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型金属圆片倒角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747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薄型金属圆片倒角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圆片倒角的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对厚度小于10mm的金属圆片状工件进行倒角加工时的固定装置。
目前,在对薄型金属圆片进行倒角加工时,由于没有一个安装薄型金属圆片的固定装置,因而在对此类金属圆片进行倒角加工时只能采用手工操作。例如扬声器磁片,其直径为12mm,厚度为2mm,重量只有1.7g,在用铁砂纸进行手工倒角时,一个工时只能加工100片,而且劳动强度大,倒角不圆整,一致性差,质量很难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提高圆片倒角质量、提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的超薄型金属圆片倒角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超薄型金属圆片倒角的固定装置,包括一夹头1,通过夹头轴6安装在动力机具的夹头孔内,其上开设有一圆柱孔5;一磁体2,其一端安装在圆柱孔5内,另一端位于夹头1的下方。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本实用新型的磁体2采用圆柱状永磁材料制作,其外径一般与所加工的薄型金属圆片状工件3的外径相一致,磁体2的吸力是工件3重量的1000倍,高度一般是直径的1.5∽2倍,磁体2的外圆柱面与圆柱孔5的内圆柱面之间采用间隙配合,这样便于更换磁损耗后的磁体2,需进行倒角加工的薄型金属圆片状工件3则通过磁体2的磁力吸合在磁体2的下端面上。本实用新型的夹头1采用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其上端设有夹头轴6,夹头轴6安装在动力机具的夹头孔内,这里的动力机具主要是指台钻、车床等;圆柱孔5开设在夹头1的下方,圆柱孔5与夹头轴6位于同一轴心线上,以确保夹头1与磁体2上的工件3同轴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砂轮4以一定的角度固定在机架上,可以调整高度,也可以平移,但不能转动。砂轮4的作用是当夹头1旋转时可对磁体2上的工件3进行倒角。
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首先将已充磁的磁体2装入夹头1的圆柱孔5内,由于磁力的作用,磁体2的上端面与夹头1自动吸合在一起,再将夹头1的夹头轴6安装在动力机具的夹头孔内并固定,然后把需要进行倒角加工的薄型金属圆片状工件3吸合在磁体2的下端面上。当工件3需要倒角时,首先调整好动力机具的转速,夹头1在动力驱动下作旋转运动,带动磁体2和工件3同时作同轴旋转运动,移动砂轮4,使砂轮4与工件3工作表面压力接触,在加工过程中工件3一直在旋转运动,通过工件3和包括有无数磨粒的砂轮4之间的相对运动,完成对工件3的倒角加工,整个工件3的运动过程比较平稳,加工精度也有保证。
在对不同工件3进行倒角加工时,只要换用不同的夹头1和磁体2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工件3在采用上述固定装置进行倒角加工时,例如对扬声器磁片(φ12mm×2mm)倒角,一个工时能够加工800片,倒角圆整,一致性好,倒角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工效提高了8倍,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薄型金属圆片在采用上述固定装置后,在进行倒角时具有倒角圆整,一致性好,工效高,劳动强度低等特点,而且本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超薄型金属圆片倒角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夹头(1),通过夹头轴(6)安装在动力机具的夹头孔内,其上开设有一圆柱孔(5);一磁体(2),其一端安装在圆柱孔(5)内,另一端位于夹头(1)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金属圆片倒角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磁体(2)采用圆柱状永磁材料制作,其外径与所加工的薄型金属圆片状工件(3)的外径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薄型金属圆片倒角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磁体(2)的吸力是工件(3)重量的1000倍,高度是直径的1.5∽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薄型金属圆片倒角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磁体(2)的外圆柱面与圆柱孔(5)的内圆柱面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专利摘要一种金属圆片倒角的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对厚度小于10mm的金属圆片状工件进行倒角加工时的固定装置。它包括一夹头1,通过夹头轴6安装在动力机具的夹头孔内,其上开设有一圆柱孔5;一磁体2,其一端安装在圆柱孔5内,另一端位于夹头1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提高圆片倒角质量、提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等优点。
文档编号B23Q3/15GK2423059SQ00219990
公开日2001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15日
发明者郑权, 顾铭 申请人:郑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