体上设置有连结支撑部,在所述托架上,一体地形成朝向大致前后方向的基座面部、和枢轴支点部,其中,该枢轴支点部可自由转动地与所述连结支撑部连结,作为光轴调整时的转动支点。
[0017]因此,部件个数变少,并且光轴调整机构的组装作业中的作业工序减少,可以通过部件个数的减少而实现车辆用前照灯的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作业性的提高。
[0018]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中,在所述基座面部上形成有插入孔,该插入孔用于在所述枢轴支点部与所述连结支撑部连结的状态下,使所述连结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
[0019]因此,在枢轴支点部与连结支撑部连结的状态下,连结支撑部不会与托架干涉,可以确保枢轴支点部相对于连结支撑部的稳定的连结状态。
[0020]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中,在所述托架上设置有多个连结脚部,它们将所述枢轴支点部和所述基座面部连结,沿周方向位于隔着间隔的位置上。
`[0021]因此,可以在基座面部上容易地形成插入孔,可以相应地实现车辆用前照灯的制造成本的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与图2至图5 —起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本图是将车辆用前照灯的一部分剖开而表示的概略侧视图。
[0023]图2是托架的正视图。
[0024]图3是表示托架的一部分的放大斜视图。
[0025]图4是以从与图3不同的方向观察的状态表示托架的一部分的放大斜视图。
[0026]图5是将从基座面部向前方凸出的枢轴支点部的例子的一部分剖开而表示的放大剖面图。
[0027]符号的说明
[0028]I...车辆用前照灯,2...灯具壳体,3...灯罩,4...灯具外框,6...连结支撑部,8...灯具单元,12b...光源,13...托架,14...基座面部,14c...插入孔,15...连结脚部,16...枢轴支点部,17…光轴调整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0030]车辆用前照灯I分别安装、配置在车体的前端部的左右两端部上。
[0031]车辆用前照灯I具有灯具壳体2和灯罩3,其中,该灯具壳体2具有向前方开口的凹部,该灯罩3将灯具壳体2的开口闭塞(参照图1)。由灯具壳体2和灯罩3构成灯具外框4,灯具外框4的内部空间作为灯室5而形成。
[0032]在灯具壳体2的靠上端的位置处,设置有从后部2a的内表面向前方凸出的连结支撑部6。在连结支撑部6上形成向前方开口的连结凹部6a,连结凹部6a的周面形成为球面状。
[0033]在灯具壳体2的靠下端的位置处,在后端部2b上沿左右隔着间隔而形成有轴支撑孔 7、7。
[0034]在灯室5中配置有灯具单元8。灯具单元8具有:透镜保持架9 ;投影透镜10,其保持在透镜保持架9上;反射镜11,其对光进行反射;以及光源单元12,其配置在反射镜11的下方。
[0035]透镜保持架9具有:大致圆环状的透镜安装部9a,其向前后贯穿;侧部9b、9b、…,它们从透镜安装部9a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向后方凸出;以及保持部9c,其设置在位于左右的侧部9b、9b、…之间。
[0036]投影透镜10形成为大致半球状,安装在透镜保持架9的透镜安装部9a上。
[0037]反射镜11的内表面作为反射面Ila而形成。反射镜11安装在光源单元12的上表面的上方。
[0038]光源单元12安装在透镜保持架9的保持部9c上,具有电路基板12a和搭载在电路基板12a的上表面上的光源12b,作为光源12b,例如使用发光二极管(LED)。在光源单元12中,设置有位于电路基板12a的下侧的散热器12c。
[0039]作为灯具单元8,例如通过将透镜保持架9通过螺钉固定等而安装、保持在托架13上而成。
[0040]托架13具有朝向大致如后方向的基座面部14、从基座面部14的上端部向大致后方凸出的连结脚部15、15、…、以及与连结脚部15、15、…的后端部相连续的枢轴支点部16,基座面部14、连结脚部15、15、…和枢轴支点部16 —体地形成(参照图2至图4)。
[0041]在基座面部14上,在枢轴支点部16的下方和侧方,分别形成有螺母安装孔14a、14a。在基座面部14的除了外周部以外的部分,形成单元插入孔14b,在托架13上保持有灯具单元8的状态下,向单元插入孔14b中插入灯具单元8的一部分。在基座面部14上,在枢轴支点部16所处的部分处,形成有插入孔14c。
[0042]从插入孔14c的开口缘向插入孔14c的中心侧凸出的凸部14d、14d、…沿周方向隔着相等间隔而设置。通过设置凸部14d、14d、…,从而从前方观察插入孔14c形成为十字状(参照图2及图4)。
[0043]连结脚部15、15、…以随着朝向后方,向彼此接近的方向位移的方式平缓地倾斜(参照图3)。
[0044]枢轴支点部16由向前后延伸的中央部16a、以及从中央部16a分别向上下左右凸出而朝向上下或者左右的半圆状的凸状部16b、16b、…构成,在周方向上,连结脚部15、15、…分别以跨越相邻的2个凸状部16b、 16b的状态而连续。
[0045]此外,托架13及其枢轴支点部16可以利用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分离/接合的芯模和腔模的成型用模具,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
[0046]枢轴支点部16从前方以压入状插入至连结支撑部6的连结凹部6a中,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地与灯具壳体2连结。在枢轴支点部16插入连结凹部6a时,例如,使连结支撑部6以向外侧位移的方式弹性变形,在枢轴支点部16的大致整体插入连结凹部6a时,连结支撑部6弹性复原,使枢轴支点部16与连结支撑部6连结。在枢轴支点部16与连结支撑部6连结的状态下,连结支撑部6的前端部插入并位于形成在托架13的基座面部14上的插入孔14c中。
[0047]如上述所示,通过使托架13的枢轴支点部16与连结支撑部6连结,从而使灯具单元8经由托架13与灯具壳体2连结。
[0048]在车辆用前照灯I上,设置有对灯具单元8的光轴的朝向进行调整的光轴调整机构17。作为光轴调整机构17,例如设置校准机构,光轴调整机构17具有螺母部件18、18和校准螺栓19、19。另外,在光轴调整机构17中还包含设置在托架13上的枢轴支点部16。
[0049]螺母部件18、18分别安装在形成于托架13的基座面部14上的螺母安装孔14a、14a中。在螺母部件18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螺纹槽18a。
[0050]校准螺栓19、19分别与螺母部件18、18连结。校准螺栓19具有:轴部20,其向前后方向延伸;以及操作部21,其与轴部20的后端相连续。轴部20的靠前端的部分作为螺合部20a而设置。
[0051]对于校准螺栓19,其轴部20的后端部插入至灯具壳体2的轴支撑孔7中,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灯具壳 体2的后端部2b上。因此,操作部21位于后端部2b的外表面侧。
[0052]对于校准螺栓19,其轴部20的螺合部20a与螺母部件18的螺纹槽18a螺合,经由螺母部件18与托架13连结。
[0053]在光轴调整机构17中,如果对一个校准螺栓19的操作部21进行旋转操作,则与校准螺栓19的旋转方向相对应而对螺母部件18进行输送,向前后方向移动。如果螺母部件18向前后方向移动,则伴随着螺母部件18的移动而使托架13和灯具单元8 一体地以枢轴支点部16为支点相对于灯具壳体2转动,进行作为光轴初始调整的左右校准调整。
[0054]另外,在光轴调整机构17中,如果对另一个校准螺栓19的操作部21进行旋转操作,则与校准螺栓19的旋转方向相对应而对螺母部件18进行输送,向前后方向移动。如果螺母部件18向前后方向移动,则伴随着螺母部件18的移动而使托架13和灯具单元8 —体地以枢轴支点部16为支点相对于灯具壳体2转动,进行作为光轴初始调整的上下校准调難
iF.0
[0055]如以上记载所示,在车辆用前照灯I中,在保持灯具单元8的托架13上设置基座面部14和枢轴支点部16,基座面部14和枢轴支点部16 —体地形成。
[0056]因此,使部件个数变少,并且光轴调整机构17的组装作业中的作业工序减少,可以通过部件个数的减少而实现车辆用前照灯I的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作业性的提高。
[0057]另外,在托架13的基座面部14上形成有插入孔14c,该插入孔14c用于在枢轴支点部16与灯具壳体2的连结支撑部6连结的状态下,使连结支撑部6插入。
[0058]因此,在枢轴支点部16与连结支撑部6连结的状态下,连结支撑部6不会与托架13干涉,可以确保枢轴支点部16相对于连结支撑部6的稳定的连结状态。
[0059]另外,由于在托架13上设置有多个连结脚部15、15、…,它们将枢轴支点部16和基座面部14连结,并沿周方向位于隔着间隔的位置上,因此,可以在基座面部14上容易地形成插入孔14c,可以相应地实现车辆用前照灯I的制造成本的降低。
[0060]此外,在上述中,以枢轴支点部16从基座面部14向后方凸出的托架13为例而进行了说明,但相反地,也可以形成枢轴支点部16从基座面部14向前方凸出的托架13。在此情况下,例如,如图5所示,在灯具壳体2上设置从侧方观察L字状的连结支撑部6,在连结支撑部6上形成向后方开口的连结凹部6a,将枢轴支点部16从后方以压入状插入连结凹部6a,从而将枢轴支点部16与灯具壳体2连结。
[0061]另外,枢轴支点部16也可以不从基座面部14向前方以及后方凸出,而位于插入孔14c的内侧,在此情况下可以构成为,连结支撑部6沿前后较长地形成,与位于插入孔14c的内侧的枢轴支点部16连结。
[0062]另外,在上述中,示出了枢轴支点部16作为校准机构的转动支点起作用的例子,但也可以构成为,在车辆用前照灯I中设置校平机构,使枢轴支点部16作为校平机构的转动支点起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在灯具外框的内部配置灯具单元,该灯具外框由在至少一侧具有开口的灯具壳体和覆盖所述灯具壳体的所述开口的灯罩构成, 该车辆用前照灯的特征在于,具有: 托架,其保持所述灯具单元;以及 光轴调整机构,其将所述托架和所述灯具壳体连结,对所述灯具单元的光轴的朝向进行调整, 在所述灯具壳体上设置有连结支撑部, 在所述托架上,一体地形成朝向大致前后方向的基座面部、和枢轴支点部,其中,该枢轴支点部可自由转动地与所述连结支撑部连结,作为光轴调整时的转动支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座面部上形成有插入孔,该插入孔用于在所述枢轴支点部与所述连结支撑部连结的状态下,使所述连结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托架上设置有多个连结脚部,它们将所述枢轴支点部和所述基座面部连结,沿周方向位于隔着间隔的位置上。
【文档编号】F21V21/14GK103775943SQ201310507762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4日
【发明者】野村幸生, 中林政昭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