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轮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176920阅读:9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皮带轮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带轮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皮带轮属于盘毂类零件,在制造工艺上多采用铸造或锻造加工相对尺寸较大的, 一般采用铸铁铸造,尺寸较小的,采用钢材锻造。这些经过铸造或锻造工艺生产出的毛坯还须经过粗车、精车等工序加工,这种方式需要车大量的边料,不仅浪费材料、能耗高,且生产效率低下;而目前采用旋压的方式生产皮带轮,比采用铸造或锻造更节省材料,各项质量指标更高。而皮带轮一般分为劈开式、折叠式、多V和单V型槽等几种形态,其中多数都有内外凸台,常用于安装轴承或电磁线圈等,如常见的水泵皮带轮、电磁离合器皮带轮。然而采用旋压的方法加工带内外凸台的双V或多楔式等各类型皮带轮时,当旋压出内凸台后,因毛坯材料的外沿大幅减薄,使得外凸台的厚度较薄,难以成型出槽轮齿,或因太薄而使质量不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旨在改进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采用旋压方式加工带内外凸台皮带轮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皮带轮的加工方法,经过如下步骤,加工出带内外凸台的皮带轮 第一步将钢板经冲压落料,再冲中心孔,形成带中心孔的圆形毛坯,用于将毛坯装入旋压机的上、下模;
第二步将上一步加工好的毛坯固定在旋压机的第一上、下模之间,并随其同步旋转; 旋压机的第一预成型旋压刀进给,将该毛坯正表面由外沿缓慢旋压到第一上模的外沿,使毛坯的正面预成型内凸台,然后第一成型旋压刀进给,将正面内凸台成型;
第三步旋压机更换成第二上、下模,并将前一步加工好的毛坯翻面后固定在第二上、 下模之间,采用与第二步相同的方法将该毛坯的反面内凸台成型;
第四步旋压机更换成第三上、下模以及第二预成型、成型旋压刀,将上一步加工好内凸台的毛坯固定在第三上、下模之间,并随其同步旋转;旋压机的第二预成型旋压刀进给, 将该毛坯边沿缓慢往内旋压,使毛坯外凸台预成型,然后第二成型旋压刀进给,将预成型外凸台旋压到第三上、下模的外沿,使毛坯的外凸台成型;
第五步旋压机更换成第三预成型、成型旋压刀,旋压机的第三预成型旋压刀进给,将上一步加工好的毛坯外凸台缓慢旋压,使外凸台上的槽轮齿预成型,然后第三成型旋压刀进给,使槽轮齿成型;
第六步将上一步加工好的毛坯从旋压机取出,然后将正、反面内凸台内壁之间的余料车去,最后在内凸台内壁上拉出键槽,完成带内外凸台的皮带轮加工。优选地,第四步中,第二预成型旋压刀为劈开式旋压刀,预成型外凸台方式为从毛坯边沿的中心线缓慢往内旋压,将毛坯外沿劈开;
第五步中,第三预成型、成型旋压刀为多楔式旋压刀,使外凸台成型成多楔式槽轮齿。优选地,第五步中,第三预成型、成型旋压刀为双V式旋压刀,使外凸台成型成双V 式槽轮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旋压方式加工皮带轮,综合了冲压和旋压工艺,而旋压类似冷挤压,由于冷作硬化效应增加了产品的硬度和耐磨度,相比铸造或锻造工艺,提高了皮带轮的质量,且无需做平衡处理、无需车削余料,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材料成本;在加工皮带轮的外凸台时,采用了预成型堆料工艺,将毛坯边沿材料均勻而丰富地堆积起来,供外凸台的成型,保证了外凸台的厚度,方便成型各种槽轮齿。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加工过程示意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毛坯在加工过程的形状变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加工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毛坯在加工过程的形状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考图1和图2,一种带内外凸台的双V式皮带轮的加工方法,经过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钢板经冲压落料,再冲中心孔,形成带中心孔的圆形毛坯,用于将毛坯装入旋压机的上、下模;
第二步将上一步加工好的毛坯固定在旋压机的第一上、下模之间,并随其同步旋转; 旋压机的第一预成型旋压刀进给,将该毛坯正表面由外沿缓慢旋压到第一上模的外沿,使毛坯的反面预成型内凸台,然后第一成型旋压刀进给,将正面内凸台成型;
第三步旋压机更换成第二上、下模,并将前一步加工好的毛坯翻面后固定在第二上、 下模之间,采用与第二步相同的方法将该毛坯的反面内凸台成型;
第四步旋压机更换成第三上、下模以及第二预成型、成型旋压刀,将上一步加工好内凸台的毛坯固定在第三上、下模之间,并随其同步旋转;旋压机的第二预成型旋压刀进给, 将该毛坯边沿缓慢往内旋压堆积,使毛坯外凸台预成型成梯形状,然后第二成型旋压刀进给,将预成型外凸台旋压到第三上、下模的外沿,使毛坯的外凸台成型;
第五步旋压机更换成第三预成型、成型旋压刀,该旋压刀组为双V式旋压刀,旋压机的第三预成型旋压刀进给,将上一步加工好的毛坯外凸台缓慢旋压,使外凸台上的槽轮齿预成型成双V状,然后第三成型旋压刀进给,使双V式槽轮齿成型;
第六步将上一步加工好的毛坯从旋压机取出,然后将正、反面内凸台内壁之间的余料车去,最后在内凸台内壁上拉出键槽;
完成带内外凸台的双V式皮带轮的加工。实施例二
参考图3和图4,一种带内外凸台的多楔式皮带轮的加工方法,经过如下步骤第一步将钢板经冲压落料,再冲中心孔,形成带中心孔的圆形毛坯,用于将毛坯装入旋压机的上、下模;
第二步将上一步加工完成的毛坯固定在旋压机的第一上、下模之间,并随其同步旋转;旋压机的第一预成型旋压刀进给,将该毛坯正表面由外沿缓慢旋压到第一上模的外沿, 使毛坯的正面预成型内凸台,然后第一成型旋压刀进给,将正面内凸台成型;
第三步旋压机更换成第二上、下模,并将前一步加工好的毛坯翻面后固定在第二上、 下模之间,采用与第二步相同的方法将该毛坯的反面内凸台成型;
第四步旋压机更换成第三上、下模以及第二预成型、成型旋压刀,将上一步加工好内凸台的毛坯固定在第三上、下模之间,并随其同步旋转;旋压机的第二预成型旋压刀进给, 第二预成型旋压刀为劈开式旋压刀,将毛坯边沿沿中心线缓慢往内旋压,使毛坯外沿均勻劈开,毛坯外凸台预成型成“V”状,然后第二成型旋压刀进给,将预成型外凸台旋压到第三上、下模的外沿,使毛坯的外凸台成型;
第五步旋压机更换成第三预成型、成型旋压刀,该旋压刀组为多楔式旋压刀,旋压机的第三预成型旋压刀进给,将上一步加工好的毛坯外凸台缓慢旋压,使外凸台上的槽轮齿预成型成多楔状,然后第三成型旋压刀进给,使多楔式槽轮齿成型;
第六步将上一步加工好的毛坯从旋压机取出,然后将正、反面内凸台内壁之间的余料车去,最后在内凸台内壁上拉出键槽;
完成带内外凸台的多楔式皮带轮的加工。
当然,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案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皮带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如下步骤,加工出带内外凸台的皮带轮 第一步将钢板经冲压落料,再冲中心孔,形成带中心孔的圆形毛坯,用于将毛坯装入旋压机的上、下模;第二步将上一步加工好的毛坯固定在旋压机的第一上、下模之间,并随其同步旋转; 旋压机的第一预成型旋压刀进给,将该毛坯正表面由外沿缓慢旋压到第一上模的外沿,使毛坯的正面预成型内凸台,然后第一成型旋压刀进给,将正面内凸台成型;第三步旋压机更换成第二上、下模,并将前一步加工好的毛坯翻面后固定在第二上、 下模之间,采用与第二步相同的方法将该毛坯的反面内凸台成型;第四步旋压机更换成第三上、下模以及第二预成型、成型旋压刀,将上一步加工好内凸台的毛坯固定在第三上、下模之间,并随其同步旋转;旋压机的第二预成型旋压刀进给, 将该毛坯边沿缓慢往内旋压,使毛坯外凸台预成型,然后第二成型旋压刀进给,将预成型外凸台旋压到第三上、下模的外沿,使毛坯的外凸台成型;第五步旋压机更换成第三预成型、成型旋压刀,旋压机的第三预成型旋压刀进给,将上一步加工好的毛坯外凸台缓慢旋压,使外凸台上的槽轮齿预成型,然后第三成型旋压刀进给,使槽轮齿成型;第六步将上一步加工好的毛坯从旋压机取出,然后将正、反面内凸台内壁之间的余料车去,最后在内凸台内壁上拉出键槽,完成带内外凸台的皮带轮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第二预成型旋压刀为劈开式旋压刀,预成型外凸台方式为从毛坯边沿的中心线缓慢往内旋压,将毛坯外沿劈开;第五步中,第三预成型、成型旋压刀为多楔式旋压刀,使外凸台成型成多楔式槽轮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第三预成型、成型旋压刀为双V式旋压刀,使外凸台成型成双V式槽轮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带轮的加工方法,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为将钢板经冲压落料,再冲中心孔,形成毛坯,装入旋压机模具,并随其同步旋转;第一预成型、成型旋压刀进给,使毛坯的正面内凸台成型;毛坯翻面固定,同理将毛坯的反面内凸台成型;更换第二预成型旋压刀进给,将该毛坯边沿缓慢往内旋压堆积,使毛坯外凸台预成型,然后第二成型旋压刀进给,使毛坯的外凸台成型;更换成第三预成型、成型旋压刀进给,使槽轮齿成型;再将正、反面内凸台内壁之间的余料车去,最后在内凸台内壁上拉出键槽,完成带内外凸台的皮带轮加工。该方法提高了皮带轮的加工效率,降低了材料成本;同时保证了外凸台的加工厚度,方便成型各种槽轮齿。
文档编号B21D53/26GK102172735SQ20101060715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7日
发明者吴德俊, 李燕东, 邓武传 申请人:东莞市港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吴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