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126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包括下凸模、侧整形刀和上压料板,下凸模上具有与上压料板配合的凸模面,构成汽车侧围上槛的板料上端被夹紧在上压料板和凸模面之间;下凸模的凸模面下方设有与侧整形刀相配合的侧整形凹槽,侧整形凹槽包括与侧整形刀的顶面相配合的上整形面、与侧整形刀的端面相配合的侧整形面,以及与侧整形刀的底面相配合的下整形面,侧整形凹槽的下方还设有一段凸模延伸面。本发明的侧整形刀在侧整形凹槽内移动时,汽车侧围上槛的板料尾部随之流入到其与下整形面之间的间隙中,受到两者的挤压和摩擦力的作用,使板料尾部受到约束,从而生成的产品无起皱现象,表面质量好,外形美观,产品的合格率高。
【专利说明】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覆盖件冲压设备的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的前围和侧围是汽车车身外部扰流器,其作用是减低汽车行驶时所产生的逆向气流,同时增加汽车的下压力,使汽车行驶时更加平稳,从而减少耗油量,常用于一般汽车的初级改装。汽车侧围上槛是汽车的侧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与汽车的顶盖以及汽车的前后风窗进行搭接匹配,并且具有负角,其在拉延成形结束后需要进行侧整形冲压工艺。
[0003]如图1所示,在汽车侧围上槛的侧整形过程中,首先将板料4放置在下凸模3上,然后上压料板I向下运动将板料4压在下凸模3上。然后侧整形刀2沿侧整形方向向内运动,在侧整形刀2的作用下,板料4逐渐向内折弯,当板料4的端部抵住下凸模3内凹的工艺面底部后,板料4 一边继续向内折弯,同时在向内折弯角与板料4的端部之间又形成一个向外的折弯,最终侧整形刀2将板料4压紧到在下凸模3的工艺面上,使板料4成形为图4所示的汽车侧围上槛产品5。图1所示的下凸模的工艺面是目前常规的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的工艺面结构,这样的工艺面结构使板料4在成形过程中其边缘不受控制;因为汽车侧围上槛成形后的弧度大,其在侧整形过程中材料流动复杂,所以很容易造成汽车侧围上槛的法兰面以及整形侧壁出现起皱甚至叠料现象,影响产品的美观,且影响到产品的合格率,使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产品表面质量良好、圆角及棱线清晰、产品合格率高的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包括下凸模、侧整形刀和上压料板,所述下凸模上具有与上压料板配合的凸模面,构成汽车侧围上槛的板料上端被夹紧在上压料板和凸模面之间;所述下凸模的凸模面下方设有与侧整形刀相配合的侧整形凹槽,所述侧整形凹槽包括与侧整形刀的顶面相配合的上整形面、与侧整形刀的端面相配合的侧整形面,以及与侧整形刀的底面相配合的下整形面,所述侧整形凹槽的下方还设有一段凸模延伸面。
[0006]则,在侧整形刀插入侧整形凹槽之前,板料的下端与凸模延伸面相贴合;在侧整形刀插入侧整形凹槽之后,板料的下端与侧整形面相贴合。
[0007]其中,当板料的下端与侧整形面相贴合时,离开下整形面一段距离。
[0008]优选地,所述侧整形刀的下端设置有圆角,所述下整形面与凸模延伸面之间的拐角处也设置有圆角,所述下整形面与侧整形面之间的夹角也设置为圆角。
[0009]优选地,所述下整形面和侧整形面之间设置的圆角半径为3_,所述下整形面与凸模延伸面之间设置的圆角半径为2mm。
[0010]优选地,所述板料的下端离开下整形面的距离为6mm。
[0011]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侧整形刀沿整形方向向内运动时,侧整形刀带着板料向着下凸模的由上整形面、侧整形面、下整形面组成的侧整形凹槽内移动,板料的尾部随着侧整形刀流入到侧整形刀与下整形面之间的间隙中,板料的尾部会受到侧整形刀和下整形面的挤压和摩擦力的作用,从而板料在继续成形的过程中板料尾部会有一定的反向阻力,此反向阻力防止了现有技术常规的板料的尾部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成形;并且由于板料的尾部此反向阻力的存在,使板料的尾部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使板料在侧整形凹槽内的成形更加充分,从而避免了产品的整形侧壁以及法兰面上的起皱甚至叠料现象,使产品表面质量好,外形美观,从而产品的合格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常规的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在侧整形刀未进刀前板料的状态示意图。
[0015]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在侧整形刀进刀过程中板料的状态示意图。
[0016]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在侧整形刀进刀到最终位置板料生成广品的状态不意图。
[0017]元件标号说明
[0018]I上压料板
[0019]2侧整形刀
[0020]3下凸模
[0021]4汽车侧围上槛的板料
[0022]5汽车侧围上槛产品
[0023]31凸模面
[0024]32上整形面
[0025]33侧整形面
[0026]34下整形面
[0027]35凸模延伸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9]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30]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包括下凸模3、侧整形刀2和上压料板1,所述下凸模3上具有与上压料板配合的凸模面31,构成汽车侧围上槛的板料4上端被夹紧在上压料板I和凸模面31之间;所述下凸模3的凸模面31下方设有与侧整形刀2相配合的侧整形凹槽,所述侧整形凹槽包括与侧整形刀2的顶面相配合的上整形面32、与侧整形刀2的端面相配合的侧整形面33,以及与侧整形刀2的底面相配合的下整形面34,所述侧整形凹槽的下方还设有一段凸模延伸面35。
[0031]如图2所示,本发明在进行汽车侧围上槛产品5加工时,首先将汽车侧围上槛的板料4放置在下凸模3的凸模面31上,然后上压料板I向下运动将板料4压在下凸模3的凸模面31上。然后侧整形刀2沿侧整形方向向侧整形凹槽内运动,带动板料4向内折弯,为了避免板料4的尾部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内折,在侧整形刀2插入侧整形凹槽之前,板料4的下端与凸模延伸面35相贴合;在侧整形刀2插入侧整形凹槽之后,板料4的下端与侧整形面33相贴合。其中,当板料4的下端与侧整形面33相贴合时,即生成汽车侧围上槛产品5时,产品5的下端离开下整形面34 —段距离H ;优选地,距离H为6mm。这样的结构,只要侧整形刀2对板料4施加压力,则凸模延伸面35便给板料4的尾部以阻力,从而使板料4的尾部受到一定的约束。
[0032]如图3所示,侧整形刀2继续沿侧整形方向向侧整形凹槽内运动,板料4紧贴侧整形刀2的刀头,板料4的尾部随着侧整形刀2逐渐流入到侧整形刀2与下整形面34之间的间隙中。因板料4相对于侧整形刀2的刀头在不断流动,故侧整形刀2的刀头下端设置有圆角,以使板料4在该处流动平稳,不起皱,流动阻力小。相应地,所述下整形面34和侧整形面33之间也优选地设置有圆角,所述下整形面34与凸模延伸面35之间也优选地设置有圆角,以保证板料4在相应位置不是在尖角上发生流动,从而流动平稳、不起皱、流动阻力小。其中,所述下整形面34和侧整形面33之间设置的圆角半径可以为3_,所述下整形面34与凸模延伸面35之间设置的圆角半径可以为2mm。板料4的尾部随着侧整形刀2流入到侧整形刀2与下整形面34之间的间隙中后,板料4的尾部受到侧整形刀2和下整形面34的挤压和摩擦力的作用,从而板料4在继续成形的过程中板料4的尾部受到一定的反向阻力,此反向阻力防止了现有技术常规的板料4的尾部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成形;并且由于板料4的尾部此反向阻力的存在,使板料4的尾部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使板料4在由上整形面32、侧整形面33、下整形面34组成的侧整形凹槽内部分的成形更加充分,这样当侧整形刀2进刀到位,如图4所示,板料4的下端落在侧整形面33,生成汽车侧围上槛产品5,则完全避免了汽车侧围上槛产品5的整形侧壁以及法兰面上的起皱甚至叠料现象,使产品表面质量好,圆角及棱线清晰,外形美观,从而产品的合格率高。
[0033]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使板料4的尾部在成形过程中一直处于一定的约束状态,使汽车侧围上槛的成形充分,无起皱更无叠料现象,使产品表面质量好,圆角及棱线清晰,外形美观,使产品的合格率高。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34]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包括下凸模(3)、侧整形刀(2)和上压料板(1),所述下凸模(3)上具有与上压料板(I)配合的凸模面(31),构成汽车侧围上槛的板料(4)上端被夹紧在上压料板(I)和凸模面(3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模(3)的凸模面(31)下方设有与侧整形刀(2)相配合的侧整形凹槽,所述侧整形凹槽包括与侧整形刀的顶面相配合的上整形面(32)、与侧整形刀的端面相配合的侧整形面(33),以及与侧整形刀的底面相配合的下整形面(34),所述侧整形凹槽的下方还设有一段凸模延伸面(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侧整形刀(2)插入侧整形凹槽之前,板料(4)的下端与凸模延伸面(35)相贴合;在侧整形刀(2)插入侧整形凹槽之后,板料(4)的下端与侧整形面(33)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当板料(4)的下端与侧整形面(33)相贴合时,离开下整形面(34) —段距离(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整形刀(2)的下端设置有圆角,所述下整形面(34)与凸模延伸面(35)之间的拐角处也设置有圆角,所述下整形面(34)与侧整形面(33)之间的夹角也设置为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整形面(34)和侧整形面(33)之间设置的圆角半径为3mm,所述下整形面(34)与凸模延伸面(35)之间设置的圆角半径为2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侧围上槛侧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料(4)的下端离开下整形面(34)的距离(H)为6mm。
【文档编号】B21D37/10GK104416072SQ201310401477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5日
【发明者】王勇 申请人: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