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139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滚丝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丝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由机壳和联动组 件,以及滚丝4仑所构成的滚丝机。
技术背景滚丝机是用于加工杆件外螺紋的设备,如加工螺丝或螺栓等标准 件外螺紋的设备。滚丝机通常是由机壳和安装在该机壳内的由动力部 件驱动的减速器和由该减速控制器的输出端控制的联动组件,以及安 装在所述联动组件的输出轴上的滚丝轮构成。在一般情况下,滚丝轮 在同 一平面内且相互平行地设置有两个,被加工杆件被放置在两个滚 丝轮中间,当滚丝轮转动时,将杆件的外表面挤压成螺紋。然而,对 于同一台滚丝机而言,需要能加工不同直径的杆件,而在加工不同直 径的杆件时,需要调整两个滚丝轮之间的间距。在现有技术中,调整滚丝轮之间间距的方式主要采用 一个可轴向 滑动的支座,并将滚丝轮安装在滑动支座上,当滑动支座移动时,即 可增加或缩小两个滚丝轮之间的距离。如中国专利2533965号授权公 告的名称为"钢筋滚丝机"采用的就是这种结构。但,由于滚丝机在 工作过程中,被加工的杆件会给滚丝轮相对较大的反作用力,致使用 于固定滑动支座的固定件容易松动,而该固定件一旦出现松动会直接 影响被加工杆件外螺紋的质量,且这种调整滚丝轮间距的方式不精 确,进而带来滚丝轮过早磨损和加工出外螺乡逗量差等问题;同时, 滚丝机在对被加工杆件滚丝过程中,除应该调整两个滚丝轮之间的距 离外,还应该调整^皮加工杆件的竖向位置,如果杆件中心位置与滚丝 轮的中心不对应,也会直接影响被加工的杆件外螺紋的质量;另外, 滚丝机变速器采用齿轮调速的结构操作非常方便,但到目前为止,还 没有发现将齿轮调速的减速器应用在滚丝机上的技术启示。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可精确调整滚丝轮间距和被 加工杆件竖向位置的方式解决加工质量等问题的滚丝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滚丝机,在与联动组件的输出轴相垂直的方
向还设置有用于调整滚丝轮间距的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具有用于调整两个输出轴之间工作行程的第 一转 动轴和用于调整输出轴中心距的第二转动轴,以及安装在第 一转动轴 和第二转动轴之间的用于限定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旋转的第三转动轴,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在靠近机壳部位分别设置有径向 凸台,在远离机壳部位分别安装有一个齿轮,而在第三转动轴的下端 部区域设置有一个延伸到第 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上设置的凸台下 方的压板。所述第压板的下方设置有通过竖轴限定的且由轴承联接与 第二转动轴上的齿轮相啮合齿盘和与第一转动轴上的齿轮相啮合的轴套。所述第一转动轴的端部区域设置有一个在其转动时可沿着第一 转动轴的轴向移动的且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的筒套。所述两个滚丝轮下方的机壳上还安装高度可调整的用于限定被 滚丝件位置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和安装在该底座上的 中部设置有凹槽的长形件,在该长形件的凹槽内安装有上表面为斜面 的滑动块和与该滑动块的斜面相对应且倾斜面的方向相反的轴动块。所述减速控制器包括安装有滑移齿轮的枢轴和用于操纵滑移齿 轮移动的拔叉,以及通过连杆机构操纵拔叉动作的手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滚丝机采用第 一转动轴来调整两个输出轴 的距离,采用第二转动轴来调整输出轴中心距,且被加工杆件的竖向 位置可通过支撑组件调整,所以,该种调整被加工杆件与滚丝轮间位置的方式非常精确,在提高产品的质量的同时还能降低产品的成本; 另夕卜,由于该滚丝机采用齿轮调速的方式,该滚丝机的才喿作非常方便, 且可降低其制作成本。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滚丝机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俯视图;附图3是图1中调整组件3的剖面示意图;附图4是图1中支撑组件4的剖面图;附图5图4的侧^见图;附图6是图1中减速控制器6的控制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l和图2,这两个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滚丝机一 个实施例的外观整体结构。该滚丝机包括机壳1和安装在该机壳1内 的由电机或液压装置构成的动力部件2,以及由动力部件2驱动的减 速控制器6,在该减速控制器6的输出端设置有联动组件5。联动组件5包括与减速控制器6的输出端51活动连接的两个活 动轴52,且在每一个活动轴52的另一端分别活动连接有输出轴53。 当减速控制器6动作时,即可带动输出轴53转动。输出轴53上分别 安装有一个滚丝轮54,为使两个输出轴53或滚丝轮54之间的距离 可以调整,在与输出轴53或滚丝轮54相垂直的方向设置有调整组件 3,即通过调整组件3调整两者之间的距离。支撑组件4是用于支撑 被加工杆件的部件,该支撑组件4被安装在两个滚丝轮54之间的机 壳1的上方。在对杆件滚丝时,首先将杆件放置在支撑组件4上部, 然后调整滚丝轮54的间距,再通过动力部件2驱动减速控制器6及 输出轴53转动,以实现对杆件滚丝。参见图3,该图给出调整组件3调整部分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结 构。调整组件3延伸出机壳1部分设置有三个轴,即第一转动轴31 和第二转动轴32,以及第三转动轴33。其中,第一转动轴31是用于 调整两个输出轴53之间距离的部件,第二转动轴32是用于调整输出 轴53中心距的部件,而第三转动轴33是用于限定第一转动轴31和 第二转动轴32轴向移动位移的部件。第一转动轴31和第二转动轴32在靠近机壳1的部位分别设置有 一个径向凸台311和321,而在远离机壳l部位分别安装有一个齿轮 312和322。在第三转动轴33延伸到机壳1内端部区域安装有一个压 板331,该压板331延伸到所述径向突台311和321的下部,以限定 径向突台311和321的位置。在压板331的下方还设置有通过竖轴 332限定的齿盘333和与该齿盘333通过轴承活动联接的轴套334, 且使齿盘333与第二转动轴32上的齿轮322相啮合,轴套334与第 一转动轴31上的齿轮312相啮合。在使用时,首先将转动第三转动轴33,并使压板331下落,然 后旋转第一转动轴31,通过其上设置的齿轮312驱动轴套334转动, 进而可调整滚丝轮54的间距;旋转第二转动轴32可通过其上的齿轮 322带动齿盘333转动,以调整滚丝轮54的中心距。第一转动轴31的端部区域还设置有一个筒套313,该筒套313 与第一转动轴31之间采用螺紋结合,该筒套313通过安装在其侧面 的止动销314限定其转动。当第一转动轴31转动时,筒套313或沿 着第一转动轴31的轴向移动,为了显示第一转动轴31的转动量,在 筒套313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图中没有给出)。参见图4和图5,这两个附图给出支撑组件4 一个实施例的外观 整体结构。支撑组件4安装在两个滚丝轮54下方的机壳1上,它包 括底座41和安装在该底座41上的中部设置有凹槽43的长形件42, 在该长形件42的凹槽43内安装有上表面为斜面的滑动块44和与该 滑动块44的斜面相对应且倾斜面的方向相反的轴动块45,调整螺栓 46伸入到滑动块"内,当转动调整螺栓46时,滑动块44即能沿着 长形件42的凹槽43内移动,从而带动轴动块45上下移动。参见图6,该图给出减速控制器6的控制部分的一个实施例的外 观结构。减速控制器6包括滑移齿轮61和手柄62,以及与手柄62 的端部连接的由竖轴63构成的连杆机构,在竖轴63的另一端连接有 一个横向拨叉64。在使用时,可将拔销65拔起再转动手柄62,通过 拔叉64带动滑移齿轮61,并使滑移齿轮61与减速控制器6内的变 速齿轮(图中没有给出)相啮合,从而实现变速。
权利要求1、一种滚丝机,包括机壳和安装在该机壳内的由动力部件驱动的减速控制器和由该减速控制器的输出端控制的联动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联动组件的输出轴上的两个滚丝轮,其特征在于在与联动组件的输出轴相垂直的方向还设置有用于调整滚丝轮间距的调整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 具有用于调整两个输出轴之间工作行程的第一转动轴和用于调整输 出轴中心距的第二转动轴,以及安装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之间 的用于限定第 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旋转的第三转动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 轴和第二转动轴在靠近机壳部位分别设置有径向凸台,在远离机壳部位分别安装有一个齿轮,而在第三转动轴的下端部区域设置有一个延 伸到第 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上设置的凸台下方的压板。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下 方设置有通过竖轴限定的且由轴承联接与第二转动轴上的齿轮相啮 合齿盘和与第一转动轴上的齿轮相啮合的轴套。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 轴的端部区域设置有一个在其转动时可沿着第一转动轴的轴向移动 的且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的筒套。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滚丝 轮下方的机壳上还安装高度可调整的用于限定被滚丝件位置的支撑 组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 包括底座和安装在该底座上的中部设置有凹槽的长形件,在该长形件的凹槽内安装有上表面为斜面的滑动块和与该滑动块的斜面相对应 且倾斜面的方向相反的轴动块。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控制 器包括安装有滑移齿轮的枢轴和用于操纵滑移齿轮移动的拨叉,以及 通过连杆机构操纵拨叉动作的手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丝机,该滚丝机在与联动组件的输出轴相垂直的方向设置有用于调整滚丝轮间距的调整组件。调整组件能准确地调整被加工杆件与滚丝轮间的位置,在提高产品的质量的同时还能降低产品的成本;另外,由于该滚丝机采用齿轮调速的方式,该滚丝机的操作非常方便,且可降低其制作成本。
文档编号B21H3/00GK201030411SQ200720011449
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4日
发明者勇 李 申请人:本溪世恒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