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oc型煤气柜弧形侧板拼装翻转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2083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poc型煤气柜弧形侧板拼装翻转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OC型煤气柜弧形侧板拼装翻转平台。
背景技术
POC型煤气柜为圆筒形结构,侧板为弧形薄板,在煤气柜侧板安装过程中,采用单块侧板高空安装或两侧板通过T形钢在地面焊接成一个构件进行安装。单块侧板高空安装是在高空进行侧板和T形钢的焊接,该方法施工周期长,相当于两块侧板安装工期的2倍。地面拼装一般采用先焊接弧形侧板凸弧面,然后通过吊车进行翻转,再焊接弧形侧板凹弧面的方法来实现,在焊接过程中,弧形薄板极易出现焊接变形,吊装翻转过程中,也易出现抖动变形。该方法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施工安全风险大,施工质量也得不到有效保证。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OC型煤气柜弧形侧板拼装翻转平台,使用方便,可对弧形侧板进行双面焊接,施工质量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POC型煤气柜弧形侧板拼装翻转平台,包括支撑架、操作平台、转动轴、弧形翻转平台、弧形板限位压紧装置、T形钢限位压紧装置,支撑架通过转动轴与弧形翻转平台活动连接,支撑架与操作平台固定连接,弧形翻转平台两侧固定有弧形板限位压紧装置,T形钢限位压紧装置与弧形翻转平台固定连接;所述的弧形板限位压紧装置均布于弧形翻转平台两侧,间距为650-750mm ;所述的T形钢限位压紧装置设置于弧形翻转平台两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360度自由旋转,从而使两块弧形侧板与T形钢进行拼装时,双面焊接方便,不易出现焊接变形,保证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安全性,节省了部分机械费及人工费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中:1_支撑架2-操作平台3-转动轴4-弧形翻转平台5-弧形板限位压紧装置6-T形钢限位压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见图1 图3,一种POC型煤气柜弧形侧板拼装翻转平台,包括支撑架1、操作平台2、转动轴3、弧形翻转平台4、弧形板限位压紧装置5、T形钢限位压紧装置6,支撑架I通过转动轴3与弧形翻转平台4活动连接,支撑架I与操作平台2固定连接,弧形翻转平台4两侧固定有弧形板限位压紧装置5,T形钢限位压紧装置6与弧形翻转平台4固定连接;所述的弧形板限位压紧装置5均布于弧形翻转平台4两侧,间距为650-750mm ;所述的T形钢限位压紧装置6设置于弧形翻转平台4两端。弧形板限位压紧装置5及T形钢限位压紧装置6与弧形翻转平台4焊接在一起。支撑架采用槽钢制成,操作平台采用钢板折弯制成,弧形翻转平台采用钢板曲弧及加劲肋制成,为弧形框架结构。施工时,两弧形侧板平放于弧形翻转平台4上,并用弧形板限位压紧装置5压紧,T型钢放于两侧板中间位置,并用T形钢限位压紧装置6压紧,操作人员站在操作平台2上,对以固定好的侧板及T形钢凸弧面进行施焊操作,凸弧面焊接完毕后,弧形翻转平台4进行翻转操作,再对侧板及T形钢凹弧面进行施焊操作,凹弧面焊接完毕后,构件拼装完成。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轴与支撑架的活动连接,可实现360度自由旋转,从而使两块弧形侧板与T形钢进行拼装时,实现双面焊接方便,不易出现焊接变形,保证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安全性,节省了部分机械费及人工费用。
权利要求1.一种POC型煤气柜弧形侧板拼装翻转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操作平台、转动轴、弧形翻转平台、弧形板限位压紧装置、T形钢限位压紧装置,支撑架通过转动轴与弧形翻转平台活动连接,支撑架与操作平台固定连接,弧形翻转平台两侧固定有弧形板限位压紧装置,T形钢限位压紧装置与弧形翻转平台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OC型煤气柜弧形侧板拼装翻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板限位压紧装置均布于弧形翻转平台两侧,间距为650-7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OC型煤气柜弧形侧板拼装翻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形钢限位压紧装置设置于弧形翻转平台两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OC型煤气柜弧形侧板拼装翻转平台,包括支撑架、操作平台、转动轴、弧形翻转平台、弧形板限位压紧装置、T形钢限位压紧装置,支撑架通过转动轴与弧形翻转平台活动连接,支撑架与操作平台固定连接,弧形翻转平台两侧固定有弧形板限位压紧装置,T形钢限位压紧装置与弧形翻转平台固定连接;所述的弧形板限位压紧装置均布于弧形翻转平台两侧,间距为650-750mm。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实现360度自由旋转,从而使两块弧形侧板与T形钢进行拼装时,双面焊接方便,不易出现焊接变形,保证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安全性,节省了部分机械费及人工费用。
文档编号B23K37/00GK202922112SQ20122057911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6日
发明者孟庆华, 王延忠, 何正尧, 邴林德, 张喜超, 柯宏禹, 高荣华, 李春雷, 陈晨, 刘大剑, 高广辉, 李斌, 孙俊波, 邱荣辉 申请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结构制造安装工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