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索咀装置和自动绕线方法

文档序号:312340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绕线索咀装置和自动绕线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设计一种绕线索咀装置,包括:索咀;索咀爪片,该索咀爪片包括多个索咀爪片,多个索咀爪片以索咀为中心围绕索咀等间距地设置;固定轴,索咀与该固定轴相连接;索咀拉板,该索咀拉板通过固定轴固定地设置在索咀的端部;索咀推开环,该索咀推开环固定地开设在索咀拉板上,并且固定轴穿过索咀推开环;动力源,该动力源与索咀拉板相连接,用于驱动索咀拉板沿固定轴的移动;和多个驱动部,该多个驱动部分别与多个索咀爪片相连接并且部分地设置在固定轴上。本发明的绕线索咀装置能够快速将工件定位和夹紧,保证加工精度,减少辅助时间,具有动作准确、平稳和无噪音的优点。
【专利说明】绕线索咀装置和自动绕线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绕线设备和绕线方法,尤其是一种绕线索咀装置和自动绕线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对电感器绕线过程中,电感器骨架的精确定位和装夹是自动绕线设备能否对电感器骨架进行正确的缠头、绕线和缠尾的重要保证之一。根据SMD电感器的特点,装夹部位应位于电感器的下部,即基底和焊盘处,而基底和焊盘的厚度只有1_,为了使排线时线圈能到达磁芯的下端,电感器夹具厚度不应高于基底和焊盘的高度,要在如此小的部位稳固地夹持电感器骨架,使电感器骨架在高速旋转运动中不至于飞出,这给夹具的设计带来极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绕线索咀装置和自动绕线方法,可以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将产品准确地定位和夹紧。
[0004]一种绕线索咀装置,包括:
[0005]索咀;
[0006]索咀爪片,该索咀爪片包括多个索咀爪片,该多个索咀爪片以索咀为中心围绕索咀等间距地设置;
[0007]固定轴,索咀与该固定轴相连接;
[0008]索咀拉板,该索咀拉板通过固定轴固定地设置在索咀的端部;
[0009]索咀推开环,该索咀推开环固定地开设在索咀拉板上,并且该固定轴穿过索咀推开环;
[0010]动力源,该动力源与索咀拉板相连接,用于驱动索咀拉板沿固定轴的移动;和
[0011]多个驱动部,该多个驱动部分别与多个索咀爪片相连接并且部分地设置在固定轴上。
[0012]进一步的,驱动部包括:
[0013]索咀爪片中间销,该索咀爪片中间销用于将索咀爪片的中间部位固定在索咀上,使得索咀爪片的两端能够围绕索咀爪片销转动;
[0014]滚珠轴承,该滚珠轴承与索咀爪片的末端相连接,使得索咀爪片的末端能够随滚珠轴承的旋转而向内侧移动;和
[0015]弹簧,该弹簧能够随着滚珠轴承的旋转而被压缩变形,从而使多个索咀爪片中的每一个索咀爪片的前端向外张开。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轴承固定座,该固定轴组装在轴承固定座上。
[0017]进一步的,还包括索咀轴承盖,该索咀轴承盖设置在轴承固定座的面向索咀拉板的侧部,使得索咀拉板能够沿着固定轴朝向索咀轴承盖移动。
[0018]进一步的,动力源包括气缸和驱动电机中的至少一种。
[0019]进一步的,索咀与固定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一起。
[0020]进一步的,轴承固定座为向心轴承固定座。
[0021]进一步的,驱动部的数量与索咀爪片的数量相等,并且每个驱动部的一部分都分别与索咀爪片的末端相连接,用于驱动索咀爪片的前端的打开和闭合。
[0022]一种自动绕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A步骤:驱动动力源,从而使索咀拉板沿固定轴移动;
[0024]B步骤:固定在索咀拉板内的索咀推开环挤压多个驱动部,从而使索咀爪片的末端向内侧移动,同时使索咀爪片的前端向外张开;
[0025]C步骤:将工件在索咀处定位或从所述索咀处取出;
[0026]D步骤:使动力源停止对索咀拉板的驱动;
[0027]E步骤:使索咀拉板回复到原位,从而使索咀爪片闭合。
[0028]进一步的,其中B步骤包括:
[0029]BOl步骤:索咀推开环挤压索咀侧部的滚珠轴承;
[0030]B02步骤:滚珠轴承带动索咀爪片的末端向内侧移动,并挤压弹簧压缩变形;
[0031]B03步骤:使索咀爪片的前端围绕索咀爪片中间销移动,从而使索咀爪片的前端张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方面和特征将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清楚呈现,其中:
[0033]图1本发明绕线索咀装置结构
[0034]图2本发明绕线索咀装置的索咀爪片张开的状态
[0035]其中,I为索咀,2为索咀爪片,3为索咀爪片中间销,4为索咀推开环,5为索咀拉板,6为滚珠轴承,7为弹簧,8为索咀轴承盖,9为索咀固定轴,10为轴承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说明性、非限制性实施例,对根据本发明的进行进一步说明。
[0037]图1和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索咀爪片2为两片。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绕线索咀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绕线索咀装置的索咀爪片张开的状态图,其中,为方便说明将索咀推开环4和索咀拉板5去除。
[0038]如图1和图2所示,索咀I可以通过固定螺栓或其它连接方式与固定轴9相连接,保证绕线索咀装置可以稳定工作,从而达到精确、快速定位和夹紧电感器骨架等绕线工件的目的。
[0039]具体的,驱动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轴9上,并且每个驱动部的一部分都分别与相应的索咀爪片2的末端(远离索咀I前端的一端)相连接,用于驱动索咀爪片2的前端(靠近索咀I前端的一端)的打开和闭合。其中,每一个驱动部都可以由索咀爪片中间销3、滚珠轴承6和弹簧7组成,也由其它联动装置组成。
[0040]以下,将详细说明由索咀爪片中间销3、滚珠轴承6和弹簧7组成的驱动部的结构。
[0041]其中,在每一个驱动部中,索咀爪片中间销3设置在索咀爪片2的中间部位,用于将索咀爪片2固定在索咀I上,从而形成一个简单的杠杆,使索咀爪片2的两端可以围绕索咀爪片中间销3转动,这样,通过简单的外力挤压就可以控制索咀爪片2前端(靠近索咀I前端的一端)打开,使得在夹持电感器骨架的过程简单、迅速,并且夹持精度也更高。
[0042]索咀爪片2的末端(远离索咀I前端的端部)分别通过索咀爪片销与滚珠轴承6连接,从而使索咀爪片2的末端可以围绕滚珠轴承6向内侧(向固定轴的方向)移动。当索咀爪片2的末端围绕滚珠轴承6向内侧移动时,由于索咀爪片中间销3的杠杆作用,使得索咀爪片2的前端向外张开。
[0043]弹簧7沿垂直于索咀的长度方向的方向设置在滚珠轴承6与固定轴9之间,在没有夹持工件或工件已夹持完毕的情况下,由于弹簧7的作用,使得索咀爪片2的末端不能移动,从而使两片索咀爪片2的前端夹紧在索咀I上并处于闭合状态;当需要定位工件或者将工件从索咀上取出时,弹簧7因受到外力作用而被压缩变形,索咀爪片2的末端分别向内侧(朝向固定轴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索咀爪片2的前端张开一定角度,用于夹持工件或取出被夹持的工件。
[0044]索咀拉板5通过轴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索咀I的端部,索咀拉板5上固定设置有索咀推开环4,并且固定轴9穿过索咀推开环4。索咀拉板5可以在动力源的驱动下沿固定轴9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索咀拉板5上的索咀推开环4的前后移动。在索咀推开环4向后移动的过程中,索咀推开环4可以对设置在索咀I上的滚珠轴承6施加作用力,从而使滚珠轴承6带动索咀爪片2的末端向内侧(朝向固定轴的方向)移动,并使弹簧7被压缩变形,从而使索咀爪片2的前端向外张开。当停止对索咀拉板5的驱动时,索咀拉板5可以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从而使弹簧7复位,使得索咀爪片2末端也返回至其原始位置,藉此,索咀爪片2的前端闭合。
[0045]本发明设置有动力源(在图中未示出),动力源可以与索咀拉板5相连接,用于驱动索咀拉板5沿固定轴9的移动。该动力源可以是气缸、驱动电机或其它可以提供驱动力的任何部件。
[0046]进一步地,所述绕线索咀装置可以包括轴承固定座10,固定轴9组装在轴承固定座10上。优选的,轴承固定座10为向心轴承固定座,可以提高索咀轴的转动精度。另外,在轴承固定座10上还可以设置索咀轴承盖8,用以挡住轴承,从而防止轴承脱落。
[0047]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索咀爪片的数目为3,均匀地设置在所述索咀的长度方向上,且每相邻的两个索咀爪片之间的夹角为120度。同时,与索咀爪片的数目相等,设置三个驱动部,每个驱动部的一部分都分别与所述索咀爪片的一端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索咀爪片的另一端的闭合。
[0048]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索咀爪片2可以包括多个索咀爪片,该索咀爪片以索咀I为中心围绕索咀I等间距地设置,用于夹持待绕线的电感器骨架等绕线工件。索咀爪片2的数量可以为2个、3个、4个或更多。
[0049]每个索咀爪片2都还连接有一个驱动部,这里,驱动部的数量与索咀爪片2的数量相同。
[0050]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索咀爪片数目为两片时,是本发明的最简单的实施方式;当索咀爪片数目为三片及以上时,可以提高绕线的稳定度。
[0051]接下来,将参照图1和2详细说明利用本发明的绕线索咀装置实现的自动绕线方法:
[0052]A步骤:通过驱动动力源,从而拉动索咀拉板5沿固定轴9移动。当工件需要在索咀I处定位或者取出时,动力源拉动索咀拉板5沿固定轴9移动。
[0053]其中,索咀拉板5通过固定轴固定地设置在索咀I的端部,并与动力源相连接,因此,索咀拉板5可以在动力源的驱动下沿固定轴9移动。
[0054]其中,动力源可以是气缸、驱动电机或者其它可以提供驱动力的部件。
[0055]B步骤:固定在索咀拉板5内的索咀推开环4挤压多个驱动部,使索咀爪片2的末端向内侧移动,同时使索咀爪片2的前端向外张开。
[0056]其中,索咀推开环4固定设置在索咀拉板5上,并且固定轴9穿过该索咀推开环4。当索咀拉板5在动力源驱动下沿固定轴9移动时,索咀拉板5带动索咀推开环4沿固定轴9移动,从而可以挤压多个驱动部。
[0057]其中,多个驱动部分别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并包括索咀爪片中间销3、滚珠轴承6和弹簧7,并且每个驱动部的一部分都分别与相应的索咀爪片2的末端(远离索咀I前端的一端)相连接,用于驱动索咀爪片2的前端(靠近索咀I前端的一端)的打开和闭合。
[0058]其中,B步骤又包括以下步骤:
[0059]BOl步骤:索咀推开环挤压索咀两侧的滚珠轴承;
[0060]B02步骤:滚珠轴承带动索咀爪片一端向内侧移动,并挤压弹簧压缩变形;
[0061]B03步骤:索咀爪片的另一端围绕索咀爪片中间销移动,从而使两片索咀爪片张开。
[0062]其中,索咀爪片中间销3设置在索咀爪片2的中间部位,用于将索咀爪片2固定在索咀I上,从而形成一个简单的杠杆,使索咀爪片2的两端可以围绕该索咀爪片中间销3转动,这样,通过简单的外力挤压就可以控制索咀爪片2前端(靠近索咀I前端的一端)打开,使得在夹持电感器骨架的过程简单、迅速,并且夹持精度也更高。
[0063]索咀爪片2的末端(远离索咀前端的端部)分别通过索咀爪片销与滚珠轴承6连接,从而使索咀爪片2的另一端可以围绕滚珠轴承6向内侧(向固定轴的方向)移动。当索咀爪片2的另一端围绕滚珠轴承6向内侧移动时,由于索咀爪片中间销3的杠杆作用,使得索咀爪片2的前端向外张开。
[0064]弹簧7沿垂直于索咀的长度方向的方向设置在滚珠轴承6与固定轴之间,在没有夹持待绕线工件的情况下,由于弹簧7的作用,使得索咀爪片2另一端(末端)不能移动,从而使两片索咀爪片2的前端夹紧在索咀I上并处于闭合状态;当需要定位待绕线工件或者将待绕线工件从索咀上取出时,弹簧7因受到外力作用而被压缩变形,索咀爪片2的末端分别向内侧(朝向固定轴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索咀爪片2的前端张开一定角度,用于夹持待绕线工件或取出被夹持的工件。
[0065]C步骤:将待绕线工件在索咀处定位或取出。当多个索咀爪片2的前端张开一定角度后,将待绕线的工件在索咀I处定位,或者将绕线完毕的工件从索咀I处取出。
[0066]D步骤:停止动力源对索咀拉板的驱动力。
[0067]E步骤:索咀拉板由于弹簧7返回到初始位置而回复到原位,从而使索咀爪片前端闭合。
[0068]尽管对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改变,其范围在权利要求书以及其等同物中进行了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绕线索咀装置,包括: 索咀; 索咀爪片,所述索咀爪片包括多个索咀爪片,所述多个索咀爪片以所述索咀为中心围绕所述索咀等间距地设置; 固定轴,所述索咀与所述固定轴相连接; 索咀拉板,所述索咀拉板通过固定轴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索咀的端部; 索咀推开环,所述索咀推开环固定地开设在所述索咀拉板上,并且所述固定轴穿过所述索咀推开环;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所述索咀拉板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索咀拉板沿所述固定轴的移动;和 多个驱动部,所述多个驱动部分别与所述多个索咀爪片相连接并且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索咀装置,其中,所述驱动部包括: 索咀爪片中间销,所述索咀爪片中间销用于将所述索咀爪片的中间部位固定在所述索咀上,使得所述索咀爪片的两端能够围绕所述索咀爪片中间销转动; 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与所述索咀爪片的末端相连接,使得所述索咀爪片的末端能够随所述滚珠轴承的旋转而向内侧移动;和 弹簧,所述弹簧能够随着所述滚珠轴承的旋转而被压缩变形,从而使所述多个索咀爪片中的每一个索咀爪片的前端向外张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索咀装置,还包括轴承固定座,所述固定轴组装在所述轴承固定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索咀装置,还包括索咀轴承盖,所述索咀轴承盖设置在所述轴承固定座的面向所述索咀拉板的侧部,使得所述索咀拉板能够沿着所述固定轴朝向所述索咀轴承盖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索咀装置,其中,所述动力源包括气缸和驱动电机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索咀装置,其中,所述索咀与所述固定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索咀装置,其中,所述轴承固定座为向心轴承固定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索咀装置,其中,所述驱动部的数量与所述索咀爪片的数量相等,并且每个驱动部的一部分都分别与所述索咀爪片的末端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索咀爪片的前端的打开和闭合。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8所述绕线索咀装置的自动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步骤:驱动动力源,从而使索咀拉板沿固定轴移动; B步骤:固定在索咀拉板内的索咀推开环挤压多个驱动部,从而使索咀爪片的末端向内侧移动,同时使索咀爪片的前端向外张开; C步骤:将工件在索咀处定位或从所述索咀处取出; D步骤:使动力源停止对索咀拉板的驱动;E步骤:使索咀拉板回复到原位,从而使索咀爪片闭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绕线方法,所述B步骤包括:BOl步骤:索咀推开环挤压索咀侧部的滚珠轴承;B02步骤:滚珠轴承带动索咀爪片的末端向内侧移动,并挤压弹簧压缩变形;B03步骤:使索咀爪片的前端围绕索咀爪片中间销移动,从而使索咀爪片的前端张开。
【文档编号】B21F3/00GK104384392SQ201410474791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7日
【发明者】李培涛, 杨其宇, 陈玮, 戴柯生, 王业辉, 卢超雄, 邓建军 申请人:广东昭信平洲电子有限公司, 广西梧州市平洲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