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197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成形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金属加工设备,尤其是指一种板材加工成形设备。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板材成形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各种板材成形设备品种繁多。对于生产批量较大或板料成形精度较高的工件,应制作特定的模具,方能组织生产,对于大量的单件小批量工件,传统的方法一直以手工操作为主。这种操作方式不仅存在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形精度低等问题,而且对操作者的操作技能要求比较高。在国外已有瑞士ECKOLD公司生产制造万能板金成形加工机,且已有数十年的加工制造经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板金成形加工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地区使用较广,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国内也有少数几家飞机修理厂进口使用了ECKOLD公司的万能成形加工机,用于飞机的修理。但是这种进口的加工设备同样存在一些致命的弱点。首先,其价格比较高,在国内难以推广;其次,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有些零件极易损坏,且易损件与模具等损坏后不容易修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快速成形机,以降低设备的成本,便于维修与使用。
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在机身内利用主轴安装皮带轮,皮带轮的中心与主轴的中心间有一偏心距,在皮带轮上连接由曲柄与摇杆构成的曲柄连杆机构,摇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冲压机构,在靠近冲压机构一端的摇杆上利用支点与机身活动连接,其特征是在冲压机构中有上模,在机身上对应于上模的部位利用下模座安装下模,在冲压机构中有用于连接上模的磁铁,在上、下模上分别连接弹性模体。
在冲压机构中,外套安装于机身上,在外套内有可以移动的滑动架,在滑动架的上、下两端分别利用冲头安装架连接上、下夹紧块及弹性体,在上、下夹紧块上分别设置可以夹持摇杆的凹槽,在外套的侧壁上设置导向槽,在滑动架上设置与该导向槽配合的导向键。
在外套与滑动架的接触处设置导向套,在冲头安装架的下端设置冲头安装槽及定位钢球、定位弹簧与磁铁;在外套与滑动架接触处的下端设置密封圈,在外套的上端连接盖板。
在机身的上部安装用于调整支点的位置的进给调整机构,在该进给调整机构中,电动机与蜗轮座及导套安装于机身上,在蜗轮座内利用蜗轮轴安装蜗轮,蜗轮轴的外端安装齿轮,在导套内安装相互配合的进给螺母与丝杆,在丝杆的上端安装与齿轮啮合的被动齿轮,丝杆的下端与安装于摇杆上的连接块连接,电动机利用安装于其主轴上的蜗杆与蜗轮配合。丝杆利用轴承安装于导套内,在导套的上端安装有套在丝杆外的刻度盘;在摇杆外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钢球,该钢球与上、下夹紧块上的凹槽配合,使外端夹持于冲头机构内,带动冲头上下运动。
在机身的侧面安装电动机,该电动机利用安装于其转轴上的带轮及皮带与皮带轮连接,机身的下面为底盘,在底盘的上面安装电气系统,底盘的下面安装带有刹车的轮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上下模利用磁铁来连接,使用时比较方便,尤其是更换时很简便,在上下模上设置了弹性模体后,可避免冲压时产生的振动损坏整个装置;其次,设计的冲压机构比较合理,利用上下夹紧块夹持摇杆上的钢球,其定位精度比较高,上下夹紧块利用弹性体紧固于冲头安装架内,可减少振动,安装架与滑动架固定连接,当摇杆在皮带轮及曲柄的带动下上下振动时,可带动其端部的滑动架在外套内上下移动,使位于冲头安装架下端的上模与安装于机身上的下模相互撞击,加工时,将工件置于下模上,便可将工件冲压成要求的形状,在冲压过程中需不断更换模具,以便形成所要求的形状;第3,在装置内设置了进给调整机构后,可按要求调整上模的行程,具体调整时,可启动电动机,通过蜗轮蜗杆及齿轮带动丝杆螺母上下移动,使位于丝杆下端的连接块跟着移动,以调整摇杆支点的上下位置,设置的刻度盘有助于精确调整连接块的上下位移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冲压机构结构图。
图3为曲柄连杆机构图。
图4为图3的B-B视图。
图5为进给调整机构图。
如图所示在机身3内利用主轴50安装皮带轮4,在皮带轮4上连接由曲柄23与摇杆19构成的曲柄连杆机构,这种传动方式具有较高的击打频率,摇杆19的另一端安装有冲压机构,在靠近冲压机构一端的摇杆19上利用支点52与机身3浮动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既有铰接作用,又能作上下进给运动,并可彻底消除各铰接处的间隙,能保证装置运转平稳,降低噪音,在冲压机构中有上模9,在机身3上对应于上模9的部位利用下模座5安装下模6,在冲压机构中有用于连接上模9的磁铁43,在上、下模9、6上分别连接弹性模体8与7。
在冲压机构中,外套37安装于机身3上,在外套37内有可以移动的滑动架33,在滑动架33的上、下两端分别利用冲头安装架30连接上、下夹紧块35、34及弹性体36、32,在上、下夹紧块35、34上分别设置可以夹持摇杆19的凹槽,在外套37的侧壁上设置导向槽39,在滑动架33上设置与该导向槽39配合的导向键40,利用导向键与导向槽的作用,确保滑动架在外套内正常滑动,图2中的38为连接在外套上端的盖板,42为设置于滑动架与外套间的密封圈,以免位于滑动架与外套间的润滑油渗漏,在外套37与滑动架33的接触处设置导向套31,以免磨损外套等零件,在冲头安装架30的下端设置冲头安装槽44及定位钢球45、定位弹簧46与磁铁43,以便于快速安装与更换上模,下模的安装也是利用磁铁来完成的,目的是为了能快速更换模具。
对于不同类型的模具,其高度是不同的,另外在工件成形时,应有逐渐加载的功能,因此装置中应有进给功能。在本装置中,在机身3的上部安装了用于调整支点52的位置的进给调整机构,在该进给调整机构中,电动机20与蜗轮座18及导套12安装于机身3上,在蜗轮座18内利用蜗轮轴17安装蜗轮57,蜗轮轴17的外端安装齿轮16,在导套12内安装相互配合的进给螺母13与丝杆15,在丝杆15的上端安装与齿轮16啮合的齿轮55,丝杆15的下端与安装于摇杆19上的连接块11连接,电动机56利用安装于其主轴上的蜗杆与蜗轮57配合。丝杆15也可利用轴承14安装于导套12内,以提高丝杆的灵活性,为控制进给调整机构的运动,在导套12的上端安装有套在丝杆15外的刻度盘54及拨盘。当位于拨盘上的触头碰到限位开关时,进给即告停止,将拨盘转过相应数值时,进给又可继续进行,直至走满相应的刻度为止,利用本调整机构后,可控制进给机构中任一进给位置。图中的58为起导向作用的导向块,所用的调整机构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传动机构。在摇杆19外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钢球10,该钢球10与上、下夹紧块35、34上的凹槽配合,钢球的耐磨性与定位性能都比较好。
在机身3的侧面安装电动机26,该电动机26利用安装于其转轴27上的带轮及皮带24与皮带轮4连接,机身3的下面为底盘2,在底盘2的上面安装电气系统28,底盘2的下面安装带有刹车29的轮子1。
图1中的25、21分别为轴承,22为连接曲柄23与摇杆19的销轴。在皮带轮4的中心与主轴50的中心间有一偏心距。皮带轮既起曲柄作用,又起贮存能量、增加惯性的作用。
权利要求1.快速成形机,在机身(3)内利用主轴(50)安装皮带轮(4),皮带轮(4)的中心与主轴(50)的中心间有一偏心距,在皮带轮(4)上连接由曲柄(23)与摇杆(19)构成的曲柄连杆机构,摇杆(19)的另一端安装有冲压机构,在靠近冲压机构一端的摇杆(19)上利用支点(52)与机身(3)活动连接,其特征是在冲压机构中有上模(9),在机身(3)上对应于上模(9)的部位利用下模座(5)安装下模(6),在冲压机构中有用于连接上模(9)的磁铁(43),在上、下模(9)、(6)上分别连接弹性模体(8)与(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机,其特征是在冲压机构中外套(37)安装于机身(3)上,在外套(37)内有可以移动的滑动架(33),在滑动架(33)的上、下两端分别利用冲头安装架(30)连接上、下夹紧块(35)、(34)及弹性体(36)、(32),在上、下夹紧块(35)、(34)上分别设置可以夹持摇杆(19)的凹槽,在外套(37)的侧壁上设置导向槽(39),在滑动架(33)上设置与该导向槽(39)配合的导向键(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形机,其特征是在外套(37)与滑动架(33)的接触处设置导向套(31),在冲头安装架(30)的下端设置冲头安装槽(44)及定位钢球(45)、定位弹簧(46)与磁铁(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机,其特征是在机身(3)的上部安装用于调整支点(52)的位置的进给调整机构,在该进给调整机构中,电动机(56)与蜗轮座(18)及导套(12)安装于机身(3)上,在蜗轮座(18)内利用蜗轮轴(17)安装蜗轮(57),蜗轮轴(17)的外端安装齿轮(16),在导套(12)内安装相互配合的进给螺母(13)与丝杆(15),在丝杆(15)的上端安装与齿轮(16)啮合的齿轮(55),丝杆(15)的下端与安装于摇杆(19)上的连接块(11)连接,电动机(56)利用安装于其主轴上的蜗杆与蜗轮(57)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形机,其特征是丝杆(15)利用轴承(14)安装于导套(12)内,在导套(12)的上端安装有套在丝杆(15)外的刻度盘(5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机,其特征是在摇杆(19)外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钢球(10),该钢球(10)与上、下夹紧块(35)、(34)上的凹槽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机,其特征是在机身(3)的侧面安装电动机(26),该电动机(26)利用安装于其转轴(27)上的带轮及皮带(24)与皮带轮(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机,其特征是机身(3)的下面为底盘(2),在底盘(2)的上面安装电气系统(28),底盘(2)的下面安装带有刹车(29)的轮子(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形机,其特征是在外套(37)与滑动架(33)接触处的下端设置密封圈(42),在外套(37)的上端连接盖板(3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金属加工设备,尤其是指一种板材加工成形设备。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在机身内利用主轴安装皮带轮,皮带轮的中心与主轴的中心间有一偏心距,在皮带轮上连接由曲柄与摇杆构成的曲柄连杆机构,摇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冲压机构,在靠近冲压机构一端的摇杆上利用支点与机身铰接,其特征是在冲压机构中有上模,在机身上对应于上模的部位利用下模座安装下模,在冲压机构中有用于连接上模的磁铁,在上、下模上分别连接弹性模体。本装置具有使用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B21D22/10GK2506369SQ01245540
公开日2002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1日
发明者平东良 申请人:江苏金球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