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8043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工机床,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线切割电加工机床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设备。现有的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在由零件内部向外切割前,每次都必须穿丝。而在某些切直槽且初始内孔足够大的应用场合,频繁穿丝将花费大量时间,加工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解决切直槽时频繁穿丝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效、简洁的线切割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1.本实用新型的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卷丝筒座1与支撑柱6固定在机床床身上,卷丝筒2固定卷丝筒座1上,主丝架4固定在支撑柱6上,主丝架4后端固定有后导轮3,前端固定有回绕导轮5;副丝架7固定在支撑柱6上并处在主丝架4下方,副丝架7上固定有定向导轮8;从卷丝筒2出来的金属丝线经后导轮3,穿过工件9,绕过回绕导轮5,经定向导轮8、回到卷丝筒2。
上述定向导轮8与回绕导轮5及后导轮3呈空间平面平行。
上述回绕导轮5直径小于工件9孔的直径。
2.本实用新型的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卷丝筒座1与支撑柱6固定在机床床身上,卷丝筒2固定卷丝筒座1上,主丝架4固定在支撑柱6上,主丝架4后端固定有后导轮3,前端固定有前导轮11,穿孔丝架10呈一定角度由其一端固定在主丝架4的前端,穿孔丝架10的前端固定有回绕导轮5;副丝架7’固定在支撑柱6上并处在主丝架4下方,副丝架7’上后端固定过渡导轮12,前端固定定向导轮8;从卷丝筒2出来的金属丝线经后导轮3,经过前导轮11,穿过工件9,绕过回绕导轮5,经定向导轮8及过渡导轮12,回到卷丝筒2。
上述回绕导轮5与前导轮11、后导轮3、过渡导轮12、定向导轮8呈空间平面平行。
上述回绕导轮5直径小于工件9孔的直径。
3.本实用新型的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卷丝筒座1与支撑柱6固定在机床床身上,卷丝筒2固定卷丝筒座1上,主丝架4固定在支撑柱6上,主丝架4后端固定有一对后导轮3,3’,前端固定有一对前导轮11,11’;穿孔丝架10呈一定角度由其一端固定在主丝架4的前端,穿孔丝架10的前端固定有回绕导轮5;从卷丝筒2出来的金属丝线经后导轮3,经过前导轮11,穿过工件9,绕过回绕导轮5,经定前导轮11’及后导轮3’,回到卷丝筒2。
上述回绕导轮5与前导轮11,11’、后导轮3,3’呈空间垂直方位。
上述一对前导轮11,11’同轴并相互平行。
上述一对后导轮3,3’同轴并相互平行。
上述回绕导轮5直径小于工件9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由内向外切割零件时,无需每次穿丝,可显著提高生产率,减少操作时间和难度。
2.与激光切槽方式相比,成本大幅降低,操作维护也简单。
3.与拉(推)削方式相比,工具寿命、切槽质量明显提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臂切槽机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臂切槽机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型非对称丝架切槽机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型非对称丝架切槽机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回绕导轮与工件位置关系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型对称丝架切槽机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型对称丝架切槽机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回绕导轮与工件位置关系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型对称丝架切槽机左视图。
其中1-卷丝筒座 5-回绕导轮9-工件2-卷丝筒 6-支撑柱 10-穿孔丝架3,3’-后导轮7,7’-副丝架 11,11’-前导轮4-主丝架 8-定向导轮12-过渡导轮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一描述。
在图1中的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卷丝筒座1与支撑柱6固定在机床床身上,卷丝筒2固定卷丝筒座1上,主丝架4固定在支撑柱6上,主丝架4后端固定有后导轮3,前端固定有回绕导轮5;副丝架7固定在支撑柱6上并处在主丝架4下方,副丝架7上固定有定向导轮8;从卷丝筒2出来的金属丝线经后导轮3,穿过工件9,绕过回绕导轮5,经定向导轮8、回到卷丝筒2。上述定向导轮8与回绕导轮5及后导轮3呈空间平面平行。上述回绕导轮5直径小于工件9孔的直径。
在图3中的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卷丝筒座1与支撑柱6固定在机床床身上,卷丝筒2固定卷丝筒座1上,主丝架4固定在支撑柱6上,主丝架4后端固定有后导轮3,前端固定有前导轮11,穿孔丝架10呈一定角度由其一端固定在主丝架4的前端,穿孔丝架10的前端固定有回绕导轮5;副丝架7’固定在支撑柱6上并处在主丝架4下方,副丝架7’上后端固定过渡导轮12,前端固定定向导轮8;从卷丝筒2出来的金属丝线经后导轮3,经过前导轮11,穿过工件9,绕过回绕导轮5,经定向导轮8及过渡导轮12,回到卷丝筒2。上述回绕导轮5与前导轮11、后导轮3、过渡导轮12、定向导轮8呈空间平面平行。上述回绕导轮5直径小于工件9孔的直径。
在图6中的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卷丝筒座1与支撑柱6固定在机床床身上,卷丝筒2固定卷丝筒座1上,主丝架4固定在支撑柱6上,主丝架4后端固定有一对后导轮3,3’,前端固定有一对前导轮11,11’;穿孔丝架10呈一定角度由其一端固定在主丝架4的前端,穿孔丝架10的前端固定有回绕导轮5;从卷丝筒2出来的金属丝线经后导轮3,经过前导轮11,穿过工件9,绕过回绕导轮5,经定前导轮11’及后导轮3’,回到卷丝筒2。上述回绕导轮5与前导轮11,11’、后导轮3,3’呈空间垂直方位。上述一对前导轮11,11’同轴并相互平行。上述一对后导轮3,3’同轴并相互平行。上述回绕导轮5直径小于工件9孔的直径。
加工时,通过数控运动装置,使前丝架位于零件孔正前方,再同样通过数控装置使前丝架进入零件孔内,回绕导轮两侧的金属丝线在数控装置的驱动下,分别靠近零件内孔表面进行切槽加工。
工件与丝线之间的相对运动可以是工件随数控工作台运动,也可以是前、后丝架,支撑柱,卷丝筒等线切割部分随数控工作台运动。
本机床采用电火花作用机理或者电解原理进行加工,工件和金属丝线分别接电源的两极。
权利要求1.一种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卷丝筒座(1)与支撑柱(6)固定在机床床身上,卷丝筒(2)固定卷丝筒座(1)上,其特征在于主丝架(4)固定在支撑柱(6)上,主丝架(4)后端固定有后导轮(3),前端固定有回绕导轮(5);副丝架(7)固定在支撑柱(6)上并处在主丝架(4)下方,副丝架(7)上固定有定向导轮(8);从卷丝筒(2)出来的金属丝线经后导轮(3),穿过工件(9),绕过回绕导轮(5),经定向导轮(8)、回到卷丝筒(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上述定向导轮(8)与回绕导轮(5)及后导轮(3)呈空间平面平行。
3.一种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卷丝筒座(1)与支撑柱(6)固定在机床床身上,卷丝筒(2)固定卷丝筒座(1)上,其特征在于主丝架(4)固定在支撑柱(6)上,主丝架(4)后端固定有后导轮(3),前端固定有前导轮(11),穿孔丝架(10)呈一定角度由其一端固定在主丝架(4)的前端,穿孔丝架(10)的前端固定有回绕导轮(5);副丝架(7’)固定在支撑柱(6)上并处在主丝架(4)下方,副丝架(7’)上后端固定过渡导轮(12),前端固定定向导轮(8);从卷丝筒(2)出来的金属丝线经后导轮(3),经过前导轮(11),穿过工件(9),绕过回绕导轮(5),经定向导轮(8)及过渡导轮(12),回到卷丝筒(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上述回绕导轮(5)与前导轮(11)、后导轮(3)、过渡导轮(12)、定向导轮(8)呈空间平面平行。
5.一种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卷丝筒座(1)与支撑柱(6)固定在机床床身上,卷丝筒(2)固定卷丝筒座(1)上,其特征在于主丝架(4)固定在支撑柱(6)上,主丝架(4)后端固定有一对后导轮(3),(3’),前端固定有一对前导轮(11),(11’);穿孔丝架(10)呈一定角度由其一端固定在主丝架(4)的前端,穿孔丝架(10)的前端固定有回绕导轮(5);从卷丝筒(2)出来的金属丝线经后导轮(3),经过前导轮(11),穿过工件(9),绕过回绕导轮(5),经定前导轮(11’)及后导轮(3’),回到卷丝筒(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上述回绕导轮(5)与前导轮(11),(11’)、后导轮(3),(3’)呈空间垂直方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前导轮(11),(11’)同轴并相互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后导轮(3),(3’)同轴并相互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上述回绕导轮(5)的直径小于工件(9)孔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卷丝筒座与支撑柱固定在机床床身上,卷丝筒固定卷丝筒座上,主丝架固定在支撑柱上,主丝架后端固定有后导轮,前端固定有回绕导轮;副丝架固定在支撑柱上并处在主丝架下方,副丝架上固定有定向导轮;从卷丝筒出来的金属丝线经后导轮,穿过工件,绕过回绕导轮,经定向导轮、回到卷丝筒;上述回绕导轮直径小于工件孔的直径;该切槽用线切割电加工机床由内向外切割零件时,无需每次穿丝,可显著提高生产率,减少操作时间和难度。
文档编号B23H7/08GK2880342SQ20052006659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日
发明者张永俊, 李锻能, 刘小康, 郭钟宁, 李风, 刘晓宁 申请人:广东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