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道路信息采集用防眩光补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59724发布日期:2021-03-23 10:51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道路信息采集用防眩光补光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道路信息采集用防眩光补光灯。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汽车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路段需要安装交通监控设备来对交通状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特别是对于交通违规摄像这类监控设备,为了不产生误判和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光照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交通违规摄像设备大多采用补光灯进行补光照明。

常用道路交通摄像用补光灯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补光灯灯头的透镜上会积聚越来越多的灰尘,影响灯光的通过性,进而影响补光效果。基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基于道路信息采集用防眩光补光灯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道路信息采集用防眩光补光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基于道路信息采集用防眩光补光灯,包括灯体和安装于灯体上的防眩光面罩;

所述防眩光补光灯还包括安装架;所述灯体设置于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擦拭防眩光面罩外表面的擦拭装置;

所述擦拭装置包括擦拭板、丝杆以及驱动丝杆转动的电机;所述擦拭板上安装有擦拭海绵体;所述擦拭海绵体的擦拭面和防眩光面罩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丝杆平行于灯体长度方向设置,其两端安装有轴承;所述丝杆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擦拭板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丝杆上;所述丝杆的其中一端和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信息采集用防眩光补光灯,所述安装架包括底板、顶板以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在顶板上,下端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灯体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u型;所述固定座开口端两侧分别固定在灯体的两侧上;所述固定座的下端固定在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信息采集用防眩光补光灯,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丝杆设置于安装槽内;所述丝杆两端的轴承分别固定在安装槽的两侧;安装槽的设置,用于安装丝杆。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信息采集用防眩光补光灯,所述顶板的上部安装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位于灯体的正上部;所述遮雨板的横截面为伞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补光灯通过设置擦拭装置,对防眩光面罩外表面进行擦拭,可去除防眩光面罩外表面的灰尘,避免防眩光面罩外表面因积聚过多灰尘而降低透光性能,保证灯光通过性,进而保证道路信息采集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擦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擦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灯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顶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参见各附图,一种基于道路信息采集用防眩光补光灯,包括灯体1和安装于灯体1上的防眩光面罩2;

所述防眩光补光灯还包括安装架3;所述灯体1设置于安装架3上;所述安装架3上设置有用于擦拭防眩光面罩2外表面的擦拭装置31;

所述擦拭装置31包括擦拭板311、丝杆312以及驱动丝杆312转动的电机313;所述擦拭板311上安装有擦拭海绵体3111;所述擦拭海绵体3111的擦拭面和防眩光面罩2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丝杆312平行于灯体1长度方向设置,其两端安装有轴承3121;所述丝杆312通过轴承3121转动安装在安装架3上;所述擦拭板311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丝杆312上;所述丝杆312的其中一端和电机313连接;

电机313转动带动丝杆312转动,由于丝杆312和擦拭板311螺纹连接,丝杆312的转动带动擦拭板311沿丝杆312长度方向转动,使擦拭板311上的擦拭海绵体3111对防眩光面罩2的外表面进行擦拭,去除灰尘;

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补光灯通过设置擦拭装置,对防眩光面罩外表面进行擦拭,可去除防眩光面罩外表面的灰尘,避免防眩光面罩外表面因积聚过多灰尘而降低透光性能,保证灯光通过性,进而保证道路信息采集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3包括底板32、顶板33以及连接杆34;所述连接杆34的上端固定在顶板33上,下端固定在底板32上;所述灯体1上设置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为u型;所述固定座11开口端两侧分别固定在灯体1的两侧上;所述固定座11的下端固定在底板32上;

安装架3设计为由底板32、顶板33以及连接杆34组成的框体结构,其上形成用于安装灯体1的空腔,使灯体1安装更牢固,同时,方便擦拭装置31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顶板33上设置有安装槽331;所述丝杆312设置于安装槽331内;所述丝杆312两端的轴承3121分别固定在安装槽331的两侧;安装槽331的设置,用于安装丝杆312。

优选的,所述顶板33的上部安装有遮雨板332;所述遮雨板332位于灯体1的正上部;所述遮雨板332的横截面为伞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道路信息采集用防眩光补光灯,包括灯体(1)和安装于灯体(1)上的防眩光面罩(2);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眩光补光灯还包括安装架(3);所述灯体(1)设置于安装架(3)上;所述安装架(3)上设置有用于擦拭防眩光面罩(2)外表面的擦拭装置(31);

所述擦拭装置(31)包括擦拭板(311)、丝杆(312)以及驱动丝杆(312)转动的电机(313);所述擦拭板(311)上安装有擦拭海绵体(3111);所述擦拭海绵体(3111)的擦拭面和防眩光面罩(2)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丝杆(312)平行于灯体(1)长度方向设置,其两端安装有轴承(3121);所述丝杆(312)通过轴承(3121)转动安装在安装架(3)上;所述擦拭板(311)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丝杆(312)上;所述丝杆(312)的其中一端和电机(3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信息采集用防眩光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包括底板(32)、顶板(33)以及连接杆(34);所述连接杆(34)的上端固定在顶板(33)上,下端固定在底板(32)上;所述灯体(1)上设置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为u型;所述固定座(11)开口端两侧分别固定在灯体(1)的两侧上;所述固定座(11)的下端固定在底板(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信息采集用防眩光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3)上设置有安装槽(331);所述丝杆(312)设置于安装槽(331)内;所述丝杆(312)两端的轴承(3121)分别固定在安装槽(331)的两侧;安装槽(331)的设置,用于安装丝杆(3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信息采集用防眩光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3)的上部安装有遮雨板(332);所述遮雨板(332)位于灯体(1)的正上部;所述遮雨板(332)的横截面为伞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道路信息采集用防眩光补光灯,包括灯体和安装于灯体上的防眩光面罩;所述防眩光补光灯还包括安装架;所述灯体设置于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擦拭防眩光面罩外表面的擦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补光灯通过设置擦拭装置,对防眩光面罩外表面进行擦拭,可去除防眩光面罩外表面的灰尘,避免防眩光面罩外表面因积聚过多灰尘而降低透光性能,保证灯光通过性,进而保证道路信息采集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银川;孙东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科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7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