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管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487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管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板、管弯装置。
背景技术
以现有板、管弯装置A所用弯曲加工方式可分为三种其一为如图1-A所示(Stretch bending),是以板、管弯装置A的夹具A1(Chuck)夹持于预定加工折弯成型之板、管材折弯件B(Workpiece)两端,并将板、管材折弯件B以板、管弯装置A上所设置之定位模A2(From block)为轴点,藉由夹具A1(Chuck)作动将板、管材折弯件B折弯成预定弯曲角度。
其一为如图1-B所示(Draw bending),是以板、管弯装置A的压块A3(Pressure bar)夹压于预定加工折弯成型之板、管材折弯件B(Workpiece)一端后,另一端则以一定位模A2(Form block)及夹板A4(CIamp)来夹持,并同步作动定位模A2及夹板A4将板、管材折弯件B折弯成预定弯曲角度。
其一为如图1-C所示(Compressure bending),是以板、管弯装置A的夹板A4(CIamp)夹压于预定加工折弯成型之板、管材折弯件B(Workpiece)一端后,另一端则以一定位模A2(Form block)及夹板A4(CIamp)来夹持,仅作动夹板A4将板、管材折弯件B折弯成预定弯曲角度。
然而,以上述三种弯曲加工方式所用之板、管弯装置A,对板、管材折弯件B(Workpiece)加工折弯成预定弯曲角度时,因受到板、管弯装置A之夹具A1、压块A3、夹板A4及定位模A2间对板、管材折弯件B施力做弯折时易产生作用力,而此作用力无法藉由夹具A1、压块A3、夹板A4及定位模A2来平衡抵消,以及吸震缓冲下,常会产生无法将板、管材折弯件B折弯成预定弯曲角度,以及产生变形及表面磨损等问题产生,亦即精确度无法精确控管,而影响板、管材折弯件B成品后的品质,以及于配合其他组件组装时产生无法组装的问题产生。
再参阅图1-C所示(Compressure bending),尤其是将板、管材折弯件B经由板、管弯装置A的夹板A4夹压于一端后,另一端则以一定位模A2及夹板A4来夹持,再藉由作动夹板A4将板、管材折弯件B折弯成预定弯曲角度时,由于作动夹板A4使板、管材折弯件B可达到折弯所用的作用力大,此作用力会随夹板A4作动所产生移位达到可将板、管材折弯件B折弯的弯矩(Momeut)时,此作用力即全部作用出来将板、管材折弯件B折弯;
然而,此作用力随夹板A4移位达到可将板、管材折弯件B折弯的弯矩(Momeut)时,即全部经由夹板A4来作用出来将板、管材折弯件B折弯时,受到夹板A4不具有任何吸震缓冲结构,以将此作用力平均分散作用于板、管材折弯件B,而造成作用力以集中方式对板、管材折弯件B做折弯下,即使折弯后之板、管材折弯件B产生变形(尤其是位于板、管材折弯件B折弯位置),以及精确度无法精确控管,而影响板、管材折弯件B成品后的品质,以及于配合其他组件组装时产生无法组装的问题产生;不仅如此,由于作动夹板A4会产生移位,夹板A4贴触于板、管材折弯件B表面上来移位,易对板、管材折弯件B表面产生磨损与刮伤,影响板、管材折弯件B弯折后表面上之美观性。
申请人有鉴以上对于此等构造上的缺点,以从事多年的经验深入了解,配合市场调查销售反应的心得累积,不断地再三地分析研究,终于开发出本案创作内容,进而提出本项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平均分散折弯成型板、管材折弯件的作用力,完全不会产生作用力集中的情况,且可精确将板、管材折弯件折弯成预定弯曲角度,并获得表面平滑无压痕的折弯件的板、管弯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设计方案一种板、管弯装置,主要是以板、管弯装置之定位模及主、副夹块来对板、管材折弯件加工折弯成预定弯曲角度之成品,该定位模系具有一夹面及折弯板、管材折弯件用之成型面,该定位模与副夹块间两夹面可夹持定位板、管材折弯件,而主夹块的夹面亦是用于夹持定位板、管材折弯件,其特征在于该主夹块由一夹块座、缓冲座及压缸座相组装而成;其中该夹块座,内呈透空并形成贯穿上下之容室,容室上半段两侧面陷下有一凹槽,供缓冲座来容置及导滑位移夹块座,两端板外侧板面与凹槽槽底平行位置设置有一弹簧座,弹簧座一端螺设一螺丝供回复弹簧一端头来钩固设置,弹簧座另一端未设置有螺丝的两端板陷下有一凹口,使锁合于导轨座两侧面的螺丝经由凹口来突起于两端板外供回复弹簧另一端来钩设之,使弹簧固定于两端板外侧板面;该缓冲座由一导轨座及顶持板相组成导轨座两端面相对位置各穿制螺孔,藉以螺丝将一挡块锁固于螺孔位置,挡块底面恰与凹槽底面平行贴触之,供导轨座导滑移位定位,导轨座座面规则排列有预定数量具底之弹簧孔及贯穿导轨座之圆孔,弹簧孔内并均设有弹簧,而导轨座座面预定数量之圆孔与顶持板背面所规则排列预定数量之螺孔均对称,以预定数量螺丝由导轨座底面朝上穿经圆孔并螺入于顶持板相对位置之螺孔,以将导轨座及顶持座相锁固一体,顶持座底面则可贴平于弹簧孔内之弹簧,以及使弹簧限固于导轨座及顶持板间,另于导轨座底面两侧形成导轨,可与压缸座顶面所设置导轨槽座之凹导槽相契合之;该压缸座由压缸、连杆组及导轨槽座相组成该压缸之活塞杆杆头插固有一连杆组,连杆组上端座面依序朝上设置数轴承及导轨槽座,轴承由具有耐磨耗、硬度低之铜材质所制成,而导轨槽座座面具有一凹导槽,可与导轨座底面两侧所形成导轨相契合,使压缸座与缓冲座可相结合组装。
该连杆组由一对连杆片组、长连杆块、连杆座及连杆导片座相组装而成,该对连杆片组与该压缸之活塞杆杆头间以插栓插固,使该对第一连杆片组各平行插固于杆头两端,于该对连杆片组底端间各容设一连杆导片座,上端间则容设长连杆块,并以插栓插固,该连杆导片座可与夹块座之容室下半段两内侧面之凹导槽相契合,并随压缸之活塞杆伸出与缩回来于凹导槽内导滑移位,该对连杆片组上端间所容设长连杆块上半段则突起于连杆片组上,连杆座底面四周朝下突设之枢接耳与长连杆块相嵌合并以插栓插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板、管弯装置,主要是以板、管弯装置之定位模与副夹块间来夹持定位对板、管材折弯件,以及加上主夹块夹持定位下,即使板、管材折弯件非常稳固位于板弯装置上来进行一道之折弯加工作业,是以主夹块经由板弯装置带动而旋转,达到可将板、管材折弯件折弯之弯矩(Momeut)时,使板、管材折弯件随之弯折直到主夹块旋转到顶点不旋转下,即可将板、管材折弯件精确弯折成预定弯曲角度同时,更以主夹块之缓冲座内具有吸震缓冲作用弹簧及压缸座来吸震缓冲对板、管材折弯件施力做弯折时所产生作用力,以平均分散主夹块折弯成型板、管材折弯件之作用力,完全不会产生作用力集中之情况发生,而可精确将板、管材折弯件折弯成预定弯曲角度,并获得表面平滑无压痕的折弯件。
2、本实用新型板、管弯装置,其定位模与副夹块间夹面夹持定位板、管材折弯件后,再以主夹块之压缸活塞杆伸出同步连动活塞杆端头以插栓插固之连杆组及连杆组之该对连杆片组底端间所各容设一连杆导片座同步移位,并藉由连杆导片座可与夹块座之容室下半段两内侧面之凹导槽65相契合来导滑移位,使活塞杆可非常平顺及稳定做伸出与缩回下,随活塞杆继续伸出使端头以插栓插固之连杆组同步移位直到藉以导轨座底面两侧所形成导轨与连杆组之连杆座上端座面所设置之导轨槽座座面所具有凹导槽相契合之缓冲座贴平夹持于板、管材折弯件,即可完成板、管材折弯件之夹持定位,方便下一道对板、管材折弯件之折弯加工作业。


图1-A为习式板、管弯装置之折弯示意图。
图1-B为另一习式板、管弯装置之折弯示意图。
图1-C为又一习式板、管弯装置之折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板、管弯装置之主夹块立体外观图。
图2-A为上述主夹块之立体分解图。
图2-B为上述主夹块之正视组装剖面图。
图2-C为上述主夹块之侧视组装剖面。
图2-D为上述主夹块的局剖剖面图。
图3为主夹块之缓冲座立体分解图。
图4-A为主夹块之压缸座立体分解图。
图4-B为主夹块之压缸座立体外观图。
图5-A、5-B、5-C为主夹块对板、管折弯件折弯成型作动示意较佳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余下,兹再就本案创作之结构特征暨操作等项,以配合图式说明之方式,详列记述于后,谨提供审查参阅。
请配合参阅图2、2-A、2-B、2-C、图2-D、图3及图4-A、4-B详细结构说明所示本案一种板、管弯装置,主要是板、管弯装置1之定位模2及主、副夹块3、4来对板、管材折弯件5(Workpiece)加工折弯成预定弯曲角度之成品,该定位模2具有一夹面及折弯板、管材折弯件5用之成型面,该定位模2与副夹块4间两夹面可夹持定位板、管材折弯件5之用,而主夹块3亦是夹持定位板、管材折弯件5之用,主夹块3系由一夹块座6、缓冲座7及压缸座8相组装而成;其中该夹块座6,内呈透空并形成贯穿上下之容室61,容室61上半段两侧面陷下有一凹槽62,方便缓冲座7来容置及导滑位移夹块座6,两端板63外侧板面与凹槽62槽底平行位置设置有一弹簧座6A,弹簧座6A一端螺设一螺丝6B供回复弹簧6C一端头来钩固设置,弹簧座6A另一端未设置有螺丝6B之两端板63陷下有一凹口64,使锁合于导轨座7A两侧面之螺丝6B经由凹口64来突起于两端板63外方便回复弹簧6C另一端来钩设之,使弹簧6C固定于两端板63外侧板面;该缓冲座7系由一导轨座7A及顶持板7B相组成导轨座7A两端面相对位置各穿制螺孔7A1,藉以螺丝7C将一挡块7D锁固于螺孔7A1位置同时,挡块7D底面恰可与凹槽62底面平行贴触之,供导轨座7A导滑移位定位之用,导轨座7A座面规则排列有预定数量具底之弹簧孔7A2及贯穿导轨座7A之圆孔7A3,弹簧孔7A2内并均设有弹簧7E,而导轨座7A座面预定数量之圆孔7A3与顶持板7B背面所规则排列预定数量之螺孔7B1均对称,以预定数量螺丝7F由导轨座7A底面朝上穿经圆孔7A3并螺入于顶持板7B相对位置之螺孔7B1,以将导轨座7A及顶持板7B相锁固一体同时,顶持板7B底面则可贴平于弹簧孔7A2内之弹簧7E,以及使弹簧7E限固于导轨座7A及顶持板7B间,供整个缓冲座7具有吸震缓冲作用,以平均分散主夹块3折弯成型板、管材折弯件5之作用力之用,另于导轨座7A底面两侧形成导轨7A4,可与压缸座8顶面所设置导轨槽座8C之凹导槽8C1相契合之,使缓冲座7具有导滑移位作用;该压缸座8系由压缸8A、连杆组8B及导轨槽座8C相组成,该压缸8A之活塞杆8A1杆头8A2插固有一连杆组8B,连杆组系有一对连杆片组8B1、长连杆块8B2、连杆座8B3及连杆导片座8B4相组装而成,该压缸8A之活塞杆8A1杆头8A2两端各与一对连杆片组8B1间以插栓8D插固之,使该对连杆片组8B1各平行插固于杆头8A2两端,于该对连杆片组8B1底端间各容设一连杆导片座8B4,上端间则容设长连杆块8B2,并以插栓8D插固之,该连杆导片座8B4则可与夹块座6之容室61下半段两内侧面凹导槽65相契合,并随压缸8A之活塞杆8A1伸出与缩回来于凹导槽65内导滑移位,该对连杆片组8B1上端间所容设长连杆块8B2上半段则突起于连杆片组8B1上,方便连杆座8B3底面四周朝下突设之枢接耳与长连杆块8B2相嵌合并以插栓8D插固之,连杆座8B3上端座面依序朝上设置数轴承8E及导轨槽座8C,轴承8E具有耐磨耗、硬度低之铜材质所制成,具有稳固平顺之导滑作用,而导轨槽座8C座面具有一凹导槽8C1,可与导轨座7A底面两侧所形成导轨7A4相契合,使压缸座8与缓冲座7可相结合组装。
参阅图5-A、5-B、5-C所示,本实用新型板、管材折弯件5夹持定位是以本实用新型板、管弯装置1之定位模2与副夹块4间夹面夹持定位板、管材折弯件5后,再以主夹块3之压缸8A活塞杆8A1伸出同步连动活塞杆8A1端头8A2以插栓8D插固之连杆组8B及连杆组8B之该对连杆片组8B1底端间所各容设一连杆导片座8B4同步移位,并藉由连杆导片座8B4可与夹块座6之容室61下半段两内侧面之凹导槽65相契合来导滑移位,使活塞杆8A1可非常平顺及稳定做伸出与缩回下,随活塞杆8A1继续伸出使端头8A2以插栓8D插固之连杆组8B同步移位直到藉以导轨座7A底面两侧所形成导轨7A4与连杆组8B之连杆座8B3上端座面所设置之导轨槽座8C座面所具有凹导槽8C1相契合之缓冲座7贴平夹持于板、管材折弯件5,即可完成板、管材折弯件5之夹持定位,方便下一道对板、管材折弯件5之折弯加工作业;再者,以上述板、管材折弯件5经由定位模2与副夹块4间夹面夹持定位,以及加上主夹块3夹持定位下,即使板、管材折弯件5非常稳固位于板弯装置1上来进行一道之折弯加工作业,是以主夹块3经由板弯装置1带动而旋转下,达到可将板、管材折弯件5折弯之弯矩(Momeut)时,使板、管材折弯件5随之弯折直到主夹块3旋转到顶点不旋转下,即可将板、管材折弯件5精确弯折成预定弯曲角度,并获得表面平滑无压痕的折弯件。
本实用新型板弯装置1之主夹块3经由板弯装置1带动而旋转时,主夹块3之作动方式,可参阅图5-A、5-B及5-C所示主夹块3随板弯装置1带动而旋转时,即使主夹块3之缓冲座7受重力作用下,使缓冲座7以本身之导轨座7A底面两侧所形成导轨7A4,可与压缸座8顶面所设置导轨槽座8C之凹导槽8C1相契合而导滑移位之,而由位于夹块座6之容室61内由容室61上半段两侧向所陷下之凹槽62来导滑位移出夹块座6外,直到主夹块3旋转到顶点不旋转下,整个缓冲座7即不会于压缸座8顶面所设置导轨槽座8C之凹导槽8C1内导滑移位之,此时,该夹块座6两端板63外侧板面所设置弹簧座6A一端所螺设螺丝6B与锁合于缓冲座7之导轨座7A两侧面之螺丝6B间所钩设之回复弹簧6C则受到缓冲座7于导轨槽座8C之凹导槽8C1内导滑移位而受拉伸之,并藉由受拉伸之回复弹簧6C回复作用力来将导滑移位之缓冲座7重新回复归位,亦即重新归位由容室61上半段两侧面所陷下之凹槽62来导滑位移进入于夹块座6之容室61位置;同时于藉由受拉伸之回复弹簧6C回复作用力来将导滑移位之缓冲座7重新回复归位导滑位移进入于夹块座6之容室61位置时,缓冲座7并藉由本身之导轨座7A端面以螺丝7C所锁固之挡块7D恰可与凹槽62底面平行贴触之,使缓冲座7归位导滑位移进入于夹块座6之容室61位置时具有卡挡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之特色是板弯装置1对板、管材折弯件5施力做弯折时所产生作用力,而此作用力系可经由主夹块3来平衡抵消,以及吸震缓冲,完全不会产生作用力集中之情况发生,以将板、管材折弯件5精确折弯成预定弯曲角度,而主夹块3来平衡抵消对板、管材折弯件5施力做弯折时所产生作用力,以及吸震缓冲作用乃是藉由缓冲座7及压缸座8之作用;其一是缓冲座7系由一导轨座7A及顶持板7B相组成;导轨座7A座面规则排列有预定数量具底之弹簧孔7A2及贯穿导轨座7A之圆孔7A3,弹簧孔7A2内并均设有弹簧7E,而导轨座7A座面预定数量之圆孔7A3与顶持板7B背面所规则排列预定数量之螺孔7B1均对称,以预定数量螺丝7F由导轨座7A底面朝上穿经圆孔7A3并螺入于顶持板7B相对位置之螺孔7B1,以将导轨座7A及顶持座7B相锁固一体同时,顶持座7B底面则可贴平于弹簧孔7A2内之弹簧7E,以及使弹簧7E限固于导轨座7A及顶持板7B间,故,整个缓冲座7具有吸震缓冲作用乃是藉以弹簧7R来吸震缓冲对板、管材折弯件5施力做弯折时所产生作用力,以平均分散主夹块3折弯成型板、管材折弯件5之作用力下,而可精确将板、管材折弯件5折弯成预定弯曲角度,并获得表面平滑无压痕的折弯件;其二是以压缸座8之压缸8A活塞杆8A1端头8A2以插栓8D插固之连杆组8B及连杆组8B之连杆座8B3上端座面所设置数轴承8E,均具有吸震缓冲作用对板、管材折弯件5施力做弯折时所产生作用力,以平均分散主夹块3折弯成型板、管材折弯件5之作用力下,亦可供精确将板、管材折弯件5折弯成预定弯曲角度,并获得表面平滑无压痕的折弯件,尤其是以数轴承8E具有耐磨耗、硬度低之铜材质所制成,具有稳固平顺之吸震缓冲作用,更可有效对可供精确将板、管材折弯件5折弯成预定弯曲角度。
经由以上所述,以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功效上之增进,尤其是板弯装置1之主夹块3经由板弯装置1带动而旋转下,使板、管材折弯件5随之弯折直到主夹块3旋转到顶点不旋转下,即可将板、管材折弯件5精确弯折成预定弯曲角度之成品后,并获得表面平滑无压痕的折弯件,不会产生变形及表面磨损等问题产生,亦即精确度可精确控管,不影响板、管材折弯件5加工后成品之品质,以及于配合其他组件组装时不会产生无法组装之问题产生。
权利要求1.一种板、管弯装置,主要是以板、管弯装置之定位模及主、副夹块来对板、管材折弯件加工折弯成预定弯曲角度之成品,该定位模具有一夹面及折弯板、管材折弯件用之成型面,该定位模与副夹块间两夹面可夹持定位板、管材折弯件,而主夹块之夹面亦是用于夹持定位板、管材折弯件,其特征在于该主夹块系由一夹块座、缓冲座及压缸座相组装而成;其中该夹块座,内呈透空并形成贯穿上下之容室,容室上半段两侧面陷下有一凹槽,供缓冲座来容置及导滑位移夹块座,两端板外侧板面与凹槽槽底平行位置设置有一弹簧座,弹簧座一端螺设一螺丝供回复弹簧一端头来钩固设置,弹簧座另一端未设置有螺丝之两端板陷下有一凹口,使锁合于导轨座两侧面之螺丝经由凹口来突起于两端板外供回复弹簧另一端来钩设之,使弹簧固定于两端板外侧板面;该缓冲座由一导轨座及顶持板相组成导轨座两端面相对位置各穿制螺孔,藉以螺丝将一挡块锁固于螺孔位置,挡块底面恰与凹槽底面平行贴触之,供导轨座导滑移位定位,导轨座座面规则排列有预定数量具底之弹簧孔及贯穿导轨座之圆孔,弹簧孔内并均设有弹簧,而导轨座座面预定数量之圆孔与顶持板背面所规则排列预定数量之螺孔均对称,以预定数量螺丝由导轨座底面朝上穿经圆孔并螺入于顶持板相对位置之螺孔,以将导轨座及顶持座相锁固一体,顶持座底面则可贴平于弹簧孔内之弹簧,以及使弹簧限固于导轨座及顶持板间,另于导轨座底面两侧形成导轨,可与压缸座顶面所设置导轨槽座之凹导槽相契合之;该压缸座由压缸、连杆组及导轨槽座相组成该压缸之活塞杆杆头插固有一连杆组,连杆组上端座面依序朝上设置数轴承及导轨槽座,轴承由具有耐磨耗、硬度低之铜材质所制成,而导轨槽座座面具有一凹导槽,可与导轨座底面两侧所形成导轨相契合,使压缸座与缓冲座可相结合组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管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杆组由一对连杆片组、长连杆块、连杆座及连杆导片座相组装而成,该对连杆片组与该压缸之活塞杆杆头间以插栓插固,使该对第一连杆片组各平行插固于杆头两端,于该对连杆片组底端间各容设一连杆导片座,上端间则容设长连杆块,并以插栓插固,该连杆导片座可与夹块座之容室下半段两内侧面之凹导槽相契合,并随压缸之活塞杆伸出与缩回来于凹导槽内导滑移位,该对连杆片组上端间所容设长连杆块上半段则突起于连杆片组上,连杆座底面四周朝下突设之枢接耳与长连杆块相嵌合并以插栓插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管弯装置,包括定位模及主、副夹块,定位模具有一夹面及成型面,主夹块由一夹块座、缓冲座及压缸座相组成;夹块座,两端板外侧板面设置有一弹簧座,弹簧座一端螺设一螺丝,弹簧座另一端陷下有一凹口,弹簧固定于两端板外侧板面;缓冲座由一导轨座及顶持板相组成导轨座两端面各穿制螺孔,藉以螺丝将一挡块锁固于螺孔位置,以预定数量螺丝将导轨座及顶持座锁固一体,于导轨座底面两侧形成导轨;压缸座由压缸、连杆组及导轨槽座相组成压缸之活塞杆杆头插固有一连杆组,连杆组上端座面依序朝上设置数轴承及导轨槽座。本实用新型可精确将板、管材折弯件折弯成预定弯曲角度,并获得表面平滑无压痕的折弯件。
文档编号B21D9/00GK2680367SQ20042000088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20日
发明者陈正忠 申请人:六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