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风道结构的LED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112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led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风道结构的led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白炽灯耗能高、寿命短,在全球资源紧缺的今天,已渐渐被各国政府禁止生产,随之替代产品是电子节能灯,电子节能灯虽然提高了节能效果,但由于使用了诸多污染环境的重金属元素,又有悖于环境保护的大趋势。随着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照明逐渐成为新型绿色照明的不二之选。led在发光原理、节能、环保的层面上都远远优于传统照明产品。

作为led照明的重要产品之一,led灯泡真正实现了360°全角度发光,具有效率高、无散热片、重量轻、外形与传统的白炽灯灯泡相似而受到市场的欢迎。然而目前led灯泡最大的难题是散热问题,这也是目前导致led灯泡无法制作较高功率的原因。现有技术中,led灯泡的灯丝主要是通过支架传导和灯丝与散热保护气体热交换的方式进行散热,散热效率低,散热效果差,影响led灯丝的工作寿命,因此,如何提高led灯丝的散热能力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风道结构的led发光装置,其可以在led壳体内部形成保护气体的热对流,从而冷却led发光元件,提高led发光元件的工作寿命,该具有风道结构的led发光装置包括:

密封的透光壳体、设置于所述透光壳体内的led发光元件、以及与所述led发光元件连接的电力传输件,所述壳体内充斥有惰性的保护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环绕所述led发光元件的透光罩,所述透光罩靠近所述电力传输件的一端设置有回风口,所述透光罩远离所述回风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透光罩在具有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端还连接有透光顶盖,所述透光顶盖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开口面积。

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顶盖大致呈圆顶盖形,所述透光顶盖包括一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集风口。

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顶盖的集风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开口面积。

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顶盖上开设有若干个孔状的第二出风口,所述若干个第二出风口环绕分布于所述透光顶盖的顶端。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开口面积比为1:8~1:10。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开口面积比为1:8.5~1:9。

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顶盖与所述透光罩之间通过透光支柱固定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led发光元件整体地收容于所述透光罩内,所述透光罩呈直筒状。

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壳体包括可供芯柱穿过的开口部,所述芯柱的尾端与所述开口部密封连接,所述led发光元件与所述芯柱固定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led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条led灯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透光壳体内设置环绕所述led发光元件的透光罩,透光罩靠近所述电力传输件的一端设置有回风口,远离回风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风口,透光罩在具有第一出风口的一端还连接有透光顶盖,该透光顶盖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且第二出风口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一出风口的开口面积,透光壳体内被led发光元件加热的保护气体可以从透光罩的出风口流出透光罩外,并与透光罩外的温度较低的保护气体进行热交换后从回风口回流进透光罩内,从而实现对led发光元件的冷却;进一步地,由于透光顶盖上开设的第二出风口的面积小于第一出风口,因而一部分从第一出风口流出的保护气体在通过第二出风口时,会由于湍流效应在第二出风口处产生扰流,从而使得这部分的保护气体与透光壳体内距离电力传输件较远的保护气体产生更加充分的热交换,并进一步通过回风口回流进透光罩内,从而优化对led发光元件的降温效果,提高其工作寿命,并且使得更高功率led发光装置的生产应用变得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具有风道结构的led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具有风道结构的led发光装置内部保护气体的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参图1,介绍本发明具有风道结构的led发光装置100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具有风道结构的led发光装置100包括透光壳体10、led发光元件20、电力传输件30、透光罩40、以及透光顶盖60。

透光壳体10整体密封设置,led发光元件20设置于透光壳体10内,具体地,透光壳体10包括可供芯柱50穿过的开口部,该芯柱50的尾端与所述开口部密封连接(例如通过焊接、高温融封等方式),led发光元件20与芯柱50固定连接。led发光元件20与电力传输件30连接,该电力传输件30通过连接外部电源给led发光元件20供电。透光壳体10内还充斥有惰性的保护气体以保护led发光元件20在高温下不被氧化,保证led发光元件20物理性质的稳定。

透光罩40环绕led发光元件20设置,led发光元件20整体地收容于所述透光罩40内,透光罩40呈直筒状,透光罩40靠近电力传输件30的一端设置有回风口42,远离所述回风口4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风口41。透光顶盖60连接在透光罩40具有第一出风口41的一端,透光顶盖60上还开设有第二出风口61,该第二出风口61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一出风口41的开口面积。

一实施例中,透光顶盖60大致呈圆顶盖形,所述透光顶盖60包括一朝向第一出风口41的集风口,透光顶盖60的集风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等于第一出风口41的开口面积。

一实施例中,透光顶盖60上开设有若干个孔状的第二出风口61,该若干个第二出风口61环绕分布于透光顶盖60的顶端。

一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61与第一出风口41的开口面积比为1:8~1:10优选地,第二出风口61与第一出风口41的开口面积比为1:8.5~1:9。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二出风口61处的湍流效应产生的扰流达到极大,从而使得冷热保护气体的热交换更加充分。

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顶盖60与所述透光罩40之间通过透光支柱固定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led发光元件20包括至少一条led灯丝。

参图2,本发明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在led发光装置100工作时,透光罩40内的保护气体会被加热到较高温度,从而会从透光罩40的第一出风口41流出透光罩40外。而自第一出风口41流出的温度较高的保护气体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与透光罩40外温度较低的保护气体进行热交换,并在温度降低后从透光罩40的回风口42回流进透光罩40内;另一部分则进一步流经第二出风口61,从而在第二出风口61处形成湍流,这会进一步增强这部分温度较高的保护气体与透光罩40内较远端部分温度较低的保护气体的热交换效果,而这部分保护气体在冷却后也将从透光罩40的回风口42回流进透光罩40内,从而构建了led发光装置100的透光壳体10内保护气体的定向流动,并在led发光元件20工作时,持续地对其进行降温,提高了led发光元件20的工作寿命,并且使得更高功率led发光装置100的生产应用变得可能。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申请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申请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