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零件弧焊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5726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状零件弧焊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涉及一种在车身焊接时用于进行管状零件弧焊的夹具。
背景技术
在车身零部件焊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焊接管状零件,由于管状零件不容易定位, 因此目前进行车身管状零件弧焊焊接时,大都采用了人工上件、人工夹紧的方式进行弧焊焊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弧焊焊接的夹具结构较为复杂,占用的空间较大,而且其操作性较差,工人的劳动强度较高,上件效率较低。特别是目前车身焊接一般都是通过机器人进行自动化焊接,而通过人工摆放、人工夹紧的方式很容易出现安装不到位的情况,进而有可能对整个的车身焊接质量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可实现自动上件的管状零件弧焊夹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状零件弧焊夹具,其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上设有一磁铁,所述底座与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可带动所述底座来回移动。优选的,所述底座位于直线导轨上。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一气缸。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管状零件弧焊夹具在使用时,首先将定位销插在管状零件的内孔内使管状零件定位,由于定位销上设有磁铁,通过磁铁可以将管状零件吸住,然后由驱动机构驱动底座移动使管状零件与要焊接的零件夹紧,这样即可进行弧焊焊接。该管状零件弧焊夹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可实现管状零件的自动上件夹紧,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满足自动化焊接生产的要求,保证车身的焊接质量。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焊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焊接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0013]如图1、2所示,该管状零件弧焊夹具包括一底座1,底座1上设有一定位销2,定位销2上设有一磁铁4,磁铁4为一强力磁铁,底座1与一气缸连接,该气缸作为一驱动机构可带动底座来回运动,为了保证运动精度,可底座1安装在一直线导轨3上,使底座1沿直线导轨3来回滑动。该管状零件弧焊夹具在使用时,首先将定位销2插在管状零件5的内孔内使管状零件5定位,由于定位销2上设有磁铁4,通过磁铁4可以将管状零件5吸住,然后由气缸驱动底座沿直线导轨3滑动,使管状零件5与要焊接的零件6夹紧,这样即可进行弧焊焊接。该管状零件弧焊夹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可实现管状零件的自动上件夹紧,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满足自动化焊接生产的要求,保证车身的焊接质量。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管状零件弧焊夹具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管状零件弧焊夹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上设有一磁铁,所述底座与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可带动所述底座来回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零件弧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位于直线导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零件弧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一气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状零件弧焊夹具,其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上设有一磁铁,所述底座与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可带动所述底座来回移动。该管状零件弧焊夹具在使用时,首先将定位销插在管状零件的内孔内使管状零件定位,由于定位销上设有磁铁,通过磁铁可以将管状零件吸住,然后由驱动机构驱动底座移动使管状零件与要焊接的零件夹紧,这样即可进行弧焊焊接。该管状零件弧焊夹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可实现管状零件的自动上件夹紧,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满足自动化焊接生产的要求,保证车身的焊接质量。
文档编号B23K37/053GK202212681SQ201120282199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4日
发明者尹福刚, 王大明 申请人:上海拖拉机内燃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