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显示器背板凹槽整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13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Led显示器背板凹槽整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显示器背板凹槽整形模具,包括上模座(21)以及设置在上模座(21)下方的整形调整部(3),整形调整部(3)包括调整丝杆(31)、斜模(32)以及调整冲头(33),调整丝杆(31)通过丝杆固定块(34)横向设置在上模座(21)的下端面,调整冲头(33)与调整丝杆(31)相垂直,斜模(32)通过滚珠滚轮(35)设置在调整丝杆(31)的端部,滚珠滚轮(35)的左端与调整丝杆(31)的端部固定连接,滚珠滚轮(35)的右端设置在斜模(32)内且能与斜模(32)产生相对转动。调整丝杆将作用力以直线方式直接提供给斜模,斜模再控制调整冲头运动,具有力传递稳定、斜模运动精确的优点。
【专利说明】LED显示器背板凹槽整形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显示器背板凹槽整形模具。

【背景技术】
[0002]LED显示器(或者IXD显示器)是一种平板显示设备,LED (或者IXD显示器)显示器的结构中,外壳是紧密包住核心的LED(IXD)显示组件(PCB PANEL印刷线路板,SHEET反光箔片等)的重要部件。由于LED(LCD)显示面板本身不会发光,需要在它的后面设置灯管发光,所以背板不仅起到固定LED(LCD)显示组件的作用,还需要给安装在槽内的灯管提供反射以提高灯管的照亮效果。一般用于固定液晶面板的背板,采用的是金属框架式的部件,并衔接外部的壳体,可以说是液晶显示器的“骨架”,背板上具有孔、卡钩、凸起、凹槽等细节,这些细节都是冲压加工实现的。特别是这个凹槽,如图1所示,需要经过背板壳体一边向内侧翻折13、14共两次90度后,所围成的具有三边的矩形空间,该空间能容纳灯管;LED(IXD)的背光灯管设在槽内,所以这个槽的的尺寸,角度很重要,是显示器能否有很好反光效果的保证。
[0003]这个矩形槽的尺寸我们俗称“入光宽”,由于经过两次折弯的“入光宽”尺寸极不稳定,灯管有时候放不进去,或者放进去以后产品有灯管有划伤。后续人工再作业时需手工调整产品尺寸,这种方式报废率很高,产品和附件浪费较大。
[0004]在CN101920290A的一份中国发明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可微调模具冲头的冲压模具,包括上、下模座,该上模座座上依次固定连接有一上垫板以及一上夹板,并活动连接一止挡板以及一上脱板;该下模座固定连接一下夹板,并活动连接一下止挡板以及一下脱板;所述上夹板还固定连接一驱动块和一冲头,所述冲头一端插置于上夹板中,且该端部设置有一第一倾斜面……,较佳的,还包括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一端插置于该上垫板中,且该端还设置有可配合上述第一倾斜面的第二倾斜面,该挤压块另一端则套接于该螺丝之螺柱上,该螺丝螺接于下夹板侧边,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端抵触于下夹板侧边,另一端则抵触于所述挤压块上。若该冲头下压量过大或是产品的厚度稍大,导致该冲头与整形入子配合程度过大时,即可通过减小该螺丝螺接于该夹板中的程度以使该冲头回缩,进而减小该冲头的下压量;或者,若该冲头下压量不足或是产品的厚度稍小,导致冲头与入子配合的程度不够,即可通过增加该螺丝螺接于该夹板中的程度以使该冲头伸长,进而增加该冲头的下压量。
[0005]在该份专利文献中,挤压块的一端是套接在螺丝的螺柱上的,且由附图所示,挤压块的侧截面是呈L状的。需伸长冲头时,首先向上垫板内部旋动螺丝,螺柱将该作用力通过呈L状的挤压块传递给冲头。该步骤中,由于给螺丝施加的作用力是通过呈L状的挤压块传递的,这就带来传递不稳的问题。尽管挤压块是以弹簧作为第一弹性元件给其提供稳定性能的,但是弹性元件在长期使用后易于失去弹性,这样冲压产品不精确,产品质量较差以及需多次更换。


【发明内容】

[0006]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控制和调整“入光宽”尺寸且在整形过程中冲头移动稳定且精确的LED显示器背板凹槽整形模具。
[0007]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显示器背板凹槽整形模具,用于冲压整形LED显示器背板的凹槽折弯边,包括上模座以及设置在上模座下方的整形调整部,所述整形调整部包括调整丝杆、斜模以及调整冲头,所述调整丝杆通过丝杆固定块横向设置在上模座的下端面,所述调整冲头与调整丝杆相垂直,所述斜模通过滚珠滚轮设置在调整丝杆的端部,所述滚珠滚轮的左端与调整丝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滚珠滚轮的右端设置在斜模内且能与斜模产生相对转动,所述斜模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斜坡面,所述调整冲头的上表面设置有可配合第一斜坡面的第二斜坡面,所述调整冲头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用以折弯凹槽折弯边的第三斜坡面,所述调整冲头的侧壁上设置有挂台,所述挂台下方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呈压缩状态,用于保证调整冲头的第二斜坡面能与斜模的第一斜坡面紧密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斜模通过滚珠滚轮直接固定在调整丝杆的端部,间接地,斜模是直接固定在调整丝杆的端部,调整丝杆将作用力以直线的方式直接提供给斜模,斜模再控制调整冲头对凹槽折弯边进行冲压整形,无需通过呈L状的挤压块驱动冲头冲压,具有力的传递的稳定性能好、斜模运动精确的优点。
[0008]优选地,所述斜模的侧面设置有卡槽,所述滚珠滚轮的右端设置在卡槽内,位于卡槽内的滚珠滚轮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一圈凹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卡设在凹槽内。连接杆的作用为:其一,通过与凹槽的配合来连接滚珠滚轮,继而实现连接调节丝杆,旋转调整丝杆后,调整丝杆能左右移动,保证能带动斜模一同左右移动;二来保证在旋转调整丝杆时,不带动斜模转动,调节能顺利进行。滚珠滚轮能有效防止调整丝杆跑位,调整位置更为精准,且易于调节。
[000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为了防止调节好调整丝杆后不再移动,则所述调整丝杆上设置有固定丝杆螺母。通过调节调整丝杆的位置将尺寸调整好后,再旋紧固定丝杆螺母即可实现固定,防止调整丝杆跑位。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斜坡面、第二斜坡面的角度分别为8°。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三斜坡面的角度为9°。
[0012]优选地,所述整形调整部设置有多组,所述多组整形调整部沿凹槽折弯边间隔排列,每相邻的两组整形调整部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0-30mm。由于显示器背板凹槽比较长,调整冲头不可能做成一个大长条,必须按照要调整的长度尺寸,平均分配成数段。
[0013]优选地,所述调整冲头的宽度与斜模的宽度相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器背板的折弯部凹槽示意放大图;
[0015]图2为本实施例中LED显示器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施例中其中一组整形调整部固定设置在上模座下方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施例中其中一组整形调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6为图4的仰视图;
[0020]图7为本实施例未对凹槽折弯边进行折弯工作的局部结构图;
[0021]图8为本实施例对凹槽折弯边进行折弯工作后的局部结构图。
[0022]图中:
[0023]1-LED显示器背板;11-凹槽折弯边;
[0024]21-上模座;211-上垫板;212-上夹板;213_上脱垫板;214_上脱板;
[0025]22-下模座;221-下模垫板;222_下模板;
[0026]3-整形调整部;31_调整丝杆;32_斜模;321_第一斜坡面;322_卡槽;33_调整冲头;331_第二斜坡面;332_第三斜坡面;333_挂台;34_丝杆固定块;35_滚珠滚轮;351_固定丝杆螺丝;352_连接杆;353_凹槽;36-弹簧;37_固定丝杆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8]参见附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LED显示器背板凹槽整形模具,用于冲压整形LED显示器背板I的凹槽折弯边11,包括上模座21以及设置在上模座21下方的整形调整部3,整形调整部3包括调整丝杆31、斜模32以及调整冲头33,调整丝杆31通过丝杆固定块34横向设置在上模座21的下端面,调整冲头33与调整丝杆31相垂直,斜模32通过滚珠滚轮35设置在调整丝杆31的端部,滚珠滚轮35的左端与调整丝杆31的端部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滚珠滚轮35的左端套设在调整丝杆31的端部且通过若干个固定丝杆螺丝351实现固定连接,滚珠滚轮35的右端设置在斜模32内且能与斜模32产生相对转动,斜模3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斜坡面321,调整冲头33的上表面设置有可配合第一斜坡面321的第二斜坡面331,调整冲头33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用以折弯凹槽折弯边11的第三斜坡面332,调整冲头33的侧壁上设置有挂台333,挂台333下方设置有弹簧36,弹簧36呈压缩状态。需调整调整冲头33与凹槽折弯边11上下之间的距离时,旋动调整丝杆31,调整丝杆31左右移动,如图3、4所示,当调整丝杆31左移时,第一斜坡面321与第二斜坡面331分离,但是由于调整冲头33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减小,弹簧36弹力作用调整冲头33上移再次与斜模32接触,此时,调整冲头33下端面与凹槽折弯边11上下之间的距离较大;当调整丝杆31右移时,第一斜坡面321压向第二斜坡面331,调整冲头33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减大,调整冲头33下移,此时,调整冲头33与凹槽折弯边11上下之间的距离较小,调节方便。
[0029]滚珠滚轮35的右端设置在斜模32内且能与斜模32产生相对转动的具体结构为:斜模32的侧面设置有卡槽322,滚珠滚轮35的右端设置在卡槽322内,位于卡槽322内的滚珠滚轮35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一圈凹槽353,卡槽322内设置有连接杆352,连接杆352卡设在凹槽353内。调整丝杆31左移时,滚珠滚轮35的左端与调整丝杆3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以调整丝杆31能带动滚珠滚轮35左移,由于连接杆352卡设在滚珠滚轮35的凹槽353内,所以滚珠滚轮35能带动斜模32左移,滚珠滚轮35用于实现调整丝杆31带动斜模32,此外,由于在滚珠滚轮35外周壁上设置有一圈凹槽353,能保证调整丝杆31能与斜模32发生相对转动,即在旋动调节丝杆31时,斜模32不会随其转动,能有效防止调整丝杆31跑位,且使得调整丝杆31的调节较为方便。
[0030]为了进一步保证调整丝杆31调整好距离后不会跑位,则调整丝杆31上设置有固定丝杆螺母37。将调整丝杆31旋至所需位置后,再旋紧固定丝杆螺母37旋紧即可。
[0031 ] 本实施例中,调整冲头33形状设计尤为关键,如图3所示,第一斜坡面321、第二斜坡面331的角度α I分别为8° ;如图4所示,第三斜坡面332的角度α 2为9°。
[0032]其中,整形调整部3设置有多组,多组整形调整部3沿凹槽折弯边11间隔排列,每相邻的两组整形调整部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0-30mm。
[0033]调整冲头33的宽度与斜模32的宽度相等。每一段调整冲头33由对应的斜模32和调整丝杆31和滚珠滚轮35连接相互作用。
[0034]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是,该模具包括上模座21与下模座22,上模座21的下端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垫板211、上夹板212、上脱垫板213、上脱板214,下模座22的上端面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模垫板221、下模板222,首先将上模座21固定在机器的顶部,下模座22固定在机器底座上,本实施例中的调整丝杆31设置在上垫板211内,调整冲头33垂直贯穿上夹板212、上脱垫板213、上脱板214。工作时,将前工序制作完成的显示器背板I放置在下模座22的下模板222上并固定,此时,整形调整部3中的斜模32与调整冲头33分离不接触;上模座21下行,上脱板214首先接触产品面,上模座21继续下行,斜模32与调整冲头33接触产生运动,从而对产品的凹槽折弯边11进行整形。开模时,产品“入光宽”尺寸调整到位,机械手臂取出产品,顺利进入下一步工序。
[0035]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LED显示器背板凹槽整形模具,用于冲压整形LED显示器背板(I)的凹槽折弯边(11),包括上模座(21)以及设置在上模座(21)下方的整形调整部(3),所述整形调整部(3)包括调整丝杆(31)、斜模(32)以及调整冲头(33),所述调整丝杆(31)通过丝杆固定块(34)横向设置在上模座(21)的下端面,所述调整冲头(33)与调整丝杆(31)相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模(32)通过滚珠滚轮(35)设置在调整丝杆(31)的端部,所述滚珠滚轮(35)的左端与调整丝杆(3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滚珠滚轮(35)的右端设置在斜模(32)内且能与斜模(32)产生相对转动,所述斜模(3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斜坡面(321),所述调整冲头(33)的上表面设置有可配合第一斜坡面(321)的第二斜坡面(331),所述调整冲头(33)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以折弯凹槽折弯边(11)的第三斜坡面(332),所述调整冲头(33)的侧壁上设置有挂台(333),所述挂台(333)下方设置有弹簧(36),所述弹簧(36)呈压缩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器背板凹槽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模(32)的侧面设置有卡槽(322),所述滚珠滚轮(35)的右端设置在卡槽(322)内,位于卡槽(322)内的滚珠滚轮(35)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一圈凹槽(353),所述卡槽(322)内设置有连接杆(352),所述连接杆(352)卡设在凹槽(35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显示器背板凹槽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丝杆(31)上设置有固定丝杆螺母(37)。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LED显示器背板凹槽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坡面(321)、第二斜坡面(331)的角度分别为8°。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LED显示器背板凹槽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斜坡面(332)的角度为9°。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LED显示器背板凹槽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调整部(3)设置有多组,所述多组整形调整部(3)沿凹槽折弯边(11)间隔排列,每相邻的两组整形调整部(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0-30mm。
7.根据权利要求6任意一项所述的LED显示器背板凹槽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冲头(33)的宽度与斜模(32)的宽度相等。
【文档编号】B21D22/02GK104475561SQ201410637952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2日
【发明者】朴日模, 彭春霞 申请人:江苏凡润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