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矫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913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张力矫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张力矫直机,特别涉及一种将型材拉直的张力矫直机。
背景技术
很多型材生产是通过挤压或轧制成型的,都不是很直,需要通过张力矫直机把两端夹紧,并施加一定的张力来拉伸,这样拉伸过的型材才符合出厂标准。现有的张力矫直机有诸多不足,比如,安全防护不够;型材加工不能流水线作业,等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张力矫直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张力矫直机,包括进料架和机身,进料架由若干个相互独立或一体的相互错开横向排列的支架构成,进料架位于机身进料端的前方,与机身并排,机身的横截面为C形,且开口部位位于进料方向;机身的C形开口部位设有能上下升降的安全门,机身内部设有能上下升降的气缸和左右运动的输送装置, 机身内部的一端设有扭拧拉头,另一端设有插销拉头,机身位于出料口的一端设有通孔,通孔外设有一排纵向排列的输送滚道和升降机,与输送滚道和升降机并排设置有与进料架结构相同的出料架;未加工的工件横向放置在进料架上,通过进料架前的输送装置将工件输送到机身内一排升降辊上,气(油)缸动作,使工件抬升到指定高度,然后工件与扭拧头相向运动(同时启动顶芯装置),运动到位后夹紧工件一端,再驱动扭拧头向插销拉头方向前进,运动到位后,(启动顶芯装置)夹紧工件的另一端实现两端对工件的拉伸动作;拉伸完毕,气(油)缸下降,工件从出料端的通孔穿出,同时,安全门下降,准备下一个工件从进料口进入,加工过的工件通过伸缩输送机逐渐输送出来,通过升降机和输送滚道输送到出料
^K O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加工方便,安全,效率高,实现流水线作业。


图1、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图1的俯视图;图3、图4、图5、图6分别为图1的G_G、B_B、F_F、D-D向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张力矫直机,包括进料架4和机身2,进料架4由若干个相互独立或一体的相互错开横向排列的支架构成,进料架4位于机身2进料端的前方,与机身并排,机身的横截面为C形,且开口部位位于进料方向;机身2的C形开口部位设有能上下升降的安全门,机身2内部设有能上下升降的气缸和左右运动的输送装置,机身2内部的一端设有扭拧拉头1,另一端设有插销拉头3,机身2位于出料口的一端设有通孔,通孔外设有一排纵向排CN 102527776 A列的输送滚道8和升降机7,与输送滚道8和升降机7并排设置有与进料架4结构相同的出料架5 ;未加工的工件横向放置在进料架4上,通过进料架4前的输送装置将将工件输送到机身2内一排升降辊上,气(油)缸动作,使工件抬升到指定高度,然后工件与扭拧头相向运动(同时启动顶芯装置),运动到位后夹紧工件一端,再驱动扭拧头向插销拉头方向前进,运动到位后,(启动顶芯装置)夹紧工件的另一端实现两端对工件的拉伸动作;拉伸完毕,气(油)缸下降。工件从出料端的通孔穿出,同时,安全门下降,准备下一个工件从进料口进入,加工过的工件通过伸缩输送机6逐渐输送出来,通过升降机7和输送滚道8输送到出料架5。
权利要求
1.张力矫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架(4)和机身0),进料架由若干个相互独立或一体的相互错开横向排列的支架构成,进料架(4)位于机身(2)进料端的前方,与机身并排,机身的横截面为C形,且开口部位位于进料方向;机身O)的C形开口部位设有能上下升降的安全门,机身O)内部设有能上下升降的气缸和左右运动的输送装置,机身O)内部的一端设有扭拧拉头(1),另一端设有插销拉头(3),机身( 位于出料口的一端设有通孔,通孔外设有一排纵向排列的输送滚道⑶和升降机(7),与输送滚道⑶和升降机(7) 并排设置有与进料架(4)结构相同的出料架(5);未加工的工件横向放置在进料架(4)上, 通过进料架(4)前的输送装置将工件输送到机身( 内一排气缸上,气缸动作,使工件抬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输送装置将工件向扭拧拉头方向运动,运动到位后,一端的扭拧拉头夹住工件的一端,另一端的插销拉头(3)夹住工件的另一端,实现两端对工件的拉伸动作;拉伸完毕,气缸下降,工件从出料端的通孔穿出,同时,安全门下降,准备下一个工件从进料口进入,加工过的工件通过伸缩输送机(6)逐渐输送出来,通过升降机(7)和输送滚道(8)输送到出料架(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张力矫直机,包括进料架和机身,进料架由若干个相互独立或一体的相互错开横向排列的支架构成,进料架位于机身进料端的前方,与机身并排,机身的横截面为C形,且开口部位位于进料方向;机身的C形开口部位设有能上下升降的安全门,机身内部设有能上下升降的气缸和左右运动的输送装置,机身内部的一端设有扭拧拉头,另一端设有插销拉头,机身位于出料口的一端设有通孔,通孔外设有一排纵向排列的输送滚道和升降机,与输送滚道和升降机并排设置有与进料架结构相同的出料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加工方便,安全,效率高,实现流水线作业。
文档编号B21D3/00GK102527776SQ2012100046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9日
发明者杨权武 申请人:温州久一重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