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移式装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4611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滑移式装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移式装卡装置,该装置包括:顶紧杆、第一底座、导向杆、第二底座、手柄和支点轴;第二底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一端和第二部分的一端的连接在一起,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呈第一夹角;顶紧杆设置在第一底座的一端上;导向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底座的另一端上,且导向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手柄的中间部位;支点轴设置在第二部分未与第一部分连接的一端上;手柄不用于握持的一端设置在支点轴上;第一底座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工件,顶紧杆用于卡紧待加工的工件,有效提高对工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专利说明】滑移式装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滑移式装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铁路客车风缸安装座孔的加工,主要是在圆柱形的工件上进行钻孔。现在常用的加工方法为采用车床加工。
[0003]现有的采用车床加工的方法为:工件装卡在车床主轴的卡盘上,钻头装卡在车床尾座上,在加工的时候开启车床,工件随主轴做旋转运动,首先工人将车床的尾座推动使得尾座靠近主轴,然后摇动车床的尾座上的首轮使套筒及钻头做直线进给运动,直至钻头对工件完成钻孔,停止车床,取下加工完成的工件,重新安装新的未加工工件,按照上述过程进行加工。
[0004]但是,现有的加工方式每加工一个工件都需要停止车床,重新在主轴上安装工件,人工推动尾座,并且由于钻头细长,刚性较差,钻头弯曲使得孔径扩大或孔形状不均匀,导致对该工件不能批量生产,加工质量和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移式装卡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每加工一个工件都要停止车床,和钻头弯曲使得孔径扩大或孔形状不均匀造成的对工件加工质量和效率低的问题,有效提高对工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移式装卡装置,包括:
[0007]顶紧杆、第一底座、导向杆、第二底座、手柄和支点轴;
[0008]所述第二底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和第二部分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呈第一夹角;
[0009]所述顶紧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的一端上;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的另一端上,且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手柄的中间部位;所述支点轴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未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一端上;所述手柄不用于握持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点轴上;
[0010]其中,所述第一底座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工件,所述顶紧杆用于卡紧所述待加工的工件。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工件。
[0012]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顶丝,所述顶丝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未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一端,且所述顶丝连接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支点轴。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150°。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面和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具体为半圆柱形凹槽或者方形凹槽。
[0016]进一步的,若所述导向槽为所述半圆柱形凹槽,则所述半圆柱形凹槽的直径等于所述待加工的工件的直径。
[0017]进一步的,若所述导向槽为所述方形凹槽,则所述方形凹槽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待加工的工件的直径。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为90°。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移式装卡装置,该滑移式装卡装置包括顶紧杆、第一底座、导向杆、第二底座、手柄和支点轴,第二底座的第一部分的一端和第二部分的一端的连接在一起,该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呈第一夹角,顶紧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一端,导向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底座的另一端上,且导向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手柄的中间部位,支点轴设置在第二部分未与第一部分连接的一端上,手柄穿过支点轴的孔内设置在支点轴上,通过将该滑移式装卡装置固定在车床上,调整合适的位置,并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第一底座上,利用顶紧杆将待加工的工件卡紧,将车床开启,使得安装在车床主轴上的钻头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钻孔,放置下一个工件进行钻孔,并不需要停止车床并且不用手动推进车床的尾座,有效提高对工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滑移式装卡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移式装卡装置的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移式装卡装置的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移式装卡装置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滑移式装卡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滑移式装卡装置10包括:顶紧杆11、第一底座12、导向杆13、第二底座14、手柄15和支点轴16 ;所述第二底座14包括第一部分141和第二部分142,所述第一部分141的一端和第二部分142的一端的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一部分141和所述第二部分142之间呈第一夹角;所述顶紧杆11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12的一端上;所述导向杆1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12的另一端上,且所述导向杆13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手柄15的中间部位;所述支点轴16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142未与所述第一部分141连接的一端上;所述手柄15不用于握持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点轴16上;其中,所述第一底座12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工件,所述顶紧杆11用于卡紧所述待加工的工件。
[0027]在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加工待加工的工件时,在车床的主轴上安装合适的钻头,将该滑移式装卡装置10安装在车床的小刀架上(在该滑移式装卡装置10的第一底座12和第二底座14与小刀架配合面间加调整垫,调整该滑移式装卡装置10的高度,使得钻头能够准确加工到待加工的工件),并将待加工的工件放在第一底座12上,通过扳动手柄15 (手柄15转动的支点为所述支点轴16和与第二底座14的连接处)带动导向杆13推动所述待加工的工件到加工位置,拧紧顶紧杆11,将所述待加工的工件卡紧,再次扳动手柄15带动导向杆13后退,空出第一底座12上最初放置工件的位置,再放入下一个待加工的工件,电动给进小刀架来推进整个滑移式装卡装置10,使得钻头对第一个待加工的工件进行钻孔,完成加工过程。电动退出小刀架,松开顶紧杆11,扳动手柄15带动导向杆13向前移动推出已经加工好的工件,下一个待加工的工件进入加工位置,则拧紧顶紧杆11,重复上述操作,整个过程中,车床不用停止,主轴持续转动,工人只需要简单的扳动手柄15,松紧顶紧杆11就能装卸待加工的工件,完成大量的工件的加工,整个过程中支点轴16作为手柄15转动的支点,必不可少。
[0028]本实施例提供的滑移式装卡装置,该滑移式装卡装置包括顶紧杆、第一底座、导向杆、第二底座、手柄和支点轴,第二底座的第一部分的一端和第二部分的一端的连接在一起,该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呈第一夹角,顶紧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一端,导向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底座的另一端上,且导向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手柄的中间部位,支点轴设置在第二部分未与第一部分连接的一端上,手柄穿过支点轴的孔内设置在支点轴上,通过将该滑移式装卡装置固定在车床上,调整合适的位置,并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第一底座上,利用顶紧杆将待加工的工件卡紧,将车床开启,使得安装在车床主轴上的钻头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钻孔,放置下一个工件进行钻孔,并不需要停止车床并且不用手动推进车床的尾座,有效提高对工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0029]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移式装卡装置的实施例二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移式装卡装置的实施例二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该滑移式装卡装置10还包括:
[0030]所述第一底座12上设置有导向槽121,所述导向槽121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工件。所述装置还包括顶丝17,所述顶丝17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142未与所述第一部分141连接的一端,且所述顶丝17连接所述第二部分142和所述支点轴16。
[0031]在本实施例中,该导向槽121的大小和形状本实用新型不作具体限制,但因为该待加工的工件一般为圆柱形状,也可以是其他的棱柱或者椭圆形,对于不同形状的待加工的工件,则导向杆13和导向槽121可以设计成与工件配合的形状,为了稳定固定住该待加工的工件,优选的该导向槽121选择半圆柱形凹槽或者方形凹槽。
[0032]该导向槽121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待加工的工件。
[0033]优选的,若所述导向槽121为所述半圆柱形凹槽,则所述半圆柱形凹槽的直径等于所述待加工的工件的直径。
[0034]在本实施例中,如果该导向槽121为一个半圆形凹槽,为将待加工的工件放入该导向槽121可以稳固的固定,所以该导向槽可以设置的半圆直径为与待加工的工件直径相同,另外,若该导向槽121为半椭圆形凹槽,则与水平面平行的短轴必须小于或者等于待加工的工件的直径,才能对工件更好的固定。
[0035]可选的,若所述导向槽121为所述方形凹槽,则所述方形凹槽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待加工的工件的直径。
[0036]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待加工的工件是圆柱形,所以方形凹槽状的导向槽121也可以实现对工件的固定,宽度必须小于等于工件的直径,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在该装置10的第一底座12和第二底座14下面增加调整垫,调节该滑移式装卡装置10的高低来适应调节钻头的高低,以使精准的待加工的工件。
[0037]可选的,可设置调节装置,根据不同直径的待加工的工件调节该导向槽121的大小。
[0038]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面和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003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该滑移式装卡装置10能够保持水平,并且稳定的固定在车床上,优选的该第一底座12和第二底座14的底面必须持平,即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0040]在如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α的角度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150°,即20° ( α彡150°。优选的,所述第一夹角α的角度为90°。
[0041]进一步的,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移式装卡装置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优选的该手柄15的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间部位设置有一个螺纹孔151 (本实用新型不限制只通过螺丝和螺纹连接,也可以使用其他方式进行连接)用来与导向杆13进行连接,将手柄15的中间部位的螺纹孔151与导向杆13的接触端使用螺钉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其他方式进行连接。另外,该手柄15可以水平转动,推动导向杆13前进或者后退,该手柄15的中间部位不与第二底座14连接。
[0042]第一部分141和第二部分142的一般使用焊接进行连接,也可以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一体的钢材,将第二底座14加工成为具有第一夹角的L形的底座,即第一部分141和第二部分142可以为一体的结构。
[0043]具体的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0044]下面特举一实例说明利用图2和图3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滑移式装卡装置10进行加工工件的具体方式,例如:铁路客车风缸安装座孔的生产过程为:
[0045]首先,将刀具(钻头)装卡在车床主轴卡盘上,并将该滑移式装卡装置10装卡在车床小刀架上,将待加工的工件放在滑移式装卡装置10的第一底座12的导向槽121内,旋紧顶紧杆11将待加工的工件固定稳固。
[0046]其次,用试钻法调整待加工的工件中心与车床的主轴中心的相对位置(通过在第一底座12和第二底座14与小刀架配合面间加调整垫的方法)。加工过程中刀具随主轴旋转,工人扳动该滑移式装卡装置10上的手柄15使导向杆13推动待加工的工件到加工位置拧紧顶紧杆11卡紧待加工的工件。
[0047]最后,通过控制车床小刀架纵向进给来钻孔,加工完后小刀架纵向退出,将下一个待加工的工件装入第一底座12的导向槽121内,松开顶紧杆11,工人扳动该滑移式装卡装置10上的手柄15带动导向杆13推动下一个待加工的工件移动将加工好的工件推出加工位置让下一个待加工的工件进入到加工位置拧紧顶紧杆11卡紧,再移动车床小刀架纵向进给加工下一个工件。
[0048]如此循环上述加工过程来达到批量生产的目的。这样车床的主轴不用停车,可连续工作,半自动性能比较强,缩短了停车装卡的辅助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
[0049]本实施例提供的滑移式装卡装置,该滑移式装卡装置包括顶紧杆、第一底座、导向杆、第二底座、手柄和支点轴,第二底座的第一部分的一端和第二部分的一端连接在一起,该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呈第一夹角,顶紧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一端,导向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底座的另一端上,且导向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手柄的中间部位,支点轴设置在第二部分未与第一部分连接的一端上,手柄穿过支点轴的孔内设置在支点轴上,通过将该滑移式装卡装置固定在车床上,调整合适的位置,并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第一底座上,利用顶紧杆将待加工的工件卡紧,将车床开启,使得安装在车床主轴上的钻头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钻孔,放置下一个工件进行钻孔,并不需要停止车床并且不用手动推进车床的尾座,通过扳动手柄推动待加工的工件达到短时间内准确装卡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使用导向杆滑移来推动下一个待加工的工件,每次使用完毕后使手柄与导向杆分离,然后手柄从支点轴分离,导向杆从底座导向槽中取出,然后再从小刀架上卸除两底座存放于指定地点,这样可以防止导向杆变形弯曲,延长期使用寿命。
[005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滑移式装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紧杆、第一底座、导向杆、第二底座、手柄和支点轴; 所述第二底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和第二部分的一端的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呈第一夹角; 所述顶紧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的一端上;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的另一端上,且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手柄的中间部位;所述支点轴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未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一端上;所述手柄不用于握持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点轴上; 其中,所述第一底座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工件,所述顶紧杆用于卡紧所述待加工的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放置待加工的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顶丝,所述顶丝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未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一端,且所述顶丝连接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支点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1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面和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具体为半圆柱形凹槽或者方形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导向槽为所述半圆柱形凹槽,则所述半圆柱形凹槽的直径等于所述待加工的工件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导向槽为所述方形凹槽,则所述方形凹槽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待加工的工件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为90°。
【文档编号】B23Q3/00GK203918525SQ201420362990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日
【发明者】郑连义, 沈琦 申请人: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