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壳折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43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铁壳折弯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铁壳折弯机构。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作为一种快插接口,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许多电连接器的塑胶 本体是以嵌件的方式将导电端子的一部分包覆固定而制成的,即以模具将导电端子的无需 塑胶体包覆固定的部分夹持固定,而后向模具中注入熔融的塑胶材料,待塑胶材料冷却后 形成一体化的电连接器。这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组。端子 组包括收容于绝缘本体内部的信号端子和至少一对开关端子,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外部一般 还包覆有一外部铁壳。外部铁壳在绝缘本体的外部起到保护加固作用。外部铁壳还适当设 有弹性压部,由弹性压部抵压作用来稳固外部接头,使插入链接牢固,不易松脱。外部铁壳在安装的过程中大多是使用治具包覆将其包覆与绝缘本体上,但是,由 于现在技术的革新,很多电连接器的体积做的很小,而在绝缘本体的外部包覆外部铁壳的 工序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赖人工生产,通过手工给外部铁壳折弯,然后包覆于绝缘本体上,由 于很多电连接器的体积太小,给在绝缘本体上折弯铁壳带来很大的不易,使用人工生产的 工序较多,耗时也较长,而且工作的效率较低,不良品很多。因此急需一种能够代替手工折弯,尽量的减少人员因的素影响,能够稳定的组装 并能提高良品率和产量的使用气缸等机构折弯铁壳的铁壳折弯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代替手工折弯,尽量的减少人员因的素影响, 能够稳定的组装并能提高良品率和产量的使用气缸等机构折弯铁壳的铁壳折弯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壳折弯机构,适用于折弯外部铁壳,所 述外部铁壳包括固定部与弯折部,其中,铁壳折弯机构由定位组件及折弯组件所构成。所述 定位组件包括流道汽缸、流道滑块、顶料气缸、顶料连杆、顶料滑块、定位气缸、定位连杆、定 位滑块、定位气缸、定位连杆及定位滑块,所述流道汽缸、所述流道滑块、所述顶料气缸、所 述顶料连杆、所述顶料滑块均呈水平放置,所述流道汽缸与所述流道滑块的前端卡合连接, 所述流道滑块的后端与所述顶料连杆的一端抵触,所述顶料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料气缸 抵触;所述定位气缸、定位连杆及所述定位滑块呈竖直放置,所述定位气缸通过所述定位连 杆与所述定位滑块的上端卡接,所述定位滑块的下端与所述流道滑块的后端抵触相接;所 述折弯组件包括折弯气缸、折弯连杆、折弯滑块以及直线连结旋转件,所述折弯滑块包括分 布在两侧的呈矩形状的连接部及跨接在所述连接部上的折弯部构成,所述折弯部的下表面 形成折弯面,所述直线连结旋转件呈方形状并开设有旋转限位槽;所述折弯连杆一端与所 述折弯气缸连接,所述折弯连杆的另一端的侧面具有一圆柱形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伸入所 述旋转限位槽。较佳地,所述流道滑块接近后端部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位于所述折弯滑块的正下方。开设容置腔是为了能使外部铁壳在折弯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使得折弯部顺利 地折弯而不受到碰撞。较佳地,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覆于所述折弯滑块上。较佳地,所示折弯组件还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 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于同轴方向设置 并与所述弯折面平行,所述第一旋转轴伸入所述直线连结旋转件并与所述直线连结旋转件 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伸入所述外壳,所述第二旋转轴并与所述外壳枢接;较佳地,所示定位滑块开设有卡位槽,所述弯折面与所述卡位槽具有相同的最高 点。如此设置的目的是当外部铁壳进入折弯滑块时,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卡位槽的下方进 行固定与定位,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折弯面的下方,由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弯折部于折弯 前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所以所述弯折面与所述卡位槽具有相同的最高点能很好地保护 好外部铁壳在折弯过程中受到较好的保护的同时能够对外部铁壳进行准确的折弯。较佳地,所述旋转限位槽是呈倒圆角的矩形槽。所述倒圆角的矩形槽能更好地使 所述凸出部在所述旋转限位槽里旋转,且在所说凸出部旋转的过程中能始终处于同一半径 内进行限位。较佳地,还包括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与定位滑块固定连接。设置固定台能使固定 块得到很好的固定进而能够很好地对外部铁壳进行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铁壳折弯机构由于包括折弯组件,所述折弯组件包 括折弯气缸、折弯连杆、折弯滑块、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直线连结旋转件以及外壳,所 述外壳包覆于所述折弯滑块上,所述折弯滑块包括分布在两侧的呈矩形状的连接部及跨接 在所述连接部上的折弯部构成,所述折弯部的下表面形成折弯面,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 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于同轴方向设 置并与所述弯折面平行;所述直线连结旋转件呈方形状并开设有旋转限位槽,所述第一旋 转轴伸入所述直线连结旋转件并与所述直线连结旋转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伸入所 述外壳,所述第二旋转轴并与所述外壳枢接;所述折弯连杆一端与所述折弯气缸连接,所述 折弯连杆的另一端的侧面具有一圆柱形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伸入所述旋转限位槽。外部铁 壳进入折弯滑块进行折弯,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卡位槽的下方进行固定与定位,所述弯折 部位于所述折弯面的下方并紧贴折弯面,而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弯折部于折弯前是位于同 一水平面;所述圆柱形凸出部伸入所述旋转限位槽,当所述折弯气缸推动所述折弯连杆时, 所述凸出部则在所述限位槽内做运动。设置所述限位槽符合所述折弯块最大的转动角度是 顺时针旋转90度以及逆时针旋转90度。初始状态是折弯面水平,将外部铁壳推入所述卡 位槽;下一步是定位气缸推动所述定位连杆对上述卡位槽进行一个定位;又下一步是所述 顶料滑块前进,对整个结构进行固定;再下一步是折弯气缸推动所述折弯连杆并带动所述 凸出部做一个最大的转动角度是顺时针旋转90度的转动,到此步,外部铁壳完成了折弯; 接下来只需所述折弯滑块逆时针旋转90度回位,所述顶料滑块后退,所述定位气缸拉动所 述定位连杆上拉,所述流道滑块后退便完成了 一个生产的流程。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 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铁壳折弯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将外部铁壳推进折弯组件准备折弯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弯组件将外部铁壳折弯后的示意图。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外部铁壳折弯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外部铁壳折弯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直线连结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折弯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铁壳折弯机构100定位组件10[0026]流道气缸1流道滑块2[0027]顶料气缸6顶料连杆7[0028]顶料滑块8定位气缸3[0029]定位连杆4定位滑块5[0030]折弯组件20折弯气缸11[0031]折弯连杆12折弯滑块13[0032]直线连结件14连接部131[0033]折弯部132折弯面130[0034]旋转限位槽14a凸出部12a[0035]第一旋转轴13a第二旋转轴13b[0036]外壳15容置腔2a[0037]卡位槽5a外部铁壳17[0038]固定部17a弯折部17b[0039]固定台9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 件。如图1及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壳折弯机构100,用于折弯外部铁壳 17,所述外部铁壳17包括固定部17a与弯折部17b。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铁壳折弯机构100包括定位组件10及折弯组件20。所 述定位组件10包括流道汽缸1、流道滑块2、顶料气缸6、顶料连杆7、顶料滑块8、定位气缸 3、定位连杆4及定位滑块5,所述流道汽缸1、所述流道滑块2、所述顶料气缸6、所述顶料连 杆7、所述顶料滑块8均呈水平放置,所述流道汽缸1与所述流道滑块2的前端卡合连接, 所述流道滑块2的后端与所述顶料连杆7的一端抵触,所述顶料连杆7的另一端与所述顶 料气缸6抵触;所述定位气缸3、定位连杆4及所述定位滑块5呈竖直放置,所述定位气缸3 通过所述定位连杆4与所述定位滑块5的上端卡接,所述定位滑块5的下端与所述流道滑块2的后端抵触相接。如图3所示,所述折弯组件包括折弯气缸11、折弯连杆12、折弯滑块13及直线连 结旋转件14,所述折弯滑块13包括分布在两侧的呈矩形状的连接部131及跨接在所述连接 部131上的折弯部132构成,所述折弯部132的下表面形成折弯面130,所述直线连结旋转 件14呈方形状并开设有旋转限位槽14a,如图2-4所示,所述折弯连杆12 —端与所述折弯 气缸11连接,所述折弯连杆12的另一端的侧面具有一圆柱形凸出部12a,所述凸出部12a 伸入所述旋转限位槽14a。具体地,还包括外壳15,所述外壳15包覆于所述折弯滑块13上。 具体地,所述连接部131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轴13a与所述第二旋转轴13b固定连接,所述 第一旋转轴13a与所述第二旋转轴13b于同轴方向设置并与所述弯折面130平行,所述第 一旋转轴13a伸入所述直线连结旋转件14并与所述直线连结旋转件14固定连接;所述第 二旋转轴13b伸入所述外壳15,所述第二旋转轴13b并与所述外壳15枢接;具体地,如图3 所示,所述旋转限位槽14a是呈倒圆角的矩形槽。所述倒圆角的矩形槽能更好地使所述凸 出部在所述旋转限位槽里旋转,且在所说凸出部旋转的过程中能始终处于同一半径内进行 限位。较佳者,如图4所示,所述流道滑块1接近后端部开设有容置腔2a,所述容置腔2a 位于所述折弯滑块13的正下方。开设容置腔2a是为了能使外部铁壳15在折弯过程中有 足够的空间,使得折弯部顺利地折弯而不受到碰撞。较佳者,如图2、图7及图9所示,所示定位滑块5开设有卡位槽5a,所述弯折面 130与所述卡位槽5a具有相同的最高点。如此设置的目的是当外部铁壳17进入折弯滑块 13时,所述固定部17a位于所述卡位槽5a的下方进行固定与定位,所述弯折部132位于所 述折弯面130的下方,由于所述固定部17a与所述弯折部17b于折弯前是位于同一水平面 上的,所以所述弯折面130与所述卡位槽5a具有相同的最高点能很好地保护好外部铁壳17 在折弯过程中受到较好的保护的同时能够对外部铁壳17进行准确的折弯。较佳者,还包括有固定台9,所述固定台9与定位滑块5固定连接。设置固定台9 能使定位滑块5得到很好的固定进而能够很好地对外部铁壳17进行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铁壳折弯机构100由于包括折弯组件20,所述折弯 组件包括折弯气缸11、折弯连杆12、折弯滑块13、第一旋转轴13a、第二旋转轴13b、直线连 结旋转件14以及外壳15,所述外壳15包覆于所述折弯滑块13上,所述折弯滑块13包括分 布在两侧的呈矩形状的连接部131及跨接在所述连接部131上的折弯部132构成,所述折 弯部133的下表面形成折弯面130,所述连接部131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轴13a与所述第二 旋转轴13b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13a与所述第二旋转轴13b于同轴方向设置并与所 述弯折面130平行,所述直线连结旋转件14呈方形状并开设有旋转限位槽14a,所述第一 旋转轴13a伸入所述直线连结旋转件14并与所述直线连结旋转件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 旋转轴13b伸入所述外壳15,所述第二旋转轴13b并与所述外壳15枢接;所述折弯连杆12 一端与所述折弯气缸11连接,所述折弯连杆12的另一端的侧面具有一圆柱形凸出部12a, 所述凸出部12a伸入所述旋转限位槽14a。如图2及图3所示,外部铁壳17置于所述流道 滑块2上,所述流道气缸1推动所述流道滑块2上的外部铁壳17进入所述折弯滑块13,所 述定位气缸3推动所述定位滑块5下压,所述顶料气缸6推动所述顶料滑块8抵触所述流 道滑块2的后端,所述折弯气缸11推动所述折弯连杆12使得所述直线连结件14旋转,因此所述折弯滑块13被所述直线连结件14带动下进行旋转,因此所述外部铁壳17的弯折部 17b进行折弯,所述固定部17a位于所述卡位槽5a的下方进行固定与定位,所述弯折部17b 位于所述折弯面130的下方并紧贴折弯面130,而且所述固定部17a与所述弯折部17b于 折弯前是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圆柱形凸出部12a伸入所述旋转限位槽14a,当所述折弯气 缸11推动所述折弯连杆12时,所述凸出部12a则在所述限位槽14a内做运动。设置所述 限位槽14a符合所述折弯块13最大的转动角度是顺时针旋转90度以及逆时针旋转90度 以完对外部铁壳17的折弯。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 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一种铁壳折弯机构,适用于折弯外部铁壳,所述外部铁壳包括固定部与弯折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壳折弯机构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流道汽缸、流道滑块、顶料气缸、顶料连杆、顶料滑块、定位气缸、定位连杆、定位滑块、定位气缸、定位连杆及定位滑块,所述流道汽缸、所述流道滑块、所述顶料气缸、所述顶料连杆、所述顶料滑块均呈水平放置,所述流道汽缸与所述流道滑块的前端卡合连接,所述流道滑块的后端与所述顶料连杆的一端抵触,所述顶料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料气缸抵触;所述定位气缸、定位连杆及所述定位滑块呈竖直放置,所述定位气缸通过所述定位连杆与所述定位滑块的上端卡接,所述定位滑块的下端与所述流道滑块的后端抵触相接;折弯组件,所述折弯组件包括折弯气缸、折弯连杆、折弯滑块以及直线连结旋转件,所述折弯滑块包括分布在两侧的呈矩形状的连接部及跨接在所述连接部上的折弯部构成,所述折弯部的下表面形成折弯面,所述直线连结旋转件呈方形状并开设有旋转限位槽;所述折弯连杆一端与所述折弯气缸连接,所述折弯连杆的另一端的侧面具有一圆柱形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伸入所述旋转限位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壳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滑块接近后端部开设有 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位于所述折弯滑块的正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壳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覆于所述 折弯滑块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壳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示折弯组件还包括第一旋转轴、 第二旋转轴,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 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于同轴方向设置并与所述弯折面平行,所述第一旋转轴伸入所述直 线连结旋转件并与所述直线连结旋转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伸入所述外壳,所述第 二旋转轴并与所述外壳枢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壳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示定位滑块开设有卡位槽,所述 弯折面与所述卡位槽具有相同的最高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壳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限位槽是呈倒圆角的矩 形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壳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与所 述定位块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壳折弯机构,其中,所述铁壳折弯机构包括定位组件及折弯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流道汽缸、流道滑块、定位气缸、定位连杆、定位滑块、顶料气缸、顶料连杆、顶料滑块;所述折弯组件包括折弯气缸、折弯连杆、折弯滑块、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直线连结旋转件以及外壳,所述折弯连杆一端与所述折弯气缸连接,所述折弯连杆的另一端的侧面具有一圆柱形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伸入所述旋转限位槽。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够代替手工折弯,尽量的减少人员因素影响,能够稳定的组装并能提高良品率和产量的使用气缸等机构折弯铁壳的铁壳折弯机构。
文档编号B21D19/08GK201659184SQ20092026326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0日
发明者林裕峰, 邱国铨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