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酸洗挤干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746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轧酸洗挤干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轧机械设备的关键部件,尤其是生产冷轧钢板的传动设备的冷轧酸洗挤干辊。
目前,生产冷轧钢板所用传动机械设备常用的部件酸洗挤干辊,包括出轴栓、轴承档、轴杆、档水圈、辊体。由于轴杆设计成圆柱状,增加成本,同时辊体橡胶层的包胶厚度把握不准,导致酸洗挤干辊挤压冷轧钢板时,冷轧钢板上的酸洗液残渍呈一定角度,切线直接飞溅到轴杆上,长期腐蚀轴杆,影响酸洗挤干辊的使用寿命,另外,档水圈的数量以及档水圈在轴杆上的位置不尽合理,也可使部分残渍外泄,侵蚀传动机械设备的其它部件。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冷轧酸洗挤干辊,它既可保持冷轧酸洗挤干辊的使用寿命,又能完全阻隔酸洗液残渍外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冷轧酸洗挤干辊包括出轴栓、轴承档、轴杆、档水圈、辊体。辊体截面直径35厘米,辊体长178厘米,由内而外的结构依次为辊芯、辊筒、粘合层、橡胶层。辊芯呈圆柱状,为轴杆的延伸部,占辊筒总长的1/2.5,且套装粘合在辊筒里;橡胶层的包胶厚度为2.5厘米,工作时可降低酸洗液残渍飞溅的切线角度;轴杆为圆台状,长98.5厘米,其外端面与轴承档浑为一体。轴杆由内而外结构依次为轴芯、粘合层,橡胶层。轴杆面呈一定坡度,与轴向的坡角为2°-3°之间,基本与酸洗液残渍飞溅的切线角度一致。档水圈为三对,对称分布套装在两侧轴杆上,第一对档水圈距辊体两端面30厘米,第二对档水圈距第一对档水圈20厘米,第三对档水圈距第二对档水圈也是20厘米。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冷轧酸洗挤干辊工作时,飞溅的酸洗液残渍基本上碰不到轴杆,可保持冷轧酸洗挤干辊的使用寿命,同时三对档水圈适宜距离的设计安排,可完全阻隔酸洗液残渍飞溅至档水圈外,防止冷轧传动机械设备受到腐蚀。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冷轧酸洗挤干辊结构图。
图2是冷轧酸洗挤干辊轴杆坡角示意图。
图中1出轴栓2轴承档3轴杆4档水圈5辊体6轴芯7粘合层8橡胶层9辊芯10辊筒11轴杆坡角在
图1中,冷轧酸洗挤干辊包括出轴栓1、轴承档2、轴杆3、档水圈4、辊体5。辊体5由内而外的结构依次为辊芯9、辊筒10、粘合层7、橡胶层8,辊芯9为轴杆3的延伸部,套装粘合在辊筒10里。轴杆3为圆台状,其外端面与轴承档2浑为一体,轴承档外端面连接出轴栓1;轴杆3由内而外的结构依次为轴芯6、粘合层7、橡胶层8。档水圈4为三对,对称分布套装在两侧轴杆3上。
图2中,轴杆3面呈一定坡度,与轴向的坡角11为2°-3°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冷轧酸洗挤干辊,包括出轴栓、轴承档、轴杆、档水圈、辊体,其中辊体由内而外的结构依次为辊芯、辊筒、粘合层、橡胶层,其特征是所述轴杆为圆台状,轴杆面呈一定坡度;所述档水圈为三对,对称分布套装在两侧轴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轧酸洗挤干辊,其特征是所述轴杆面与轴向的坡角为2°-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轧酸洗挤干辊,其特征是所述辊体橡胶层的包胶厚度为2.5厘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轧酸洗挤干辊,包括出轴栓、轴承档、轴杆、档水圈、轴体。所述轴杆为圆台状,轴杆面呈一定坡度;所述轴杆面与轴向的坡角为2°—3°之间,所述辊体橡胶层的包胶厚度2.5厘米,可保持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所述档水圈为三对,对称分布套装在两侧轴杆上,可完全阻隔酸洗液残渍飞溅至档水圈外,防止冷轧传动机械设备受到腐蚀。
文档编号B21B45/02GK2423974SQ00219900
公开日2001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7日
发明者焦建 申请人:焦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