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切分导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725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切分导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钢连轧系统中用于轧制线材、棒材和小型材的导卫装置, 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将一根四股并联轧件沿长度方向劈分为四根独立轧件的四切分导卫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轧钢连轧系统切分轧制技术中,用得较多的是二切分和三切分导卫装置,切分导卫装置安装在轧制并联轧件的轧机后,并联轧件再穿过切分导卫装置,在切分轮组的劈分作用下,将并联轧件劈分成多根独立轧件,其缺陷在于只能将并联轧件劈分成2-3根独立轧件,效率较低。目前,已有将并联轧件劈分成4根独立轧件的导位装置,如专利号为 200920172319. 7公开的四切分导卫装置,设置前、后两组切分轮,使单条的钢坯依次进入前、后切分轮,将其分离成四条钢坯,即首先将单件钢坯由前端的双刃切分轮实施三切分, 再将中间的坯料由后端的单刃切分轮实施两切分,从而实现在一个切分装置中完成四切分的工序,这和两个独立前后布置的切分装置实现四切分或三切分装置相比,切分效率提高。随着产品种类、要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切分轮磨损,双刃切分轮的间距需要调整,在专利 200920172319. 7中采用调整旋轴端部的外四方调节头,带动旋轴在偏心套中偏心旋转使旋轴轮轴的切分轮位置变化,分别调节四个切分轮实现前、后两组切分轮的间距调整,其不足之处在于前、后两组切分轮间距分多次调整,操作烦琐,费时费力,且对应的两两切分轮间距调整精确度低,易影响生产质量。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四切分导卫装置的切分轮间距调整烦琐、精度低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调节切分轮间距满足各种规格轧件生产要求,操作简单,调整精度高的四切分导卫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切分导卫装置,包括有盒体总成、鼻锥和分料槽,盒体总成的前端设有进料的鼻锥,盒体总成的后端设有出料的分料槽,盒体总成内由前端到后端方向上设有前、后切分轮组,其技术特征是所述前、后切分轮组的每个切分轮均经偏心轴安装在盒体总成上,偏心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偏心套,偏心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带有蜗杆轴的蜗杆座安装在箱体总成的侧壁上,蜗杆轴的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蜗杆,前切分轮组的两个前切分轮经前偏心轴连接的前蜗轮分别与其对应的前蜗杆啮合传动使前切分轮组的两个前切分轮相向或相背移动;后切分轮组的两个后切分轮经后偏心轴连接的后蜗轮分别与其对应的后蜗杆啮合传动使后切分轮组的两个后切分轮相向或相背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前切分轮组的两前切分轮上均设有两个前切分楔;所述后切分轮组的两后切分轮上均设有一个后切分楔;所述两后切分轮上的一个后切分楔对应两个前切分楔的中心位置。[0006]再进一步地,所述分料槽的前端安装有两只以上的刀片,分料槽的后端安装有分料导辊盒,分料导辊盒内设有两只以上对应刀片的分料导辊。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蜗杆座安装在箱体总成的侧壁上,蜗杆轴的两端有旋向相反的蜗杆分别与其对应的蜗轮啮合,旋转蜗杆轴使其上的蜗杆经蜗轮带动对应设置的两切分轮相向或相背运动,调节切分轮组楔尖之间的间距,可按轧件生产规格需求调节满足多规格要求,无须多台导卫装置,节省生产设备,降低制造成本,且由同一蜗杆轴一次调整对应的两两切分轮间距,操作简单、便捷、精度高,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分料槽前端安装刀片将切分后的独立轧件分离沿各自的通道运行,分料槽后端对应刀片安装分料导辊,将由刀片分离开的独立轧件送出,用滚动取代滑动,可以避免粘钢、堵钢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采用蜗杆轴上旋向相反的蜗杆经蜗轮、偏心轴带动切分轮组的两切分轮相向或相背运动实现切分轮组楔尖之间的距离可调,整体结构紧凑,调整操作便捷、精度高,能满足各种规格轧件生产和维护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中盒体总成1,鼻锥2,分料槽3,前蜗杆轴4,后蜗杆轴5,前切分轮6、61,前偏心轴7、71,前蜗轮8、81,前蜗杆9、91,后切分轮10、101,后偏心轴11、111,后蜗轮12,121, 后蜗杆13、131,刀片14,分料导辊盒15,分料导辊16,前切分楔17,后切分轮楔1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3所示,四切分导卫装置包括盒体总成1,鼻锥2,分料槽3,前蜗杆轴4,后蜗杆轴5,前切分轮6、61,前偏心轴7,71,前蜗轮8,81,前蜗杆9、91,后切分轮10、101,后偏心轴11、111,后蜗轮12、121,后蜗杆13、131,刀片14,分料导辊盒15和分料导辊16。盒体总成1的前端设有进料的鼻锥2,盒体总成1的后端设有出料的分料槽3,分料槽的前端安装有两只以上的设于盒体总成内的刀片14,分料槽的后端安装有分料导辊盒15,分料导辊盒内设有两只以上对应刀片的分料导辊16 ;盒体总成1内由前端到后端方向上依次设有两只前切分轮6、61和两只后切分轮10、101,盒体总成1的侧壁上经蜗杆座水平安装有前、后蜗杆轴4、5 ;两只前切分轮6、61上均设有两个前切分楔17,两只前切分轮6、61分别由两只前偏心轴7、71 —端经偏心套竖直安装在盒体总成1内,两只前偏心轴7、7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两前蜗轮8、81,前蜗杆轴4两端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两段前蜗杆9、91,两前蜗轮8,81 分别与两前蜗杆9、91对应啮合;两只后切分轮10、101上均设有一个前切分楔18,两只后切分轮10、101分别由两只后偏心轴11、111 一端经偏心套竖直安装在盒体总成1内,两只后偏心轴11、1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两后蜗轮12、121,后蜗杆轴5两端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两段后蜗杆13、131,两前蜗轮12,121分别与两前蜗杆13、131对应啮合;两后切分轮上的一个后切分楔17位于前切分轮组的两前切分轮上的两个前切分楔17的中间。
权利要求1.一种四切分导卫装置,包括有盒体总成、鼻锥和分料槽,盒体总成的前端设有进料的鼻锥,盒体总成的后端设有出料的分料槽,盒体总成内由前端到后端方向上设有前、后切分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切分轮组的每个切分轮均经偏心轴安装在盒体总成上,偏心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偏心套,偏心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带有蜗杆轴的蜗杆座安装在箱体总成的侧壁上,蜗杆轴的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蜗杆,前切分轮组的两个前切分轮经前偏心轴连接的前蜗轮分别与其对应的前蜗杆啮合传动使前切分轮组的两个前切分轮相向或相背移动;后切分轮组的两个后切分轮经后偏心轴连接的后蜗轮分别与其对应的后蜗杆啮合传动使后切分轮组的两个后切分轮相向或相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切分导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前切分轮组的两前切分轮上均设有两个前切分楔;所述后切分轮组的两后切分轮上均设有一个后切分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切分导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两后切分轮上的一个后切分楔对应两个前切分楔的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切分导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分料槽的前端安装有两只以上的刀片,分料槽的后端安装有分料导辊盒,分料导辊盒内设有两只以上对应刀片的分料导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切分导卫装置,由鼻锥、盒体总成和分料槽依次连接成,盒体总成内设有前、后切分轮组,所述前、后切分轮组的每个切分轮均经偏心轴安装在盒体总成上,偏心轴两端分别设有偏心套和蜗轮,带有蜗杆轴的蜗杆座安装在箱体总成的侧壁上,蜗杆轴的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蜗杆,前切分轮组的两个前切分轮经前偏心轴连接的前蜗轮分别与其对应的前蜗杆啮合传动使前切分轮组的两个前切分轮相向或相背移动;后切分轮组与前切分轮组传动结构相同。采用蜗杆轴上旋向相反的蜗杆经蜗轮、偏心轴带动切分轮组的两切分轮相向或相背运动实现切分轮组楔尖之间的距离可调,结构紧凑,操作便捷、精度高,满足各种规格轧件生产和维护要求。
文档编号B21B39/14GK201978948SQ20112007405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1日
发明者朱国权 申请人:江苏盛日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