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压下导卫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1556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钢板压下导卫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钢板压下导卫装置,包括主轧机外壳,其开有横向布置的锥形槽,位于主轧机外壳顶部安装有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伸入主轧机外壳内至上支撑座处,并在上支撑座下部通过支座安装有球形支杆,并与活塞杆头部固连,支座底部还安装辊子和压板;位于下支撑座上设置有底座,底座上间隔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导卫机构,包括滑移板,其中部开有方形槽,方形槽内安装有方形块,方形块的两侧面与方形槽紧密接触,位于方形块中部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穿过丝杆;滑移板的侧面还固定有滚轮座,滚轮座上间隔安装有多个滚轮;位于底座上面中部还安装有尼龙板,尼龙板的两侧分别通过紧固件卡接尼龙固定板,尼龙板与压板之间有间隙。工作可靠性好。
【专利说明】钢板压下导卫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轧机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钢板压下导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冶金生产中,轧机设备在工作时,辊系一般都由支撑辊、中间辊、工作辊等组成,是轧机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辊系中的轧辊总是要承受方向和大小都在变化的轧制力作用。若进入至轧机内的钢板有翘曲,或者表面不平整,会损坏轧机内的辊子,钢板的对中性直接关系到辊子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导致钢板在卷取过程中发生跑偏或者断裂的现象。

【发明内容】

[0003]本 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钢板压下导卫装置,从而保证钢板进入主轧机的平整度和对中性,避免钢板损伤辊子以及放置钢板在卷取过程中发生断裂的现象,延长了辊子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可靠性。
[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板压下导卫装置,包括主轧机外壳,所述主轧机外壳中部设置有辊系安装孔,位于辊系安装孔一侧的主轧机外壳上开有横向布置的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上部为上支撑座,下部为下支撑座;位于主轧机外壳顶部安装有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伸入主轧机外壳内至上支撑座处,并在上支撑座下部通过支座安装有球形支杆,所述球形支杆与活塞杆头部固连,所述支座底部还安装辊子和压板;位于下支撑座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间隔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导卫机 构,所述导卫机构的结构为:包括滑移板,所述滑移板中部开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安装有方形块,所述方形块的两侧面与方形槽紧密接触,位于方形块中部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穿过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减速机与电机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安装手轮;所述滑移板的侧面还固定有滚轮座,所述滚轮座上间隔安装有多个滚轮;位于底座上面中部还安装有尼龙板,所述尼龙板的两侧分别通过紧固件卡接尼龙固定板,所述尼龙板与压板之间有间隙。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辊子和压板在横向方向均间隔安装有三组,所述辊子位于压板的左侧,所述辊子的安装结构为:包括安装于支座下部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圆周面通过轴承安装辊子;
滚轮的顶面高于滚轮座顶面,所述滚轮的顶面与滚轮座顶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丝杆分为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所述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在中部通过紧固件锁紧,且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的旋向相反;
所述尼龙板与压板之间有间隙为20mm-25mm ;
所述电机固定于主轧机外壳外侧面。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安装方便,通过在主轧机入口处安装压下导卫装置,可以对钢板实施导向、对中,同时,在保证压板与尼龙板之间的间隙,有效的控制钢板在轧制过程中不发生跑偏的现象,保护轧机内辊子,延长辊子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0008]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09]图3为本发明钢板对中机构的主视图。
[0010]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11]图5为图4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2]其中:1、油缸;2、活塞杆;3、主轧机外壳;4、球形支杆;5、支座;6、压板;7、尼龙板;8、尼龙固定板;9、滑移板;10、方形块;11、丝杆;12、底座;13、电机;14、安装轴;15、导卫机构;16、手轮;17、滚轮座;18、滚轮;19、下支撑座;20、辊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钢板压下导卫装置,包括主轧机外壳3,主轧机外壳3中部设置有辊系安装孔,位于辊系安装孔一侧的主轧机外壳3上开有横向布置的锥形槽,锥形槽的上部为上支撑座,下部为下支撑座19 ;位于主轧机外壳3顶部安装有油缸1,油缸I的活塞杆2伸入主轧机外壳3内至上支撑座处,并在上支撑座下部通过支座5安装有球形支杆4,球形支杆4与活塞杆2头部固连,支座5底部还安装辊子20和压板6 ;位于下支撑座19上设置有底座12,底座12上间隔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导卫机构15,导卫机构15的结构为:包括滑移板9,滑移板9中部开有方形槽,方形槽内安装有方形块10,方形块10的两侧面与方形槽紧密接触,位于方形块10中部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穿过丝杆11,丝杆11的一端通过减速机与电机13连接,丝杆11的另一端安装手轮16 ;滑移板9的侧面还固定有滚轮座17,滚轮座17上间隔安装有多个滚轮18 ;位于底座12上面中部还安装有尼龙板7,尼龙板7的两侧分别通过紧固件卡接尼龙固定板8,尼龙板7与压板6之间有间隙。
[0015]辊子20和压板6在横向方向均间隔安装有三组,辊子20位于压板6的左侧,辊子20的安装结构为:包括安装于支座5下部的支撑座,支撑座内有安装轴14,安装轴14的外圆周面通过轴承安装棍子20。
[0016]滚轮18的顶面高于滚轮座17顶面,滚轮18的顶面与滚轮座17顶面之间的距离a 为 2mm-3mm0
[0017]丝杆11分为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在中部通过紧固件锁紧,且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的旋向相反。
[0018]尼龙板7与压板6之间有间隙为20mm-25mm。
[0019]电机13固定于主轧机外壳3外侧面。
[0020]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钢板的厚度,调整压板6和尼龙板7之间的距离,通过油缸I的伸缩可以方便调整;然后根据钢板的宽度,调节对称安装的导卫机构15之间的距离,驱动电机13,在丝杆11的作用下,可以方便的实现一对导卫机构15相向或者相对运动,所述钢板的两侧分别与滚轮18接触,保护钢板的同时,可是方便输送钢板进入主轧机内。
[0021 ] 钢板先通过辊子20,然后依次从压板6与尼龙板7之间间隙内经过,然后进入主轧机内进行轧制,轧制完成后进入卷取机卷起来。在导卫机构15的作用下,保证了钢板的对中性,以及具有导向的功能,使钢板不会发生卷曲,有效的控制钢板在轧制过程中不发生跑偏的现象,保护轧机内辊子,延长辊子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可靠性。
[0022]在不使用时,可以通过油缸I控制活塞杆2缩回,压板6在球形支杆4的作用下翘起。避免其他工作时发生干扰。
[0023]本发明尼龙板7的设计,有效的防止刮伤钢板,保护钢板。
[0024]本发明电机13与手轮16的设计,可以通过电机13驱动丝杆11运动实现粗调,然后在通过手轮16实现微调的功能。
[0025]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钢板压下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轧机外壳(3),所述主轧机外壳(3)中部设置有辊系安装孔,位于辊系安装孔一侧的主轧机外壳(3)上开有横向布置的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上部为上支撑座,下部为下支撑座(19);位于主轧机外壳(3)顶部安装有油缸Cl),所述油缸(I)的活塞杆(2 )伸入主轧机外壳(3 )内至上支撑座处,并在上支撑座下部通过支座(5 )安装有球形支杆(4 ),所述球形支杆(4 )与活塞杆(2 )头部固连,所述支座(5 )底部还安装辊子(20)和压板(6);位于下支撑座(19)上设置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上间隔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导卫机构(15),所述导卫机构(15)的结构为:包括滑移板(9),所述滑移板(9)中部开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安装有方形块(10),所述方形块(10)的两侧面与方形槽紧密接触,位于方形块(10)中部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穿过丝杆(11),所述丝杆(11)的一端通过减速机与电机(13)连接,所述丝杆(11)的另一端安装手轮(16);所述滑移板(9)的侧面还固定有滚轮座(17),所述滚轮座(17)上间隔安装有多个滚轮(18);位于底座(12)上面中部还安装有尼龙板(7),所述尼龙板(7)的两侧分别通过紧固件卡接尼龙固定板(8),所述尼龙板(7)与压板(6)之间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压下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子(20)和压板(6)在横向方向均间隔安装有三组,所述辊子(20)位于压板(6)的左侧,所述辊子(20)的安装结构为:包括安装于支座(5)下部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有安装轴(14),所述安装轴(14)的外圆周面通过轴承安装棍子(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压下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滚轮(18)的顶面高于滚轮座(17)顶面,所述滚轮(18)的顶面与滚轮座(17)顶面之间的距离(a)为2mm-3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压下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1)分为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所述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在中部通过紧固件锁紧,且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的旋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压下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板(7)与压板(6)之间有间隙为20mm-2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压下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3)固定于主轧机外壳(3)外侧面。
【文档编号】B21B39/16GK103949483SQ201410170265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5日
【发明者】唐明, 胡智伟, 张靖, 徐强琦, 唐国震 申请人:无锡市桥联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