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辊螺旋孔型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771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三辊螺旋孔型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轧制设备,特别是一种三辊螺旋孔型轧机。
背景技术
螺旋孔型轧制与常规的工艺锻造相比,具有单机生产率高材料利用谐调及产品选题好的优点,此外,还具有设备投资少且可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劳动环境,在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日本、美国等国采用螺旋孔型轧制技术高效率生产钢球,丝杆等产品,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送故迎新效益,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该技术先后开发了单孔型、深浅型、多头轧制设备及工艺。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上述轧制设备均存在着总体设计复杂、生产品种单一,工艺调整难度大的不足,难以适应多品种零件的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结构更趋合理、整机加工范围广且调节方便的三辊螺旋孔型轧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辊螺旋孔型轧机,包括轧辊装置、机架,所述轧辊装置包括三套呈品字型安装于机架上的轧辊组件构成,所述各轧辊组件由轧辊、轧辊压下调节机构、轧辊轴向调节机构及轧辊送进角调节机构组成,其中上述轧辊压下调节机构包括电机、丝杆轴压下螺母及转筒构成,所述丝杆轴一端与电机相驱接,另一端通过与压下螺母带动转筒作上下动作;上述轧辊轴向调节机构包括轧辊托盘,轧辊座及轧辊,所述轧辊座呈滑动地设置于轧辊托盘上,在轧辊座与轧辊托盘两侧分别设有调节螺栓;上述轧辊送进角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转筒两侧的手轮调节装置,所述各手轮调节装置由手轮、丝杆轴及顶杆组成,所述顶杆的两端分别与转筒、丝杆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轧辊装置还包括横穿轧座的轧辊轴,在轧辊轴的一端设有可调节轧辊相位角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由轧辊轴座和胀套组成,所述胀套装置于轧辊轴与轧辊轴座之间。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轧辊装置上设置的下压、轴向及送进角调节机构,既实现了轧辊压下量的调节及轧辊的轴向调节,又实现了轧辊送进角度的调节,加之与相位角调节机构的有机结合,可适应多种零件的轧制,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整体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轧辊轴向调节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轧辊送进角调节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轧辊相位角调节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
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三辊螺旋孔型轧机,包括轧辊装置1、 机架2,所述轧辊装置1包括三套呈品字型安装于机架2上的轧辊组件构成,所述各轧辊组件由轧辊3、轧辊压下调节机构、轧辊轴向调节机构及轧辊送进角调节机构组成,其中上述轧辊压下调节机构包括电机4、丝杆轴5压下螺母6及转筒8构成,所述丝杆轴5 —端与电机4相驱接,另一端通过与压下螺母6带动转筒作上下动作;上述轧辊轴向调节装置包括轧辊托盘10,轧辊座11及轧辊3,所述轧辊座11呈滑动地设置于轧辊托盘10上,在轧辊座 11与轧辊托盘10两侧分别设有调节螺栓9 ;上述轧辊送进角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转筒8两侧的手轮调节装置,所述各手轮调节装置由手轮16、丝杆轴15及顶杆14组成,所述顶杆14 的两端分别与转筒8、丝杆15相连接。所述轧辊装置1还包括横穿轧座的轧辊轴17,在轧辊轴17的一端设有可调节轧辊相位角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由轧辊轴座19和胀套18组成,所述胀套18装置于轧辊轴17与轧辊轴座19之间。上述轧辊3的工作面为螺旋状的沟槽或螺旋状的突起。上述轧辊3的断面为半圆形或梯形。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工作过程作进一步的说明輸上述轧辊压下调节机构,如
图1所示,通过电机4带动压下丝杆轴5转动。使得压下螺母6与转筒8 —起上升与下降。从而达到调节轧辊压下量,及高度位置的调整。上述轧辊轴向调节机构,如图2所示,通过调节螺栓9,推动轧辊座11在轧辊托盘 10中滑动,从而起到调整轧辊轴向位置的作用。同时,轧辊轴向调节装置也起轧辊轴向定位的作用。上述轧辊送进角调节机构,如图3所示,通过手轮16带动丝杆轴15转动,推动或缩回顶杆14,从而改变转筒8的角度,起到调节轧辊送进角的作用。同时,送进角调节装置起到送进角锁紧的作用。上述相位角的调节机构,如图4所示,通过松开胀套18,任意改变轧辊轴17的角度,然后锁紧胀套18,从而到达调节轧辊相位角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三辊螺旋孔型轧机,包括轧辊装置(1)、机架O),所述轧辊装置(1)包括三套呈品字型安装于机架(2)上的轧辊组件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轧辊组件由轧辊(3)、轧辊压下调节机构、轧辊轴向调节机构及轧辊送进角调节机构组成,其中上述轧辊压下调节机构包括电机G)、丝杆轴( 压下螺母(6)及转筒(8)构成,所述丝杆轴( 一端与电机(4)相驱接,另一端通过与压下螺母(6)带动转筒(8)作上下动作;上述轧辊轴向调节机构包括轧辊托盘(10),轧辊座(11)及轧辊(3),所述轧辊座(11) 呈滑动地设置于轧辊托盘(10)上,在轧辊座(11)与轧辊托盘(10)两侧分别设有调节螺栓 (9);上述轧辊送进角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转筒(8)两侧的手轮调节装置,所述各手轮调节装置由手轮(16)、丝杆轴(1 及顶杆(14)组成,所述顶杆(14)的两端分别与转筒(8)、丝杆(1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螺旋孔型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装置(1)还包括横穿轧座的轧辊轴(17),在轧辊轴(17)的一端设有可调节轧辊相位角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由轧辊轴座(19)和胀套(18)组成,所述胀套(18)装置于轧辊轴(17)与轧辊轴座(19) 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螺旋孔型轧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轧辊(3)的工作面为螺旋状的沟槽或螺旋状的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螺旋孔型轧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轧辊(3)的断面为半圆形或梯形。
专利摘要一种三辊螺旋孔型轧机,包括轧辊装置、机架,所述轧辊装置包括三套呈品字型安装于机架上的轧辊组件构成,所述各轧辊组件由轧辊、轧辊压下调节机构,轧辊轴向调节机构及轧辊送进角调节机构组成,由于采用了在轧辊装置上设置的下压、轴向及送进角调节机构,既实现了轧辊压下量的调节及轧辊的轴向调节,又实现了轧辊送进角度的调节,加之与相位角调节机构的有机结合,可适应多种零件的轧制,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整体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B21B31/18GK202079076SQ20112013491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
发明者曾时金, 王箫, 葛台代, 陈欣 申请人:广东冠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