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2820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在液晶显不器、液晶电视等各种液晶显不设备(LiquidCrystal Display,以下简称“IXD”)中,都需要依靠外部背光源来实现显示。背光源根据分布位置分为侧光式与直下式两种,而侧光式背光源由于其所需发光器件个数少、成本低、厚度薄的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中小尺寸的LCD中。
[0003]图1所示即为侧光式背光源的局部剖视图,其从下到上包括背板I '、依次设置在背板I'上的导光板3'和光学膜材8',还包括邻近导光板3'侧面设置的灯条2'和用于固定导光板3 '和光学膜材8 '的胶框9',显示面板7 '放置在胶框9 '上,最后再通过前框10 '将显示面板7 '和背光源组装在一起。导光板3'的作用是将近光端的光线导入并传导到远光端,在导光板3 '上与出光面相对的下表面上还印刷有网点,使整个出光面光线均匀,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显示面板,用于显示。
[0004]随着尺寸的增大,灯条2 '与导光板3 '之间的间距设计也越来越大,以为导光板3'提供足够大的热膨胀量。导光板3'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一般为0.00006,同时考虑到吸水等因素,实际最大膨胀量在3%。左右。以46寸(1027.7mm)导光板3 '为例,最大膨胀量在1027.7*0.003 = 3mm左右。所以导光板3 '入光侧需留足够的间距,特别是双侧入式(导光板3丨的相对两侧都设置有灯条2 '),其间距设计往往在1.5mm以上。但是灯条2'与导光板3 '之间的间距增大,就会使得入光效率降低,而减小灯条2 '与导光板3 '之间的间距,就不足以容纳导光板3 '在高温时的膨胀量,导致导光板3 '变形。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源,用以解决灯条与导光板之间的间距设计存在的上述矛盾。
[000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采用上述的背光源,用以提高产品的品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背光源,包括背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灯条和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出射面和与所述出射面相邻的入射面,所述灯条靠近所述导光板的入射面设置,发出的光线经过入射面射入所述导光板中,然后从出射面射出,其中,所述灯条与导光板的入射面之间设置有刚性元件,所述刚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灯条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光板上,用于保持所述灯条与导光板的入射面之间的距离固定;
[0008]所述灯条和背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灯条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射面相对的一侧,当所述导光板发生热形变时,所述导光板的形变力通过所述刚性元件,推动所述灯条压缩所述弹性元件。
[0009]如上所述的背光源,优选的是,所述背光源还包括:
[0010]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包括位于所述灯条与背板之间的第一部分;
[0011]所述灯条固定在所述散热板的第一部分上,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背板与散热板的第一部分之间。
[0012]如上所述的背光源,优选的是,所述背光源还包括:
[0013]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散热板,防止所述散热板从所述背板上脱离。
[0014]如上所述的背光源,优选的是,所述散热板还包括接触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第二部分,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二部分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过孔;
[0015]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0016]固定在所述第二部分上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过孔的位置对应,所述限位柱穿过所述过孔,所述限位柱的顶端位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散热板的一侧;
[0017]固定件,固定在所述限位柱的顶端,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过孔的形状配合,用于将所述限位柱固定在所述过孔中;
[0018]当所述导光板发生热形变时,所述导光板的形变力通过所述刚性元件推动所述散热板,带动所述限位柱在所述过孔中移动。
[0019]如上所述的背光源,优选的是,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散热板的第二部分上。
[0020]如上所述的背光源,优选的是,所述固定件为螺母,所述限位柱的顶端具有与所述螺母配合的外螺纹。
[0021]如上所述的背光源,优选的是,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或弹片。
[0022]如上所述的背光源,优选的是,所述刚性元件为金属垫片。
[0023]如上所述的背光源,优选的是,所述背光源还包括:
[0024]光学膜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射面一侧;
[0025]反射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与出射面相对的一侧。
[0026]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源。
[0027]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8]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灯条与导光板的入射面之间设置刚性元件,所述刚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灯条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光板上,能够保持所述灯条与导光板的入射面之间的距离固定,保证背光源的入光效率。并在所述灯条和背板之间设置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灯条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射面相对的一侧,当所述导光板发生热形变时,所述导光板的形变力通过所述刚性元件,推动所述灯条压缩所述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压缩形变为所述导光板提供热膨胀量,从而在保证高入光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为导光板提供足够的热膨胀量,提高了背光源的质量,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侧入式背光源的局部剖视图;
[0031]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侧入式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侧入式背光源的局部剖视图一;
[0033]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侧入式背光源的局部剖视图二 ;
[0034]图5表不本发明实施例中散热板的结构不意图;
[0035]图6表不本发明实施例中背板和散热板的局部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在液晶显示技术中,需要背光源来提供显示所需的光线。针对侧入式背光源,其灯条设置在导光板的侧面,灯条与导光板的间距越小,光线进入导光板的入光效率就越高。但是,随着背光源尺寸的增大,灯条产生的热量也增大,导光板很容易发生热膨胀,如果导光板在热膨胀过程中受到挤压变形,会对背光源的质量造成影响。为了给导光板提供足够大的热膨胀量,需要增大灯条与导光板的间距,这与高的入光效率之间存在矛盾。
[0037]为了克服上述矛盾,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源,具体为侧入式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括背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灯条和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出射面和与所述出射面相邻的入射面,灯条靠近所述导光板的入射面设置。所述灯条与导光板的入射面之间设置有刚性元件,所述刚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灯条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光板上,用于保持所述灯条与导光板的入射面之间的距离固定。并在所述灯条和背板之间设置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灯条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射面相对的一侧,当所述导光板发生热形变时,所述导光板的形变力通过所述刚性元件,推动所述灯条压缩所述弹性元件,即所述弹性元件的压缩形变为所述导光板提供热膨胀量。
[003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所述刚性元件能够保证背光源的高入光效率,而所述弹性元件的压缩形变又能够为所述导光板提供足够的热膨胀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高的入光效率和足够的导光板热膨胀量之间存在的矛盾,提高了背光源的质量,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0039]其中,侧入式背光源又分为单侧入式和双侧入式。对于单侧入式背光源,仅在背板的一侧设置灯条,即,导光板只有一个入射面。对于双侧入式背光源,在背板的相对两侧设置灯条,即,导光板有两个相对的入射面。
[004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既适用于单侧入式背光源,也适用于双侧入式背光源。
[0041]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42]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所示为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3]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仅示意出单侧入式背光源的具体结构,对于双侧入式背光源,其另一灯条所在侧的结构与单侧入式背光源的灯条所在侧的结构对称。
[0044]结合图2-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背光源包括背板1,以及设置在背板I上的灯条2和导光板3。导光板3包括出射面A和与出射面A相邻的入射面B。灯条2靠近导光板3的入射面B设置,发出的光线经过入射面B射入导光板3中,然后从出射面A射出。导光板3的作用是将近光端的光线导入并传导到远光端,在导光板3与出射面A相对的表面上印刷有网点,使整个出射面A光线均匀,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用于显示。在导光板3与出射面A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反射板8,用于反射光线至出射面A,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在导光板3的出射面A —侧设置有光学膜材7,如:增亮膜、扩散膜,用于调整光线后再提供给液晶面板。
[0045]其中,灯条2与导光板3的入射面B之间设置有刚性元件4,如:金属垫片,刚性元件4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形变量微小,可以忽略不计。刚性元件4的一端固定在灯条2上,另一端固定在导光板3上,用于保持灯条2与导光板3的入射面B之间的距离固定,所述距离可以根据背光源的入光效率来设定。并在灯条2和背板I之间设置弹性元件5,弹性元件5位于灯条2与导光板3的入射面B相对的一侧。当导光板3发生热形变时,导光板3的形变力通过刚性元件4,推动灯条2压缩弹性元件5,弹性元件5的压缩变形为导光板3提供热膨胀量。
[0046]上述技术方案中,刚性元件4和弹性元件5的设置能够克服高的入光效率和足够的导光板3的热膨胀量之间存在的矛盾,提高了背光源的质量,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0047]其中,弹性元件5可以为弹簧、弹片等。灯条2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1de,以下简称“LED”)灯条,包括多个LED单元。LED单元13具有显色特性好、使用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