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张力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556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张力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张力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往复走丝型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由于电极丝在不断往复运动,存在张力不规则的变化,造成加工件表面粗糙度及尺寸精度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范围,为此, 用于控制电极丝的张力的装置被广泛应用,如较常用的重锤式张力调节装置,它利用安装于支架上的重锤的调节电极丝的张力。它通常安装于立柱附近,大多靠近运丝机构一侧。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导轮的摩擦力因素,加工区电极丝的张力与环路中其它部分的电极丝的张力并不一致,现有包括重锤式张力调节装置在内的多种电极丝张力调节机构,其调节加工区电极丝张力的效果并不理,而加工区电极丝张力是影响加工精度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往往会出现运丝机构一侧的电极丝张丝非常紧而加工区电极丝张力不足的情形。此外,由于张力调节机构存在着张力调节有一定的时间上的滞后性,加工区电极丝的张力很难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加工区电极丝张力状态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张力调节机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立柱附近的主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安装于上臂主导轮一侧的辅助张力调节机构。上述辅助张力调节机构由于安装于上臂主导轮一侧,它可以有效改善加工区电极丝张力状态。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所述辅助张力调节机构包括辅助张力调节导轮、浮动支座、弹性元件,所述辅助张力调节导轮安装于浮动支座上,该浮动支座通过弹性元件安装主导轮一侧的上臂上,辅助张力调节导轮与主导轮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20 - 85°。电极丝由运丝机构的丝筒引出,经若干过渡导轮并经主张力调节装置调节张力, 再经辅助张力调节导轮,最后绕经主导轮进入加工区,在主导轮一侧的电极丝张力作用下, 安装辅助张力调节的导轮浮动支座克服弹性元件的弹力,从而保证主导轮一侧的电极丝张力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该技术解决方案是实现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最简单的方式之一。上述弹性元件可以为板簧、弹簧、具有一定弹性的折弯的金属板之一。本发明采用双张力调节机构,且着重调节主导轮一侧的电极丝张力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使得主导轮一侧的电极丝张力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且调节及时,滞后时间短。采用通过弹性元件安装的浮动支座结构,使得结构简单。
再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所述辅助张力调节导轮与主导轮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0 — 85°。上述夹角越接近于90°,调节效果越好。再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所述下臂下主导轮一侧同样安装有辅助张力调节机构。下臂下主导轮一侧的辅助张力调节机构可采用与上臂主导轮一侧的辅助张力调节机构相同的结构。该技术解决方案更好地调节了加工区即上下主导轮间的钼丝的张力。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1中各序号分别为1、丝筒;2、床身;3、电极丝;4、主张力调节装置;5、立柱; 6、上臂;7、辅助张力调节导轮;8、浮动支座;9、板簧;10、主导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示的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立柱附近的主张力调节装置4,它还包括安装于上臂主导轮一侧的辅助张力调节机构。 该辅助张力调节机构由板簧9、浮动支座8、辅助张力调节导轮7组成,辅助张力调节导轮7 安装于浮动支座8上,浮动支座通过板簧9安装上臂6上并位于主导轮10 —侧,辅助张力调节导轮与主导轮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0°。电极丝3由运丝机构的丝筒1引出后,经若干过渡导轮并经主张力调节装置4调节张力,再经辅助张力调节导轮7,最后绕经主导轮8进入加工区,在主导轮一侧的电极丝张力作用下,安装辅助张力调节的导轮浮动支座克服弹性元件的弹力,从而保证主导轮一侧的电极丝张力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最后电极丝3经下主导轮回到丝筒1上。本发明采用双张力调节机构,且着重调节主导轮一侧的电极丝张力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使得主导轮一侧的电极丝张力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且调节及时,滞后时间短。采用通过板簧安装的浮动支座结构,使得结构简单。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该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张力调节机构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下主导轮一侧的下臂上同样安装有辅助张力调节机构,该辅助张力调节机构与上臂主导轮一侧的辅助张力调节机构结构相同,均由板簧、浮动支座、辅助张力调节导轮组成,辅助张力调节导轮安装于浮动支座上,浮动支座通过板簧安装主导轮一侧的上臂上, 且,辅助张力调节导轮与主导轮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85°。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与第二个实施例唯一不同的是,辅助张力调节导轮与主导轮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20°。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上述如此结构构成的本发明,对于现今同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均具有许多可取之处,而确实具有技术进步性。 但是,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内,只要具备最基本的知识,可以对本发明的其他可操作的实施例进行改进。在本发明中对实质性技术方案提出了专利保护请求,其保护范围应包括具有上述技术特点的一切变化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立柱附近的主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安装于上臂主导轮一侧的辅助张力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张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张力调节机构包括辅助张力调节导轮、浮动支座、弹性元件,所述辅助张力调节导轮安装于浮动支座上,该浮动支座通过弹性元件安装主导轮一侧的上臂上,辅助张力调节导轮与主导轮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20 - 8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张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元件为板簧、弹簧、具有一定弹性的折弯的金属板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张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张力调节导轮与主导轮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0 - 85°。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张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臂下主导轮一侧同样安装有辅助张力调节机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立柱附近的主张力调节装置,它还包括安装于上臂主导轮一侧的辅助张力调节机构。该辅助张力调节机构由弹性元件、浮动支座、辅助张力调节导轮组成,辅助张力调节导轮安装于浮动支座上,浮动支座通过板簧安装主导轮一侧的上臂上,与主导轮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20-85°。在主导轮一侧的电极丝张力作用下,安装辅助张力调节的导轮浮动支座克服弹性元件的弹力,从而保证主导轮一侧的电极丝张力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本发明采用双张力调节机构,且着重调节主导轮一侧的电极丝张力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结构简单,调节及时,滞后时间短。
文档编号B23H7/10GK102328138SQ201110249719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9日
发明者王炎秋 申请人:江苏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