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放电加工机的线输送方法

文档序号:301863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放电加工机的线输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放电加工机中将线电极至少向上头、加工物、接着向 下头进行线自动供给的的线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线放电加工机例如在机械主体的头部设置有上头,在机械主体的 下臂上设置有下头,上头起到向加工物供给线电极的功能,下头与上头的下 方相向并起到接受对加工物进行加工后的线电极的功能。另外,线放电加工 机具有导辊,其设置在下头的下方,用于引导从下头不断放出的、进行了
放电加工的消耗了的线电极;线导管,其用于将来自导辊的线电极送出而设 置;引出辊,其靠近线导管的出口而设置,用于引出线电极。另外,线自动 供给装置具有源绕线管(乂一7求tfy),其用于巻绕线电极;方向转换 辊,其用于转换从该源绕线管送出的线输送系统中的线电极的方向;张力辊, 其向送出的线电极施加张力;制动辊,其进行制动使施加了张力的线电极良 好地陆续放出。通过了线供给系统的方向转换辊的线电极,通过设置在头部 上的一对作为线电极输送辊的退火辊和一对公共辊,而在这些辊之间通过供 电件供给来自加工电源的电流,从而线电极被退火,接着送入上头。另外, 在退火辊和公共辊之间设置了切断刀,所述切断刀使线电极的前端保持良好 状态或者在线电极断线时切断线电极。通过了上头的线电极在其与加工物之 间被施加加工电压,在对加工物进行加工之后,被与上头的下方相向的下头 接受,接着,从下头陆续放出的、消耗了的线电极经由导辊被送入线导管。 而且,线电极由设置在线导管的下游的引出辊以及设置在引出辊下游的吸引 装置等吸引,而回收到废线斗中。
另外,作为线切割放电加工装置的线电极插通方法,己经公知了如下的 方法正确地检测并判别线电极在加工开始时不能插通的状态和不能插通的 状态的解除,并且转移为对不能插通的状态更准确地、可靠地解除、以及进
行插通动作,从而实现插通。该线电极插通方法通过压曲传感器检测出在送 出线电极的辊装置和线电极引导体的入口端是否产生线电极的压曲,在没有 检测出压曲时将线电极前端送出至捕捉回收机构,在检测出压曲时使辊停 止,在线电极引导体和被加工体之间以规定的次数反复进行插通孔搜索的规 定图形的相对移动直到压曲解除为止,并且在消除完压曲时,转移到由辊进 行的再次送出线电极的动作,在还存在其他的压曲或者压曲没有消除时,回 巻线电极,转移到以规定的次数再次进行插通的动作(例如参照JP特开平
9-108950号公报)。
另外,作为线电极的插通方法,公知在线电极卡住时不将线电极回巻至 所期望的位置,而在短时间内将线电极可靠的插入下孔的技术。该线电极的 插通方法,在线电极压曲时,在送出辊和导管之间保持线电极的松弛状态, 而且在向导管内喷气的同时稍微提升线电极,并且反复进行通过偏心辊和从 动辊松开线电极的动作,从而能够在送出喷气流的同时送出线电极(例如参 照JP特开2006-231417号公报)。
另外,作为线放电加工机的自动线供给方法,公知向供给侧的线电极进 行退火动作并使线电极伸长的工序。该自动线供给方法,通过供电销向线电 流供给电流,对供给侧线电极进行退火动作,从而使线电极伸长,因此能够 使线电极的供给管下降到上线头,驱动线供给辊而使线电极贯穿在加工物的 断线点的加工形状的加工孔中,而且,因为线电极笔直地伸长,所以即使加 工物的断线点的加工缝隙、即加工孔小,也能够可靠并且迅速地将线电极贯 穿该加工孔。另外,上述自动线供给方法,从断线点的加工孔沿着加工轨迹 稍微使线头的线送出口后退,并且如上所述驱动线供给辊从而使线电极贯穿 加工形状的加工孔,因此,线电极的前端没被断线点缘部的加工物阻碍,而 能够顺利的将线电极插入加工孔、即加工缝隙中,能够大幅提高线供给或者 连线的成功率(例如参照JP特开平2-145215号公报)。
但是,以往的线放电加工机,若线电极的前端与上头、加工物、或者下 头相抵接,则检测出该抵接,从而使线电极输送辊的驱动停止,并且从线电 极的前端起切断并排出预定的规定长度的线电极,并且利用新的线电极移动 规定的插通图形而再次开始线自动供给。在线电极的前端与上头、加工物、 或者下头相抵接后,再次尝试线自动供给需要时间。在上述的线放电加工机
中,产生如下问题,即,在每次增加反复进行线电极的线自动供给的再次尝 试的次数时,线自动供给的线电极的自动连线动作需要更多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放电加工机 的线输送方法,通过在线电极的前端与上头、加工物、下头等障碍物抵接时, 由传感器检测出抵接状态从而解除线电极输送辊对线电极的夹持并且停止 线电极输送辊的驱动,通过在解除线电极输送辊对线电极的夹持时产生的线 电极的弹力,线电极向上方窜动而解除由抵接产生的压曲、即弯曲,之后立 即由线电极输送辊夹持线电极并且驱动,此后再次尝试向线电极的插通孔的 线自动供给,由此,使到再次尝试线电极插通的时间縮短,从而縮短了线电 极的自动供给动作。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输送方法,是线放电加工机的线输送方法,由线电极 输送辊夹持从源绕线管送出的线电极,驱动所述线电极输送辊,将所述线电 极向上头、设置在该上头的下方的加工物、以及在该加工物的下方与所述上 头相向配置的下头供给,接着经由配置在所述下头的下方的引导构件将所述 线电极向线巻取辊以及废线斗进行线自动供给,其特征在于,
响应于抵接传感器检测出所述线电极的前端与所述上头、所述加工物以 及所述下头中的任意一个障碍物抵接的情况,解除所述线电极输送辊对所述 线电极的夹持,从而解除所述线电极与所述障碍物的抵接状态,接着利用所 述线电极输送辊夹持所述线电极并驱动所述线电极输送辊,进行所述线电极 的线自动供给。
在所述线电极输送辊和所述保持架上部分别施加电压从而产生规定的 电位。所述抵接传感器设置在供给管保持架的保持架上部,所述供给管保持 架用于保持位于所述线电极输送辊的下方的所述供给管。若所述线电极与所 述障碍物接触、即抵接,则所述线电极输送辊和所述保持架上部之间的所述 规定的电位发生变化,从而所述抵接传感器检测出所述线电极与所述障碍物 相抵接的抵接状态。
另外,该线输送方法是如下的线输送方法所述线电极的所述前端与所 述障碍物相抵接的抵接状态发生预定次数,则利用所述线电极输送辊进行的
所述线电极的线自动供给反复进行所述预定次数。进一步,该线输送方法是 如下的线输送方法响应于所述抵接状态发生所述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进 行从所述线电极的所述前端起切断预定的规定长度并将该规定的长度的部 分排出的处理,接着,利用具有新的前端的所述线电极反复进行线自动供给。 另外,该线输送方法是如下的线输送方法响应于所述线电极与所述障 碍物相抵接的所述抵接状态,对所述线电极进行切断并排除而利用具有所述 新的前端的所述线电极进行线自动供给的动作即使进行预定的规定次数以 上,也不能避免所述线电极的所述前端与所述障碍物相抵接的抵接状态的情 况下,响应于此而跳过向所述加工物的规定的加工形状的线自动供给,而对 所述加工物的下一个加工形状或者其他的新的加工物进行所述线电极的线 自动供给。
或者,该线输送方法是如下的线输送方法响应于所述线电极与所述障 碍物相抵接的所述抵接状态,对所述线电极进行切断并排除而利用具有所述 新的前端的所述线电极进行线自动供给的动作即使进行预定的规定次数以 上,也不能避免所述线电极的所述前端与所述障碍物相抵接的抵接状态的情 况下,响应于此而使所述线电极的线自动供给停止,并输出警报。进一步, 所述警报能够从所述线放电加工机的计算机发送至个人计算机以及/或者移 动电话。
此外,所述线电极的线自动供给是在对包含所述线电极的所述前端在内 的预定的规定长度的所述线电极进行退火处理后,驱动所述线电极输送辊迸 行所述线电极的线自动供给。
该线输送方法,如上所述在线电极的前端与上头、加工物或者下头的障 碍物相抵接的抵接状态并且线电极的线自动供给失败时,松开线电极输送辊 对线电极的夹持,从而利用线电极的弹力,线电极向上方窜动并且变直从而 压曲即弯曲消失,接着转移到线自动供给的再次试行的动作,因此能够縮短 到再次实行线自动供给的时间,并且能够大幅縮短线电极的线自动供给的加 工物加工前的准备时间。该线输送方法,尤其是在通过自动供给,向加工物
的lmm以下的起始孔、线放电加工后的加工缝隙、或者线电极的断线位置 的加工形成缝隙、即加工形状等中插入线电极时,由于起始孔或者加工缝隙 的微小的偏差,以及线电极的巻绕缺点等造成的线电极的前端与插通位置的
相关位置产生偏差的情况下,以及在线电极的插通孔中存在杂物的情况下,
通过反复进行上述的线自动供给动作而能够大幅改善线电极向插通孔的插
通概率。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线输送方法的线放电加工机的实施例,并且表 示了供给管位于上升端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线放电加工机的主要部位的放大说明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线放电加工机,并且表示供给管位于下降端的状态的 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3的线放电加工机的主要部位的放大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线放电加工机的线输送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动作中对线
电极进行退火处理时的处理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线放电加工机的线输送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动作中不
对线电极进行退火处理时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该线输送方法适用于通过在线电极和加工物之间施加加工电压而产生 的放电能量对加工物进行放电加工的线放电加工机而使用。
以下参照图1~图4对本发明的线放电加工机的线输送方法的实施例进
行说明。该线输送方法能够适用于线放电加工机,线放电加工机例如具有
上头3,其用于送出至少从源绕线管(未图示)经由引导辊5和制动辊15陆 续放出的线电极l;加工物2,其安装在上头3的下方;下头4,其在加工物 2的下方与上头3相向并且接受对加工物2加工之后的线电极1;作为供电 刷的供电件17、 18,其是为了在加工物2和线电极1之间施加加工电压而被 配置在加工物2的上下游,并且向线电极l供给来自加工电源(图中未示) 的放电电流;废线斗(图中未示),其用于容置从下头4陆续放出的线电极 l并且呈绝缘状态。另外,供电件17、 18分别设置在线电极输送单元30和 线电极切断单元31上,所述线电极切断单元31设置在主体头12上。线放 电加工机的线供给系统的线电极1与地面、主体头12等物体之间绝缘,例 如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制成。
线放电加工机的线电极输送单元30通过设置在主体头12上的供给管驱
动缸体14的动作而能够沿轨道导轨(图中未示)上下往复移动。在线电极输 送单元30上设置有 一对开闭自由的线电极输送辊IO,其用于夹持并供给线
电极l;驱动马达19,其用于驱动线电极输送辊10;线道支架21,其有助于 线电极l的插通;供给管保持架23,其用于支撑供给管8;气体给入口22, 其用于向供给管8喷入气体;供电件17,其由供电刷构成,用于向线电极输 送辊10供电;开闭缸体16,其使线电极输送辊IO开闭从而夹持或者松开线 电极l;线电极前端抵接传感器20,其安装在供给管保持架23的保持架上部 32上。即,抵接传感器20设置在用于保持位于线电极输送辊10的下方的供 给管8的供给管保持架23的保持架上部32上。线电极前端抵接传感器20感 知线电极1的前端与上头3、加工物2或者下头2的障碍物抵接时线电极1的 弯曲,从而检测出线电极1与障碍物的抵接状态。另外,线电极切断单元31 设置在主体头12的下端,并且伴随着线电极输送单元30的上下往复移动使 供给管8能够自由插通。在线电极切断单元31上设置有 一对开闭自由的公 共辊ll,其用于夹持线电极l;切断刀13,其设置在公共辊ll的上方;供电 件18,其用于向公共辊ll供电;线端检测传感器24,其设置在下端部。
在该线放电加工机中,经过供给管8的线电极1,通过线电极输送辊IO 的低速旋转,首先,供给到上头3,从上头3到达加工物2,接着向下头4 供给。在线电极1通过了下头4后,线电极输送辊10切换为高速旋转,从 下头4陆续放出的线电极1,从设置于方向转换部25的方向转换辊26顺次 通过喷射流导管6、设置于喷射流导管6的出口的水分离部29以及设置于水 分离部29下游的线巻取辊7,由线巻取辊7引出而回收于废线斗中。为了向 喷射流导管6送入作为液体的水,在方向旋转部25上设置有喷射流入口 27,其用于引入由泵等送入的喷射流;供给口 28,其用于将从喷射流入口 27流入的水向喷射流导管6供给。
该线输送方法尤其是在线电极l的线自动供给方法方面具有特征,在线 电极1按上头3的插通孔、加工物2的起始孔等的孔33、下头4的插通孔的 顺序插通的过程中,若线电极1的前端与上头3、加工物2或者下头4的任 意一个相抵接而成为没有插通孔的抵接状态,则在驱动着的线电极输送辊10 和供给管保持架23的保持架上部32之间,线电极1压曲、即弯曲,并与供 给管保持架23的保持架上部32接触,若线电极1与保持架上部32相接触,
则线电极输送辊10松开对线电极的夹持,并且停止由线电极输送辊10供给 线电极1。线电极输送辊IO和线电极1处于规定的电位、即处于近似相同的 电位或者具有微小的电位差的状态,若由于线电极1的压曲,从而线电极1
与供给管保持架23的保持架上部32相接触,则线电极输送辊10和保持架 上部32之间的规定的电位发生变化,即近似相同的电位产生了电位差,或 者微小的电位差发生了变化,从而能够检测出线电极1与保持架上部32相 接触、即线电极1与障碍物抵接的情况。因为线电极输送辊10松开线电极1, 所以解除与上头3、加工物2或者下头4的任意一个相抵接而曲折的线电极 l的前端的抵接。由于打开线电极输送辊IO,从而抵接并曲折的线电极l由 于线电极1的弹力而向上方窜动,从而解除了线电极1的前端的抵接。若解 除了线电极1与上头3、加工物或者下头4的抵接,则在供给管内从供给管 上部向下部鼓风。此后,线电极输送辊10关闭并夹持线电极1,并且再次驱 动线电极输送辊IO,从而实现线电极10的线自动供给。接着,关于本发明 的线放电加工机的线输送方法,参照图5的处理流程图,说明对线电极l进 行退火处理时的线电极供给动作。
该线放电加工机发出从源绕线管供给线电极1的供给指令并进行动作。 首先,作为步骤S1,在使线电极输送辊10的开闭缸体16动作,并由线电极 输送辊IO夹持线电极1的同时,使公共辊11的关闭缸体动作,从而由公共 辊11夹持线电极1。向夹持在线电极输送辊10和公共辊11之间的供给管8 内的线电极l通电流,从而对线电极l进行退火。在线电极l进行退火时使 线电极输送辊10向与线电极输送相反的方向旋转,在向线电极1施加张力 的同时对线电极1进行退火。在对线电极进行退火之后,从气体给入口 22 向供给管8内鼓风从而冷却线电极1。通过适当的退火电流值、退火时间以 及鼓风,从而克服了线电极1的巻曲的缺点并且确保了线电极1的直线性。 对应于线电极1的直径分别适当地设定退火电流值、退火时间以及鼓风时间。 线电极1的退火以及鼓风的次数是规定的次数,例如进行两次。在线电极1 进行退火时,通过供电件17向线电极输送辊10供电,另外,通过供电件18 向公共辊ll供电(步骤S1)。
接着,使线电极输送辊10的开闭缸体16动作,通过线电极辊10夹持 线电极1,在由线电极输送辊10夹持线电极1的状态下,降低供给管8并且
使供给管8的前端下降到上头3 (步骤S2)。使线电极输送辊10低速旋转 而供给线电极1,使线电极1从上头3经由加工物2的起始孔等的孔33插通 下头4 (步骤S3)。在该处理工序中,在线电极l的前端从上头3经由加工 物2向下头4顺次插通的过程中,若线电极1的前端与上头3、加工物2、 下头4等任一障碍物抵接,从而线电极l挠曲或曲折而弯曲,则线电极前端 抵接传感器20检测出线电极1的挠曲。因为线电极1的挠曲的检测是在线 电极输送辊10和供给管保持架23的保持架上部32之间,即线电极输送辊 10和线电极前端抵接传感器20之间施加电压,所以通过与线电极前端抵接 传感器20相接触而能够检测出线电极1的挠曲。在线电极输送辊IO上由供 电件17供电,在关闭线电极输送辊10而夹持线电极1的状态下,因为在线 电极1上被施加了电压,所以通过线电极前端抵接传感器20可以检测出线 电极l的抵接状态(步骤S4)。
在步骤S4中,当线电极前端抵接传感器20没有检测出线电极1的挠曲 时,就表明处于线电极1顺利地从上头3经由加工物2的起始孔等孔插通下 头4的状态,因此,在由线电极输送辊10夹持线电极1的状态下使线电极 输送辊10动作,将线电极供给预先设定的规定的长度,经由方向转换部25 的方向转换辊26向喷射流导管6送入线电极1 (步骤S5),并且从水分离 部29向线巻取辊7供给线电极1,从而线电极1交接到线巻取辊7,并且线 巻取辊7夹持线电极l,接着打开线电极输送辊10并松开对线电极1的夹持, 此后,由线巻取辊7引出线电极1。因此,确认在线放电加工机中以规定的 状态供给线电极l,在向线电极1施加张力的状态下线电极连线的情况(步 骤6)。在步骤S6中,若确认为线电极1未穿过上头3、加工物2、下头4 并接着供给到线巻取辊7的状态,则前进到步骤S13的对线电极1的切断处 理,另外,若确认为供给了规定长度的线电极l,并且线电极l连线的状态, 则提高线电极1的线电极输送辊10的旋转速度从而高速旋转,并向线巻取 辊7供给线电极1,此后线电极l的输送动作结束(步骤S7)。接着,该线 放电加工机按通常进行动作,通过线电极1对加工物2进行放电加工。
另外,在该线放电加工机中,形成在上头3、加工物2、下头4上的插 通部,是相对于电极l的直径具有极小的间隙,因此即使是微小的障碍物也 会影响线电极1的插通。因此,为了使线电极1顺利的插通,从上头3到下
头4以低速供给线电极1,从而可靠地输送线电极1,从而避免在线电极1 的前端与障碍物抵接时线电极1产生曲折,而不能继续供给线电极1的情况。 线电极1的低速输送对应于线电极1的直径被适当地确定。另外,在线电极 1插通下头4后,因为很难受障碍物影响,所以加快线电极输送辊10的旋转, 将线电极1的输送切换为高速输送,从而縮短线电极1的供给时间,结果縮 短了线放电加工机的循环时间,并且縮短了调整时间而提高了效率。
另外,在步骤S4中,若由线电极前端抵接传感器20检测出线电极1的 挠曲,则使开闭缸体16动作而打开线电极输送辊10,从而解除线电极1的 夹持状态,使线电极输送辊10的旋转停止。若线电极输送辊10松开线电极 1,则由于其弹性,线电极挠曲的部分和线电极1的前端的障碍物相抵接的 抵接部成为弹簧,线电极1弹起,从而解除线电极l的前端的抵接状态,并 且解除线电极1和线电极前端抵接传感器20的接触。接着,从供给管8的 上部向下部经由气体给入口 22鼓风从而使供给管8内的线电极摇动。若使 线电极1摇动,则能够可靠地解除线电极1的前端与障碍物的抵接(步骤S8)。 步骤S9的处理按预定的次数反复进行,在进行次数为预定的次数以下 并且判断为没有解除线电极与障碍物抵接的状态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IO, 另外,在进行次数为预定的次数以上的情况下,线电极l与障碍物的抵接状 态,例如由于线电极l的前端状态为弯曲,不是能够插通上头3的插通孔、 加工物2的起始孔33等孔或者下头4的插通孔的状态,则前进至步骤Sll
(步骤S9)。在步骤S10中,因为没有解除线电极1与上头3、加工物2、 下头4等任一障碍物的抵接状态,所以为了解除线电极1与障碍物的抵接状 态,再次由线电极输送辊10夹持线电极1,从而前进到步骤S3进行反复处 理。在步骤S9中,在解除抵接状态操作的反复动作次数是预定的次数以上 的情况下,例如预想为线电极l的前端状态恶化,因此发出将从线电极l的 前端开始的规定长度的线电极1切除的指令(步骤Sll)。在对从线电极1 的前端开始的规定长度进行切除的切除次数是预定的次数以下的情况下,前 进至步骤S13,另外,在次数是预定的次数以上的情况下,有可能处于形成 在加工物2上的起始孔等孔形成的不充分,或者被别的障碍物堵塞的状态, 因此,在此时发出警报,或者停止向加工物2的规定的孔穿插线电极1,进 行操作而转移到加工物2的其他的加工形状、其他部位的起始孔等的孔,或者更换加工物2 (步骤S12)。
在该线输送方法中,在进行供给线电极l的动作的过程中,当由线电极
前端抵接传感器20检测出在步骤4中的线电极1的抵接状态时,虽然将预 定的参量设定为规定的次数,例如设定为5次,并且反复进行5次,但是如 果反复进行了该次数,线电极1仍没有能够通过线电极输送辊10的低速旋 转送入规定的长度,将会中断线电极1的供给动作,并发出从线电极1的前 端开始切除规定的长度的切断处理指令(步骤S13)。
由于将从线电极l的前端开始的规定的长度切除的切断指令,从而使供 给管8上升到上升端,直到线端传感器(图中未示)检测出线电极l的前端 的位置为止,使源绕线管向与线电极输送相反的方向旋转而巻起线电极l(步 骤S14)。若线端传感器检测出线电极1的前端,则停止源绕线管对线电极 l的巻绕。接着,使线电极输送辊10的开闭缸体16动作,关闭线电极输送 辊10,从而夹持线电极1。接着,在由线电极输送辊10夹持线电极1的状 态下,使供给管8与线电极1一起下降规定的距离,接着,若打开线电极输 送辊10松开线电极1,使供给管8上升到上升端,则由于供给管8的上升, 在供给管8的下端的下方,处于下降后的状态的线电极1变为露出状态,剥 出的线电极1的长度大致与下降的距离相当(步骤S15)。接着,因为反复 进行线电极1的前端的抵接状态的检测,所以线电极1的前端出现损伤,因 此使切断刀动作切断并排出露出的线电极1。此时,使线电极输送辊10的开 闭缸体16动作,关闭线电极输送辊IO,夹持线电极l,同时使公共辊ll的 开闭缸体动作,关闭公共辊11,夹持线电极1。在此,在与公共辊11相比 稍微靠上的位置使切断刀13动作,从而切断由线电极输送辊10和公共辊11 夹持的线电极l,并且由排线钳排出切断的线电极l (步骤S16)。由排线钳 把持的线电极1被回收到排线回收箱,从而线电极切断处理结束(步骤S17)。 接着,该线输送方法反复进行步骤S1的处理。
接着,参照图6的处理流程图,对于本发明的线放电加工机的线输送方 法,在不对线电极l进行退火的情况下的线电极供给动作进行说明。在不对 线电极1进行退火的情况下,对于上述的处理,只是没有步骤Sl的处理工 序,而且线电极供给动作是步骤S2 步骤S17所进行的动作,因为这些处理 相同,所以在此省略其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线输送方法,是线放电加工机的线输送方法,由线电极输送辊夹持从源绕线管送出的线电极,驱动所述线电极输送辊,通过供给管将所述线电极向上头、设置在该上头的下方的加工物、以及在该加工物的下方与所述上头相向配置的下头供给,接着经由配置在所述下头的下方的引导构件将所述线电极向线卷取辊以及废线斗进行线自动供给,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抵接传感器检测出所述线电极的前端与所述上头、所述加工物以及所述下头中的任意一个障碍物抵接的情况,解除所述线电极输送辊对所述线电极的夹持,从而解除所述线电极与所述障碍物的抵接状态,接着利用所述线电极输送辊夹持所述线电极并驱动所述线电极输送辊,进行所述线电极的线自动供给。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向供给管保持架的保持架上部和所述线电极输送辊上分别施加电压从而产生规定的电位,所述 供给管保持架用于保持位于所述线电极输送辊的下方的所述供给管,若所述线电极与所述障碍物接触,则所述线电极输送辊和所述保持架上 部之间的所述规定的电位发生变化,从而设置在所述保持架上部的所述抵接 传感器检测出所述线电极与所述障碍物相抵接的抵接状态。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电极的所述 前端与所述障碍物相抵接的抵接状态发生预定次数,则利用所述线电极输送 辊进行的所述线电极的线自动供给反复进行所述预定次数。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抵接状 态发生所述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进行从所述线电极的所述前端起切断预定 的规定长度并将该规定的长度的部分排出的处理,接着,利用具有新的前端 的所述线电极反复进行线自动供给。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线电极 与所述障碍物相抵接的所述抵接状态,对所述线电极进行切断并排除而利用 具有所述新的前端的所述线电极进行线自动供给的动作即使进行预定的规 定次数以上,也不能避免所述线电极的所述前端与所述障碍物相抵接的抵接 状态的情况下,响应于此而跳过向所述加工物的规定的加工形状的线自动供 给,而对所述加工物的下一个加工形状或者其他的新的加工物进行所述线电 极的线自动供给。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线电极与所述障碍物相抵接的所述抵接状态,对所述线电极进行切断并排除而利用 具有所述新的前端的所述线电极进行线自动供给的动作即使进行预定的规 定次数以上,也不能避免所述线电极的所述前端与所述障碍物相抵接的抵接 状态的情况下,响应于此而使所述线电极的线自动供给停止,并输出警报。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能够从所 述线放电加工机的计算机发送至个人计算机以及/或者移动电话。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电极的线自 动供给是在对包含所述线电极的所述前端在内的预定的规定长度的所述线 电极进行退火处理后,驱动所述线电极输送辊进行所述线电极的线自动供 给。
全文摘要
一种线放电加工机的线输送方法,在线电极(1)与障碍物抵接的状态下解除线电极输送辊(10)对线电极(1)的夹持状态,并利用线电极(1)的弹力使线电极变直,而反复进行线自动供给而实现供给时间的缩短。该线输送方法是响应于抵接传感器(20)检测出线电极(1)前端与上头(3)、加工物(2)及下头(4)中任一个的障碍物抵接的情况,解除线电极输送辊(10)对线电极(1)的夹持并使线电极(1)与障碍物抵接的状态解除,接着利用线电极输送辊(10)夹持线电极(1)并驱动线电极输送辊(10)进行线电极(1)的线自动供给,并将该处理执行预定的次数。
文档编号B23H7/10GK101372060SQ20081013111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4日
发明者光安隆, 桥口俊幸, 渡边勉, 盐川晴生, 福崎裕二 申请人:西部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