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热轧粗轧机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684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热轧粗轧机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 及一种新型热轧粗轧机除尘装置,旨在解决粗轧机长久以来除尘效果不 好的难题。
背景技术
以往的粗轧机除尘装置,由于工作辊需要时常更换,要求除尘喷嘴布置在工作辊 轴承座外部,除尘喷嘴到上、下工作辊辊缝距离最短也在500-600mm左右。由于除尘效果不 好,加之管路在导位本体上布置,管路长,重量大,占用空间大,也影响了周边设备的布置。 因此,除尘喷嘴到上、下工作辊辊缝的距离远近,已成为制约除尘效果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热轧粗轧机除尘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热轧粗轧机除尘装置,包括上轴承座、上护板、下轴承座、下护板、上工作 辊和下工作辊,其特征在于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中分别各开有两个长孔,孔中穿入除尘水 管,其出口又分别各与上护板和下护板的内孔连接;所述上护板和下护板上又各开有与其 内孔相通的出水口,用以连接均布的除尘喷嘴;当工作辊辊径变化时,除尘喷嘴在护板带动 下可在上、下轴承座的长孔中移动。所述的除尘喷嘴面向工作辊辊缝安装,距辊缝的最大距 离小于2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除尘效果非常好, 而且管路少,节省了大量空间,为周边设备的设计布置提供了很大便利。

本实用新型有附图2幅,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在图中1.除尘水管,2除尘喷嘴,3.上轴承座,4.上护板,5.下轴承座,6.下护 板,7.上工作辊,8.下工作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热轧粗轧机除尘装置,包括上轴承座3、上护板4、下轴 承座5、下护板6、上工作辊7和下工作辊8,其特征在于操作侧上轴承座3和下轴承座5上 各开两个长孔,除尘水管1通过长孔与上护板4和下护板6连接,除尘喷嘴2均勻的布置在护 板上,除尘水经过除尘水管1进入上护板4和下护板6,均勻的通过除尘喷嘴2喷洒在上下工 作辊的辊缝处,除尘喷嘴距离辊缝在200mm以内。当上下工作辊的直径改变时,上护板4和下 护板6跟随上下移动,除尘水管1也跟随着在上轴承座3和下轴承座5的长孔中上下移动。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热轧粗轧机除尘装置,包括上轴承座(3)、上护板(4)、下轴承座(5)、下护板(6)、上工作辊(7)和下工作辊(8),其特征在于上轴承座(3)和下轴承座(5)中分别各开有两个长孔,孔中穿入除尘水管(1),其出口又分别各与上护板(4)和下护板(6)的内孔连接;所述上护板(4)和下护板(6)上又各开有与其内孔相通的出水口,用以连接均布的除尘喷嘴(2);当工作辊辊径变化时,除尘喷嘴(2)在护板带动下可在上、下轴承座的长孔中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轧粗轧机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喷嘴(2) 面向工作辊辊缝安装,距辊缝的最大距离小于2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热轧粗轧机除尘装置,包括上轴承座、上护板、下轴承座、下护板、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其特征在于操作侧的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上分别开有两个长孔,孔中穿入除尘水管,其出口端又分别与上护板和下护板的内孔连接;所述上护板和下护板上又各开有与其内孔相通的出水口,用以连接均布其上的除尘喷嘴;当工作辊辊径变化时,除尘喷嘴在护板带动下可在上、下轴承座的长孔中移动。所述除尘喷嘴面向辊缝安装,距辊缝的最大距离应小于200mm。本实用新型具有除尘效果好,管路少,节省空间,为周边设备布置提供了便利,是热轧粗轧机除尘的优先选择。
文档编号B21B28/02GK201768742SQ20102050641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5日
发明者王斌, 田孜强, 马树杰, 高成章 申请人: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