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模组及包括该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350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源模组及包括该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模组及包括该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第三次照明技术革命的到来和发展,led照明器具被广泛的使用,而人们对led照明的光品质也越来越高。目前照明市场,尤其是进入led时代后,同质化日益严重。而同质化的情况下,除了片面强调提高光效,就是严重的低价竞争。与此同时,欧美国家仍旧不愿意舍弃传统光源如白炽灯与卤钨灯,这主要是因为led暂时还无法做到传统光源的光品质,在舒适度和显色性方面存在固有缺陷,这也是目前的led产品在消费者认知中的突出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并寻找更舒适,更高显色性,并且能媲美日光与卤钨灯光色效果的白光led光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寻找一种可同时兼顾发光效率、舒适度、显色性的led光源。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功能,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源模组,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发出峰值波长为435~465nm的光,其发射光谱的半宽度在15~35nm范围内;

至少一个第一附加发光体,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射的部分光线,并将其转换为发射峰值波长为510~560nm的光,发射光谱的半宽度在80~130nm范围内;

至少一个第二附加发光体,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被布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射的部分光线,并将其转换为发射峰值波长为600~660nm的光,发射光谱的半宽度在70~105nm范围内;

所述光源模组所发出的光由所述第一发光体、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和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的光混合而成,其光色符合cie1931色坐标系中的如下条件:

横坐标x在0.309~0.349范围内;所述纵坐标y在0.320~0.360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为绿色荧光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为铝酸盐绿粉gayag、或luag、或硅酸盐绿粉、或塞隆绿粉。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为氮化物红色荧光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和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的重量比在7.0~19.0%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为caalsin3:eu。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和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的重量比在8.0~17.0%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为luag荧光粉,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和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的重量比在8.9±0.5%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为gayag系列铝酸盐绿色荧光粉,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和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的重量比在16.4±0.5%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为硅酸盐绿色荧光粉,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和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的重量比在15.7±0.5%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为sr2si5n8:eu。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和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的重量比在14.0~19.0%范围内。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为luag荧光粉,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和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的重量比在15.8±0.5%范围内。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为gayag系列铝酸盐绿色荧光粉,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和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的重量比在14.9±0.5%范围内。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为硅酸盐绿色荧光粉,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和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的重量比在18.2±0.5%范围内。

16、如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和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被混合包含在封装胶中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和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的重量之和,在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和所述封装胶混合后的总重量中的占比为15%~45%。

1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和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被混合包含在封装胶中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和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的重量之和,在所述第一附加发光体、所述第二附加发光体和所述封装胶混合后的总重量中的占比为20%~30%。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为蓝光led芯片,所述封装胶覆盖在所述蓝光led芯片上。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所发出的光的显色性参数cri大于85。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所发出的光的色域指数rg大于9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上所述的光源模组;

电源模组,连接所述光源模组,为所述光源模组提供工作所需电力。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光源模组,用于调整所述光源模组所发出照射光。

本发明所提供的光源模组通过特定的荧光粉配比,实现特定的光色,不仅考虑了颜色理论对照明效果的评价,还考虑光谱对实际照明效果的影响,同时考虑了发光材料对光谱影响,得到了一种舒适性高和喜好性高的,高显色指数和高色域指数,与太阳光比较,效果相近的光源。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1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

图3是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1中a(λ)的分布图;

图4是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2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

图5是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2中a(λ)的分布图;

图6是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3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

图7是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3中a(λ)的分布图;

图8是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4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

图9是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4中a(λ)的分布图;

图10是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5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

图11是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5中a(λ)的分布图;

图12是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6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

图13是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6中a(λ)的分布图;

图14是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1~6的cie1931色坐标图;

图15是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源模组及照明装置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下所述为符合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的光源模组是色温在4800k~6800k之间的冷白光源,其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照明灯具101中用以日常照明。照明灯具101包括电源驱动器(未图示)和控制器102、散热装置103、照明模组104和灯罩105等。控制器102可用于调整照明模组104的光色及光强,而灯罩105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照明灯具101的设计替换成为其他光学元件,如透镜、扩散元件、光导等,其中也可以不包括散热器。其中光源模组104包括输出蓝色光成分的蓝光发生部、输出绿色光成分的绿色光发生部、输出红色光成分的红光发生部。

光源模组104中的这些不同色光的发光部可以是led芯片或者是可以将光的波长进行转换的荧光粉材料,或者为led芯片和荧光粉材料的组合,荧光粉材料可以根据发出的光色不同选择不同体系的荧光粉。对于蓝光发生部,可以采用单色led芯片,这里所指的单色led芯片是指由半导体材料直接激发发光,不带有荧光粉的led芯片,另外蓝光发生部也可以采用led芯片配合荧光粉的模式,即蓝光发生部包含半导体发光元件(led芯片)及吸收半导体发光元件(led芯片)所发出的光并通过波长转换而发出蓝光的蓝光荧光粉,这里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可以为发出紫外光的单色led芯片。红光发生部与蓝光发生部类似,其可以采用单色的led芯片,不过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红光发生部包含吸收半导体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并通过波长转换而发出红光的红光荧光粉。而绿光发生部包括吸收半导体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并通过波长转换而发出绿光的绿光荧光粉,绿光荧光粉的种类包括铝酸盐体系,如yag,ga-yag,lu-ag,tbag等,或者为硅酸盐体系、氮化物体系、氮氧化物体系灯。绿光发生部可以由一种荧光粉激发产生绿光,也可以采用两种以上荧光粉组合,甚至可以由多种峰值波长的荧光粉组合而成,当由多种荧光粉组合时,这些荧光粉并不限定在一个元器件中,例如可以是两个白光led中的不同的绿光荧光粉,由他们产生的光谱叠加获得我们需要的510-560nm间的光谱强度。这种荧光粉的组合并不局限于绿光发生部,当蓝光发生部、红光发生部包含荧光粉时,也可以采用多种成分的荧光粉,并且这些荧光粉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器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红光发生部及绿光发生部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而采用的一种描述,就如红光荧光粉的发射带宽较宽的必定有部分能量在绿光区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理解为红光荧光粉部分实现了红光发生部的功能,部分为绿光发射作贡献,即绿光发生部是由绿光荧光粉和红光荧光粉组成的。

光源模组104最终的光色是由上述这三种不同色光的发光部发出的光混合而成,通过不同发生部的特定比例设计,结合视觉实验的数据,光源模组104的这种光色的色坐标范围在x=0.309~0.349,y=0.320~0.360;优选的色坐标范围在x=0.319~0.339,y=0.330~0.350;更优选的范围在x=0.324~0.334,y=0.335~0.345。这种光谱的显色性参数cri、rf均不小于85.0,r9不小于50.0,色域指数rg不小于95.0。而光源模组104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为一个混光的白光led封装芯片,如图15所示,其中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发光元件1041,来作为蓝光发生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元件1041为蓝光led,其发光的峰值波长位置在430~470nm,发射光谱的半宽度15~35nm,第一发光元件1041作为光源模组104中的蓝光发生部,其光谱强度是三个光色构成的发射峰中最大的。光源模组104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附加发光体1042来作为绿光发生部,第一附加发光体1042被布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射的部分光线,并将其转换为发射峰值波长为510~560nm的光,发射光谱的半宽度在80~130nm范围内,更为优选的是80~100nm、110~130nm这两段范围,其光谱强度是蓝光峰值强度的40%~6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附加发光体1042为绿光荧光粉,可以选择的荧光粉种类包括铝酸盐绿粉gayag、或luag、或硅酸盐绿粉、或塞隆绿粉。光源模组104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附加发光体1043来作为红光发生部,第二附加发光体1043被布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发射的部分光线,并将其转换为发射峰值波长为600~660nm的光,发射光谱的半宽度在70~105nm范围内,更为优选的是70~85nm、95~105nm这两段范围,其光谱强度是蓝光峰值强度的40%~6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附加发光体1043为红光荧光粉,优选采用氮化物红色荧光粉,在随后给出的示例中我们选用的两种红光荧光粉,其分子式为caalsin3:eu和sr2si5n8:eu。本实施方式光源模组104为封装而成的白光led芯片,因此光源模组104还包括封装胶,第一附加发光体1042和第二附加发光体1043被均匀地混合在封装胶中,混合后的封装胶覆盖在作为第一发光元件1041的蓝光led芯片之上。其中,第二附加发光体1043和第一附加发光体1042的重量比在7.0~19.0%这一范围内,而第一附加发光体1042和第二附加发光体1043的重量之和,在混入第一附加发光体1042、第二附加发光体1043后的封装胶的总重量中的占比为15%~45%,优选的为20%~30%。封装完成后的光源模组104其点亮后形成一种白色的光谱,色温在4800k~6800k之间,光谱的显色性参数cri、r9、rf和色域指数rg等都有较高的值。

另外,本发明的光源模组104的发光还具有以下特征,在波长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以a1(λ)表示光源模组104的发光光谱其相邻波长光谱强度的变化率,以a2(λ)表示和光源模组104同等流明输出的太阳光参考光谱的相邻波长光谱强度的变化率,a1(λ)和a2(λ)之间的差值a(λ)在[-5.0,5.0]区间内,即-5.0≤a1(λ)-a2(λ)≤5.0,在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3.0≤a1(λ)-a2(λ)≤3.0。

在我们这里所述的相邻是以5nm为一个计算区间的,即在计算相邻波长光谱强度的变化率时,我们以5nm为间隔来进行计算,关于a1(λ)和a2(λ)的具体运算公式如下:

其中:p(λ)为所述光源模组的发光光谱,r(λ)为和所述光源模组具有相同色温的参考太阳光的发光光谱,v(λ)是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函数。

参考太阳光的发光光谱r(λ)按如下公式计算:

r(λ)=s0(λ)+s1(λ)*(-1.3515-1.7703*xd+5.9114*yd)/(0.0241+0.2562*xd-0.7341*yd)+s2(λ)*(0.03-31.4424*xd+30.0717*yd)/(0.0241+0.2562*xd-0.7341*yd);

xd=-4.607*10^9/cct^3+2.9678*10^6/cct^2+0.09911*10^3/cct+0.244063;

yd=-3*xd^2+2.87*xd-0.275;

cct是光谱色温值,s0(λ)是标准太阳光光谱daylight6500k。s1(λ)和s2(λ)为修正系数。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不同的荧光粉种类,粉重的比例必然是不同的,在下表中示出了光源模组104的几个较佳的实施例的荧光粉种类及重量比。

在上表中wt1/wt2表示第二附加发光体1043和第一附加发光体1042的重量比,而(wt1+wt2)/(wt1+wt2+wt3)表示荧光粉(第一、第二附加发光体)占混入荧光粉(第一、第二附加发光体)后的封装胶总重量的比例。在上表中的这些比重数值,是一个批次产品中的实际数据,但是由于每批次产品其荧光粉的纯度,颗粒大小都会稍有差异,而为了避免这些因素影响我们最终的光色,每批次产品中两个荧光粉的重量比都会想较上表有所调整,调整范围基本在±0.5%范围内。而关于第一、第二附加发光体在封装后总重量中的占比在表中大部分在20%~30%这一范围内,这是由于我们选用的荧光粉纯度较高,而在荧光粉质量和纯度较差的情况下,荧光粉的所占比重会更大。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分子式的不同总体上caalsin3:eu和绿光荧光粉的重量比要大于sr2si5n8:eu和绿光荧光粉的重量比,其中我们认为在红光荧光粉选用caalsin3:eu时第二附加发光体1043和第一附加发光体1042的重量比在8.0~17.0%范围内,而红光荧光粉选用sr2si5n8:eu时第二附加发光体1043和第一附加发光体1042的重量比在14.0~19.0%范围内。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上表所列的符合本发明的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在光源模组104中第一发光元件1041为峰值波长为450±5nm的蓝光led芯片,其作为蓝光发生部。第一附加发光体1042为铝酸盐体系中的luag绿光荧光粉,其作为绿光发生部可以将部分蓝光发生部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绿光。第二附加发光体1043为氮化物红光荧光粉caalsin3:eu,其作为红光发生部可以将部分蓝光发生部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红光。在本实施例中蓝光led芯片即作为蓝光发生部,又是红光发生部、绿光发生部的激发光源。图2为实施例1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蓝光led芯片发出的蓝光能量在图中形成第一峰的发光峰值波长位于450nm,半宽度fwhm为21.8±5nm(其中21.8为一个光源模组的测得值,在实际生产中同批次中每一个光源模组半宽度实测值可能都会稍有偏差,因此会有一个正负区间,后续数值同理)。绿光荧光粉将蓝光led芯片发出的部分蓝光转化为绿光形成第二峰,第二发射峰的主峰波长在515nm,绿色荧光粉的发射光谱的半宽度是129.4±5nm,第二发射峰的光谱强度是第一发射峰的55.0%。红光荧光粉将蓝光led芯片发出的部分蓝光转化为红光,在图2中形成第三峰,发光峰值波长位于615nm,半宽度fwhm为80±5nm,峰值强度约为第一峰值强度的55.8%。实施例1的a(λ)分布如图3所示,其中a(λ)=a1(λ)-a2(λ),从图中可见a(λ)的值在-2.4~2.6之间。实施1的色坐标为x=0.3434,y=0.3520,色温5067k,显色指数cri是93.5,r9是64.5,rf是90.6,色域指数rg是100.4。

实施例2,在光源模组104中第一发光元件1041为峰值波长为450±5nm的蓝光led芯片,其作为蓝光发生部。第一附加发光体1042为硅酸盐绿光荧光粉,其作为绿光发生部可以将部分蓝光发生部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绿光。第二附加发光体1043为氮化物红光荧光粉caalsin3:eu,其作为红光发生部可以将部分蓝光发生部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红光。在本实施例中蓝光led芯片即作为蓝光发生部,又是红光发生部、绿光发生部的激发光源。图4为实施例2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蓝光led芯片发出的蓝光能量在图中形成第一峰的发光峰值波长位于450nm,半宽度fwhm为21.8±5nm。绿光荧光粉将蓝光led芯片发出的部分蓝光转化为绿光形成第二峰,第二发射峰的主峰波长在540nm,绿色荧光粉的发射光谱的半宽度是90±5nm,第二发射峰的光谱强度是第一发射峰的51.0%。红光荧光粉将蓝光led芯片发出的部分蓝光转化为红光,在图4中形成第三峰,发光峰值波长位于615nm,半宽度fwhm为80±5nm,峰值强度约为第一峰值强度的44.2%。实施例2的a(λ)=a1(λ)-a2(λ)分布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见a(λ)的值在-2.7~3.1之间。实施2的色坐标为x=,0.3221,y=0.3310,色温5973k,显色指数cri是92.4,r9是85.2,rf是88.0,色域指数rg是102.0。

实施例3,在光源模组104中第一发光元件1041为峰值波长为450±5nm的蓝光led芯片,其作为蓝光发生部。第一附加发光体1042为铝酸盐体系中的gayag绿光荧光粉,其作为绿光发生部可以将部分蓝光发生部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绿光。第二附加发光体1043为氮化物红光荧光粉caalsin3:eu,其作为红光发生部可以将部分蓝光发生部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红光。在本实施例中蓝光led芯片即作为蓝光发生部,又是红光发生部、绿光发生部的激发光源。图6为实施例3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蓝光led芯片发出的蓝光能量在图中形成第一峰的发光峰值波长位于450nm,半宽度fwhm为21.8±5nm。绿光荧光粉将蓝光led芯片发出的部分蓝光转化为绿光形成第二峰,第二发射峰的主峰波长在535nm,绿色荧光粉的发射光谱的半宽度是90±5nm,第二发射峰的光谱强度是第一发射峰的57.2%。红光荧光粉将蓝光led芯片发出的部分蓝光转化为红光,在图6中形成第三峰,发光峰值波长位于625nm,半宽度fwhm为80±5nm,峰值强度约为第一峰值强度的49%。实施例3的a(λ)=a1(λ)-a2(λ)分布如图7所示,从图中可见a(λ)的值在-2.4~2.9之间。实施例3的色坐标为x=0.3292,y=0.3391,色温5634k,显色指数cri是93.8,r9是94.0,rf是89.7,色域指数rg是102.8。

实施例4,在光源模组104中第一发光元件1041为峰值波长为445±5nm的蓝光led芯片,其作为蓝光发生部。第一附加发光体1042为硅酸盐绿光荧光粉,其作为绿光发生部可以将部分蓝光发生部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绿光。第二附加发光体1043为氮化物红光荧光粉sr2si5n8:eu,其作为红光发生部可以将部分蓝光发生部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红光。在本实施例中蓝光led芯片即作为蓝光发生部,又是红光发生部、绿光发生部的激发光源。图8为实施例4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蓝光led芯片发出的蓝光能量在图中形成第一峰的发光峰值波长位于445nm,半宽度fwhm为21.4±5nm。绿光荧光粉将蓝光led芯片发出的部分蓝光转化为绿光形成第二峰,第二发射峰的主峰波长在550nm,绿色荧光粉的发射光谱的半宽度是120±5nm,第二发射峰的光谱强度是第一发射峰的59.5%。红光荧光粉将蓝光led芯片发出的部分蓝光转化为红光,在图8中形成第三峰,发光峰值波长位于650nm,半宽度fwhm为80±5nm,峰值强度约为第一峰值强度的43.2%。实施例4的a(λ)=a1(λ)-a2(λ)分布如图9所示,从图中可见a(λ)的值在-2.2~2.5之间。实施4的色坐标为x=0.3228,y=0.3454,色温5942k,显色指数cri是86.3,r9是61.3,rf是86.5,色域指数rg是100.1。

实施例5,在光源模组104中第一发光元件1041为峰值波长为450±5nm的蓝光led芯片,其作为蓝光发生部。第一附加发光体1042为铝酸盐体系中的luag绿光荧光粉,其作为绿光发生部可以将部分蓝光发生部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绿光。第二附加发光体1043为氮化物红光荧光粉sr2si5n8:eu,其作为红光发生部可以将部分蓝光发生部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红光。在本实施例中蓝光led芯片即作为蓝光发生部,又是红光发生部、绿光发生部的激发光源。图10为实施例5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蓝光led芯片发出的蓝光能量在图中形成第一峰的发光峰值波长位于450nm,半宽度fwhm为21.8±5nm。绿光荧光粉将蓝光led芯片发出的部分蓝光转化为绿光形成第二峰,第二发射峰的主峰波长在530nm,绿色荧光粉的发射光谱的半宽度是122±5nm,第二发射峰的光谱强度是第一发射峰的43.9%。红光荧光粉将蓝光led芯片发出的部分蓝光转化为红光,在图10中形成第三峰,发光峰值波长位于650nm,半宽度fwhm为80.4±5nm,峰值强度约为第一峰值强度的54.8%。实施例5的a(λ)=a1(λ)-a2(λ)分布如图11所示,从图中可见a(λ)的值在-3.0~3.3之间。实施5的色坐标为x=0.3436,y=0.3253,色温4948k,显色指数cri是90.9,r9是59.6,rf是86.1,色域指数rg是108.6。

实施例6,在光源模组104中第一发光元件1041为峰值波长为445±5nm的蓝光led芯片,其作为蓝光发生部。第一附加发光体1042为铝酸盐体系中的gayag绿光荧光粉,其作为绿光发生部可以将部分蓝光发生部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绿光。第二附加发光体1043为氮化物红光荧光粉sr2si5n8:eu,其作为红光发生部可以将部分蓝光发生部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红光。图12为实施例6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蓝光led芯片发出的蓝光能量在图中形成第一峰的发光峰值波长位于445nm,半宽度fwhm为21.8±5nm。绿光荧光粉将蓝光led芯片发出的部分蓝光转化为绿光形成第二峰,本实施例中绿光荧光粉为铝酸盐体系中的lu-ag,第二发射峰的主峰波长在525nm,绿色荧光粉的发射光谱的半宽度是100.7±5nm,第二发射峰的光谱强度是第一发射峰的63.2%。红光荧光粉将蓝光led芯片发出的部分蓝光转化为红光,在图12中形成第三峰,发光峰值波长位于650nm,半宽度fwhm为80±5nm,峰值强度约为第一峰值强度的43.3%。实施例6的a(λ)=a1(λ)-a2(λ)分布如图13所示,从图中可见a(λ)的值在-2.2~2.5之间。实施6的色坐标为x=0.3151,y=0.3545,色温6292k,显色指数cri是86.2,r9是62.0,rf是88.2,色域指数rg是99.2。

本发明光源模组的光色为标准白光,其duv(duv代表距离标准黑迹曲线的距离)在正负0.005之间。图14显示了实施例1~6中各光源模组104在在cie1931色坐标中的光色坐标值,可以发现这些点均落在x=0.309~0.349,y=0.320~0.360这一坐标范围内。其中我们发现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5效果较佳,其色坐标范围在x=0.319~0.339,y=0.330~0.350。而最佳的范围为x=0.324~0.334,y=0.335~0.345,实施例3即在该范围内,实际通过视觉实验验证,实施例3的效果最佳。

上文对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描述,并非想要把本发明穷尽或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形式,显然,可能做出许多修改和变化,这些修改和变化可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然的,应当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