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头加工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1976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链头加工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头加工装配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由拉头、拉片和弹片组成拉链头的装配机。
背景技术
公知的拉链头装配机是由分别用以将拉头、拉片输送至预定位置的拉头输送滑槽、拉片输送滑槽、定位器、振动装置、拉链头铆接装置组成;定位器设于拉头输送滑槽、拉片输送滑槽的尾部,用于使拉头和拉片搭接在一起;振动装置分别与拉头输送滑槽、拉片输送滑槽连接,使拉头和拉片逐个滑落。这种拉链头装配机的拉链头铆接装置主要是采用手工辅以一些工装夹具将弹片与拉头和拉片铆接在一起,生产效率很低,废品率较高,且生产出的拉链头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机械装配的拉链头装配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头加工装配机,包括拉头送料振动盘及输送滑槽、拉片送料振动盘及输送滑槽、拉链头铆接装置。
拉链头铆接装置由拉链头铆接工作台、拉头与拉片搭接装置、弹片切断装置、弹片输送器、压头铆合装置及驱动装置组成。
驱动装置是指拉链头加工装配机用马达作动力源,其输出轴上设有两个齿轮,一个齿轮通过链条组输送到分割器;另一个齿轮通过链条组连接到传动轴I上;其中拉片与拉头的搭接装置、弹片切断装置、拉链头铆合装置的传送装置均是由驱动轴、轴承座、摇臂和凸轮组成,摇臂的两端分别铰接在驱动轴和装配机的底部,凸轮连接在传动轴上,与摇臂作间歇性相切运动。
拉链头铆接工作台可围绕其中心线进行间歇转动,工作台上等距离分布有拉链头的承接座,该承接座是设在工作台的边缘的凹槽,拉头垂直落入其中,拉片搭接在拉头的下端或上端,该拉链头铆接工作台位于拉片输送滑槽的正前方,拉头输送滑槽的尾部;在每一个工位,均有一个承接座正对拉头输送滑槽的尾部和拉片与拉头的搭接装置的出口。
拉头、拉片搭接装置,由驱动轴、轴承座、铰接机构组成,驱动轴穿过轴承座,其对应的工作台的下方的箱体基板上固定有顶持器。
弹片切断装置垂直安装在在弹片输送器的正前方,驱动轴的前端为冲头。
弹片输送器由传送器和传送带组成,传送带是由前板、后板、传送架固定而成;传送架形状配合弹片的形状,使弹片挂接在上面,传送架与前、后板固定连接后,形成内部贯穿孔。
压头铆合装置包括可沿水平方向向工作台作往复运动的冲头、桥接器、夹持器,夹持器恰好嵌入到冲头的凹槽内,夹持器由左夹持块、右夹持块、弹簧和铰链机构组成,左、右夹持块的上端内侧表面为斜面,并通过铰接机构铰接在一起,弹簧位于左、右夹持块之间。
上述的从拉片与拉头的搭接装置至压头铆合装置的工作台的外围,设有一个导轨,两者之间的缝隙恰好是拉片的下半部分从中通过,也就是缝隙略大于拉片的厚度,而小于拉头弹片槽的厚度;导轨的高度低于承接座的凹槽。
上述的导轨还可设在从拉片与拉头的搭接装置至压头铆合装置的工作台的边缘上,其中心开有使搭接在拉头上端的拉片恰好通过的 型凹槽。
上述的传动轴I的一端为锥齿轮,与拉片与拉头搭接装置上的传动轴II的锥齿轮啮合,另一端与连杆连接;传动轴I上设有一个链条组,与传动轴III的齿轮连接。
上述的拉片与拉头的搭接装置上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设在摇臂上,另一端固定在箱体上,且与凸轮在同一侧。
上述的顶持器设有凹槽,顶端凸出于工作台,其后部设有弹簧。
上述的位于弹片切断槽孔处的支架的表面设有两个台阶,台阶下开有通孔长槽。
上述的弹片输送器上设有三个多爪传送器,传送器上的连接轴通过后板上的固定板连接,连接轴可在固定板的固定孔中作前后运动;其中一个设在输送器入口至弹片被切断前一段,是用传送整条弹片带,称为前传送器,其对应的后板开有槽孔;从弹片切断处至传送器出口的一段,是用来传送切断后的弹片,称为后传送器,其相应的后板开有槽孔;还有一个设在弹片切断装置正前方为中传送器,对应的前板的槽孔与冲压头对应的槽孔连为一体。
上述的承接座的数量可以是12个、24个、36个的任意一种。
上述的弹片的输送器的动力是通过传动轴III上的凸轮传送的,前、后传送器的后部设有两个圆柱体,斜面的椭圆凸轮在圆柱体间运动;传动轴III上的凸轮连接有从动轴,从动轴上的摇臂与中传送器相连。
上述的桥接器固定在箱体基板上,桥接器上的两个桥接头与弹片传送带出口恰好相切,桥接头中间形成有凹槽,且与桥接器连接处为斜槽,并设有缓冲弹簧。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拉链头装配机,弹片与拉头和拉片的铆接是通过由驱动系统所驱动的一整套工作流程相互配合而完成,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其生产效率高,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废品率低。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2系本实用新型拉链头的立体分解图;图3系本实用新型拉链头的立体组合图;图4系本实用新型马达动力输出分配示意图;图5系本实用新型弹片切断装置示意图;图6系本实用新型的拉片位于拉头下半部时的导轨与工作台的示意图;图7系本实用新型的拉片位于拉头上半部时的导轨与工作台的示意图;图8系本实用新型的拉片与拉头搭接装置的驱动轴与摇臂的结构示意图;图9系本实用新型的顶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系本实用新型的顶持器的顶持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1系本实用新型的多爪传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2系本实用新型弹片传送带的槽孔的结构示意图,该槽孔用以传送器抓取弹片;图13系本实用新型弹片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4系本实用新型弹片传送带的立体分解图;图15系图14的俯视图;图16系本实用新型斜面的椭圆凸轮与传送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17系本实用新型桥接器的立体图;图18系本实用新型夹持器的立体图;图19系本实用新型冲头立体图;
图20系本实用新型冲头与夹持器的嵌合结构示意图;图21系本实用新型冲头、桥接器和冲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2系本实用新型拉链头的弹片铆合动作示意图;图23系本实用新型拉链头的弹片铆合动作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分为四步第一工位,拉链头铆接工作台的承接座先后承接振动滑落的拉头,转送到拉片输送滑槽的尾部;第二工位,拉片搭接在拉链头上,随之继续转动;第三工位,弹片输送器将弹片镶接在拉头和拉片上;第四工位,压头将拉头、拉片和弹片铆合在一起。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指拉链头包括一拉头A、一拉片B和一拉片C。其组装的顺序是首先将拉片向上或向下搭接在拉头A凹槽A1的凸起上,然后将弹片C压合在凹槽A1内完成。
如图1所示,拉链头加工装配机,包括拉头送料振动盘1及输送滑槽11、拉片送料振动盘2及输送滑槽21、拉链头铆接装置。拉头输送滑槽11与拉片输送滑槽21沿工作台4相隔一定的距离来设置。拉头输送滑槽11、拉片输送滑槽21用以分别将拉头A、拉片B输送至预定位置,通过振动盘的振动使拉头A、拉片B逐个滑落。
拉链头铆接装置由拉链头铆接工作台4、拉头与拉片搭接装置5、弹片切断装置6、弹片输送器7、压头铆合装置8以及驱动装置9组成。
如图4、5所示,拉链头加工装配机用马达91作动力源,其输出轴上设有两个齿轮911、912,一个齿轮911通过链条组输送到分割器92,带动工作台4转动;另一个齿轮912通过链条组将将动力传送到传动轴I93上,然后传送到拉片与拉头的搭接装置5、弹片切断装置6、弹片输送装置7、拉链头铆合装置8。传动轴I93的一端为锥齿轮931,与拉片与拉头搭接装置5上的传动轴II51的锥齿轮511啮合,另一端与连杆61连接,带动弹片切断装置6上的摇臂65运动;传动轴I93上设有一个链条组,与弹片输送器7上的传动轴III73的齿轮731连接。该动力装置带动各装置的摇臂与输送装置的运动保持同步。
如图6、7所示,拉链头铆接工作台4可围绕其中心线进行间歇转动,工作台4上等距离分布的有拉链头的承接座12个,也可设为24个、36个,该承接座41为设在工作台4的边缘的凹槽,拉头A垂直落入其中,拉片B搭接在拉头上,该拉链头铆接工作台4位于拉片输送滑槽21的正前方,拉头输送滑槽11的尾部。在每一个工位,均有一个承接座41正对拉头输送滑槽11的尾部和拉片与拉头的搭接装置5的出口,以先后承接推送过来的拉头A和滑落下的拉片B,由此在承接座41上完成拉头A和拉片B的搭接。拉头A与拉片B的搭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拉片B搭接在拉头A的下半部,另一种是拉片B搭接在拉头A的上半部。对于拉片B位于拉头A下半部的方式,从拉片与拉头的搭接装置5至压头铆合装置8的工作台4的外围,设有一个导轨I42,两者之间的缝隙恰好是拉片B的下半部分从中通过,也就是缝隙略大于拉片B的厚度,而小于拉头弹片槽A1的厚度;导轨I42的高度低于承接座41的凹槽。如此,拉片B在工作台4转动时,不会从拉头A上脱落。对于拉片B位于拉头A的上半部的方式,同样在从拉片与拉头的搭接装置5至压头铆合装置8边缘设一个导轨II43,其中心开有使拉片B恰好通过的型凹槽。
如图8-10所示,拉头、拉片搭接装置5,由驱动轴52、轴承座53、铰接机构54、摇臂55、凸轮56组成,摇臂55的两端分别铰接在驱动轴52和装配机的底部,凸轮56连接在传动轴II51上,轴承座53固定在箱体基板3上,驱动轴52穿过轴承座53,其对应的工作台的下方的箱体基板3上固定有顶持器57。顶持器57设有凹槽571,其前端凸出于工作台4,其后部设有弹簧572。滑落下的拉片B直接落入顶持器的凹槽571中,驱动轴52作用于顶持器57,顶持器57缩回,与承接座41位于同一平面,将拉片B搭接在工作台4转送的位于承接座41上的拉头A上。在弹簧572的作用下,顶持器57复位于凸出工作台的位置。该拉片与拉头的搭接装置5上设有复位弹簧58,复位弹簧58一端设在摇臂55上,另一端固定箱体基板3上,且与凸轮56在同一侧,摇臂55与凸轮56作间歇性相切运动。
如图5所示,弹片切断装置6由驱动轴62、轴承座63、铰接机构64、摇臂65、连杆61组成,轴承座63固定在装置箱体基板3上,驱动轴62穿过轴承座63,摇臂65的两端分别铰接在驱动轴62和装配机底部,连杆61与摇臂65连接。驱动轴62的前端设有冲压头621,垂直安装在在弹片传送带72的正前方,它是用来将不锈钢带加工的成排子弹式弹片料带C1逐一切断,加工成单个的弹片C。
如图11-15所示,弹片输送器7由传送器71和传送带72组成。传送器71设在连接轴III73上,连接轴III73穿过后板722上的固定板724,传送器71在固定板724的固定孔7241中作前后运动。传送带72是由前板721、后板722、传送架723固定而成。传送架723形状配合弹片C的形状,使弹片C挂接在上面,传送架723与前、后板721、722固定连接后,形成内部贯穿孔,用于摆放弹片C。弹片输送器7上设有三个多爪传送器。传送器71由爪座711、孔板712、组成,爪座711与孔板712之间设有弹簧713,爪座711上设有若干个爪7111,孔板712开有与爪7111对应的通孔7121,用以传送器71运动时起到定位作用,保证爪7111抓弹片C的精确性。其中,一个设在输送器7入口至弹片C被切断前一段,是用来传送整条弹片料带C1,称为前传送器71A,其对应的后板722开有槽孔7221;设在弹片C出口的传送器,是用来传送切断后的弹片C,称为后传送器71C,其相应的后板722开有槽孔7222;还有一个是设在弹片切断装置6正前方为中传送器71B,其相对应前板721的槽孔7211与冲压头621对应的槽孔7212连为一体。中传送器71B所对应的传送架723表面设有两个台阶7231,以利于传送器71的抓取;台阶7231下开有通孔长槽7232,中传送器71B的爪的前端为竖立的U型爪,U型爪的下端穿过通孔长槽7232,U型爪分别抓取弹片C上、下端实现传送。采用三个多爪传送器是为了保证弹片C在输送过程中的完整,包括从弹片料带C1到被切断的弹片C,以及从被切断的弹片到出口,中传送器71B是用以将刚被切断的弹片C过渡到出口传送的后传送器71C上。传动轴III73上还连接有斜沟凸轮75,作偏心运动。从动轴76与斜沟凸轮75间设有搭板77,搭板77的下端连接有弹簧771。从动轴76上的摆臂78与中传送器71B相连。斜沟凸轮75的偏心沟底控制着从动轴76左右移动,斜沟形状控制摆臂78的前后运动。摆臂78带动中传送器71B传送弹片C。
如图16所示,弹片的输送器7的动力传动装置是通过传动轴III73上的齿轮731传送的,前、后传送器71A、71C的后部均设有两个圆柱体71A1、71C1,该圆柱体固定在孔板7121的后面,斜面的椭圆凸轮741、742分别在圆柱体71A1、71C1间运动,由于凸轮741、742的切面是斜切面,运动时,圆柱体71A1、71C1与凸轮741、742啮合时,在运动过程中有左、右运动的形成,带动孔板左、右运动;由于凸轮741、742的椭圆柱体长短轴不一样,同时,会产生前后运动,作用于传送器71作前、后、左、右的运动;以此将弹片传送带上的弹片C从入口运送到出口。
如图17-23所示,压头铆合装置8包括可沿水平方向向工作台4作往复运动的冲头81、夹持器82和桥接器83组成。夹持器82恰好嵌入到冲头81的凹槽811内,凹槽811内表面为斜面,中部设有冲压头812,夹持器82由左夹持块821、右夹持块822、弹簧823和铰接机构824组成,左、右夹持块821、822的上端内侧表面为斜面,并通过铰接机构824铰接在一起,弹簧82 3位于左、右夹持块821、822之间。夹持器82与冲头81之间设有缓冲弹簧84。夹持器82与冲头81之间形成的凹槽用以将拉链头嵌入其中。桥接器83固定在箱体基板3上,桥接头831与弹片传送带72出口恰好相切,在每个工位,将弹片C承接过来。桥接器83上设有两个桥接头831,中间形成凹槽,桥接器83内还设在缓冲弹簧832。如此,在每一个工位均有一个承接座41位于冲头81的正前方,夹持器82通过弹簧82 3的伸缩,右夹持块822伸入到桥接头831内的凹槽内夹住弹片C,在夹持器82的作用下,桥接头831沿着桥接器81的斜槽833向下运动并回缩,使冲头81有空间正对着承接座41上的拉链头进行冲压,冲压头812使拉头A前方的弹片槽A1槽边向中间翻边包住弹片C,从而将弹片C和拉片B、拉头A铆接在一起。
装配完毕的拉链头用装配机底部的风吹落到成品料斗中。
权利要求1.拉链头加工装配机,包括拉头送料振动盘及输送滑槽、拉片送料振动盘及输送滑槽、拉链头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拉链头铆接装置由拉链头铆接工作台、拉头与拉片搭接装置、弹片切断装置、弹片输送器、压头铆合装置及驱动装置组成;驱动装置是指拉链头加工装配机用马达作动力源,其输出轴上设有两个齿轮,一个齿轮通过链条组输送到分割器;另一个齿轮通过链条组连接到传动轴I上;其中拉片与拉头的搭接装置、弹片切断装置、拉链头铆合装置的传送装置均是由驱动轴、轴承座、摇臂和凸轮组成,摇臂的两端分别铰接在驱动轴和装配机的底部,凸轮连接在传动轴上,与摇臂作间歇性相切运动;拉链头铆接工作台可围绕其中心线进行间歇转动,工作台上等距离分布有拉链头的承接座,该承接座是设在工作台的边缘的凹槽,拉头垂直落入其中,拉片搭接在拉头下端或上端,该拉链头铆接工作台位于拉片输送滑槽的正前方,拉头输送滑槽的尾部;拉头、拉片搭接装置,由驱动轴、轴承座、铰接机构组成,驱动轴穿过轴承座,其对应的工作台的下方的箱体基板上固定有顶持器弹片切断装置垂直安装在在弹片输送器的正前方,驱动轴的前端为冲压头;弹片输送器由传送器和传送带组成,传送带是由前板、后板、传送架固定而成;传送架形状配合弹片的形状,使弹片挂接在上面,传送架与前、后板固定连接后,形成内部贯穿孔;压头铆合装置包括可沿水平方向向工作台作往复运动的冲头、桥接器、夹持器,夹持器恰好嵌入到冲头的凹槽内,夹持器由左夹持块、右夹持块、弹簧和铰链机构组成,左、右夹持块的上端内侧表面为斜面,并通过铰接机构铰接在一起,弹簧位于左、右夹持块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加工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拉片与拉头的搭接装置至压头铆合装置的工作台的外围,设有一个导轨,两者之间的缝隙恰好是拉片的下半部分从中通过,也就是缝隙略大于拉片的厚度,而小于拉头弹片槽的厚度;导轨的高度低于承接座的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加工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还可设在从拉片与拉头的搭接装置至压头铆合装置的工作台的边缘上,其中心开有使搭接在拉头上端的拉片恰好通过的 型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加工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持器设有凹槽,顶端凸出于工作台,其后部设有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加工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I的一端为锥齿轮,与拉片与拉头搭接装置上的传动轴II的锥齿轮啮合,另一端与连杆连接;传动轴I上设有一个链条组,与传动轴III的齿轮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加工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片与拉头的搭接装置上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设在摇臂上,另一端固定在箱体上,且与凸轮在同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加工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片输送器上设有三个多爪传送器,传送器上的连接轴通过后板上的固定板连接,连接轴可在固定板的固定孔中作前后运动;其中一个设在输送器入口至弹片被切断前一段,是用来传送整条弹片料带,称为前传送器,其对应的后板开有槽孔;从弹片切断处至传送器出口的一段,是用来传送切断后的弹片,称为后传送器,其相应的后板开有槽孔;还有一个设在弹片切断装置正前方为中传送器,对应的前板的槽孔与冲压头对应的槽孔连为一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头加工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传送器对应的传送架的表面设有两个台阶,台阶下开有通孔长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加工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的承接座的数量可以是12个、24个、36个的任意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拉链头加工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片输送器的动力是通过传动轴III上的凸轮传送的,前、后传送器的后部设有两个圆柱体,斜面的椭圆凸轮在圆柱体间运动;传动轴III上的凸轮连接有从动轴,从动轴上的摇臂与中传送器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链头加工装配机,包括拉头送料振动盘及输送滑槽、拉片送料振动盘及输送滑槽、拉链头铆接装置,其中拉链头铆接装置由拉链头铆接工作台、拉头与拉片搭接装置、弹片切断装置、弹片输送器、压头铆合装置及驱动装置组成。由于弹片与拉头和拉片的铆接是通过由驱动系统所驱动的一整套工作流程相互配合而完成,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其生产效率高,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废品率低。
文档编号B21D53/00GK2505201SQ0124547
公开日2002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17日
发明者周龙交 申请人:厦门明泰鞋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