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引脚矫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5508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芯片引脚矫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芯片引脚矫直装置,所述芯片位于电路板的正面和/或反面上,所述芯片引脚矫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矫直板(1)、支撑板(2)以及驱动机构(3);所述支撑板(2)具有用于放置所述电路板的通槽(5),所述矫直板(1)上设有矫直孔(6),所述矫直板(1)能够贴合所述电路板的正和/或反面以使所述芯片引脚延伸至所述矫直孔(6)内,所述驱动机构(3)与所述支撑板(2)相连接以驱动所述支撑板(2)晃动以使所述芯片引脚垂直于所述支撑板(2)的正面和/或反面。该芯片引脚矫直装置能够快速矫直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芯片的引脚,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芯片引脚矫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生产加工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自动矫直的芯片引脚矫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路板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在其表面上插接大小不一的芯片,而有些芯片的引脚较长,待其安装后引脚部分会突出电路板表面,人工取放和操作时容易导致引脚弯曲、扭曲甚至折断,造成材料浪费。因此需要在安装后对芯片的引脚部分进行矫直处理,而全部依靠手工检查和矫直不仅效果不佳,而且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芯片引脚矫直装置,该芯片引脚矫直装置能够快速、有效地矫直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芯片的引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芯片引脚矫直装置,所述芯片位于电路板的正面和/或反面上且芯片上设置有芯片引脚,芯片引脚矫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矫直板、支撑板以及驱动机构;支撑板具有用于放置所述电路板的通槽,矫直板上设有矫直孔,矫直板能够贴合所述电路板的正和/或反面以使所述芯片引脚延伸至所述矫直孔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以驱动所述支撑板晃动以使所述芯片引脚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和/或反面。
[0005]优选地,所述芯片引脚矫直装置还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连接于所述矫直板以驱动所述矫直板贴合或远离所述电路板。
[0006]优选地,所述矫直板的数量为2个,所述两个矫直板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和底部。
[0007]优选地,所述伸缩机构为气泵或油泵。
[0008]优选地,所述电路板卡合于所述通槽内;或者,所述通槽的槽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固定件以固定所述电路板。
[0009]优选地,所述通孔为螺纹孔,所述固定件为螺杆、螺栓或插销。
[0010]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振动电机。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芯片引脚矫直装置中支撑板具有通槽,将已安装好芯片的电路板放置于该通槽中,接着将具有多个矫直孔的矫直板通过矫直孔和引脚的配合固定于电路板的正和/或反面,然后通过启动与支撑板相连接的驱动机构以使得支撑板能够在固定的平面内进行晃动直至芯片引脚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和/或反面。这种芯片引脚矫直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能够同时进行双面矫直以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2]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的芯片引脚矫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的支撑板与驱动机构的连接的示意图;以及
[0016]图3是图1中的支撑板与矫直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矫直板2-支撑板
[0019]3-驱动机构4-伸缩机构
[0020]5-通槽6-矫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芯片引脚矫直装置,芯片位于电路板的正面和/或反面上且芯片上设置有芯片引脚,如图1所示,该芯片引脚矫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矫直板1、支撑板2以及驱动机构3 ;所述支撑板2具有用于放置所述电路板的通槽5,所述矫直板I上设有矫直孔6,所述矫直板I能够贴合所述电路板的正和/或反面以使所述芯片引脚延伸至所述矫直孔6内,所述驱动机构3与所述支撑板2相连接以驱动所述支撑板2晃动以使所述芯片引脚垂直于所述支撑板2的正面和/或反面。
[0023]该芯片引脚矫直装置中支撑板2具有用于安置电路板的通槽5,将已安装好芯片的电路板放置于该通槽5中,接着将具有多个矫直孔6的矫直板I通过矫直孔6和引脚的配合固定于电路板的正和/或反面,然后通过启动与支撑板2相连接的驱动机构3以使得支撑板2能够在固定的平面内进行晃动直至芯片引脚垂直于所述支撑板2的正面和/或反面。这种芯片引脚矫直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能够同时进行双面矫直以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矫直板I安置到电路板上的方式具有多样,可以是通过手动进行安装,也可以是通过机械结构实现自动安装。考虑到生产效率,优选地,优选地,也如图1所示,该芯片引脚矫直装置还包括伸缩机构4,所述伸缩机构4连接于所述矫直板I以驱动所述矫直板I贴合或远离所述电路板。这样只需启动伸缩机构4上的一个按钮便可快速地将矫直板I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同理在芯片引脚矫直完成后,只需启动伸缩机构4上的另一个按钮便方便速地将矫直板I从电路板上拆离以方便取下电路板。
[00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矫直板I的数量为2个,所述两个矫直板I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和底部。虽然矫直板I的数量可以为单个也可以是两个,但为了实现既能单面矫直又能实现双面矫直,故采用本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结构设置。这样无论是电路板的正面抑或是反面,还是电路板的双面进行矫直,只要通过控制启动与每个矫直板I相连的驱动机构3便可,即需要进行单面矫直,只要启动其中一个矫直板I相连的驱动机构3即可;如需要双面矫直,只要将两个矫直板I相连的驱动机构3同时启动以使其安装在电路板以备芯片引脚矫直。
[0026]同时,对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伸缩机构4在本领域中可以具有多种选择类型,可以是驱动电机,也可以是气泵,还可以是油泵。考虑到环保因素以及操作的便捷和灵敏度,优选地,所述伸缩机构4为气泵或油泵。
[0027]该芯片引脚矫直装置可以在空间中的任何一个位置进行操作,芯片引脚矫直装置的操作位置以支撑板2放置位置为参考,即支撑板2可以是水平放置,也可以是竖直放置,还可以除了水平放置和竖直放置以外的放置方式。在该装置处于水平放置的位置时,电路板还是能够较为稳定地固定于通槽5,优选地,所述电路板卡合于所述通槽5内。但是一旦该装置处于非水平放置的位置时,电路板往往便可轻易地从通槽5内脱落,甚至会摔损电路板。因而,为了放置电路板的摔落,优选地,所述通槽5的槽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固定件以固定所述电路板。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通孔为螺纹孔,所述固定件为螺杆、螺栓或插销。通过这样的固定结构,便可使得芯片引脚矫直装置无论处于哪种工作位置,均可将电路板稳固地安置于通槽5内;并且这种固定方式能够使得支撑板2在晃动的过程中与通槽5之间不会出现晃动以此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矫直效果。
[0028]综上诸种实施方式中的驱动机构3可以是本领域任何一种能够实现往返驱动的结构,从成本上考虑,所述驱动机构3为振动电机。
[0029]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1]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芯片引脚矫直装置,所述芯片位于电路板的正面和/或反面上且所述芯片上设置有所述芯片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引脚矫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矫直板(I)、支撑板(2)以及驱动机构(3);所述支撑板(2)具有用于放置所述电路板的通槽(5),所述矫直板(I)上设有矫直孔出),所述矫直板(I)能够贴合所述电路板的正和/或反面以使所述芯片引脚延伸至所述矫直孔¢)内,所述驱动机构(3)与所述支撑板(2)相连接以驱动所述支撑板(2)晃动以使所述芯片引脚垂直于所述支撑板(2)的正面和/或反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引脚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引脚矫直装置还包括伸缩机构(4),所述伸缩机构(4)连接于所述矫直板(I)以驱动所述矫直板(I)贴合或远离所述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引脚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板(I)的数量为2个,所述两个矫直板(I)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和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芯片引脚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4)为气泵或油泵。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芯片引脚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卡合于所述通槽(5)内;或者,所述通槽(5)的槽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固定件以固定所述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芯片引脚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螺纹孔,所述固定件为螺杆、螺栓或插销。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芯片引脚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为振动电机。
【文档编号】B21F1/02GK204194658SQ201420550234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3日
【发明者】杨陈波 申请人:安徽蓝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