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背光源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297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直下式背光源透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直下式背光源透镜,包括透镜本体,该透镜本体包括上表面和下底面,在下底面中央设有光源安装位置,在该光源安装位置四周具有安装柱脚,在该透镜的上表面具有透光面,该透光面是向透镜本体内部凹陷的圆锥面,而该光源安装位置是由向透镜本体内凹陷的圆锥面构成,该透光面的圆锥面和光源安装位置的圆锥面,两者的轴线重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直下式背光源透镜,通过透光面内凹圆锥面,实现光斑的均匀分布,通过双凹面的结构设计避免了全反射的发生,可以实现了更大角度的均匀照明。这种透镜可以在短距离条件下实现大面积的均匀照明,提高了照明区域的面积,同时大大减少了均匀照明的距离。
【专利说明】直下式背光源透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透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透镜发光面和反光面的直下式背光源透镜。
【【背景技术】】
[0002]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直下式背光模组而设计,常规的背光源透镜,尤其是为背光模组而设计的光源透镜,一般采用自由曲面透光面。透镜整体包含一个光源安装位置和一个发光面,发光源安装在光源安装位置,发出的光线透过透镜本体,从自由曲面的透光面发出。这种类型的透镜发光角度受限于自由曲面,而且自由曲面的工艺要求较高,容易在透镜本身瑕疵,而导致发出的光存在光斑或者不均匀的现象、或者存在光线模糊而散光的现象,透光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光通量指标也是一般,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光源的光照效果。
[0003]且从结构上看,现有的透镜的透光面多数的采用外凸自由曲面,在透镜主体厚度一定的情况下,另外凸出的透光面也会增加额外的厚度。如果应用在显示屏的背光模组中,不利于其产品结构的厚度缩减设计。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厚度较薄、发光角度较大、无散光无阴影、透光率高的直下式背光源透镜。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涉及直下式背光源透镜,包括透镜本体,该透镜本体包括上表面和下底面,在下底面中央设有光源安装位置,在该光源安装位置四周具有安装柱脚,在该透镜的上表面具有透光面,该透光面是向透镜本体内部凹陷的圆锥面,而该光源安装位置是由向透镜本体内凹陷的圆锥面构成,该透光面的圆锥面和光源安装位置的圆锥面,两者的轴线重合。
[0006]在该透镜本体上的下底面,围绕光源安装位置设置一圈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0007]该光源安装位置包括斜面衔接段、筒形段和圆锥面段,该斜面衔接段直接与下底面连接,而筒形段连接在斜面衔接段和圆锥面段之间。
[0008]该安装柱脚包括四个安装柱脚,该四个安装柱脚沿着光源安装位置的中心对称均布。
[0009]该安装柱脚的中心与光源安装位置圆锥面的轴线同心。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直下式背光源透镜,通过透光面的圆锥面,实现光斑的均匀分布,通过双凹面的结构设计避免了全反射的发生,可以实现了更大角度的均匀照明。这种透镜可以在短距离条件下实现大面积的均匀照明,相对于传统的自由曲面设计,提高了照明区域的面积,同时大大减少了均匀照明的距离,可以进一步减少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厚度,使得整个显示设备的厚度减少。【【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光透镜结构剖视图;
[0012]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0013]其中:100、背光源透镜;10、透镜本体;11、上表面;12、下底面;20、光源安装位置;21、斜面衔接段;22、筒形段;23、圆锥面段;13、安装柱脚;30、透光面;40、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源透镜进行详细说明。
[0015]请参考附图1:该图示出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源透镜100,包括透镜本体10,该透镜本体10包括上表面11和下底面12,在下底面12中央设有光源安装位置20,在该光源安装位置20四周具有安装柱脚13,在该透镜的上表面11具有透光面30,该透光面30是向透镜本体内部凹陷的圆锥面,而该光源安装位置20是由向透镜本体内凹陷的圆锥面构成,该透光面30的圆锥面和光源安装位置20的圆锥面,两者的轴线重合。
[0016]该透镜采用双凹面组合设计,此种设计方式使得透镜的发光角度大大增加,表面为光面,发光角度变大,提高了照明区域的面积,并且照明效果均匀,使产品光斑均匀、透光率非常高,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LED光源的光线利用率同时大大减少了均匀照明的距离。
[0017]在该透镜本体上的下底面12,围绕光源安装位置20设置一圈环形凹槽40,该环形凹槽40的横截面为三角形。该环形凹槽40能将光源发出的光发散分布,均匀光斑。
[0018]该光源安装位置20包括斜面衔接段21、筒形段21和圆锥面段23,该斜面衔接段21直接与下底面12连接,而筒形段21连接在斜面衔接段21和圆锥面段之间。从工艺上来说,斜面衔接段21能良好连接过渡下底面和光源安装位置,而圆筒段连接斜面衔接21和圆锥面段23,保证其连接强度。
[0019]该安装柱脚包括四个安装柱脚13,该四个安装柱脚13沿着光源安装位置20的中心对称均布。该安装柱脚13的中心与光源安装位置20圆锥面的轴线同心。
[0020]该四个安装柱脚13确保光源的发光中心与透镜圆锥面轴线对准,从而能够按照设计的光路进行光线发散传播。
[0021]本实用新型所述直下式背光源透镜,通过透光面的圆锥面,实现光斑的均匀分布,通过双凹面的结构设计避免了全反射的发生,可以实现了更大角度的均匀照明。这种透镜可以在短距离条件下实现大面积的均匀照明,相对于传统的自由曲面设计,提高了照明区域的面积,同时大大减少了均匀照明的距离,可以进一步减少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厚度,使得整个显示设备的厚度减少。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直下式背光源透镜,包括透镜本体,该透镜本体包括上表面和下底面,在下底面中央设有光源安装位置,在该光源安装位置四周具有安装柱脚,在该透镜的上表面具有透光面,其特征在于,该透光面是向透镜本体内部凹陷的圆锥面,而该光源安装位置是由向透镜本体内凹陷的圆锥面构成,该透光面的圆锥面和光源安装位置的圆锥面,两者的轴线重口 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下式背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该透镜本体上的下底面,围绕光源安装位置设置一圈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下式背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该光源安装位置包括斜面衔接段、筒形段和圆锥面段,该斜面衔接段直接与下底面连接,而筒形段连接在斜面衔接段和圆锥面段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下式背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柱脚包括四个安装柱脚,该四个安装柱脚沿着光源安装位置的中心对称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下式背光源透镜,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柱脚的中心与光源安装位置圆锥面的轴线同心。
【文档编号】F21V5/04GK203718627SQ201320674714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张志才 申请人:张志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