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车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36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现场车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大型机械壳体内孔修复工具,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现场车削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机械壳体内孔在修复后期时,需要将各个焊接处磨平,目前,多采用人工手持平磨机进行打磨,再用尺找平,这种人工打磨的方式,存在打磨误差较大、壳体内孔中心易发生偏移、导致运行不平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现场车削装置,用于解决壳体内孔人工打磨方式存在的打磨精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现场车削装置包括外框、车削机构、操控系统;所述的外框上开有与待车削壳体工艺孔相匹配的安装孔、两侧有导轨槽;所述的车削机构包括横向平台、纵向平台、主轴、电机,横向平台与纵向平台之间轴承导轨连接,纵向平台上有轴承套,轴承套内座装有调心轴承,调心轴承套装在带有车削头的主轴上,车削头和安装孔的位置相对,主轴和轴承套之间有推力轴承,主轴外套装有紧固丝帽;所述的横向平台上有与导轨槽相吻合的“工”型构件,横向平台、纵向平台分别通过丝杠与电机连接,主轴通过十字轴与电机连接;所述的车削头包括刀杆、车刀片,刀杆上开有车刀槽,车刀槽内有车刀片;所述的操控系统包括操控台、感应探头和感应块,感应探头装在外框上,感应块装在主轴上,感应块、电机分别与操控台之间导线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在待车削壳体的现场实施后期修复,由操控台操控电机带动车削机构进行壳体内孔打磨修复,实现了操控流程的自化,感应探头和感应块的设置使操作打磨流程更加精准,提高了打磨精确度,延长了壳体的使用寿命,减低了工人的工作劳动强度。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框,2安装孔,3导轨槽,4横向平台,5纵向平台,6主轴,7、7a、7b电机,8 轴承套,9调心轴承,10刀杆,11车刀片,12车刀槽,13推力轴承,14紧固丝帽,15 “工”型构件,16、16a丝杠,17操控台,18感应探头,19感应块。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现场车削装置包括外框1、车削机构、操控系统三个部分,其中,外框1上开有安装孔2,该安装孔2的大小尺寸与待车削壳体工艺孔相匹配,车削修复时可通过安装孔2、工艺孔的对接螺栓固定,将该车削装置与待车削壳体之间固定;外框1的两侧有导轨槽3,导轨槽3 的长度可根据实际修复过程中的需要进行设置。车削机构包括包括横向平台4,纵向平台5,主轴6,电机7、7a、7b。横向平台4与纵向平台5之间轴承导轨连接,便于纵向平台5的在横向平台4上移动。纵向平台5上安装有轴承套8,轴承套8内座装有调心轴承9,调心轴承套9装在带有车削头的主轴6上,主轴6 —端通过十字轴连有电机7,车削头和安装孔2的位置相对,其中车削头包括刀杆10、 车刀片11,刀杆10上开有车刀槽12,车刀槽12内有车刀片11。主轴6和轴承套8之间装有推力轴承13 ;主轴6外套装有紧固丝帽14,用于紧固主轴6。横向平台4与外框1的接触处有“工”型构件15,该“工”型构件15与导轨槽3可相互吻合,使横向平台4可沿着导轨槽3方向运动。横向平台4连接丝杠16,丝杠16另一端穿过外框1连有电机7a ;纵向平台5连接丝杠16a,丝杠16a另一端连有电机7b。操控系统包括操控台17、感应探头18和感应块19。操控台17内有安装控制程序的计算机。感应探头18装在外框1上,感应块19装在主轴1上,感应探头18、电机7、7a、 7b分别与操控台17之间导线连接。使用时,首先将该车削装置的安装孔与待车削壳体工艺孔对接,螺栓连接固定;然后根据感应探头来调整连接纵向平台的电机确定基础面,也就是零位,而后调整横向平台来确定进刀长度,确定后,通过操控台控制电机带动纵向平台、横向平台返回原位;启动主轴电机,进行车削修复;当感应块运行到感应探头的感应位置时,车削修复程序可随即停止,本次修复完成,精度可控制在0. 02mm以内,提高了打磨精确度,延长了壳体的使用寿命;如果待车削壳体需要车削量较大时,可分多次车削完成,以免对壳体造成损坏。车削修复过程中,可通过操控台全称控制,减低了工人的工作劳动强度,实现了操控流程的自动化。
权利要求1. 一种现场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削装置包括外框(1)、车削机构、操控系统; 所述的外框(1)上开有与待车削壳体工艺孔相匹配的安装孔(2)、两侧有导轨槽(3); 所述的车削机构包括横向平台(4)、纵向平台(5)、主轴(6)、电机(7、7a、7b),横向平台 (4)与纵向平台(5)之间轴承导轨连接,纵向平台(5)上有轴承套(8),轴承套(8)内座装有调心轴承(9),调心轴承(9)套装在带有车削头的主轴(6)上,车削头和安装孔(2)的位置相对,主轴(6)和轴承套(8)之间有推力轴承(13),主轴(6)外套装有紧固丝帽(14);所述的横向平台(4)上有与导轨槽(3)相吻合的“工”型构件(15),横向平台(4)、纵向平台(5) 分别通过丝杠(16、163)与电机(73、713)连接,主轴(6)通过十字轴与电机(7)连接;所述的车削头包括刀杆(10)、车刀片(11),刀杆(10)上开有车刀槽(12),车刀槽(12)内有车刀片 (11);所述的操控系统包括操控台(17)、感应探头(18)和感应块(19),感应探头(18)装在外框(1)上,感应块(19)装在主轴(6)上,感应块(19)、电机(7、7a、7b)分别与操控台(17)之间导线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现场车削装置包括外框、车削机构、操控系统;其中,外框上开有安装孔、两侧有导轨槽;车削机构的横向平台与纵向平台之间轴承导轨连接,纵向平台上有轴承套,轴承套内座装有调心轴承,调心轴承套装在带有车削头的主轴上,车削头和安装孔的位置相对,主轴和轴承套之间有推力轴承,主轴外套装有紧固丝帽;横向平台上有与导轨槽相吻合的“工”型构件,横向平台、纵向平台、主轴分别与电机连接,操控系统的感应探头装在外框上,感应块装在主轴上,感应块、电机分别与操控台之间导线连接。本实用新型可现场实施修复,操控流程自动化,打磨更加精准,延长了壳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B23B5/00GK201988719SQ20112006378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3日
发明者聂辉, 郝建华, 郝建国 申请人:聂辉, 郝建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