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立导辊拖导板的辅助滚动支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931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联立导辊拖导板的辅助滚动支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联立导辊拖导板的辅助滚动支撑。
背景技术
目前在热轧横切机组中,码垛机前的立导辊根据生产需要必须带拖导板,参与钢板的对中。因为两个立导辊距离较远,拖导板又为细长薄的焊接结构,仅自重就会发生较大的垂直变形。并且下垂的挠度存在着拖导板与运输辊道辊子碰撞的安全隐患,所以拖导板还必须有中间的辅助支撑。在辊道架体上联接支架设置中部支撑点,利用联接在拖导板中部的立杆,抵住支撑导板上表面把合铜滑板。立导辊动作时,钢管与下接触表面铜滑板接触运动,为滑动摩擦。此结构在目前国内热轧横切机组中普遍使用。但是,此结构有诸多缺点。首先,由于中间支撑的支撑导板表面把合铜导板,制造成本高;其次由于中间支撑位置的接触面为钢与铜滑板的滑动摩擦运动,并且为干摩擦,摩擦力相对较大,运动不够灵活;再者由于摩擦力受力是与机组运行方向垂直,会造成拖导板在水平面内发生弯曲变形,影响对中质量。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立导辊的拖导板滑动支撑装置的一系列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联立导辊拖导板的辅助滚动支撑,大大降低了接触面的摩擦阻力,不会发生微拱形弯曲变形,提高了对中精度,可以更好的为码垛机提供对中支持,从而提高钢板的码垛质量,制造成本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联立导辊拖导板的辅助滚动支撑,包括I号立导辊与2号立导辊,操作侧双联支架、传动侧双联支架分别联接在I号立导辊与2号立导辊之间,I号立导辊、2号立导辊与操作侧双联支架、传动侧双联支架通过销轴连接;操作侧双联支架的内侧沿长度方向通过螺栓把合第一衬板、第二衬板、第三衬板,在传动侧双联支架的内侧沿长度方向通过螺栓把合第四衬板、第五衬板、第六衬板;操作侧双联支架、传动侧双联支架上分别焊接内螺纹接头,轴承联接接头拧入内螺纹接头;轴承安装在轴承联接接头中,轴承上还设置销轴、挡圈和轴端挡板,在外部的运输辊两侧支架上焊接轨道支架,轴承支撑在轨道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第一螺母设置在轴承联接接头上。螺钉、第二螺母、蝶形垫圈设置在第一衬板、第二衬板、第三衬板、第四衬板、第五衬板、第六衬板上。螺栓紧固轴承的销轴端挡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中间支撑导板处的摩擦面使用钢板,原滑动支撑钢管改为带滚轮的轴承,成本降低,摩擦阻力大大减小,运动非常灵活,在垂直面内的支撑强度也足够,水平面内拖导板也不会发生微拱形弯曲,提高了对中精度,可以更好的为码垛机提供对中支持,从而提高钢板的码垛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滚动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俯视图。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A-A剖面图。图中,1.第一衬板,2.第二衬板,3.第三衬板,4.轨道支架,5.操作侧双联支架,
6.轴承联接接头,7.传动侧双联支架,8.第四衬板,9.第五衬板,10.第六衬板,11.挡圈,12.销轴,13.轴端挡板,14.1号立导棍,15.2号立导棍,40.第一螺母,41.螺钉,42.第二螺母,43.蝶形垫圈,44.螺栓,4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双联立导辊拖导板的辅助滚动支撑的结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I号立导辊14与2号立导辊15,操作侧双联支架5、传动侧双联支架7分别联接在I号立导辊14与2号立导辊15之间。I号立导辊14、2号立导辊15与操作侧双联支架5、传动侧双联支架7是通过销轴连接。在操作侧双联支架5的内侧沿长度方向通过螺栓把合第一衬板1、第二衬板2、第三衬板3,在传动侧双联支架7的内侧沿长度方向通过螺栓把合第四衬板8、第五衬板9、第六衬板10 ;操作侧双联支架5、传动侧双联支架7上分别焊接一个内螺纹接头,轴承联接接头6拧入内螺纹接头。轴承45安装在轴承联接接头6中,轴承45上还设置销轴12、挡圈11和轴端挡板13,在外部的运输辊两侧支架上焊接轨道支架4,轴承45支撑在轨道支架4上。当I号立导辊14、2号立导辊15进行对中调整时,轴承45随着I号立导辊14、2号立导辊15的调整在轨道支架4的轨道上滚动。第一螺母40设置在轴承联接接头6上,第一螺母40用来微调轴承连接接头6拧入长度。螺钉41,第二螺母42,蝶形垫圈43设置在第一衬板1、第二衬板2、第三衬板3、第四衬板8、第五衬板9、第六衬板10上,用于是紧固各衬板。螺栓44紧固轴承45的销轴12端挡板用,防止轴承45径向窜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一定宽度的钢板到达如图1所示的入口侧,准备开始由右向左侧穿带时,I号立导辊14和2号立导辊15根据电气控制系统二级下发的钢板宽度值,用I号立导棍14和2号立导棍15自身带的液压缸驱动I号立导棍14和2号立导辊15设备开始对中。2号立导辊入口处的开口度略大,I号立导辊出口处小,整个结构形成一个喇叭口,以便带钢倒入并进行对中。通过两侧的第一衬板1、第二衬板2、第三衬板3、第四衬板8、第五衬板9、第六衬板10对带钢进行导向限位。在立导辊向机组中心对中带钢的过程中,安装在支撑轴承45分别沿着传动侧双联支架7和操作侧轨道支架4向机组中心平稳滚动,在整个对中过程中,支撑轴承45始终在导轨支架4上起到支撑作用,增加了拖导板垂直方向上的强度。支撑轴承45的标高可以通过轴承联结接头6上端的螺纹进行微量调节。从而满足了机组工艺和设备本身的结构要求。
权利要求1.双联立导辊拖导板的辅助滚动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I号立导辊(14)与2号立导辊(15),操作侧双联支架(5)、传动侧双联支架(7)分别联接在I号立导辊(14)与2号立导辊(15)之间,I号立导辊(14)、2号立导辊(15)与操作侧双联支架(5)、传动侧双联支架(7)通过销轴连接;所述操作侧双联支架(5)的内侧沿长度方向通过螺栓把合第一衬板(I)、第二衬板(2)、第三衬板(3),在传动侧双联支架(7)的内侧沿长度方向通过螺栓把合第四衬板(8)、第五衬板(9)、第六衬板(10);所述操作侧双联支架(5)、传动侧双联支架(7)上分别焊接内螺纹接头,轴承联接接头(6)拧入内螺纹接头;轴承(45)安装在轴承联接接头(6)中,轴承(45)上还设置销轴(12)、挡圈(11)和轴端挡板(13),在外部的运输辊两侧支架上焊接轨道支架(4),轴承(45)支撑在轨道支架(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立导辊拖导板的辅助滚动支撑,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母(40 )设置在轴承联接接头(6 )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立导辊拖导板的辅助滚动支撑,其特征在于,螺钉(41)、第二螺母(42)、蝶形垫圈(43)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衬板(I)、第二衬板(2)、第三衬板(3)、第四衬板(8)、第五衬板(9)、第六衬板(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立导辊拖导板的辅助滚动支撑,其特征在于,螺栓(44)紧固轴承(45)的销轴(12)端挡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联立导辊拖导板的辅助滚动支撑,操作侧双联支架、传动侧双联支架分别联接在1号立导辊与2号立导辊之间,1号立导辊、2号立导辊与操作侧双联支架、传动侧双联支架通过销轴连接;操作侧双联支架的内侧沿长度方向通过螺栓把合三个衬板,在传动侧双联支架的内侧沿长度方向通过螺栓把合三个衬板;操作侧双联支架、传动侧双联支架上分别焊接内螺纹接头,轴承联接接头拧入内螺纹接头;轴承安装在轴承联接接头中,轴承上还设置销轴、挡圈和轴端挡板,在外部的运输辊两侧支架上焊接轨道支架,轴承支撑在轨道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摩擦阻力减小,运动灵活,水平面内拖导板也不会发生微拱形弯曲,提高了对中精度。
文档编号B21B39/14GK203018465SQ20122073038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李筱娜, 张冠武 申请人: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