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动罩的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389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具有可动罩的机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床,其具有工作台以及床鞍,在工作台或床鞍的其移动方向的一侧面和与其相反侧的侧面配置第一可伸缩罩和第二可伸缩罩。并且,该第一、第二可伸缩罩的各自的上表面在上述工作台或上述床鞍的与其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倾斜,而且第一可动罩与第二可动罩相互相反地倾斜。
【专利说明】具有可动罩的机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有可动罩的机床,该可动罩具备罩结构,该罩结构适用于排出由机 床的使用而产生的切屑。

【背景技术】
[0002] 利用称为防溅板的罩来覆盖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机床的加工区域,从而防止工件的 加工中产生的切屑向机床外飞散。为了防止切屑附着于配置在加工区域且载置工件的工作 台的驱动部分,可伸缩罩的一端固定于工作台,另一端固定于防溅板的侧面部。在这样的机 床中,切屑会堆积在固定于工作台的可伸缩罩上。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日本特开平6-91457 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70438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使可伸缩罩的上表面倾斜而使切屑难 以堆积的构造。
[0003] 但是,在上述日本特开平6-91457号公报所示的技术中,由于除了可伸缩罩的上 表面倾斜之外没有安装主动地扫落切屑的机构,因此切屑不能充分地从加工区域排出。
[0004] 另外,在上述日本特开平11-70438号公报所示的技术中,记载了在固定载置有工 件的工作台并使具备主轴的支柱移动的类型的机床中的切屑的排出,但是并没有公开改善 工作台在水平面内向两个方向移动的类型的机床的切屑的排出的技术。


【发明内容】

[0005] 因此,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动罩的机 床,该可动罩具备罩结构,该罩结构适用于排出由机床的使用而产生的切屑。
[0006] 本发明的机床具有工作台以及床鞍,在上述工作台或者上述床鞍的其移动方向的 一侧面以及与其相反的另一侧面分别配置第一可动罩和第二可动罩。并且,上述第一可动 罩以及第二可动罩各自的上表面在上述工作台或者上述床鞍的与其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 上倾斜,而且上述第一可动罩与上述第二可动罩相互相反地倾斜。
[0007] 也可以使上述第一可动罩的倾斜角度与上述第二可动罩的倾斜角度不同。
[0008] 能够在上述第一可动罩以及第二可动罩各自的上表面配置供给切削液的切削液 供给流道。
[0009]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可动罩的机床,该可动罩具备罩结构,该罩结构适 用于排出由机床的使用而产生的切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实施例的说明,能够使本发明的上述或其他的目的以及特征 更加明确。其中:
[0011] 图1是本发明的机床的实施方式1的俯视图(示意图)。
[0012] 图2是图1的机床的主视图(示意图)。
[0013] 图3是本发明的机床的实施方式2的俯视图(示意图)。
[0014] 图4是图3的机床的主视图(示意图)。
[0015] 图5A以及图5B是用于说明在图1所不的一对可伸缩罩中的一方的可伸缩罩的上 表面与另一方的可伸缩罩的上表面中使其倾斜方向相互不同的状态的图。
[0016] 图6A以及图6B是用于说明在图3所不的一对可伸缩罩中的一方的可伸缩罩的上 表面与另一方的可伸缩罩的上表面中使其倾斜方向相互不同的状态的图。
[0017] 图7A以及图7B是用于说明在图1所示的一对可伸缩罩中的一方的可伸缩罩的上 表面与另一方的可伸缩罩的上表面中使其倾斜方向以及倾斜角度相互不同的状态的图。
[0018] 图8A以及图8B是用于说明在图3所示的一对可伸缩罩中的一方的可伸缩罩的上 表面与另一方的可伸缩罩的上表面中使其倾斜方向以及倾斜角度相互不同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首先,使用图1 (俯视图)以及图2 (主视图)来说明本发明的机床的实施方式1。
[0020] 机床40所具备的称为防溅板的罩1将床鞍21、工作台7、支柱18、主轴4以及工 具5与外部隔离,形成加工空间。罩1包括:隔着工作台7设置于与支柱18对置的一侧的 前面罩30 ;设置于该前面罩30的左右的侧面罩31、32 ;以及后面罩33和顶罩(未图示)。这 些前面罩30以及左右侧面罩31、32具有从各自的下端与床体19连接的底部。由该底部形 成罩1的底面。
[0021] 在床体19上通过床鞍移动机构20 (参照图4)支撑床鞍21,在该床鞍21上通过 工作台移动机构22支撑工作台7。工件6载置于工作台7。再有,在床体19上坚立设置有 支柱18,在该支柱18的上部固定有装配工具5的主轴4。机床40通过使主轴4与工作台7 在加工空间内相对移动,从而利用工具5对载置于工作台7上的工件6进行切削加工。床 鞍移动机构20以及工作台移动机构22分别由导轨和沿该导轨被引导的引导件构成。床鞍 21的移动方向(第一方向)相对于工作台7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垂直。此外,在本实施方 式中,床鞍21的移动方向与机床40的前后方向(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对应。
[0022] 为了防止加工中产生的切屑堆积于床鞍的驱动部(导轨或进给螺栓)而使用能够 伸缩的可伸缩罩l〇a、10b。可伸缩罩10a、10b的上表面具有在与这些可伸缩罩10a、10b的 伸缩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倾斜的形状。可伸缩罩l〇a、10b隔着床鞍21,并以其伸缩方向与床 鞍21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式配置于床鞍21与罩1之间。
[0023] 即、在一对可伸缩罩10a、10b中的一方的可伸缩罩10a (前侧可伸缩罩)的一端固 定于床鞍21的前端,另一端固定于罩1的前面罩30,并且,另一方的可伸缩罩10b (后侧可 伸缩罩)的一端固定于床鞍21的后端,另一端固定于罩1的后面罩33。此时,使前侧可伸 缩罩10a的上表面的倾斜方向与后侧可伸缩罩10b的上表面倾斜方向相互相反,并且分别 向前侧可伸缩罩l〇a的上表面与后侧可伸缩罩10b的上表面供给切削液。在图1以及图2 中,如图2所示,配置于机床主体前侧的前侧可伸缩罩10a的上表面从图1以及图2纸面的 右侧朝向左侧下降,配置于机床主体后侧的后侧可伸缩罩l〇b的上表面从图1以及图2的 纸面的左侧朝向右侧下降。此外,前侧可伸缩罩l〇a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与后侧可伸缩罩 l〇b的倾斜角度也可以不一样。
[0024] 如图1所示,为了向被罩1隔离的加工空间供给切削液,在加工空间内配置有左切 削液供给流道11和右切削液供给流道12。从未图示的切削液供给装置通过未图示的流道 向左切削液供给流道11和右切削液供给流道12供给切削液。在左切削液供给流道11的 规定的两处设有第一切削液供给喷嘴13a以及第二切削液供给喷嘴13b,在右切削液供给 流道12的规定的1处设有第三切削液供给喷嘴14。从这些第一、第二、第三切削液供给喷 嘴13a、13b、14向加工空间内的规定方向(图1的箭头27b、27c、27a所示方向)排出切削液。
[0025] 例如,向可伸缩罩10a、10b的上表面、罩1的底部(作为从左侧面罩31的下端连接 于床体19的左端的底部的底面的左底面2、以及作为从右侧面罩32的下端连接于床体19 的右端的底部的底面的右底面3)排出切削液。因为第一切削液供给喷嘴13a配置于前侧 可伸缩罩10a的斜面的下降端,所以从第一切削液供给喷嘴13a向罩1的左底面2喷出切 削液。另一方面,第二切削液供给喷嘴13b向后侧可伸缩罩10b的斜面的上侧排出切削液, 利用该切削液使落至后侧可伸缩罩l〇b的上表面的切屑向罩1的右底面3流下。第三切削 液供给喷嘴14向前侧可伸缩罩10a的斜面的上侧和罩1的右底面3排出切削液。
[0026] 落至前侧可伸缩罩10a的上表面的切屑与切削液一起向罩1 (防溅板)的左底面2 流下,落至后侧可伸缩罩l〇b的上表面的切屑与切削液一起向罩1的右底面3流下。通过 配置于罩1内的左切削液供给流道11以及右切削液供给流道12从第一、第二、第三切削液 供给喷嘴13a、13b、14排出,并且供给至可伸缩罩10a、10b的上表面的切削液从这些可伸缩 罩10a、10b的上表面(斜面)的高处向低处流动。
[0027] 根据上述的构成,因从可伸缩罩10a、10b向罩1 (防溅板)的底部落下的切屑分散 而防止其集中于特定处,从而能够期待改善切屑的排出性的效果。另外,因为距离加工液供 给装置较远的部分切削液的供给量变少,所以通过使该部分的可伸缩罩的倾斜比其他部分 更大,能够促进切屑的除去。
[0028] 接下来,使用图3 (俯视图)以及图4 (主视图)来说明本发明的机床的实施方式2。
[0029] 称为防溅板的罩1将床鞍21、工作台7、支柱18、主轴4以及工具5与外部隔离,形 成加工空间。罩1包括:隔着工作台7设置于与支柱18对置的一侧的前面罩30 ;设置于该 前面罩30左右的侧面罩31、32 ;以及后面罩33与顶罩(未图示)。这些前面罩30以及左右 侧面罩31、32具有从各自的下端与床体19连接的底部。由该底部形成罩1的底面。
[0030] 在床体19上通过床鞍移动机构20支撑床鞍21,在该床鞍21上通过工作台移动 机构22支撑工作台7。工件6载置于工作台7。再有,在床体19上坚立设置支柱18,在该 柱18的上部固定有装配工具5的主轴4。机床40通过使主轴4与工作台7在加工空间内 相对移动,从而利用工具5对载置于工作台7上载置的工件6进行切削加工。床鞍移动机 构20以及工作台移动机构22分别由导轨和沿该导轨被引导的引导件构成。床鞍21的移 动方向(第二方向)相对于工作台7的移动方向(第一方向)垂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 床鞍21的移动方向与机床40的左右方向(图4的纸面的左右方向)。
[0031] 为了防止加工中产生的切屑堆积于床鞍的驱动部(导轨或进给螺栓)而使用能够 伸缩的可伸缩罩l〇c、10d。可伸缩罩10c、10d的上表面具有在与这些可伸缩罩10c、10d的 伸缩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倾斜的形状。可伸缩罩l〇c、10d隔着床鞍21,并以其伸缩方向与床 鞍21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式配置于床鞍21与罩1之间。
[0032] 即、在一对可伸缩罩10c、10d中的一方的可伸缩罩10c (左侧可伸缩罩)的一端固 定于床鞍21的左端,另一端固定于罩1的左侧面罩31,并且,另一方的可伸缩罩10d (右侧 可伸缩罩)的一端固定于床鞍21的右端,另一端固定于罩1的右侧面罩32。此时,左侧可 伸缩罩10c的上表面的倾斜方向与右侧可伸缩罩lOd的上表面倾斜方向相互相反,并且分 别向左侧可伸缩罩l〇c的上表面与右侧可伸缩罩10d的上表面供给切削液。在图3以及图 4中,配置于机床主体左侧的左侧可伸缩罩10c的上表面从后侧向前侧下降,另一方面,配 置于机床主体右侧的右侧可伸缩罩l〇d的上表面从前侧向后侧下降。此外,左侧可伸缩罩 l〇c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与右侧可伸缩罩10d的倾斜角度也可以不一样。
[0033] 如图3所示,为了向被罩1隔离的加工空间供给切削液,在加工空间内配置有左切 削液供给流道11和右切削液供给流道12。从未图示的切削液供给装置通过未图示的流道 向左切削液供给流道11和右切削液供给流道12供给切削液。在左切削液供给流道11的 规定的两处设有第一切削液供给喷嘴13a以及第二切削液供给喷嘴13b,在右切削液供给 流道12的规定的1处设有第三切削液供给喷嘴14。从这些第一、第二、第三切削液供给喷 嘴13a、13b、14向加工空间内的规定方向(图3的箭头27b、27c、27a所示方向)排出切削液。
[0034] 例如,向可伸缩罩10c、10d的上表面、罩1的底部(作为从左侧面罩31的下端连接 于床体19的左端的底部的底面的左底面2、以及作为从右侧面罩32的下端连接于床体19 的右端的底部的底面的右底面3)排出切削液。因为第一切削液供给喷嘴13a配置于左侧 可伸缩罩10c的斜面的下降端,所以从第一切削液供给喷嘴13a向罩1的左底面2排出切 削液。另一方面,第二切削液供给喷嘴13b向左侧可伸缩罩10c的斜面的上侧排出切削液, 利用该切削液使落至左侧可伸缩罩l〇c的上表面的切屑向罩1的左底面2流下。第三切削 液供给喷嘴14向右侧可伸缩罩10d的斜面的上侧和罩1的右底面3排出切削液。
[0035] 落至左侧可伸缩罩10c的上表面的切屑与切削液一起向罩1 (防溅板)的左底面2 流下,落至右侧可伸缩罩l〇d的上表面的切屑与切削液一起向罩1的右底面3流下。通过 配置于罩1内的左切削液供给流道11以及右切削液供给流道12从第一、第二、第三切削液 供给喷嘴13a、13b、14排出,并且供给至可伸缩罩10c、10d的上表面的切削液从这些可伸缩 罩10c、10d的上表面(斜面)的高处向低处流动。
[0036] 根据上述的构成,因从可伸缩罩10c、10d向罩1 (防溅板)的底部落下的切屑分散 而防止其集中于特定处,所以能够期待改善切屑的排出性的效果。另外,因为距离加工液供 给装置较远的部分切削液的供给量变少,所以通过使该部分的可伸缩罩的倾斜比其他部分 更大,能够促进切屑的除去。
[0037]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发明中,虽然可伸缩罩10a、10b的一端固定于床鞍 21,但取而代之也可以采用固定于工作台7且切屑不落至工作台移动机构22的构成。
[0038] 此外,图5A以及图5B表示在机床的工作台或床鞍的其移动方向的一侧面(前侧 面)以及与其相反的另一侧面(后侧面)分别配置前侧可伸缩罩l〇a (第一可动罩)以及后侧 可伸缩罩10b (第二可动罩)的机床和这些前侧可伸缩罩10a的上表面以及后侧可伸缩罩 l〇b的上表面的倾斜方向(参照箭头)。此外,在图5A以及图5B中,前侦彳可伸缩罩10a的上 表面的倾斜角度与后侧可伸缩罩l〇b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0039] 另外,图6A以及图6B表不在机床的工作台或床鞍的其移动方向的一侧面(左侧 面)以及与其相反的另一侧面(右侧面)分别配置左侧可伸缩罩l〇c (第一可动罩)以及右侧 可伸缩罩10d (第二可动罩)的机床和这些左侧可伸缩罩10c的上表面以及右侧可伸缩罩 l〇d的上表面的倾斜方向(参照箭头)。此外,在图6A以及图6B中,左侦彳可伸缩罩10c的上 表面的倾斜角度与右侧可伸缩罩l〇d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0040] 图7A以及图7B表示在机床的工作台或床鞍的其移动方向的一侧面(前侧面)以及 与其相反的另一侧面(后侧面)分别配置前侧可伸缩罩l〇a (第一可动罩)以及后侧可伸缩 罩10b (第二可动罩)的机床和这些前侧可伸缩罩10a的上表面以及后侧可伸缩罩10b的 上表面的倾斜方向(参照箭头)。在图7A以及图7B中,前侧可伸缩罩10a的上表面的倾斜 角度与后侧可伸缩罩l〇b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不同(在图7A以及图7B的右侧分别表示前 侧可伸缩罩l〇a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与后侧可伸缩罩10b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不同的两个 例子)。
[0041] 另外,图8A以及图8B表示在机床的工作台或床鞍的其移动方向的一侧面(左侧 面)以及与其相反的另一侧面(右侧面)分别配置左侧可伸缩罩l〇c (第一可动罩)以及右侧 可伸缩罩10d (第二可动罩)的机床和这些左侧可伸缩罩10c的上表面以及右侧可伸缩罩 l〇d的上表面的倾斜方向(参照箭头)。此外,在图8A以及图8B中,左侦彳可伸缩罩10c的上 表面的倾斜角度与右侧可伸缩罩l〇d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不同(在图8A以及图8B的右侧 分别表示左侧可伸缩罩l〇c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与右侧可伸缩罩10d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 不同的两个例子)。
【权利要求】
1. 一种机床,其具有工作台以及床鞍,并且在上述工作台或者上述床鞍的其移动方向 的一侧面以及与其相反的另一侧面分别配置第一可动罩和第二可动罩,上述机床的特征在 于, 上述第一可动罩以及上述第二可动罩各自的上表面在上述工作台或者上述床鞍的与 其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倾斜,而且上述第一可动罩与上述第二可动罩相互相反地倾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可动罩的倾斜角度与上述第二可动罩的倾斜角度不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可动罩以及上述第二可动罩各自的上表面配置有供给切削液的切削液供 给流道。
【文档编号】B23Q11/08GK104057355SQ201410108890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2日
【发明者】浅野佳太 申请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