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棒摆动式卷曲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539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芯棒摆动式卷曲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轧制生产线中的卷曲机,尤其是卷曲机中的卷曲筒,属轧钢生产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线材轧制完毕时要利用卷曲机将其盘绕成盘卷状,以方便存储运输。卷曲筒是卷曲机中的关键部件,由外筒、底座、芯棒和托盘等组成,底座安置在卷曲机中的驱动装置上并与其传动连接,外筒安装在底座上,多个芯棒插装在底座上同圆均布的芯棒孔中,托盘由其上的芯棒孔沿芯棒插落在底座上。底座在驱动装置驱动下带动外筒和芯棒旋转时,位于外筒和芯棒之间的线材被盘绕成盘卷状,盘卷完毕底座停旋,托盘在升降油缸驱动下上升,将盘卷托出外筒和芯棒。此结构卷曲筒使用中,托盘上升托举盘卷时,盘卷内圈与芯棒外表面摩擦接触,使位于盘卷内圈处的线材表面留下多道划痕,特别是当芯棒受热弯曲变形时,此种摩擦划伤尤为突出,严重影响到盘卷成品的质量,同时也影响到托盘升降运行的平稳性及芯棒的使用寿命,为此,必须对现有的卷曲筒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弊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芯棒摆动式卷曲筒,以消除托盘托举时盘卷内圈与芯棒摩擦的弊病。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芯棒摆动式卷曲筒,构成中有外筒1、底座2、芯棒3和托盘4,外筒1和芯棒3安装在底座2上,托盘4由芯棒孔插落在底座上,其改进在于芯棒与底座的插装结构,芯棒3底部的插柱5与底座上的插孔6通过向外偏置的偏心轴7铰接并留有摆动空隙R1,插柱5上的复位杆8的顶面对应托盘4的底面,插孔6的孔壁向上延伸,延伸壁上有复位杆引出槽9,托盘上的芯棒孔13与芯棒3之间留有摆动空隙R2。
为方便加工,上述芯棒摆动式卷曲筒,所述插孔6内增设孔套10,孔套10的套壁上对应设置复位杆引出槽11。
上述芯棒摆动式卷曲筒,所述芯棒3为空心棒,空心棒内插装斜面芯轴12。
本实用新型中的芯棒与底座偏心铰接,芯棒可在托盘上升时利用偏心及自重产生的旋转力距自动向筒中心倾摆,避免与盘卷内圈的摩擦接触,在托盘回落时又可通过底部复位杆在托盘重力下的摆动使芯棒自动复位;芯棒为空心棒并插装斜面芯轴时,可提高芯棒抗高温变形的能力,进而提高其工作可靠性及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现结构卷曲筒使用中盘卷内圈与芯棒接触摩擦的划伤受损问题,并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的特点,易于在现有卷曲筒上采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托盘托举状态视图;图3是偏心铰接部位放大视图。
附图中标号为1-外筒 2-底座 3-芯棒 4-托盘 5-插柱 6-插孔 7-偏心轴 8-复位杆 9、11-引出槽 10-孔套 12-斜面芯轴 13-芯棒孔 14-空心轴 15-升降杆 16-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2、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在于,将芯棒与底座之间的固定结构改为偏心活动铰接插装结构。托盘4托举后下落至筒底时,其底面触碰复位杆8的顶面,在托盘重力作用下,复位杆8带动芯棒3以偏心轴7为轴心逆时针向外首次摆动,首次摆动后,芯棒3的上端头仍处于向内轻微倾斜状态,随后在卷曲筒旋转时借助旋转离心力再次向外摆动至垂直状态,此时复位杆不与托盘4底面接触。盘卷完毕停转,芯棒3在失去离心力后产生第一次向内摆动,至复位杆接触到托盘4底面停止;托盘4上升托举盘卷时,托盘4的底面脱离复位杆8的顶面,芯棒3因其轴心线与偏心轴7之间存有偏心距E,其上端头的偏心重力产生顺时针旋转力矩,上端头向内产生第二次倾斜摆动,使芯棒3脱离与盘卷内圈的接触,从而避免了盘卷内圈与芯棒摩擦接触时的划伤受损。
参阅图3、2。本实施例中,偏心轴7与芯棒3轴心线之间的偏心距E视芯棒摆动幅度而定,以15mm为宜。插柱5与插孔6之间的摆动空隙R1以芯棒3倾摆时插柱不触碰插孔孔壁为宜;托盘上的芯棒孔13与芯棒3之间的摆动空隙R2以芯棒3倾摆时不触碰托盘上的芯棒孔13为宜。
参阅图3,在插孔6内增设孔套10后,可先将芯棒底部的插柱5通过偏心轴7偏心组装在套孔10中,再将组装体整体插入底座2的插孔中。套孔10通过顶部的螺钉固定在插孔的延伸壁上。
参阅图1。芯棒3为空心棒并插装斜面芯轴12时,相对实体芯棒,可减少芯棒受热时的变形度。斜面芯轴可为铸钢芯轴。
图1、2中,底座2通过空心轴14与底部驱动装置16中的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托盘4底部的升降杆15套在空心轴14中,与驱动装置底部的升降油缸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芯棒摆动式卷曲筒,构成中有外筒[1]、底座[2]、芯棒[3]和托盘[4],外筒[1]、芯棒[3]安装在底座[2]上,托盘由芯棒孔插落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与底座的插装结构为,芯棒[3]底部的插柱[5]与底座上的插孔[6]通过向外偏置的偏心轴[7]铰接并留有摆动空隙〔R1〕,插柱[5]上的复位杆[8]的顶面对应托盘[4]的底面,插孔[6]的孔壁向上延伸,延伸壁上有复位杆引出槽[9],托盘上的芯棒孔[13]与芯棒[3]之间留有摆动空隙〔R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棒摆动式卷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6]内增设孔套[10],孔套[10]的套壁上对应设置复位杆引出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棒摆动式卷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3]为空心棒,空心棒内插装斜面芯轴[12]。
专利摘要一种芯棒摆动式卷曲筒,属轧钢生产设施技术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消除托盘托举时盘卷内圈与芯棒摩擦的弊病。技术方案构成中有外筒、底座、芯棒和托盘,外筒安装在底座上,多个芯棒插装在底座上,托盘沿芯棒孔插落在底座上,改进后,芯棒与底座的插装结构为,芯棒底部的插柱与底座上的插孔通过偏心轴铰接,插柱上的复位杆的顶面对应托盘的底面。芯棒在托盘上升时可利用偏心及自重产生的旋转力距自动向筒中心倾摆,避免与托盘上的盘卷内圈的摩擦接触,在托盘回落时又可通过底部复位杆在托盘重力下的摆动使芯棒自动复位。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盘卷内圈与芯棒接触摩擦受损的问题,构思巧妙、结构简单,易于在现有卷曲筒上采用。
文档编号B21C47/28GK2902501SQ20062002444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9日
发明者牛国锋, 李志江, 李平, 杨成, 韩书杰 申请人: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