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管包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62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管包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金属管包管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金属管包管机,尤指一种对金属管管体端头进行包管用的加工轮,该加工轮具有一呈外突弧状的辊压部,相对使其内凹的颈部在进行包管时可避开触及金属管的管端开口,使包管部位不致薄弱,以提升包管成品良率的金属管包管机。
背景技术
金属管管体切割出适当长度后,因为两端端部皆呈开口状,故应用在制成桌椅家具、婴儿车或学步车上时,均需在端部套置塑料套以将开口封闭,以增进美观性及安全性 (避免割伤),但塑料套在使用上却常有容易脱落、裂损等现象。因此另有业者尝试以直接冲压的方式令管体端部向内变形作些微内包,然直接冲压的方式却只能在端部形成一环盾壁及一个尚可令手指伸入的圆孔,故亦无法完全解决美观性及安全性(容易割伤)的问题。 后来则有中国台湾地区第63928号实用新型专利问世,该案的技术主要是令高速旋转的管体开口端部先抵于加工轮(如图1所示)的外壁,再令加工轮移动上升以其圆弧状的辊压部对金属管端部壁体作辊压,迫使管端开口被轧平形成包满状态,但在该案中,金属管端部完成包管封口后皆呈现较为呆板的平直状,实难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后来则更有中国第ZL00236038. 1号实用新型专利问世,该案是实行使加工轮(如图2所示)转动九十度的运动方式,使其辊压部对金属管的管端开口进行辊压,使之形成圆弧状的包管端头,且其圆弧状大小可经调整而有变化,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习知加工轮(如图1、2所示)在其辊压部以下的侧面部位皆为平直壁面,因此当加工轮对金属管进行包管动作时,加工轮平直的侧面部位会先触及金属管的管端开口,造成包管部位相对薄弱,包管成品不良率相对较高的缺失,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当加工轮进行包管动作时,加工轮的侧面部位可避开触及金属管的管端开口,使包管部位不致薄弱,以提升包管成品良率的金属管包管机。一种金属管包管机,其机台一侧内部设有受马达带动而可高速旋转的夹具,机台另侧面对夹具出口处则设置加工座;加工座上枢设一外缘对准并邻接夹具出口外缘的加工轮,该加工轮侧边设有一正对夹具出口的定位启动杆,定位启动杆后端设置一启动开关,加工座底部凸伸一穿入机台内部的支撑杆,支撑杆底端固设一摆动块,且支撑杆与摆动块两者以支撑杆为中心同步旋动;机台内部设置一于侧前方设有切换开关的油压缸,油压缸的缸轴前端固设一推抵块,该推抵块并枢设于摆动块底部而位于支撑杆一侧;由上述设置,当金属管穿过夹具并压抵定位启动杆时,定位启动杆后退压及启动开关并启动,使夹具夹固金属管并开始高速旋转,且机台内部油压缸的缸轴伸出令推抵块推动摆动块摆动,并带动支撑杆及其上方的加工座同步转动,令加工轮压抵高速旋转的金属管管体端部逐渐收合, 并随加工轮的偏转而形成圆弧端头,且在缸轴前进至推抵块触及切换开关后,使夹具停止
3旋转且油压缸的缸轴带动支撑杆及加工座归位;其特征在于该加工轮具有一呈外突弧状的辊压部及相对内凹的颈部,该辊压部外缘是对准并邻接夹具出口外缘。其中,该加工轮的辊压部呈外突圆弧状。本实用新型优点及功效在于提供一种当加工轮进行包管动作时,加工轮的侧面部位可避开触及金属管的管端开口,使包管部位不致薄弱,以提升包管成品良率的金属管包管机。

[0008]图1是第一种习知例加工轮的立体图[0009]图2是第二种习知例加工轮的立体图[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001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面方向立体图[001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工轮部份分解图[0013]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油压缸部份分解图[0014]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工轮部份加工过程示意图(一)[0015]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油压缸部份加工过程示意图(一)[0016]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工轮部份加工过程示意图(二)[0017]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油压缸部份加工过程示意图(二二)[0018]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工轮部份加工过程示意图(三三)[0019]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油压缸部份加工过程示意图(三三)[0020]图1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种加工轮的立体图[0021]图1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种加工轮的立体图[0022]图中标号说明如下[0023]10----金属管包管机101---机台102—控制箱[0024]103-—马达 104-—夹具1、15-—加工座[0025]11-—底座 12—滑动平台13-—基座[0026]131—支撑杆 132—摆动块14-—调整平台[0027]141-—凸块 15-—加工轮151-—辊压部[0028]152-—颈部 153-—喷嘴16-—定位启动杆[0029]161-—螺杆 17-—微调座171-—I形螺帽[0030]172-—启动开关 173-—小型油压缸2-—连结座[0031]21-—油压缸 211—切换开关212-—缸轴[0032]22-—推抵块 3—金属管31-—开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一种金属管包管机10,具有一机台101, 其一侧设有一控制箱102,机台101正面内部设置多数组受底部马达103带动而可高速旋转的夹具104,背面则设有数量对应夹具104的多数组加工座1 ;请配合图5所示,每一加工座 1均包含一固定于机台101上的底座11,底座11上嵌置一可进行左右滑移的滑动平台12,滑动平台12上具有一基座13,基座13上亦嵌置一同可进行左右滑移的调整平台14,调整平台14顶部凸设一凸块141,供一加工轮15枢设其上,加工轮15如图13所示,具有一呈外突圆弧状的辊压部151及相对内凹的颈部152 ;装设上,加工轮15的辊压部151外缘是对准并邻接夹具104出口外缘,加工轮15上方另上有一可调式的喷嘴153,是对准加工轮15 的辊压部151而可喷出冷却气体;该凸块141 一侧设置一定位启动杆16,是正对夹具104 出口,末端并形成一螺杆161而旋入一嵌置于一微调座17的I形螺帽171内;该微调座17 后方连设一启动开关172,该微调座17受一小型油压缸173的控制而可带动该定位启动杆 16及启动开关172 —并朝后方位移适当距离;该基座13底部凸设一穿过滑动平台12及底座11并伸入机台101内部的支撑杆131,支撑杆131与滑动平台12间以滚柱轴承的承载, 使得支撑杆131及其上方的构件得以在滑动平台12上顺利旋转。接着,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该支撑杆131伸入机台101内部的底端固设一矩形的摆动块132,使得摆动块132与支撑杆131同步旋动;该机台101内部设有一锁固于滑动平台12底部而可随滑动平台12左右平移的连结座2,连结座2底部枢设一油压缸21,其于侧前方凸伸一切换开关211及于缸轴212前端固设一推抵块22 ;该推抵块22并枢设于摆动块132底部而位于支撑杆131 —侧;由以上设置完成一组可对金属管进行包管操作的包管单元,亦即在一台金属管包管机10上会装设有多数组的包管单元,同时或不同时对不同金属管进行包管操作,而每一包管单元皆有上述的构造组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金属管包管机10中任一包管单元对金属管进行包管操作的过程如图7-12所示;首先如图7、8所示,当金属管3自机台101正面穿过夹具104,并在另侧伸出后压抵到定位启动杆16,使定位启动杆16杆体后退,进而使微调座17的I形螺帽171 压及启动开关172而启动,因此使夹具104夹固金属管3并带动作高速旋转,此时金属管3 的开口端31是位于加工轮15的辊压部151外缘;接着,微调座17的小型油压缸173会带动定位启动杆16、微调座17及启动开关172略为后退,避免定位启动杆16前端在包管过程中触及金属管3而刮伤管体,此时机台101内部的油压缸21则尚未开始其行程;接着如图 9、10所示,当定位启动杆16退开后,喷嘴153开始向着加工轮15的辊压部151喷出冷却气体,且机台101内部的油压缸21开始作动,令缸轴212朝切换开关211的方向伸出,并同时以其推抵块22推动摆动块132以支撑杆131为中心而偏摆,此时支撑杆131亦因与摆动块132是为固结而可同步转动,且支撑杆131亦将同时带动机台101上的基座13及调整平台14进行转动,因此随同调整平台14转动的加工轮15即以其辊压部151对金属管3的管壁进行辊压使其内包,此时加工轮15会被金属管3带动而转动,且喷嘴153持续朝加工轮 15喷出冷却气体,以降低辊压时产生的高温,并去除积屑;最后请配合图11、12所示,加工轮15持续进行转动且同时辊压金属管3管壁,直至机台101内部油压缸21的缸轴212推动推抵块22触及切换开关211时止,在此状态时,该支撑杆131适已带动该基座13及调整平台14转动90度,使加工轮15的辊压部151转动至金属管3的正前方,如此即完成金属管3的包管动作;在推抵块22触及切换开关211时,即令油压缸21的缸轴212带动推抵块 22退回,使摆动块132回摆且支撑杆131转回至加工轮15的辊压部151复邻接金属管3的状态,亦即恢复如图8、9所示的状态,而微调座17的小型油压缸173亦同时推动定位启动杆16、微调座17及启动开关172归位,且喷嘴153亦停止喷气及夹具104停止旋转并松开金属管3,遂可将完成包管的金属管3抽出,而机台101即恢复待机状态,等待另一金属管3插入再重复上述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加工轮15如图13所示,具有一呈外突圆弧状的辊压部151及相对内凹的颈部152,因此加工轮15在进行包管的动作中,其内凹的颈部152可以避免与金属管的管端开口触及,使包管部位不致薄弱,以提升包管成品良率。而为了使颈部152呈现内凹,加工轮15亦可如图14所示,使辊压部151由颈部152起向外作外突弧状直至前缘止, 如此在进行包管动作时,其内凹的颈部152同样可以避免与金属管的管端开口触及,使包管部位不致薄弱,以提升包管成品良率。
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管包管机,其机台一侧内部设有受马达带动而可高速旋转的夹具,机台另侧面对夹具出口处则设置加工座;加工座上枢设一外缘对准并邻接夹具出口外缘的加工轮,该加工轮侧边设有一正对夹具出口的定位启动杆,定位启动杆后端设置一启动开关,加工座底部凸伸一穿入机台内部的支撑杆,支撑杆底端固设一摆动块,且支撑杆与摆动块两者以支撑杆为中心同步旋动;机台内部设置一于侧前方设有切换开关的油压缸,油压缸的缸轴前端固设一推抵块,该推抵块并枢设于摆动块底部而位于支撑杆一侧;由上述设置,当金属管穿过夹具并压抵定位启动杆时,定位启动杆后退压及启动开关并启动,使夹具夹固金属管并开始高速旋转,且机台内部油压缸的缸轴伸出令推抵块推动摆动块摆动,并带动支撑杆及其上方的加工座同步转动,令加工轮压抵高速旋转的金属管管体端部逐渐收合, 并随加工轮的偏转而形成圆弧端头,且在缸轴前进至推抵块触及切换开关后,使夹具停止旋转且油压缸的缸轴带动支撑杆及加工座归位;其特征在于该加工轮具有一呈外突弧状的辊压部及相对内凹的颈部,该辊压部外缘是对准并邻接夹具出口外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管包管机,其特征在于该加工轮的辊压部呈外突圆弧状。
专利摘要一种金属管包管机,机台一侧设置高速旋转的夹具,另侧对应设置加工座,加工座上枢设一加工轮,具一呈外突弧状的辊压部及相对内凹的颈部,辊压部外缘对准并邻接夹具出口;加工轮侧边设有一正对夹具出口的定位启动杆,定位启动杆后端设置一启动开关,加工座底部设一伸入机台内且底端固设一摆动块的支撑杆,机台内部另设一油压缸,缸轴前端以一推抵块枢设摆动块;当金属管伸出夹具并推动定位启动杆触及启动开关时,金属管被夹具夹住开始高速旋转,油压缸的缸轴伸出令推抵块推动摆动块摆动,并带动支撑杆及其上方的加工座同步转动,令加工轮压抵高速旋转的金属管管体端部逐渐收合,并随加工轮的偏转而形成圆弧端头。
文档编号B21D41/04GK202021291SQ20112009112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沈师贤 申请人:沈师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