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多工位连续模具生产电器零部件的方法

文档序号:316429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多工位连续模具生产电器零部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生产电器零部件的方法,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利用多工位连续
模具生产电器零部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 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 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形,模
具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产品质量的高低,因此,模具被称为"百业之母"。模具又是"效益放 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 在十分成熟的模具冲压技术中,对冲压件产品的最终完成,往往需要多道工序来
实现,通常情况下,每冲压一道工序,都需要在冲床上将冲压头取下,换上新一道工序的冲
压模具头。当产品需要多道冲压工序时,更换模具头的工作就显得十分繁琐,而且要时时地
停下车床的运转,既费时间又不安全。后来出现了冲床连续模,主要靠模具设计连续机构,
但模具机构过于复杂、繁琐。 从事模具冲压工作的工人,都希望能有一种可以不停下机床、不更换模具头而能 连续工作,完成多道工序的简单结构的创新设计,以提高工作效率,使操作人员安全稳定、 操作简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节省工序,工时较短和一次
性可完成多种工序操作用于生产电器零部件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利用多工位连续模具生产电器零部件的方法,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座、上垫板、
冲子固定板、下垫板和料带,在所述的模具内具有多组数目相等且形状互补的凸模和凹模,
相应的所述凸模和凹模按冲压工艺顺序分别布置在所述冲子固定板和下垫板上; 所述模具还包括安装在上垫板上的用于平衡模具的内导柱、安装在下模座一侧的
浮开两用销以及安装在所述冲子固定板上的引导针; 所述内导柱贯穿所述冲子固定板置于所棕下垫板的槽孔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副所述模具的凸模和凹模安装在冲床上; (2)将一条形薄钢板料带置于所述料带上,冲床上的所述凸模动作一个行程;
(3)将所述条形薄钢板料带水平往前移动一个工位的距离;
(4)冲床的凸模往下动作一个行程; (5)重复步骤(3)和(4),直到完成最后一个工位的冲压,从而生产出一个电器零 件;之后,条形钢板每移动一个工位的距离,就生产出一个电器零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连续冲压,一次性可完成多道工序,节省时间,使 其一人可以控制3台设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能满足一定的加工质量 要求,具有投产时间快,制造成本低廉,制造方便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多工位连续模具的前视图。 图2为本发明多工位连续模具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多工位连续模具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生产电器零部件的流程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实施产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 、图2和图3,本发明电器零部件模具,包括上模座10、上垫板20、冲子固 定板30、下垫板40以及料带60,该料带60设置在冲子固定板30与下垫板40之间,用于脱 料的上挡板31和用于脱料的脱料板;该上挡板31安装在冲子固定板30的一侧,在上垫板 20上安装一用于平衡模具的内导柱25,该内导柱25贯穿冲子固定板30置于下垫板40的 槽孔内,起到平衡模具的作用。所述上模座10、上垫板20、冲子固定板30这三层从上到下 依次固定连接,从而构成多工位连续模具的凸模。 在所述多工位连续模具的凸模包括用于打凸的冲子,用于切边的凸模,用于折弯 45°的凸模,用于切腰孔的凸模,用于折弯90。的凸模,用于切边落料的凸模。所述凸模设 置在冲子固定板30,在上垫板20上按装冲子,该冲子依次安装有包括用于打凸包的第一冲 子21、用于打凸包第二冲子22、用于切腰孔的第三冲子23和用于打凸包的第四冲子24,在 所述的下垫板40上依次分别制出有与第三冲子23和第四冲子24相适配的冲子孔41、42, 在下模座50的一侧安装有浮开两用梢51,冲子固定板30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引导针32。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下垫板40与下模座50固定连接,所述落料板固定在下 垫板的侧面,并与上档板31相对应;所述下垫板40设有与连续模具的凸模相适配的用于切 边的凹模,用于折弯45。的凹模,用于折弯90。的凹模和用于切边落料;所述下垫板40、下 模座50、落料板、用于折弯45。的凹模、用于折弯90。的凹模共同组成所述多工位的连续 模具的凹模,通过多工位的连续模具的凹模与多工位的连续模具的凸模相适配,使产品在 制造时,一次性可完成多道工序,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参见图4和图5,本发明在电器零部件时,其操作步骤为
(1)将一副多工位的连续模具的凸模和凹模安装在冲床上;
(2)将一条形薄钢板料带置于料带上,冲床的凸模动作一个行程;
(3)然后,条形薄钢板料带水平往前移动一个工位的距离;
(4)冲床的凸模往下动作一个行程; (5)重复步骤(3)和(4),直到完成最后一个工位的冲压,就生产出一个电器零件,之后,条形钢板每移动一个工位的距离,就生产出 一个电器零件。 多工位的连续模具的凸模和凹模上按电器零部件的冲压工艺顺序依次排列每一 个工位凸模和凹模。冲压工艺包括第一打凸包,切边定位,切边,第二打凸包,折弯45。, 折弯切腰孔,滑块折弯90。,下废料、切料吹产品;经过上述步骤,从而完整的电器零部件 就生产过程,如图3所示。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连续冲压, 一次性可完成多道工序,节省时间,使
其一人可以控制3台设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能满足一定的加工质量
要求,具有投产时间快,制造成本低廉,制造方便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一种利用多工位连续模具生产电器零部件的方法,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冲子固定板、下垫板和料带,在所述的模具内具有多组数目相等且形状互补的凸模和凹模,相应的所述凸模和凹模按冲压工艺顺序分别布置在所述冲子固定板和下垫板上;所述模具还包括安装在上垫板上的用于平衡模具的内导柱、安装在下模座一侧的浮开两用销以及安装在所述冲子固定板上的引导针;所述内导柱贯穿所述冲子固定板置于所棕下垫板的槽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副所述模具的凸模和凹模安装在冲床上;(2)将一条形薄钢板料带置于所述料带上,冲床上的所述凸模动作一个行程;(3)将所述条形薄钢板料带水平往前移动一个工位的距离;(4)冲床的凸模往下动作一个行程;(5)重复步骤(3)和(4),直到完成最后一个工位的冲压,从而生产出一个电器零件;之后,条形钢板每移动一个工位的距离,就生产出一个电器零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还包括用于脱料的上挡板和用 于脱料的脱料板;所述的上挡板安装在所述冲子固定板的一侧。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由用于打凸的冲子,用于切边的凸 模,用于切腰孔的冲子,用于折弯45。
-90°的凸模和用于切边落料的凸模中的至少两种 组成;所述下垫板相应地设有与所述凸模相适配的用于切边的凹模和用于折弯45。 -90° 的凹模。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打凸包冲子、用于切腰孔冲子安装 在上垫板上,其个数大于等于2个;且在所述下垫板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用于打凸包冲子、用 于切腰孔冲子中的一部分相适配的冲子孔。
5. 如权利要求l-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压工艺包括打凸包、切边 定位、切边、折弯45。
-90° 、折弯切腰孔、滑块折弯、下废料、切料吹产品中的至少两种。
6. 如权利要求l-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压工艺按照第一打凸包, 切边定位,切边,第二打凸包,折弯45。,折弯切腰孔,滑块折弯9(T ,下废料、切料吹产品 的顺序依次进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多工位连续模具生产电器零部件的方法,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冲子固定板、下垫板和料带,在所述的模具内具有多组数目相等且形状互补的凸模和凹模,相应的所述凸模和凹模按冲压工艺顺序分别布置在所述冲子固定板和下垫板上;所述模具还包括安装在上垫板上的用于平衡模具的内导柱、安装在下模座一侧的浮开两用销以及安装在所述冲子固定板上的引导针;所述内导柱贯穿所述冲子固定板置于所棕下垫板的槽孔内;所述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在冲床一次行程中,在料带不同的位置完成多次冲压工序,从而可以不停下机床、不更换模具头而能连续工作,完成多道工序。
文档编号B21D53/00GK101698212SQ20091023400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9日
发明者朱江波 申请人:苏州旭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