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锯片往复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146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锯片往复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锯片往复锯,包括壳体,成上下分布设置的第一往复杆、第二往复杆,套设于该第一往复杆和第二往复杆中的导轨,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传动机构、锯片夹持机构;所述电机设于所述传动机构的上部或者下部并为该传动机构提供动力源,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往复杆、第二往复杆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往复杆、第二往复杆的前端分别连接所述锯片夹持机构上设有的第一锯片、第二锯片。本实用新型双锯片往复锯外形长度减短,适合狭小空间的操作使用,也适合单手操作;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一个锯片夹持机构来定位两个锯片的相互间隙,也达到了防止其开叉的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双锯片往复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锯片往复锯。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类似的双锯片往复锯已由下列专利文献予以披露。
[0003]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1220450374.X(2013年03月27日公布)披露了一 种双锯片往复锯,其主要是双锯片往复锯中的电机能同时拖动两个偏心轮,并带动两个往 复杆作对称的往复运动,因此使得两个锯条始终作方向相反的运动,由此使双锯片往复锯 能同时承受两个方向相反的力,使双锯片往复锯承受外力的合力几乎为零而不会出现不平 衡的现象,因此,有效地消除了往复运动产生的震动和反冲等现象,有效地保证了操作者的 舒适性,降低了劳动的强度,对于长时间工作的人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0004] 但是,上述披露的双锯片往复锯因为外形比较长,比较笨重,因此,不太适合狭小 空间的操作使用,也无法单手操作。
[0005] 另外,上述双锯片往复锯在安装两个锯片时,其锯片间的间隙靠往复杆和夹头的 相对位置精度保证,而为了保证两个锯片的间隙,因此,对往复杆和夹头的加工精度要求非 常高,结构也异常复杂,从而推高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锯片往复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 锯片往复锯外形长、不适宜狭小空间操作、不适宜单手操作的缺陷。
[0007]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锯片往复锯,包括壳体,成上下分布设置 的第一往复杆、第二往复杆,套设于该第一往复杆和第二往复杆中的导轨,设于所述壳体内 的电机、传动机构、锯片夹持机构;所述电机设于所述传动机构的上部或者下部并为该传动 机构提供动力源,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往复杆、第二往复杆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 第一往复杆、第二往复杆的前端分别连接所述锯片夹持机构上设有的第一锯片、第二锯片。
[0008]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上支架、上齿轮、上偏心轮、下齿轮、下偏心轮、中间齿轮、 下支架;所述上支架设有所述上齿轮,所述上齿轮设有所述上偏心轮,所述下支架设有所述 下齿轮,所述下齿轮设有所述下偏心轮,所述上偏心轮和所述下偏心轮左右相对设置,所述 电机垂直设置于所述上支架上并通过输出齿轮传动所述上齿轮,所述上齿轮传动所述中间 齿轮,所述中间齿轮传动所述下齿轮;所述第一往复杆的往复环位于所述上偏心轮中,该上 偏心轮带动所述第一往复杆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二往复杆的往复环位于所述下偏心轮 中,该下偏心轮带动所述第二往复杆作直线往复运动。
[0009]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成斜角设置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主轴,设置于 所述主轴上的伞齿轮,设置于所述伞齿轮上的双偏心轮,所述双偏心轮包括相对所述主轴 对称设置的上偏心轮和下偏心轮,所述上偏心轮和下偏心轮互相固定,所述上偏心轮上开 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销轴,所述销轴设于所述伞齿轮上;所述电机倾斜设置于 所述支架上并通过输出齿轮传动所述伞齿轮,所述双偏心轮与所述伞齿轮同步转动,所述 第一往复杆的往复环位于所述上偏心轮中,该上偏心轮带动所述第一往复杆作直线往复运 动,所述第二往复杆的往复环位于所述下偏心轮中,该下偏心轮带动所述第二往复杆作直 线往复运动。
[0010] 其中,所述往复环为椭圆形或者一字形。
[0011] 其中,所述第一往复杆或者第二往复杆的前端设有一弯钩,所述第一往复杆上的 弯钩开口由所述第二往复杆上的侧壁阻闭,所述第二往复杆上的弯钩开口由所述第一往复 杆上的侧壁阻闭。
[0012] 其中,所述第一锯片或者第二锯片的后端设有一伸于所述弯钩内的凸块,所述第 一锯片或者第二锯片的前端设有一导向槽。
[0013] 其中,所述锯片夹持机构包括后夹持栏板机构、前夹持栏板机构、刀背;所述刀背 的厚度小于、等于或者略大于所述第一锯片和第二锯片的厚度,所述后夹持栏板机构设置 于所述刀背的后部,所述前夹持栏板机构设置于所述刀背的前部。
[0014] 其中,所述后夹持栏板机构包括第一夹持弹片、第二夹持弹片、螺拴;所述第一夹 持弹片和所述第二夹持弹片通过所述螺拴夹持于所述刀背上,所述第一夹持弹片或者第二 夹持弹片的前端下部设有夹持所述第一锯片和第二锯片的加长弹板。
[0015]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弹片或者第二夹持弹片上设有一开口,所述刀背两侧设有凸 起,该凸起配合于所述开口中。
[0016] 其中,所述螺拴包括螺丝以及配合于所述螺丝上的蝶形螺母。
[0017] 其中,所述前夹持栏板机构包括第三夹持弹片、第四夹持弹片;所述第三夹持弹片 上设有内凹凸起的第一弹片,所述第四夹持弹片上设有内凹凸起的第二弹片,该第一弹片 和第二弹片相互压紧并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0018] 其中,所述锯片夹持机构还包括一个挡块,所述挡块设于所述壳体前端下部并与 所述刀背对称设置。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使双锯片往复锯外形长度减短, 而且使往复杆能够前后支撑,有效地降低了高速滑动对于往复杆和滑动轴承的磨损伤害, 既适合狭小空间的操作使用,也适合单手操作;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一个锯片夹持机构来 定位两个锯片的相互间隙,锯片的两侧用弹片分别拦住,从而也达到了防止其开叉的效果, 并且通过以上措施,取消了大型导轨、铝件等部件使得双锯片往复锯的重量明显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锯片往复锯(第一种实施方式)去除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 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锯片往复锯(第一种实施方式)去除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 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壳体的第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壳体的第二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锯片往复锯(第一种实施方式)去除壳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 图;
[0025]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双锯片往复锯(第一种实施方式)去除壳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 图;
[0026]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锯片往复锯(第一种实施方式)去除壳体的第一种分解结构 示意图;
[0027]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双锯片往复锯(第一种实施方式)去除壳体的第二种分解结构 示意图;
[0028]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双锯片往复锯(第一种实施方式)去除壳体的第三种分解结构 示意图;
[0029]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双锯片往复锯(第二种实施方式)去除第一壳体的局部结构 示意图;
[0030] 图11是图10中局部结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2] 实施方式一
[003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锯片往复锯如图1至9所示,包括塑料壳体1,该壳体包括第 一壳体2. 1和第二壳体2. 2,壳体1的后部2. 3设为一手持部分2. 4以及一供电缆线迁出的 定位线筒2,供使用者接通电源的开关按钮3。成上下分布设置的第一往复杆5、第二往复杆 6,套设于该第一往复杆和第二往复杆中的导轨33,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导轨设为两个,分别 是前导轨34、后导轨35,前导轨、后导轨分别前后将第一往复杆和第二往复杆套设。设于所 述壳体内的电机4、传动机构7,通过第一支柱02、第二支柱03设置于所述壳体1前端2. 5 的锯片夹持机构8,以及设置于壳体前端的遮挡盖001,所述的第一支柱、第二支柱通过第 一支撑板04、第二支撑板05进行支撑。所述电机4设于所述传动机构7的上部或者下部并 为该传动机构提供动力源,所述传动机构7驱动所述第一往复杆5、第二往复杆6作直线往 复运动,所述第一往复杆5、第二往复杆6的前端28分别连接所述锯片夹持机构8上设有的 第一锯片18、第二锯片1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往复杆5、第二往复杆6作相向 的往复运动,且第一往复杆、第二往复杆的材料为板材冲压而成,成型简单,零件外形也简 单,还可有效地降低重量。
[0034] 上述传动机构7包括上支架9、上齿轮10、上偏心轮11、下齿轮12、下偏心轮13、 中间齿轮14、下支架01 ;所述上支架9底部设有所述上齿轮10,所述上齿轮底部10设有所 述上偏心轮11,所述下支架01上部设有所述下齿轮12,所述下齿轮上部设有所述下偏心轮 13,所述上偏心轮11和所述下偏心轮13左右相对设置,所述电机4垂直设置于所述上支架 9上并通过输出齿轮17穿过上支架传动所述上齿轮10,电机4垂直设置不仅使得双锯片往 复锯长度大大缩小,而且使得第一往复杆5、第二往复杆6能够前后支撑,有效地降低了高 速滑动对于第一往复杆5、第二往复杆6和电机4上的滑动轴承4. 1磨损伤害;所述上齿轮 10传动所述中间齿轮14,该中间齿轮连接于上支架9和下支架01之间,所述中间齿轮传动 所述下齿轮;上齿轮10运动可以带动上偏心轮11转动,所述第一往复杆5的椭圆形往复环 15位于所述上偏心轮中(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往复环也可以设置为诸如一字型等形状的往 复环),该上偏心轮带动所述第一往复杆作直线往复运动,下齿轮12运动可以带动下偏心 轮13转动,第二往复杆6的椭圆形往复环16位于所述下偏心轮13中(当然,本实施例中 的往复环也可以设置为诸如一字型等形状的往复环),该下偏心轮11带动所述第二往复杆 6作直线往复运动。
[0035] 所述第一往复杆5和第二往复杆6的前端28设有一弯钩20、21,所述第一往复杆 上的弯钩20开口 22由所述第二往复杆6上的侧壁23阻闭,所述第二往复杆6上的弯钩21 开口 25由所述第一往复杆5上的侧壁26阻闭。所述第一锯片18和第二锯片19的后端27 分别设有一伸于所述弯钩20、21内的凸块29、30,所述第一锯片18或者第二锯片19的前端 31设有一导向槽32。
[0036] 上述锯片夹持机构8包括挡块36、后夹持栏板机构37、前夹持栏板机构38、固定 于所述壳体1前端上部的刀背39 ;刀背的后端设有配合第二支柱05的条形圆孔06,以便于 进一步固定定位,刀背的厚度要小于、等于或者略大于所述第一锯片18和第二锯片19的相 加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存在一种刀背的厚度要略大于所述第一锯片18和第二锯 片19的相加的厚度,是因为第一锯片18和第二锯片19在进行拨齿时,存在左右错齿的可 能。挡块36设于所述壳体1前端下部并与所述刀背39对称设置,该挡块主要用于对第一 锯片18和第二锯片19进行支撑。后夹持栏板机构37通过设置于所述刀背39的后部42, 所述前夹持栏板机构38设置于所述刀背39的前部43。由于采用刀背的厚度来定位第一锯 片和第二锯片的相互间隙,而且第一锯片18和第二锯片19相并的两侧44、45用后夹持栏 板机构37、前夹持栏板机构38分别拦住,从而防止其开叉,保证了间隙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刀背和后夹持栏板机构、前夹持栏板机构实际限定了第一锯片和第二锯 片的三个方向的自由度,即刀背39限制第一锯片和第二锯片向上的自由度,后夹持栏板机 构37、前夹持栏板机构38限制第一锯片和第二锯片两侧44、45的自由度,因此,第一锯片和 第二锯片只能前后方向切割运行,而向下为拆卸第一锯片和第二锯片的方向,即拆卸时,因 为挡块36是铰接于壳体1上的,因此只要先将下盖48打开,然后将挡块36往壳体1的槽 口 49拨动,因为第一壳体上设有供挡块36拨入的槽口 49,因此当挡块拨动时,可以拨入该 槽口 49中,从而使第一锯片和第二锯片可以向下拆卸,在挡块36上拨动的作用力消失时, 由于挡块36和第二壳体2. 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0,因此,没有作用力的情况下挡块可以轻 易复位。在切割的时候,第一锯片和第二锯片受力方向向上,所以向下的自由度基本对其没 有影响;锯片夹持机构8同时还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使得两第一锯片和第二锯片在一个 水平线上,防止锯齿错位。
[0037]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后夹持栏板机构37和前夹持栏板机构38 之所以没有在刀背39上设计为连续的夹持,是因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锯片往复锯不仅要切 割木材等软材料,还需要切割一些钢管等硬材料;而用于切割金属钢管的锯片锯齿一般较 密,无法做出较大的左右错齿,所以锯缝和实际锯片的厚度相差不大,因此有效地切割区域 不能有额外的厚度。而这种分段式的夹持栏板机构设计将后夹持栏板机构37设置在刀背 39的后方,将前夹持栏板机构38设置在刀背39的前方,即在第一锯片18和第二锯片19前 后交错的区域,该区域正好是不用于切割的区域。所述前夹持栏板机构38包括第三夹持弹 片51、第四夹持弹片52 ;所述第三夹持弹片51上设有内凹凸起的第一弹片53,所述第四夹 持弹片52上设有内凹凸起的第二弹片54,该第一弹片53和第二弹片54相互压紧并置于所 述导向槽32内。为了防止第一锯片和第二锯片在空载运行过程中下落,第一锯片和第二锯 片的前方设置有导向槽(或者为条形槽),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此时通过导向槽32钩住第 一锯片18和第二锯片19以防止其下落,实际切割承重时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不起承重作 用,而是通过挡块36限制第一锯片和第二锯片向下的趋势。本实施例中的后夹持栏板机构 37包括第一夹持弹片55、第二夹持弹片56、螺拴57 ;所述第一夹持弹片和所述第二夹持弹 片通过所述螺拴夹持于所述刀背39上,所述第一夹持弹片55或者第二夹持弹片56的前端 下部设有夹持所述第一锯片和第二锯片的加长弹板58。所述第一夹持弹片或者第二夹持弹 片上设有一开口 59,所述刀背1两侧设有凸起60,该凸起60配合于所述开口 59中。所述 螺拴57包括螺丝61以及配合于所述螺丝上的蝶形螺母62。
[0038] 实施方式二
[0039] 如图10、11所示,本实施方式二与实施方式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 的传动机构7包括一成斜角设置的支架100,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主轴101,设置于所述主 轴上的伞齿轮102,设置于所述伞齿轮上的双偏心轮103,所述双偏心轮103包括相对所述 主轴对称设置的上偏心轮104和下偏心轮105,伞齿轮上设有轴孔111,上偏心轮上开设有 第一偏心孔112,下偏心轮上开设有第二偏心孔113,主轴依次穿过轴孔、第一偏心孔和第 二偏心孔。所述上偏心轮和下偏心轮互相固定,所述上偏心轮104上开设有固定孔106,固 定孔用于带载,所述固定孔内设有销轴1〇7(本实施例的固定孔106也可等同替换为键孔, 销轴107也可等同替换为键),所述销轴设于所述伞齿轮102上,由此伞齿轮的转动可以带 动双偏心轮转动。所述电机4成45°夹角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架100上并通过输出齿轮17 传动所述伞齿轮102,所述双偏心轮103与所述伞齿轮102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往复杆5的 椭圆形往复环或者一字型往复环15位于所述上偏心轮104中,该上偏心轮带动所述第一往 复杆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二往复杆6的椭圆形往复环或者一字型往复环位16于所述下 偏心轮105中,该下偏心轮带动所述第二往复杆作直线往复运动。由于上偏心轮104和下 偏心轮105固定,并且上偏心轮通过销轴107与伞齿轮连接,由此,上偏心轮和下偏心轮可 绕主轴101作偏心转动。由于双偏心轮103与第一往复杆和第二往复杆的结构互相配合, 因此双偏心轮103的偏心转动带动第一往复杆5、第二往复杆6作前后往复的直线运动。又 由于上偏心轮和下偏心轮相对主轴对称设置,由此使得第一往复杆和第二往复杆作相反的 往复运动。通过对称设置的两套往复杆结构,保持了往复锯的平衡,使得往复运动中工件对 往复锯的反作用力互相抵消,消除了冲击性振动,从而便于操作者使用,提高了切割效率。
[0040] 在作出以上结构调整的同时,相适应的,本实施方式二的壳体108也跟随上述结 构作出适应性的变化,即安装电机的壳体部位109也作出45°夹角倾斜设置,而且手持部 分110也相应作出一斜角设置。
[0041] 本实用新型不仅使双锯片往复锯外形长度减短,而且使往复杆能够前后支撑,有 效地降低了高速滑动对于往复杆和滑动轴承的磨损伤害,既适合狭小空间的操作使用,也 适合单手操作;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一个刀架,利用其厚度来定位两个锯片的相互间隙,锯 片的两侧用弹簧片分别拦住,从而也达到了防止其开叉的效果,并且通过以上措施,取消了 大型导轨、铝件等部件使得双锯片往复锯的重量明显降低。
[004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 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双锯片往复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成上下分布设置的第一往复杆、第二往 复杆,套设于该第一往复杆和第二往复杆中的导轨,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传动机构、锯 片夹持机构;所述电机设于所述传动机构的上部或者下部并为该传动机构提供动力源,所 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往复杆、第二往复杆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往复杆、第二往复 杆的前端分别连接所述锯片夹持机构上设有的第一锯片、第二锯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锯片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上支架、上齿 轮、上偏心轮、下齿轮、下偏心轮、中间齿轮、下支架;所述上支架设有所述上齿轮,所述上齿 轮设有所述上偏心轮,所述下支架设有所述下齿轮,所述下齿轮设有所述下偏心轮,所述上 偏心轮和所述下偏心轮左右相对设置,所述电机垂直设置于所述上支架上并通过输出齿轮 传动所述上齿轮,所述上齿轮传动所述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传动所述下齿轮;所述第一 往复杆的往复环位于所述上偏心轮中,该上偏心轮带动所述第一往复杆作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第二往复杆的往复环位于所述下偏心轮中,该下偏心轮带动所述第二往复杆作直线往 复运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锯片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成斜角设 置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主轴,设置于所述主轴上的伞齿轮,设置于所述伞齿轮上的 双偏心轮;所述双偏心轮包括相对所述主轴对称设置的上偏心轮和下偏心轮,所述上偏心 轮和下偏心轮互相固定,所述上偏心轮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销轴,所述销轴 设于所述伞齿轮上,所述电机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通过输出齿轮传动所述伞齿轮,所 述双偏心轮与所述伞齿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往复杆的往复环位于所述上偏心轮中,该上 偏心轮带动所述第一往复杆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二往复杆的往复环位于所述下偏心轮 中,该下偏心轮带动所述第二往复杆作直线往复运动。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锯片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环为椭圆形或者 一字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锯片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往复杆或者第二往复 杆的前端设有一弯钩,所述第一往复杆上的弯钩开口由所述第二往复杆上的侧壁阻闭,所 述第二往复杆上的弯钩开口由所述第一往复杆上的侧壁阻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锯片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锯片或者第二锯片的 后端设有一伸于所述弯钩内的凸块,所述第一锯片或者第二锯片的前端设有一导向槽。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锯片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锯片夹持机构包括后夹持 栏板机构、前夹持栏板机构、刀背;所述刀背的厚度小于、等于或者略大于所述第一锯片和 第二锯片的厚度,所述后夹持栏板机构设置于所述刀背的后部,所述前夹持栏板机构设置 于所述刀背的前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锯片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夹持栏板机构包括第一 夹持弹片、第二夹持弹片、螺拴;所述第一夹持弹片和所述第二夹持弹片通过所述螺拴夹持 于所述刀背上,所述第一夹持弹片或者第二夹持弹片的前端下部设有夹持所述第一锯片和 第二锯片的加长弹板。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锯片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弹片或者第二夹 持弹片上设有一开口,所述刀背两侧设有凸起,该凸起配合于所述开口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锯片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拴包括螺丝以及配 合于所述螺丝上的蝶形螺母。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锯片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持栏板机构包括第三 夹持弹片、第四夹持弹片;所述第三夹持弹片上设有内凹凸起的第一弹片,所述第四夹持弹 片上设有内凹凸起的第二弹片,该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相互压紧并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锯片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锯片夹持机构还包括一个 挡块,所述挡块设于所述壳体前端下部并与所述刀背对称设置。
【文档编号】B23D51/10GK203843297SQ201420264489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2日
【发明者】黄跃 申请人:宁波黑松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