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箍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704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夹箍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夹箍成形的模具。
背景技术
夹箍是一种常用的夹紧用标准件,其可通过夹箍模具成形。如图5所示,现有的夹箍模具包括模座7、刀具组和芯轴9,刀具组和芯轴9均设置在该模座7上。该刀具组包括一把切断夹箍坯料的切断刀80和六把成形刀81、82、83、84、85和86。模座7上设有分别容置该六把成形刀的六个刀槽,各成形刀设置在所对应的刀槽内。每一成形刀的刀头端朝向芯轴9,刀尾部伸出于模座7外。使用时,每一成形刀的刀尾部与一刀架相连,并且可在设于板材成形机上的凸轮机构的带动下沿着各自的刀槽前后移动,进行进刀和退刀。在对夹箍进行成形时,先由切断刀80将套在芯轴9上的夹箍坯料切成所需的长度,再由上述的六把成形刀进行成形。图6示出了芯轴9的俯视示意图。芯轴9的侧周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台阶93, 形成一主成形部91和一末端成形部92。末端成形部92的形状呈圆柱形,用于夹箍端部的成形;主成形部91的外轮廓面呈不规则形状。现有的夹箍模具由于设有六把成形刀,装配和调试需要花费现场操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由于芯轴9的主成形部91的形状较为复杂,也使得加工成本较高。另外, 刀具的数量多也意味着成形工序多,从而导致夹箍的生产效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形刀的数量为四把的夹箍模具。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箍模具,包括模座、刀具组和芯轴,刀具组和芯轴均设置在模座上;该刀具组包括多把成形刀,每一成形刀的刀头端朝向芯轴,刀尾部伸出于模座外;芯轴的侧周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台阶,形成一主成形部和一末端成形部;其特点是,多把成形刀包括第一成形刀、第二成形刀、第三成形刀和第四成形刀;第一成形刀和第三成形刀分别设置在芯轴的右侧和左侧,第二成形刀和第四成形刀分别设置在芯轴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第一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通过芯轴的主成形部中心的水平轴线形成一夹角a ;所述第二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一成形刀的主轴线形成一夹角P ;所述第三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二成形刀的主轴线形成一夹角Y ;所述第四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三成形刀的主轴线形成一夹角S。上述一种夹箍模具,其中,第一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通过芯轴的主成形部中心的水平轴线的夹角为25° 35°,第二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一成形刀的主轴线的夹角为55° 65°,第三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二成形刀的主轴线的夹角为90° 100°,第四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三成形刀的主轴线的夹角为80° 90°。上述一种夹箍模具,其中,芯轴的主成形部和末端成形部均为圆柱形。[0009]本实用新型夹箍模具所设置的成形刀的数量只有四把,因此大大缩短了现场操作 人员的调试时间,降低了制造成本,并极大地提高了夹箍的生产效率。另外,芯轴的主成形 部为圆柱形,便于加工制造。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夹箍模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箍模具的芯轴的ー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箍模具的芯轴的ー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箍模具的芯轴的ー个实施例的仰视图。图5是现有的夹箍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现有夹箍模具的芯轴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ー步说明。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夹箍模具包括模座1、刀具组和芯轴3,刀 具组和芯轴3均设置在模座1上。该刀具组包括一切断夹箍坯料的切断刀20以及第一成 形刀21、第二成形刀22、第三成形刀23和第四成形刀对。在模座1上设有分别容置第一成 形刀21、第二成形刀22、第三成形刀23和第四成形刀M的四个刀槽,第一成形刀21、第二 成形刀22、第三成形刀23和第四成形刀M设置在相对应的刀槽内。每ー成形刀的刀头端 朝向芯轴3,刀尾部伸出于模座1タト,与一刀架相连。使用时,每一成形刀通过设于板材成形 机上的凸轮机构的带动下沿着各自的刀槽前后移动,进行进刀和退刀。请參考图2至图4。芯轴3的侧周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台阶33,形成一主成形 部31和一末端成形部32。该芯轴3还设有一沿轴向延伸、且贯穿主成形部31和末端成形 部32的螺纹通孔34。所述的第一成形刀21和第三成形刀⑵分别设置在芯轴3的右侧和左側,第二成 形刀22和第四成形刀M分别设置在芯轴3的上侧和下側。第一成形刀21的主轴线沿顺 时针方向与通过芯轴的主成形部31中心的水平轴线X形成ー夹角a ;第二成形刀22的主 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一成形刀21的主轴线形成ー夹角0 ;第三成形刀23的主轴线沿顺 时针方向与第二成形刀22的主轴线形成ー夹角Y ;第四成形刀M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 与第三成形刀23的主轴线形成ー夹角S。在ー种较佳实施方式中,第一成形刀21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通过芯轴的主 成形部31中心的水平轴线X的夹角a为25° 35°,第二成形刀22的主轴线沿顺时针 方向与第一成形刀21的主轴线的夹角0为55° 65°,第三成形刀⑵的主轴线沿顺时 针方向与第二成形刀22的主轴线的夹角Y为90° 100°,第四成形刀M的主轴线沿顺 时针方向与第三成形刀ぬ的主轴线的夹角S为80° 90°。更优选地,第一成形刀21 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通过芯轴的主成形部31中心的水平轴线X的夹角a为28°,第 ニ成形刀22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一成形刀21的主轴线的夹角0为62°,第三成形 刀23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二成形刀22的主轴线的夹角Y为92°,第四成形刀M 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三成形刀23的主轴线的夹角S为88°,此时,第二成形刀22的主轴线、第四成形刀24的主轴线和通过芯轴的主成形部31中心的竖直轴线Y在同一条轴线上。在对夹箍进行成形时,先由切断刀20将套在芯轴3上的夹箍坯料切成所需的长度,然后,第四成形刀24沿径向方向动作,将夹箍坯料成形为“U”形半成品夹箍。随后,第三成形刀23和第一成形刀21先后动作,对“U”形半成品夹箍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进行加工。 最后,弟_■成形刀22动作,制造出成品夹植。本实施方案的描述结合了特定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在此描述的实施例,并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夹箍模具,包括模座、刀具组和芯轴,所述刀具组和芯轴均设置在所述模座上; 该刀具组包括多把成形刀,每一成形刀的刀头端朝向芯轴,刀尾部伸出于模座外;所述芯轴的侧周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台阶,形成一主成形部和一末端成形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把成形刀包括第一成形刀、第二成形刀、第三成形刀和第四成形刀;所述第一成形刀和第三成形刀分别设置在所述芯轴的右侧和左侧,所述第二成形刀和第四成形刀分别设置在所述芯轴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第一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通过芯轴的主成形部中心的水平轴线形成一夹角a ;所述第二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一成形刀的主轴线形成一夹角3 ; 所述第三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二成形刀的主轴线形成一夹角Y ;所述第四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三成形刀的主轴线形成一夹角S。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通过芯轴的主成形部中心的水平轴线的夹角a为25° 35°,所述第二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一成形刀的主轴线的夹角P为55° 65°,所述第三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二成形刀的主轴线的夹角Y为90° 100°,所述第四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三成形刀的主轴线的夹角S为80° 90°。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通过芯轴的主成形部中心的水平轴线的夹角a为28。,所述第二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一成形刀的主轴线的夹角P为62°,所述第三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二成形刀的主轴线的夹角Y为92°,所述第四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三成形刀的主轴线的夹角5为88°。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的主成形部和末端成形部均为圆柱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还设有一沿轴向延伸、且贯穿所述主成形部和所述末端成形部的螺纹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箍模具,包括模座、刀具组和芯轴,刀具组和芯轴均设于模座上。刀具组包括第一成形刀、第二成形刀、第三成形刀和第四成形刀;第一成形刀和第三成形刀分别设于芯轴的右侧和左侧,第二成形刀和第四成形刀分别设于芯轴的上侧和下侧。第一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通过芯轴的主成形部中心的水平轴线的夹角为25°~35°,第二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一成形刀的主轴线的夹角为55°~65°,第三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二成形刀的主轴线的夹角为90°~100°,第四成形刀的主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三成形刀的主轴线的夹角为80°~90°。由于只有四把成形刀,因而缩短了调试时间,提高了夹箍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291136SQ20112040317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1日
发明者吴勤军, 王妙荣 申请人:上海三环弹簧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